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精選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
小時候,只要一到端午節,我多會求這奶奶給我做十幾個小粽子。可是去年端午節的時候奶奶卻對我說:“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該學會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興地點了點頭,因為在我的眼裡,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幫我準備好了粽子餡和粽葉,她就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捲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邊說一邊給我做示範動作,“接著在卷好的粽葉裡放上糯米,還要把糯米壓緊,這樣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後在中間放上一個小棗,最後把粽葉包起來用繩子紮好。”這樣,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葉,把粽葉先捲成了非常小的一個“窩”,然後就照著奶奶教我的步驟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裡聽話的粽葉,到了我這裡卻不聽使喚了,還沒等我拿繩子扎,餡就全散了,第二個,第三個……一連包了好幾個,都是如些,我有點洩氣了。原來粽子好吃,卻這麼難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變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什麼事都會遇到困難,可不能在困難面前低頭。”聽了奶奶的話,我不好意思放棄,只好接著包。不知道是第幾個了,我包的第一個粽子終於“問世”了,它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總算學會了包粽子。一個下午過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後來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個勁地誇我心靈手巧。奶奶還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據說這樣象徵著好運連連。
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懂得了要不怕困難的道理。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2
端午節包粽子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我乖乖地在媽媽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她們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裡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3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準備明天的重頭戲——粽子!雖然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粽子,但是我們家還是堅持自己包,既是每年的傳統,而且自己包的粽子料足,更好吃。
事先的準備工作,奶奶在早上一大早就弄好了,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我們就開始動手啦!當然了我們都不會包,一切還要靠嬸嬸這位高手教我們呢!
只見嬸嬸先把兩個粽葉重疊起來,然後把大頭折成一個漏斗形狀,先用勺子把糯米放在這個漏斗裡,再在上面放上兩顆蜜棗,最後再放上一勺糯米,然後就開始把粽葉折過來把米和棗蓋上,順著粽葉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棗嚴嚴實實得包起來,最後再用棉線把包好的粽子給紮起來,這樣防止包好的粽子散開,一個粽子才算是大功告成了。
看著嬸嬸靈活的雙手上下翻飛,我羨慕的不得了,自己也忍不住躍躍欲試。可是等到我包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是真難呀,光是學著把粽葉折成小漏斗就學了十分鐘。後來雖然我把粽葉折成了小漏斗,但是我一把糯米放進去,手就掌握不住了,小漏斗就變形了,而且裝好米和棗後,該用粽葉折過來蓋在上面的時候,糯米就會從粽葉的縫隙跑出來,弄的葉子上、地上都是米,最後在嬸嬸的幫助下好不容易完成一個,可是和嬸嬸包的粽子一比,我包的粽子就是個四不象,而且還累的`滿頭大汗,真是不容易啊。
嬸嬸說我太著急了,要慢慢來,我就先給嬸嬸打下手,一邊打下手,一邊學習嬸嬸包粽子的技巧。到最後,我又包了一個,比第一個好多了!
