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漫畫作文彙總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漫畫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漫畫作文 篇1
教育,在社會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孔子在20xx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影響了許多教育工作者。而今天,我看到了一幅關於教育的漫畫,寥寥幾筆看似簡單,但內容卻引人深思。
漫畫中,一位制泥師傅站在桌子前面,正在樂此不疲的用模具製作出一個個小泥人,那些小泥人長得一模一樣,看起來毫無生氣,也毫無活力、十分呆板,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漫畫左上角那幾個醒目的大字:
某種教育。
看到這,你是不是有似曾相識之感呢?
沒錯,其實,漫畫中所說的某種教育,指的就是我們當今社會的教育現象。看看以前的教育:孩子們十分快樂的學習,沒有成堆的作業和輔導班,沒有家長和老師的各種過度的要求,孩子們有的是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他們都各自有各種各樣的愛好,各有各的性格特徵
再看看現在的教育:作業成堆,輔導班排滿,家長老師的期待爆棚。我知道,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變得更好,這也是人們讓孩子接受教育的初衷。而經過這種教育後,原本富有個性的孩子,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雖然變得乖巧聽話,個個成績優異,但卻沒有了自己的個性,失去了孩子應有的童真。如果教育是這樣的話,成為那個別人家的孩子真的有意義嗎?
每個人,都猶如製作泥人的材料泥巴一樣,都是與眾不同的,它們不會剛好適合藝人的模具,它們總會或多或少,或硬或軟,很少有恰好合適的。這時,就需要藝人們合理搭配,適當新增或減少。這正如學生的領悟力一樣,有強有弱,如果我們不加區分,全部模式化、統一化、僵硬化教育的話,就會出現有的學生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所以,只有按照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去塑造的話,才能展現出特有的魅力。然而,模具雖然方便快捷,但卻限制了製造人的思維,束縛了材料的個性。
教育,就如同捏泥人一樣,不能用一個模具來束縛師生,製作千篇一律的泥人。只有放開手腳,解開束縛,拋棄模具,才能使學生展現不同的個性和才華,並讓師生在教學中體會樂趣,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的理念。
我期待著漫畫中的某種教育的情景不要出現。
寫漫畫作文 篇2
從小到大,我有過很多任老師。但令我感受最深的老師就是帶領我走過五年的郭老師,也是我的現任語文老師。
郭老師今年40多歲,高挺的鼻樑,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張不算小巧卻能說會道的嘴巴。皺紋因為夜夜操勞我們早已爬上郭老師的臉龐。郭老師有時也會跟跟“潮流”,穿搭一件粉色連衣裙,帶一根粉色的珍珠項鍊。
郭老師非常嚴厲,對待每件事都是如此。一天上語文課時,我們連忙坐端正。班長大喊:“起立。”“老師好一一”但老師卻面帶憤怒,哦!原來是班裡兩位調皮鬼,不但沒有站起來,還在談天說地。郭老師沒有“吼”他們,只是給他們眼神提醒,大喊:“重新來一遍。”那兩個調皮蛋還是事不關己地聊天,聲音越來越大,郭老師怒目圓睜。我心想:啊!郭老師的憤怒快到極限了。那倆個調皮蛋“死”定了。最後的結果,當然也可想而知了吧……
郭老師雖然非常嚴厲,但她也有溫柔的一面。她會用幽默和獨特的方式來教導我們。比如,一個有難度的字會編順口溜來讓我們記住這個字。有一次,郭老師請我幫她講小練。剛開始,我有些害怕,一直不敢上講臺,但看著老師那溫和的眼神,聽著那輕聲的鼓勵,我鼓起勇氣登上講臺。老師在臺下提醒我和同學們的配合,讓我倍感輕鬆,漸漸不再害怕,而是把自己當成真的老師,把這堂課當成屬於我自己的一堂課。
這就是我的語文老師,一個既厲又溫柔的郭老師。
寫漫畫作文 篇3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畫,它是吳孝三畫的。
畫上描繪了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李明和李梅在上學的路上開心地哼著小曲。這時,他們發現一個垃圾箱,四周都是垃圾,他們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李梅想:這兒可真髒,我必須清掃乾淨。於是,李梅便很自覺地開始清掃垃圾。李明想:我得想個辦法制止人們的這種行為。他想到了寫一個提示語,便動手了,一會兒,李梅把垃圾清掃乾淨了,李明也寫好了提示語——文明——只差一步,然後貼上去。最後他們倆個開開心心的上學去了。
看了這幅漫畫,我想:如果在我們身邊,所有人都這樣自覺該多好。在風景區內,草地上明明寫著“請勿踩踏草地”,可是有些人還是會踩踏草地,使小草、小花奄奄一息。如果這些人自覺些該多好,那麼風景區內的景色將會在小草、小花的映襯下更美。
在商店,提示語有好幾個,“別吸菸”,可是還會有人吸個不停。如果這些人自覺一點,那麼商店就會避免火災現象。
我想:自覺是多麼簡單,自覺排隊,自覺買票……可為什麼有些人卻不自覺呢?
