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德的作文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德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德的作文 篇1
在生活中,我們身邊有不少具有美好品德的人,他們的行為感動著大家。
上個星期的一天下午,媽媽來學校接我,我看見媽媽的摩托車左邊的一個後視鏡不見了,我氣憤地問:“怎麼會這樣?誰搞壞的?”媽媽說出了原委。
原來,媽媽下班了,準備去拉摩托車,可走近一看,摩托車的左後視鏡不知被誰撞斷了。媽媽很氣憤,可她發現斷了的後視鏡被放在車踏板上,下面壓著一張紙片。媽媽拿起來一看,紙片上寫著:“對不起,撞壞了您車的後視鏡,如果需要賠償,就請找我,××。”
媽媽對我說:“那個人是我們單位新來的,每個月的工資也不多,沒什麼錢,而且,她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不但沒有逃走,還留下了紙片,是一種敢於承擔的美好品德,回家我們拿膠布纏好就行了,不要叫她賠了吧!”聽媽媽說完,我頓時不生氣了,人人多一點擔當,少一點計較,就能和諧相處了,我為社會上有這樣美德的人而感到驕傲,說了一聲:“好!”
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德無處不在。
美德的作文 篇2
我有一個樂於助人的朋友,他叫鄧博文。
有一次,他說他爸媽不來接他,讓他等公交車乘車回家。不一會兒,來了一輛公交車,他迅速上車了,他看見了一位老爺爺摔倒了,連忙下車扶起老爺爺,便又攙扶著老爺爺上公交車,他還把剛才他自己的座位讓給了老爺爺,那位老爺爺十分感動,連忙誇他是個好孩子。
還有一次,鄧博文和我還有另一個朋友去體育場鍛鍊身體,在路上,我看見水龍頭沒關,鄧博文和另一個朋友也看見了,鄧博文連忙去關水龍頭,另一個朋友阻止他說:“這個水龍頭沒關是大人的事跟我們沒關係。”鄧博文生氣的說:“水有多重要你應該知道,而且我國又是極度缺水的國家,讓費一滴水,都是很可恥的行為,
難道我們連關水龍頭這幾秒鐘的時間都沒有嗎?”我和另一個朋友慚愧的`低下了頭。
我的朋友鄧博文就是這樣一個樂於助人,非常懂事的學生。
美德的作文 篇3
美德是一種美,擁有美德會受人歡迎、喜歡,那美德是什麼呢?美德是禮貌、善良、負責、守時等,而我最喜歡也最想擁有的美德是——禮貌、負責和善良。
為什麼我會想擁有這三樣美德呢?就先來談談我想擁有的第一項美德禮貌;禮貌是做人處事的基本條件,對人有禮,並常把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且口說好話,必定能留給人家一個良好的印象。
再來談談第二項我想擁有的美德負責;負責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這關係到自己的信用以及別人對你的信任,那負責是什麼呢?負責是為自己的疏失、錯誤負責,負責是別人請你做事或自己必須做的事情來擔負責任,若做事不負責,那你就像“放羊的小孩”一樣,又有誰會相信你呢?
最後,就是我想擁有的第三項美德善良,一顆善良的心會使人感到溫暖,在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幫助他,還會得到它的感激。“助人為快樂之本”,有時,發自內心真誠的幫助別人,不求回報,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想”和“做”是不一樣的,想要擁有這些美德,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動”,像“禮貌”,隨時看到師長們都可以說聲“您好”或“再見”,隨口說一聲,簡簡單單就可以擁有美德。
美德的作文 篇4
“美德就像一朵花,美德少年人人誇。”、“幫助別人,美麗自己。”樂於助人是中華傳統美德,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喜歡這樣做,無論少年、婦女、還是老人,都會這樣做。我就遇見過一位樂於助人的叔叔。
一次我在小區裡騎腳踏車,由於小區里人少,所以我騎車的速度相當的快,突然,從彎口處使出了一輛汽車,我急忙老剎車,可是他好它一個淘氣的小孩,不聽我使喚了,眼看就快要撞上了,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腳踏車終於慢了一點,可是還是撞上了汽車,因為這部腳踏車已經很老了,所以剎車不靈了。“哄”的一聲,我被彈了出去,倒在了地上,腳踏車的某寫零件散落在我的身上,我痛得哭了起來,全身沒有一點力氣,,車上的叔叔聽見我的哭聲後,立刻下車問:“怎麼了小朋友?哪痛?”我指了指腿部,那位叔叔找到傷口後,從車上拿來了一個大創可貼,並幫我貼好,然後,把我送回了家,並把事情的經過講給了媽媽聽。第二天早晨,他還把腳踏車送了過來,我看著腳踏車說:“叔叔,是你幫我修好了嗎?”他點點頭問:“你身體好些了嗎?”我也點了點頭,他笑著說:“以後要注意一點哦!”然後,走了。
啊!這就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叔叔,要是當時沒有他的幫助,恐怕現在都沒人來救我呢!