包完粽子就要準備開始煮了,煮粽子可不是那麼好等的,我從開始的興致勃勃等到快睡著了,奶奶才叫我吃粽子!一聽到粽子,我的瞌睡蟲全都跑光了,吃香噴噴的粽子去咯!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4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著小船去將竹筒裡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將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將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
由於端午節和兒童節捱得很近,所以美術老師教我們包“粽子”,一方面是讓我們學會怎麼包“粽子”,另一方面嘛,就是為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做準備。
剛開始包的時候,我們都以為很簡單,就沒聽老師的“教程”,自顧自的包起來,沒想到第三部的時候就弄不起來,但是就住在這個時候,陳洋包起來了,我們有的就去請教陳洋,有的讓陳洋幫他包。陳洋忙的不可開交,我在旁邊一邊看陳洋包,以便自己摸索著,結果還是失敗了,我還是沒有放棄,將紙拆開來以次一次的重新折,一次一次的重新包,然後我總結了經驗(其實是失敗的經驗):每次做第四步時,老是折不立體。我只好讓陳洋幫我折了一個。
後來我仔細觀察了陳洋幫我著的那一個“粽子”,原來是要將那個上去,我若有所思。後來,我又折了幾次,但是還想剛開始的時候,邊對不齊,氣得我火冒三丈。
回到了家,想到還要做一串粽子和一串千紙鶴,就暈菜了,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摸索,或者去請教大人。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5
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誕生的。外面包著粽葉,裡面裹著餡和糯米,吃起來又香又糯。
一天,媽媽買來粽葉,糯米等材料,準備包粽子。正當我躍躍欲試時,媽媽卻叫住了我:“先別包,這些材料都沒準備好,還是明天包吧。”
第二天,總算可以開始包了。先包蜜棗餡的。媽媽從水中取出粽葉,選對正反面,折成一個漏斗,再舀一點米鋪在角里,接著放入一到兩顆蜜棗,再舀一些米蓋住,但不要太滿,最後把“蓋子”一蓋,折出剩下的三個角,用白色的線捆好。我仔細地看了幾遍,也迫不及待地開始試了,可這漏斗怎麼也折不好,多虧媽媽給我講了好幾個小竅門。總算,我拎起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啊——這個粽子沒捆好,米從角里漏了出來,散了一地。媽媽連忙把我趕出廚房,可我說什麼也要再試一次。終於,成功了,哎,怎麼有五個角?我不信了,於是繼續試。在蜜棗包完了的時候,我終於包出了像模像樣的粽子。
總算包好了全部粽子,旁邊的高壓鍋還在“咕嘟”“咕嘟”的煮著,什麼時候才能吃啊?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6
端午節到了,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還有一定來歷呢,聽老師和媽媽講是為了紀念屈原。
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因為受到排擠,投了汨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聽說後就划船去尋找他的屍體,沒找到就投進去用粽葉包著的米讓魚吃,為了不讓魚吃掉屈原的屍體,這些習俗發展到後來就成了賽龍舟和吃粽子。
為了好好過端午節,媽媽也親自包了粽子,我在旁邊也跟著學。
媽媽先拿出一片乾淨的粽葉,將粽葉圍城了漏斗的形狀,然後在漏斗裡放入了米,當放到一半時,媽媽又在米上面放上了兩個洗乾淨的紅棗,接著,又在棗上放米,直到把整個漏斗都裝滿了。把米裝滿後媽媽就粽子包成了三角形,包好後又用細線綁緊,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我一看原來這麼簡單,也跟著做,但是做的卻不好,不是米裝不滿,就是綁線時粽葉開了,真是很難包呀。不過還好,有媽媽幫著,好多了。
不一會,媽媽就把包好的一部分粽葉放到鍋裡煮了。煮好後,我就立刻拿起一個吃起來,雖然很燙,但感覺真香真甜。
這個端午節過的真快樂呀!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7
明天又是端午節了,又要包粽子了,我們家還是往年一樣由奶奶包粽子,“一個人包應該很累吧。”於是我自告奮勇,要幫奶奶包粽子。奶奶卻連連搖頭:“不行,不行!你還沒有芝麻大,就想包粽子了!”我聽了心想:“奶奶怎麼睢不起人呢!今天我一定要包給奶奶瞧瞧!”
