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六年級作文> 偶爾停下來六年級作文3篇

偶爾停下來六年級作文

偶爾停下來六年級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偶爾停下來六年級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偶爾停下來六年級作文1

  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我的生活就像一個無底洞。每天都在幹同樣的事同樣枯燥無味,是多想讓自己做一點新的,可是就是掉不到底。

  每一天上課下課都已是家常便飯,死氣沉沉也是以為常。上課時只聽見老師的講課聲,以及筆於紙面摩擦的沙沙作響。偶爾有幾個同學站起來發言。就算是下課,也沒幾個人離開位置,只見一個個嚴肅的凝視著手中的題目。多想打破這如夜一般的靜呀!於是我收起試卷,拉起書包,走到教室外去。

  伸個懶腰,來喚醒沉睡已久的身軀,溫暖的陽光照進我好久沒敞開的心靈。啊,這空氣,好清爽!

  好久都沒有戴上耳機聽聽音樂了。都成精在作業和複習兩不誤的境界裡。到了週末,好不容易擠出些時間,想幹些有趣的事,卻又被家長說太閒,被逼無奈的又去學習。家長們殊不知在家裡的輕鬆是學校的.拼搏換來的,在學校我們已經把大多的作業寫好了,家長們卻認為作業太少,爭著佈置作業。呵,今天我拋開學習,丟下作業,帶上我的耳機,帶上我的堅決,打開了音樂,聽了起來。

  之前還會有時間發發微信,曬曬朋友圈,可是現在這些娛樂時間,統統灰飛煙滅,只能拿來趕作業了!

  其實我很羨慕也很驚歎一個在上海高中讀書的姐姐,她上了高中,肯定比我們小學生忙,但是她卻經常把一些感悟心情發到朋友圈上,圖片,文字都是那麼淡雅!也許這就是偶爾停下來所感悟的心得吧!我曾經也有過許多感悟,卻沒有想到記下來,不一會兒,就被複雜的公式吞沒了。

  我的這個姐姐雖然上了高中,可是偶爾停下來的放鬆,只會讓她的學習越來越好。她善於和自己的心靈交流,讓自己更加放鬆,更加自由。

  學習自然是要努力的,但要勞逸結合,就請你偶爾停下來吧!

偶爾停下來六年級作文2

  我已經不渴望在明天有什麼有意思的了,因為在“明天”,我的生活已經被格式化,生活似乎只是一條公式,每天快節奏的迴圈著,只知道一天過去了還要再複製一天。

  老師的瘋狂已經是無人能比。下課鈴聲響了,我們在上課。上課鈴響了,我們還是在上課。老師總說:“我們在一輛大巴上,你可以多次去服務區休息,但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就長了。我們若連續趕路,才能很快到達終點。”我現在搭上了這輛快車,衝向未知的目的地,可我渴望進“服務區”。

  我幻想著在學習後偶爾停下來。把剛背的課文,剛劃的重點全給扔了。看漫畫,摔娃娃,聽音樂,再忙裡偷閒地吃點零食,等做完“不良少年”,再把垃圾桶裡的課文和習題拾起來。

  小阿姨在日本的妹妹已經很久沒聯絡了,可學習讓我連想她的時間都飛走了。她的“裡好”、“災煎”也好久沒聽到了。我在乘車之餘給她發了條資訊,她秒回覆,這樣輕鬆的生活令人羨慕。可我只能與她聊了兩分鐘後,因學習而別。

  看著爺爺奶奶的農耕生活,我甚至有點心生妒忌。雖然我們偶爾停下來時他們還在忙,可他們的慢生活令人眼紅。他們正在喝早茶時我正在火急火燎地洗臉刷牙;他們在決定這個季節要種些什麼時,我在學校毫無感情的早讀;日落後,他們看著電視吃著飯,而我卻寫著作業想著吃。我情願在深山老林裡種地,也不願無休止的作業。

  我期望慢下來,過真正的生活,即使只是偶爾停下來也好。有了充足的能量,我才能扭緊發條後繼續前進。木偶也會在沒有動力時“罷工”,我也需要休息來獲得能量。

偶爾停下來六年級作文3

  六年級了,無憂無慮的生活變得匆忙了。朋友們像機器人一般,一下課,幾乎不肯出去玩,在教室裡坐成一排,埋頭苦寫作業。

  “為什麼一到六年級,作業與學習的比例就遠遠大於了快樂與自由呢?”我常常會這麼想。其實,我覺得越到緊張匆忙的時刻,就越要給自己一些適當的、身心上的放鬆。

  作業寫著寫著寫煩了,我便偶爾停下來,悄悄拿出素描本在上邊兒開始自由“創作”。有時畫著畫著出了神,竟然忘了時間,畫到八點多了作業還無動於衷;還有時在“作畫”時被媽媽“當場抓獲”,捱了一通罵……

  記得一到四年級,我還每週都堅持寫日記。但是一進入高年級,數不清的作業像一座山,快把我壓垮了。但是這幾個星期,我又忙裡偷閒,偶爾停下來,翻開我最心愛的日記本,寫幾段文字,與自己對話。

  小時候,我喜歡用紙黏土來做小蛋糕。現在,我完全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做這些。趁這天是週末,我停下手中的作業,掏出紙黏土,做起了可愛的“蛋糕”。我感覺,那一刻,我找到了兒時的快樂。

  我們要偶爾停下來,拋開作業,做一些自己想做卻又沒時間做的事。只有這樣,快樂與學習才能並行。偶爾停下來,每天不僅僅只有學習與作業,讓緊張的大腦得以放鬆,讓心靈的觸角伸向學習和功課之外的領域,因為那兒會有更多的精彩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