寫漫畫作文 篇4
不經意間,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了一幅漫畫,雖然這幅漫畫只有一張圖,但就這一張圖給我了很深的啟示。
圖中寫的是這樣的事:在一個冬天的早晨,上車通道站著四個衣冠楚楚,身強體健的男士,他們把抱著的嬰兒的婦女擠出了通道。這位婦女用詫異的眼光看著他們,而通道旁立著顯眼的母子上車處的指示牌。
他們直直地站在原地,感覺就像紮根在此處一般,難道他們是文盲嗎?不,他們有的穿著漂亮的大衣,皮鞋擦得鋥亮;有的戴著眼鏡,文質彬彬,如果他們是文盲為何如此裝扮?他們看起來都是像有文化的人呀。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下,仍擺出一副對指示牌視而不見的態度,若無其事的站在那裡,絲毫沒有給這位婦女讓出位置的意思,全都是一副文盲狀。
其實社會上經常看見和假文盲一樣的人,如:在公交車上,幾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穩穩當當的在座位上坐著,而他們身旁則站著白髮蒼蒼的老太太,他們的座位旁清楚的寫著老幼病殘專座而他們都熟視無睹。再如:花園裡,公園裡清清楚楚的寫著禁止亂扔垃圾,而果皮空瓶子卻到處都是。這些假文盲只顧自己的利益,卻不管大家的感受,充分的揭示了他們不道德的品行。在我看來,他們不是學識上的文盲,而是道德上的文盲。
在公共場所,我們應該多替他人著想,多為別人提供幫助,希望人人都能遵守社會公德,讓文明之花遍地開放。一定要記住:有一種高貴叫文明,讓不良的社會風氣永遠消失在人們的觀念中!
寫漫畫作文 篇5
我們可以看到的給我們的是這兩幅漫畫,這兩幅漫畫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看到在第一幅漫畫裡面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坐在剛栽下的樹苗下面。另外一個人是站著的,在他的腳下還可以發現鐵鍬和水桶。根據漫畫裡面提供的內容可以猜測這個站著的人是負責將樹給栽下去的,但是發現樹剛載好就看到樹下面有一個人坐在那裡。站著的人對坐著的人說你坐在這裡幹什麼?坐著的人回答說等著乘涼啊!其實我們只要仔細觀察的話,就可以發現這顆剛才下去的`小樹上面根本沒有多少的葉子,所以他根本就沒辦法乘涼。
他之所以會這樣回答就是因為他不想勞動想要直接獲取勞動成果,所以這幅漫畫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如果想要收穫成果的話,那麼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勞動才可以。第二幅漫畫給我們幾個非常顯眼的大字。這幾個字就是假文盲,看完這幅漫畫之後,我們也可以猜測得出內容。這幅漫畫顯示的地點應該是一個公交車或者是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點,不過這個乘坐點是專屬的,乘坐點只有母子乘坐點也就說是年幼的孩子和他的母親的乘坐地點。可是除了第一位符合這個條件之外,在她之後的幾個人都不會符合這個條件。
在後面幾個人的衣服穿著打扮一看就是比較成功的人士,那麼他們在知識方面肯定不會是一個文盲。他們之所以會選擇漠視上面的標語,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走捷徑獲得成功。除了這個以外,他們在道德上也是比較有所缺失的。這幅漫畫告訴我們的意義就是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要因為想要走捷徑,就選擇將一些標語當做沒看見一般。
寫漫畫作文 篇6
我有一個老師,她的名字叫做鄭春茂,是我的班主任。她長得高高的,身材略胖,挺直的鼻樑上戴著一副厚厚的眼鏡,別以為她戴著眼鏡你就可以逃出她的火眼睛睛,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她每天衣著得體,顯得斯斯文文的,好一個雅而靚的名字,好一個氣質非凡的老師。
鄭老師的優點多多,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的三寶細、嚴、愛。
細,是鄭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個感覺,每次改作業的時候她都非常細心,每一個錯誤都會幫我圈畫出來,提醒我們注意聽講及時修改。記得有一天,我做作業的時候,有一個句子忘了加句號,第二天作業本發下來的時候我大吃一驚,原本認為沒問題的作業(爸爸昨晚已經反覆檢查了n多遍了),鄭老師居然也能檢查出錯誤來,我不得不佩服鄭老師改作業的認真和仔細。