下午,奶奶開始包了。我坐在旁邊聚精會神地看著。把包粽子的方法牢牢記在心中,偷偷地拿了兩片粽葉和糯米躲到小房間練了起來。我練了一遍又一遍,覺得練得差不多了,就跑到奶奶面前大聲說:“我學會包粽子了!”奶奶用不相信的眼神打量著我說:“你包一個給我看看!”我說:“行!”我拿了兩張不大不小的粽葉,先把它們疊在一起,然後折成一個上圓下尖的漏斗狀,接著把肉、磨菇和糯米放進去,捏成一個三角形,再拿一根細長的繩子,把粽子纏得結結實實,並得意地把剛剛包好的粽子遞給奶奶。“唉呀,我們的天天也會包粽子了!”奶奶拿著我剛包好的粽子讚歎道。
於是奶奶同意我和她一起包粽子。我們越包越快、越包越好!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8
“老媽,今年教我包粽子唄!”我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一直纏著老媽,老媽沒辦法,只好輕輕地點了點頭,我不僅興奮,還有點小緊張,畢竟我也是第一次包粽子。
晚上,老媽早把麻線、艾葉、糯米、蜜棗、紫米。準備齊全。一大早,我和哥哥就聽老媽一聲令下:“開工!”我和哥哥認真地聆聽老媽“講解”。
開始包粽子了。只見老媽兩手緊握粽葉中間,往裡一裹,粽葉就像魔術師一樣變成了一個小兔子的頭,然後老媽把蜜棗拌在糯米中,放入那粽子的“大肚皮”裡,讓粽子撐得鼓鼓的。然後迅速地用左手按住“兩隻兔耳朵”,一折一塞,只見粽子快要成形了。可老媽突然說:“你倆看好了,到最關鍵的一步了!”又見媽媽用麻線繞粽子旋轉一圈,再轉45度又旋轉一圈。我和哥哥看著有趣極了!隨手拿起一片粽葉開始包了起來,娘仨有說有笑。最後我們包好了一堆粽子,放入蒸鍋煮了起來。
在這個端午之夜,我們全家圍聚在一起吃粽子,有時撒點白糖吃起來更香,老爸開始講起了關於端午節起源的故事,一家人其樂融融!
這個端午節,我又學會了一門手藝——包粽子。我保證,這是我最快樂的端午之夜!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9
“粽葉買好了嗎?”“買好了!”“糯米買好了嗎?”“OK了!”“蜜棗買了嗎?”“當然買了”。
今天呀!可是端午節哦!我終於快要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嘍!但是奶奶說要我親手包粽子。“哎!真倒黴!”
我跑進廚房,望著盆子裡綠油油的粽葉不知所措。只見我拿起一個超大號使它成為一個“漏斗”,再把一些糯米放在裡面,接著拿出一個紅彤彤的蜜棗放在中間,下一步就是包紮粽子了。我隨便拿幾片
粽葉一插,蓋在“漏斗”上,結果由於粽葉太小,蓋不滿。於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粽子“硬鬥”最後粽子灑了一地,“身體”也全軍覆沒了。
“哎!”我只好重頭再來。和前面一樣把粽葉包成“漏斗”,再把糯米和一顆鮮紅的蜜棗放入“漏斗”裡。又把中號粽葉插到“漏斗”裡,終於蓋住了。我接著用最小號粽葉做底,用線一捆,這樣糯米
和粽葉“搖身一變”成了胖乎乎的“粽子小姐”。再過兩小時就可以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嘍!想到這裡我心裡甜滋滋的。
這就是包粽子的過程!
描寫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一直工作繁忙的老媽卻說要自己包粽子,我開心極了!
今天一早,我一進廚房,一看,桌上滿是粽葉,粽子餡兒的口味真多,有豆沙味的、菠蘿味的、五香味的……還有麻線。老媽一來,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
只見老媽手裡握住粽葉,往裡面裹了一圈,一個圓錐形就出現了,我心想:老媽一定會在這個“大肚子”裡裝餡兒吧?只見老媽左手拿起對摺處,右手用勺子舀了一勺糯米裝進“大肚子”裡,這就像變魔術一樣,“大肚子”一下就鼓了起來。老媽把一邊的邊角壓進去,又換了一邊按進去,這下,粽子的形狀完成了。可是還有纏線的一步,只見老媽拿起線,向粽子上纏了幾圈,然後打個結,這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老媽的動作可真麻利,很快就包完了粽子,老媽又把粽子放到高壓鍋裡煮,不到半小時,粽子就煮好了。我們就開始吃粽子了,我們每吃一口,都會感到粽子香味非常濃,飄滿屋子。爸爸也講起了關於端午的故事。
這個端午節,過得可真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