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優秀作文400字(精選11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優秀作文400字(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是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師人屈原的節日。不過,也有人說端午節是龍神的節日,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聽媽媽說,端午節的習俗都有“五”字有關。用紅、黃、白、藍、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雄黃河,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本月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師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蚊蝦蟹吃飽了,不再咬食屈原的遺體。
打掃房屋,用端這天正午的陽光曬蒜頭,曬艾草恐怕是蘇北一帶眾所用知的習俗啦不錯哦 不錯哦,媽媽說,那是為了驅蟲防病,吃了被正午的太陽曬過的蒜頭不宗鬧肚子疼。
海,端午節的習俗真是說也說不盡,這首兒歌對它做了一個總結,“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對過端午節沒有特別的影象,只知道到了端午節可以吃上粽子。
離端午節還有十幾天,我就聞到了從大街小巷飄出的粽子清香。饞得我直流口水,嚷嚷著要吃。奶奶說:“別急,外面買的沒有自己家包的好吃,想吃過幾天就包。”於是,我就天天盼著端午節快點到。離端午節還有兩天了,奶奶準備包粽子了。奶奶把買來的粽葉用清水洗乾淨泡好,淘好糯米。我端來一張小凳,坐在一邊看。奶奶先拿起兩張碧綠的粽葉對齊併攏,把它彎成一個小勺。然後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放入“勺內”,一邊放一邊還用手壓一壓。奶奶說:“這樣包出的粽子才結實好吃有咬勁。”等到糯米裝好壓結實了,奶奶就把剩下的粽葉七裹八裹裹成了一個小巧的粽子。
看奶奶包得有趣,我也想試一試。學著奶奶的樣兒,拿起兩張粽葉彎成小勺,可我的粽葉勺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別彆扭扭的。放糯米也不是太多就是太少,還總要往外漏,我只得從盆裡再抽出一張粽葉,把它們纏在一起,用繩子扎得橫一道豎一道,像給粽子來了個五花大綁,還真有些慘不忍睹。我把自己包的粽子往奶奶包的一大堆粽子裡一丟,怪有些不好意思的。奶奶看出我的心思,笑著說:“沒關係,多包包就會了,熟能生巧嗎!”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爐子上煮,隔了好久,從鍋裡飄出了粽子的清香,那香氣清新怡人,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彷彿看到了一隻只泛者淺綠色光澤的油亮亮的粽子……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3
咦,為何岐江河岸站滿了人?哦,原來是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比賽開始了。
只見湛藍藍的天空下,碧綠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運動員們個個精神抖擻,信心滿滿,彷彿勝利在握。而河岸上的觀眾彷彿比參賽選手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得凝望著。
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齊頭併發的龍舟突然間像離弦的箭一樣,非一般的向前衝去,河岸上的觀眾哦整齊的喊著:加油,努力!加油努力!而龍舟上的36人,掌駝、敲鑼、打鼓,剩下的全市划槳人員,他們划槳整齊而迅速,不出絲毫的差錯,敲鑼打鼓的清脆而有力。隨著鑼聲、鼓聲,運動員們也拼命地喊著:一二,一二!他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拼搏著,急速地拼搏著、大起大落地拼搏著。大家都灌注了全身的力氣,使出了吃奶的勁,拼命追趕著。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尾隨在後面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隨著,我看著就替他們著急,多想跳進船上拉他們一把。剎那間,鑼聲、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收激昂雄渾的曲子。
賽龍舟終於結束了,勝利的選手們歡呼雀躍,而成績不太理想的`隊伍依然充滿著恬靜的笑容,下次繼續努力。
看到這個場面,我不禁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裡,更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也要向屈原學習。讓我們向屈原致敬吧!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4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人周處[風土記]之中,在這一天中,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 但就是這麼一個有著濃重傳統氣息的中國節日,也在文化侵略的大浪朝中成為了犧牲品。自從上世紀末開始,日本、韓國等,就開始對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國,進行了文化的侵略,大肆的在中國新一代青少年的之中放映他們的動畫與連續劇,透過電視來腐化新一代的國人的心身與精神,在這種情況小小的韓國已不滿足這種侵略的效果與速度了,於是在巴黎時間20xx年11月24日韓國與中國就誰是所有端午節的資格發生了爭執,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端午節的原產地中國竟沒有拿到是本國的非物質遺產的資格。
在這次事情的背後反映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中國人不注重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重視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反而感覺外國的東西好,這種崇洋媚外的風氣在青少年中十分的重,平時一說話就是國外的什麼動畫上地什麼人物的什麼事蹟,這讓人心裡十分不是滋味,難道中國的就不好麼?我不反對國外的東西,國外的東西是十分的吸引人,有些十分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但是我們也不能照單全收,我們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糠的去看,有選擇的去看。我認為像什麼日本的[蠟筆小新]與[死亡筆記]這些就不是我們該看的,再像韓國的什麼愛情肥皂劇,這種我們青少年就應該少看,而像[冰河世紀]、[怪物史萊克]、[哈利波特]、[魔戒]等這些看看就無所謂了,因為這不是文化的入侵,而像我所認為的不能看的,我就認為他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文化入侵的因素。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5
以臨近端午節前夕,孩子們聽到要過節都高興的發出了歡快的笑聲,幼小的孩子們都等著大人們包粽子,講故事。而我們也將人世塵俗拋擲腦後,投入到節日的歡樂中。
如今已是端午之節,我很想念屈原前輩。屈原是誰你們可能不知道,我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楚王時期有一個人叫屈原,那時他懷著才高八斗的智慧,向楚王自薦,可卻一次次的遭到楚王的拒絕和抹殺,最後,楚王因不耐煩將他逐到邊疆,後來,屈原覺得自己才高八斗,竟不被重用,自己一心鍾愛國家可沒人知道,一怒之下投入了汨羅江。那個地方的人覺得他很偉大,為了紀念他,他們不想讓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就投了很多粽子,意思是魚吃粽子別吃屈原的屍體,後來稱這一天為端午節。這一天便有了吃粽子的習俗,你們聽了故事一定很感動吧!其實我也感動的一塌糊塗呢!