嚴,是鄭老師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以前我們班是個不守紀律,學習成績不好的班級,鄭老師來到我們班後時刻抓紀律,抓習慣,他制定了許多班級公約,每一項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且都落到實處,只要透過馬上實行起來,也從不含糊。一天下午放學,我們班的小霸王故意不掃地,提起書包就走,連凳子也不抬,班裡的人都拿他沒辦法,老師知道了,把那個小霸王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最後鄭老師親自坐鎮監督那個男生掃完地才離開,從此以後班上再也沒有人敢違反班規了。
愛,是鄭老師留給我們最美麗的記憶,鄭老師給我們的愛如春風般溫柔,如雨露般甜潤,如陽光般溫暖,以前媽媽總說我很膽小,上課老師叫我起來回答問題,心裡明明已經想好了答案,但是說不出口,自從鄭老師當了我的班主任後,他總是鼓勵我積極回答問題,慢慢的我對自己有了信心,成績也躍升到班級前列了,大家都對我刮目相看。
我愛三寶,我愛那藏著三寶的鄭老師。
寫漫畫作文 篇7
今天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幅漫畫:一天早晨,陽光明媚。麗麗和小東去上學。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了一個垃圾桶旁邊有許多的垃圾,兩個小學生一個在撿垃圾,而另一個則從書包裡拿出一張紙上用筆寫了一列字:文明——只差一步。呼籲人們一起愛護環境衛生。
看了這副圖,我不禁心有感慨。
沒錯,文明確實只差一步,可就是因為這微不足道的“一步”卻讓地球變成了這個樣子。難道這是因為沒有人認為要去愛護環境嗎?不是的,是因為,他們懶都得去做這些幾分鐘的事。
再進一步想想,難道這些垃圾只有這兩個孩子發現了嗎?不,而是因為,大多數人往往只會去譴責那些亂丟垃圾的人。卻沒有想過自己要做些什麼。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我看到了一個大人把垃圾紙一不小心丟到旁邊去了。其實他看見了垃圾沒有丟進去,可他就是不去見回去還若無其事的走出了車門。相比之下,這兩個小學生多麼值得我們去學習呀!面對垃圾,他們毫不猶豫把它們撿起來。
“文明——只差一步”多麼富有警示作用的一句話呀!團結才是力量,讓我們為保護地球出一份力吧!
寫漫畫作文 篇8
今天,我看了華君武畫的一幅漫畫《假文盲》,畫面很簡單,卻令人深思。畫中主要畫了:寒冬臘月,四個文盲站在母子上車處,將抱著小孩的婦女擠到了一旁,他們卻視而不見。
他們是文盲嗎?可是仔細一看,個個文質彬彬,衣冠楚楚,彷彿是知識分子。可是,他們為什麼站在母子上車處?究竟是心盲還是人盲?真是一點公德心也沒有,明明發現已經站錯位置了,還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理所當然的強盜模樣。看到這裡,我不禁為那對弱小、無助的母子打報不平,他們活該被人們唾罵!他們都被自私矇蔽了雙眼。
有一天,我和小夥伴一起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同學,剛到住院部就看到門口圍著一大群人,好奇心驅使著我去看一看。原來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小姐姐牽著一隻可愛的小狗,指著醫生破口大罵:你們這醫院又小又破,我帶寵物來又怎麼了,我家的小狗比你乾淨多了!那醫生也不甘示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你們家有你們家的規矩,醫院也有醫院的規矩,你沒看到指示牌嗎?寵物禁止入內!說完,群眾也隨聲咐和著:醫生說的對,在醫院就要遵守醫院的規矩。那個姐姐看了看指示牌,又看了看一眼醫生,趾高氣揚地離開了。
我不禁想到:現在的人和原來舊社會的文盲又有什麼區別呢?還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文明人,分明就是站著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想到這裡,我決定以後一定要做一個有社會公德心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隨處可見,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著自己不能被自私矇蔽了雙眼,一定要做文明人。
寫漫畫作文 篇9
翻開語文書,一組漫畫進入了我的視線裡,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是一幅什麼樣的漫畫吧!