美德的作文 篇5
如同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一樣,中華美德也源遠流長。在其滾滾長河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孝”和“恩”。
首先,就是大家常說的“百善孝為先”。當我從步入學校起,就常在老師那動聽的、充滿樂趣的課堂上知道了一位大家熟知的孝心少年---黃香。黃香自幼喪母,與父母相依為命。在酷熱的夏天,黃香整夜拿著扇子為父親驅趕炎熱,而自己卻是熱得汗流浹背;在寒冷的冬天,黃香在父親睡前事先用自己的體溫把被窩暖和好。
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改變了很多,但孝從未曾從我們身邊消失。我們鄢家河初中20xx年畢業考入三峽高中的學姐黃姍姍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家遭不幸,帶著癱瘓的母親上高中,用她弱小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擔,課間課後照料長期生病的母親,並用優異的高考成績來報答社會。她的行為就是孝,是對母親的孝。
這種孝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我老家在恩施,現在我父母到夷陵打工,我也跟著過來了。目睹他們打工的艱辛,在生活上我從不向他們提出任何要求,在學習上我盡我自己最大的能力認真學習,回家後做一切家務,其實我是想減輕父母的生活重擔,因為我還有一個讀大學的哥哥。雖然我不是“香九齡,能溫席”,但我常常看到父母臉上的笑容,常常聽到父母對我的誇獎。
法國著名文學家盧梭說;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伴著第一聲嘀哭,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自從那烏黑的眼珠迎著第一輪朝陽,我們便開始了生活,對這所有的一切我們應心存感激。
感恩自然。我們在它的遼闊的懷抱中歡笑打鬧,在它的如天的羽翼下生活學習,她給予了我們人類的一切,我們感激不盡。
感恩父母。有一種愛沒有極點,有一種恩情沒有終點,這是父母的愛,是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應該用一顆熾熱的心來回報父母。是他們賜予了我們生命,讓我們看到了世家的絢麗多彩,我們感激不盡。
感恩老師,我們成長的足跡中,有老師溫暖的雙手,有老師深情的目光,有老師寬廣的胸懷,有老師淵博的知識,有老師放飛的希望,“只有心靈美麗才能塑造出美麗的靈魂”,用它來讚美老師一點也不為過。就如華羅庚1949年從國外講學歸來,第一件事就是趕回家鄉江蘇省去看望他數學老師——王維克先生,他把老師請到主席臺上說;“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老師栽培。”
凝望著中華美德,細數著自己生活。的確,有太多太多的時間,有太多太多的事,值得我們去盡孝,去感恩。
讓我們帶著一顆孝心、一顆感恩的心繼續上路吧。
美德的作文 篇6
我的爸爸是一名公交車司機。去年暑假的一天,我當了一回我爸的小跟班,在公交車這個百姓生活縮影的空間裡,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那天,我和爸爸早晨5點多鐘就起了床,將一切準備妥當,就去公交公司領了車,待到時間點準時發車。剛開始幾站人並不多,有很多空餘的座位。我坐在爸爸的後面一邊和他說著話一邊打量著車裡為數不多的乘客。車裡有空調,人待著非常舒服,不一會兒我便犯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車猛地一剎車,我的身體不由自主的向前,腦袋一下子就撞到了座位前的扶手上。我揉了揉眼睛,哇,車上好多人,連走道里也擠滿了人。這時車到站了,車門緩緩開啟,上來了一個鬢髮蒼蒼的老人。老人望了望車廂裡的人群,就直接站在了我的旁邊。我細細的打量他:一頂黑色的帽子,一張佈滿滄桑的臉,皺紋皺起的一條條“印痕”,像是被人抽過的一樣,穿著一身樸素的衣褲和一雙破舊不堪的波鞋。老人畢竟上了年紀,儘管他的雙手牢牢地抓著扶手,雙腿不時地變換著站姿,但還是不時地隨著人潮湧動。我剛想站起來讓座,我右手邊的一個小夥子已經站了起來,走到了扶手邊,微笑著朝老人點了點頭。車上的其他乘客一看,也都自覺的盡力擠出一條縫,好讓老人過去。老人接受了大家的這份心意,他笑著道謝,臉上的皺紋都好像舒展了很多。當時,我心裡感到既高興又慚愧,高興的是美德就在我的身邊,慚愧的是我應該站得再快點的啊!
確實,美德就在我們的身邊,不僅在公交車上,更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伴隨著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