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由魯迅“棄醫從文”談起作文

由魯迅“棄醫從文”談起作文

由魯迅“棄醫從文”談起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由魯迅“棄醫從文”談起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美好的人生從放棄開始……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是眾所周知的,魯迅先生立志救國,年輕時東渡學醫,但當他發現,無論他的醫術怎樣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體,而並不能喚醒他的麻木,無論他怎樣努力,都不能達到他濟世救國的理想時,他毅然選擇了放棄,不是放棄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而是放棄了不能達到目標的努力方式。

  我們並不能說魯迅先生不改從文學,他將一事無成,但我們可以肯定,以筆為刀的魯迅喚醒麻木的意義遠大於救治幾名垂危的`病人,雖然後者也是崇高而偉大的,但前者的意義在於挽救了民族的沉淪,更徹底也更深刻地實現了魯迅先生的理想。

  同樣,生活中也是一樣。當你冒出一個毫無道理的想法,請學會放棄;當你碰到一件毫無興趣的事情,請學會放棄;當你提出一個毫無意義的要求,請學會放棄……有哲人曾說過“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果斷的放棄”。

  山之所以成為山,是因為它放棄了平坦;水之所以成為水,是因為它放棄了停駐。只有學會在必要時放棄的人,才懂得“山如何戰成一種尊嚴,水如何淌出一種智慧”。人畢竟不同於螞蟻,螞蟻可以不停地向上爬,因為它沒有思想,沒有目標,但人不同,人不是為了前進而前進,而是為了目標而前進,把目標拋在一旁,盲目地把精力投入到眼前的前進道路上,事倍而功半是顯而易見的。

  當無論自己怎樣努力,用現有的方式都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時,放棄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在這裡,選擇放棄並不意味著逃避、退縮或是消極地放棄原有目標,而是拋棄成功機率很低的舊方式,去尋求更加適合自己,能夠更加完全地實現自己理想的新方式,畢竟,通往羅馬的路並不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