星期天小明和小紅走在去英語班的路上,半路上小紅和小明看到有一些不文明的人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外面。小紅說:“那些人太沒有公德心了。”小明說:“走,我們把垃圾收拾乾淨。”於是小明和小紅倆人把垃圾收拾了乾淨。這時候小明說:“不能這樣收拾乾淨完垃圾就走,如果咱們走了明天那些人還會到處亂扔的。”小紅說“那你說有什麼好辦法呢?”小明說:“這樣吧,我們來寫一句提示語吧!”於是小明從書包裡拿出來了膠水、紙和筆。在紙上寫了:“文明只差一步”這六個字。小紅對小明說“你真行!”小明說“沒什麼!”之後兩個人就一起往英語班走去。
讀完這組漫畫我知道了:文明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有一次,上完美術課有的同學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裡,有的同學把垃圾丟到垃圾桶外邊,有的乾脆把垃圾往地上一丟,讓值日生去打掃。
文明只是個簡單的對與錯的問題,可是做起來卻很難。文明一小步,道德成長一大步!
寫漫畫作文 篇10
漫畫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十幾年來的高考作文中屢見不鮮。如1991年的“三南”作文試題《媽媽愛吃魚頭》,1996年全國卷《給六指做手術做手術》、《截錯了》,20xx年全國Ⅰ卷《出事了吧》,20xx年江西卷《助鼠為患》等等。既然屬於材料作文之列,那麼在審題立意方面還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規律。但漫畫式作文畢竟不同於文字閱讀,它有自身的特點,因此審題立意時要遵循其規律特點:
1 、認真觀察,審視畫面:
漫畫作文首先要認真審視畫面。
首先,要注意漫畫的標題。標題是漫畫的眼睛,透過這個“眼睛”,可以洞察整幅漫畫的主題。故在審畫時首先要看標題是什麼,然後再把標題同漫畫的內容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這樣就容易弄清漫畫的寓意所在,進而得出觀點。
其次,要觀察漫畫裡的每個細節。要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他在幹什麼;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和事件有關的物品,畫面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對錶達漫畫的寓意有提示作用。還要分清主次,弄清畫中誰是背景,誰是主要人物;多個人物,哪個是主要人物;多種情節,應分清哪個更有意義、更典型。我們特別要揣摩漫畫的誇張之處,漫畫為了說明某種觀點,常常對人物行為或場景描繪變形誇張,以引起讀者共鳴。誇張之處往往是漫畫的弦外之音,是漫畫所要表達的寓意所在。
第三,要品味漫畫的語言文字。漫畫為了表達其寓意,有時會配有言簡意賅、畫龍點睛的文字,要思考這些文字中隱含的作者的觀點,以幫助理解漫畫的主題。透過畫面思考其主題。
2、深入思考,確定立意:
在瞭解了畫面表面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體會畫外之音,明確畫面內容說明了什麼問題,反映了什麼主題,想想作者要透過漫畫反映什麼現象,流露什麼感情。漫畫類材料作文的論點是根據漫畫原作精神主旨來確立的,是從繪畫原作中產生的,而不是觀察者外加的,所以一定要忠實於作畫者觀點。
另外,漫畫是透過諷刺漫畫、新聞漫畫、歌頌漫畫、抒情漫畫、哲理漫畫、寓言漫畫和幽默漫畫等形式,運用誇張、比喻、象徵等手法,來諷刺或歌頌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啟迪人們去領悟深奧的道理。因此,在審題過程中,我們必須清楚漫畫的特點——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醜,以提高審題的準確性。
要注意,單一畫面根據內容找關係,即畫面內部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係,找出它們之間的某種聯絡,從中分析主旨,提煉中心。多幅畫面要做比較,看變化,把握事物的變化趨勢。
3、展開聯想,蒐集材料:
理解了畫面寓意之後,就要聯絡生活中的人和事,運用聯想和想像加深對畫意的理解,並獲得大量寫作材料。
4、動筆寫作:
既然屬於材料作文的一種,那麼漫畫類作文就和之前所介紹的材料作文的一般寫法是一脈相承的。也就是在多角度仔細觀察漫畫所涉及到的人、事、景的基礎上進行畫面述評,然後再亮出觀點、進行論證,一般遵循“簡介畫面(引)→概括畫意(評)→展開議論(議)→總結照應(結)”的結構思路,其目的是直接為從漫畫中所提煉的寓意來演繹相應的相關聯的事理,從側面去展示類似漫畫意蘊的某種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