可是聽了這個故事,我雖然敬佩他,但我覺得,他不應該就這麼結束自己,是個人就會有不足之點,他肯定也會有不足之點,他應該繼續學習和改正他的不足之點,從而改變的更好,而不應該因為一點挫折就當懦夫。如果屈原能明白這點而不去投江的話,他將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英雄。
說道端午,不得不把故事放到一邊了,還是講講我家鄉的習俗吧!
我家鄉的習俗你可能還不知道,每當端午過節,我們家鄉就要盪鞦韆,我也不例外。今天,我也蕩了鞦韆,其實他的寓意是蕩掉所有的怨恨和煩惱。
最後還是要給大家說一聲“祝大家節日快樂!”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7
我的生日來臨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來臨了,我和姐姐來到大海旁邊。柔軟的沙灘,清亮的海水,一切都使我想立刻投入它們的懷抱。我迫不及待地換好游泳衣,躺在柔軟的沙灘上。沙子都調皮地撓我癢癢。我舒適地享受著沙子浴和日光浴,看著遠處嬉戲著的人們,我忍不住想加入他們的隊伍。
我慢慢地往下走,浪頭也越打越高。每次浪花打在我身上,我都有種要飄起來的感覺。來到岸上,我捧起柔軟的沙子,沙子隨著手指的縫隙往下漏,隱隱約約還能看見一些破碎的貝殼。
我把腳伸進沙子裡,裡面好涼,涼得刺骨。把腳伸出來,只見腳上沾滿了溼漉漉的沙子。沙子可真調皮呀。一會兒撓我癢癢,一會兒還粘在身上不肯下來,讓我忍不住喜歡上了它們。
夕陽西下,我再一次直面大海,再一次看見一個接一個的浪花,一切都令我依依不捨,留連忘返。大海好似一張畫,一張會動的美景圖,美得讓你留戀。正當我驚歎這大海的雄偉時,它有慢慢地恢復了原來的平靜,只給我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再見了,蔚藍的大海,遼闊的天空。
再見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來了端午節,我家鄉的孩子們便唱起這首兒歌,有的一邊唱,還一邊洗龍水澡呢!
端午節的來歷你們應該知道嗎?讓我來給你講講吧!
在戰國時期,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有一次,他進京辦事,看到國家非常衰敗,就投汩羅江自殺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愛國詩人,就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設成端午節。
端午節又被稱為端陽節、重午節,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包粽子。
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
吃粽子的原因是來紀念屈原。古代,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江河中,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每逢端午節,人們就會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在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就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怎麼樣,聽了我的講解,是不是對端午節更加了解了呢?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要到了,我好期待它快點到來,因為可以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坐在一起吃粽子了!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家人包粽子,今年我的家人來了個包粽子比賽,我來做她們的小裁判,奶奶和媽媽比賽,剛開始媽媽不是很想比賽,因為媽媽是初學者,但是為了能讓我當一次小裁判,媽媽就答應了,比賽時間兩個小時,媽媽和奶奶拿來了粽子,米,還有線,時間過的真快,1個小時過去了,媽媽包了快20個粽子,奶奶呢?我看了一下,不禁叫了起來,“啊!奶奶你包的好快啊!”我數了數12345…39,40這麼多啊!我連忙幫媽媽打氣,“媽媽加油,媽媽加油。”可是時間過的太快了,兩個小時過去了,比賽結束,該我上場了,先從粽子的外觀,媽媽包的真是不像樣!太醜了!而且數量也少,奶奶呢?我看了一下,又好看,數量又多,我舉起奶奶的手,這次比賽,奶奶獲勝不錯哦 不錯哦,媽媽不服氣地說:“我是第一次包粽子,當然輸了,來年我肯定能贏。
我喜歡端午節,也喜歡今年這個有趣的比賽,希望明年會更加精彩!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10
一說起端午 , 我就端午節的兒歌 " 粽子香 , 香廚房 。 艾葉香 , 香滿堂 。 桃枝插在大門上 , 出門一望麥兒黃 。 這兒端陽 , 那兒端陽 , 處處都端陽 。"
端午又稱重五 , 買價也與 " 五 " 數字在一起 , 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獐在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 “ 五端 ” :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是蟹,吃飽了去吃屈原的遺體。
聽說,南方過端午節要吃 “ 五黃 ” :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南方北方,天還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 “ 王 ” 字,還要[轉自]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
端午節天 , 家家戶戶的門上懸插菖蒲、艾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 五端 ” 。到中午,孩子們大飽口福了,肚皮滾圓滾圓的。
端午節是星期天,那就更有趣啦!不光可以玩個夠,還可以聽老講屈原的故事,那才叫樂翻天呢!
端午節的優秀作文11
每當端午節到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你們知道嗎?端午節吃粽子在春秋時期就形成了一個習俗。那時候,是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的形狀,稱為“角黍“;用翠綠的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為”筒粽“。我想:這樣的粽子一定很好吃,我都快流口水啦!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候,包粽子的原料不僅是放糯米了,還要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獸肉,品種更加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哦!
一直到了今天,每年的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忙個不停。從餡料來看,北方大多數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也一起包了各式各樣粽子,作為禮品送給長輩。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在中國不但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國外,並深受國外朋友的喜歡。寫到這,我彷彿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也真想嚐嚐北方的棗棕和南方的蛋黃肉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