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必備】美德作文三篇

美德作文

【必備】美德作文三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德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德作文 篇1

  有一把傘,在風雨中為我們遮擋;有一坦肩,在無助中為我們依靠;有一雙手,在困難中把我們扶起;有一棵樹,在烈日下為我們庇廕;有一種愛,在生活中為我們揚起。父親,一座不倒的山,母親,一位不朽的園丁。父愛,深藏不露,母愛,偉大無私!

  屏住呼吸,看看潛藏身邊的父親母親,從現在回憶起父母親:有兩個人,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對我潛移默化的教育,對我恩重如山的情誼!那是誰?在兒女生病的時候,有兩個身影,在白色的床頭上多了幾許白髮,雪白的雙鬢託著那滄桑的面孔;那是誰?在風雨中淋溼了自己,溫暖了兒女的身心,嘴裡還一個勁的說著:“孩子,彆著涼了,現在雨大,小心點走!”那是誰?在黃土地裡駝著彎曲的脊樑用汗水換來兒女的教育,烈日下的皮膚不再美麗;那是誰?在黎明的雞啼精細做起兒女的早餐;那是誰?在寒冷的冬天裡扯著長滿凍瘡的手臂織起兒女的毛衣;那是誰?在學校門口把頭望啊望,盼啊盼,等候著兒女的青睞。那是我們的父母親,那個從來沒有問兒女要出一分一毫金幣的父母親!

  翻翻看我們的回憶,作為一個兒女的回憶,那兩個與我們回憶形影不離的身影,慢慢地衰老、老去。輕輕地看看父母親,靜靜地看看父母親,悄悄地看看父母親,蒼老的父母親。從濃密的黑髮裡岑出幾絲銀鬢,想一想有哪絲不是對我們的關心?從眼角的皮膚露出幾縷魚尾紋,看一看有哪一縷不是對我們的情意?從瘦瘦的手臂擺出幾塊痕疤老繭,瞧一瞧有哪塊不是深愛我們的足跡?於是,父母就這樣一輩子的為我們操勞了、衰老了……

  鳥兒歸巢,母親小心翼翼的餵養著雛鳥。這一輩子在我們生命裡記住我們有一位媽媽、一位爸爸!黃土地裡的父母舉起繁重的鋤頭,挖掘起我們的未來,埋藏起我們的無知。十幾年過去了,我們遲早要學會飛翔,遲早會照顧我們年老的父母親,那時候的他們,頭髮全白了,青春消退了,脊樑彎曲了……有多少人會像以前的父母親照顧我們一樣的照顧現在的父母親?又有一次偶然的看見這樣一封母親寫給孩子的信:“孩子,現在你長大了,可是我卻被你冷漠了,慢慢地發現你把我當做是一個包袱。孩子,其實媽媽是多麼希望你多陪我一些,好嗎?能不能為我係一次釦子,就像我以前一顆一顆的給你係釦子一樣;能不能餵我吃一次飯,現在我老了,手腳不靈活了,常常把飯弄在桌子上,很害怕你厭惡的表情;能不能牽著我的手一步一步的和你走,就像我拉著小時候的你蹣跚學步一樣,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看到這裡,我心酸酸的,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感恩之心,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歲月奪取了父母的青春,換來了兒女的年少,當我們有一天長大的時候,要學會飛翔的時候,想一想:十幾年前,有兩個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換來我們的'衣食住行,十幾年後,難道他們的心血換不來我們兒女的贍養嗎?父母是兒女的傘,遮風擋雨;父母是兒女的肩,給予依靠;父母是兒女的手,撫摸著你;父母是兒女的樹,避風遮陽!遲早有一天,這把傘收攏了,這坦肩衰節了這雙手蒼老了,這棵樹枯萎了,我們中華兒女同樣需要接替父母對我們的關心,為父母編織出一段美好的時光。

  父母蒼老的面孔呈現在歲月的流逝中,兒女必須心懷感恩,傳中華美德,接父母之孝!送一把傘給父母遮風擋雨;借一坦肩給父母依靠;奉一雙手給父母扶起。傳一種愛給父母溫暖沁心!擦除“可憐天下父母心”的黑白,盡情描繪“百善孝為先”這五彩繽紛的色彩!

美德作文 篇2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當然優良的傳統美德也是不可缺少的。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聖賢人士的盛舉為後人所傳頌我想應該數不清吧。

  或許有的人會認為美德離我們很遙遠,其實不然它就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樂於助人就是其中一項。您或許會疑問了,為什麼要去幫助別人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備註別人快樂自己。別人的一聲“謝謝”,會使你感到無比的欣慰和高興。

  一個修船工受僱給小船刷漆的時候順手把船底的洞補了,過了些日子,船主登門道謝。原來船主的孩子們划船出海後,船主才想起來船底的洞,修船工的一個小舉在不知不覺中就救了好幾條人命。然而這些小小的善舉卻體現了美德的重要性。

  當危險裹住著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平容不得絲毫傾斜,她伸出雙手護住如花的生命,托起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她並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已經讓我們仰望。她,吳菊萍,用自己的善舉托起一個幼小生命的天空。

  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而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而是不悔的選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雪蓮。胡忠,謝小君,用他們的臂膀撐起雪域高原上孩子們的藍天,用他們的愛點亮了孩子們的未來。

  一個普通的客車司機,駕駛客車行駛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到金屬片的襲擊,在生命垂危的情況下,他用盡最後力氣,換擋、停車、拉剎車、開啟門拯救了全車的乘客,而這一系列動作完成之後他卻倒下了。他就是吳斌,一個捨己救人的平明英雄,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候,抒寫了一曲盡職盡責的英雄壯歌。

  然而,當今社會,美德已被有的人拋之腦後,不被重視。因此,我們更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之不被淘汰,不被人們所拋棄。

美德作文 篇3

  中華民族的傳統豐富而深刻,身為中國人,都會因此而自豪,它有憂國憂民為民請命的愛國精神,它有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萬難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範,它有勵志勤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見利思義助人為樂的崇高情懷,為此,中華兒女都會為自己的祖國高聲怒喊:祖國萬歲,人民萬歲。

  我身為中國人,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因為心中的慷慨激昂,有莫名的力量激發我的愛國情懷。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是如此渺小,但是我也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人民服務,進我的綿薄之力。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因此我校曾組織一次學習雷鋒的活動。在敬老院裡,有很多孤苦伶仃的老人,他們無依無靠,看著他們我的眼眶紅了。

  在這次活動中,每個人都懷著真摯的感情去做每一件事情。為他們梳頭,讀報,疊被,擦桌子,剪指甲。臨別時我們依依不捨,有一位盲人爺爺,他頭髮花白,臉上迭起了灰色的皺紋,每天自己坐在屋裡承受著黑暗的世界,臨走時,他緊握著我們的手,久久不想鬆開,看著他的微笑,我流淚了,心裡只能對他默默祝福,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那次的經歷我印象深刻,也培養了我尊老愛幼的好習慣。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進步。

  中國的傳統美德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資源。只有做到這些社會才會進步。人總是要有信念作為內心前進的動力,我們民族有過歷史的輝煌,也有過歷史的屈辱,但是隻要我們有傳承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國將永遠雄踞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