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師> 幼兒園教師作文6篇

幼兒園教師作文

幼兒園教師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師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作文 篇1

  記得從幼兒園開始,我就一直有些害羞。許多事都不敢主動參加,不敢舉手發言,更不在眾多人面前展示自己……直到上小學還是如此,跟幼兒園一樣膽小,不敢發言,就算偶爾發言也只會緊張害怕,總有一種馬上就會被嘲笑的感覺。但是後來我的班主任陳老師改變了我。

  因為在那天上數學公開課的時我們小組討論的方案很好,於是老師派我們的方案上臺演講。小組經過討論後,一致決定讓我去演講。我抗議無效,只能乖乖認命。

  上臺後,由於緊張,我的手不自主的使勁擰衣服。演講的聲音也有些顫抖。此舉動被一旁聽課的陳老師看見了。下課後,大家都去做課間操了,只有我被陳老師叫到一邊。陳老師用很肯定的語氣對我說:“在大家眼裡,你是一個樂觀大方的女孩,怎麼會不敢發言呢?膽怯可不是你的缺點哦!”我告訴老師,我老是害怕我發言會出錯,大家會嘲笑我,越是怕就越不敢上臺,即使有很好的見解也不敢在大家面前展示。陳老師說:“每個人都會錯,你不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怎麼能知道對還是錯呢?勇敢一點,放下包袱,把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大聲說出來。你才會進步。”陳老師的話讓我深受啟發,我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多多發言,即使說錯了也沒關係!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慢慢地發現,自己發言的聲音清晰了,洪亮了。而且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就算是錯了也發現得很及時。我的性格更加的活潑開朗。朋友越來越多.

  陳老師讓我明白了,不要害怕別人的嘲笑,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不要害怕,大方的展示你自己吧!

幼兒園教師作文 篇2

  蒙臺梭利曾說過:“兒童第一次伸出自己的小手,代表自我要努力進入這個世界之中”。手是幼兒感悟世界的重要器官,它直接影響大腦,受大腦支配,同時,又對大腦的發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讓幼兒用手感悟世界,幼兒手指操將傳統的兒歌、手指運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透過學習與娛樂結合、動手與動腦結合、在成人與孩子一起看,一起做的互動式遊戲中,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孩子更多感覺器官的全面開放,同時增強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交流。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手指操(鍛鍊手指的控制力)

  (五根手指一一對應合上 而後一一分開,從大拇指開始)

  一門開啟 進不來

  二門開啟 進不來

  三門開啟 進不來

  四門開啟 進不來

  五門開啟 都進來

  (五根手指分開 而後一一對應合上 從大拇指開始)

  一門關上 不睡覺

  二門關上 不睡覺

  三門關上 不睡覺

  四門關上 不睡覺

  五門關上 都睡覺

幼兒園教師作文 篇3

  在《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這本書中的第一編中,作者針對教師的語言運用方面給我們列舉了八個細節,對於我們每一位老師或許都不陌生,這些細節或許曾經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或許正發生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但希望閱讀和思考之後再也不會發生。

  類似在這一細節描述中所提到的王梓錫這樣的孩子,或許在我們每個班級中都存在,當幼兒違反規則或頑皮淘氣時,很多保教人員就會用“把你送到小班去”這句話來警告幼兒,期望幼兒不再犯錯誤,當幼兒再次犯錯 “忍無可忍”時就真的`把幼兒送到小班作為一種懲罰。對於老師,可能是因為氣急了做出這樣一種懲罰的選擇,覺得送到小班就清淨了,就可以以此警示其他幼兒了,似乎可以很快地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正如書中所分析的,“把你送到小班去”這句話可以造成幼兒強烈的內心衝突,並可引發幼兒強烈的反感、牴觸乃至怨恨等負面情緒與消極心理。這樣的一句話說的輕鬆,但卻給幼兒造成了嚴重的不安全感,損害了保教人員在幼兒心目中的形象,而同時也並沒有完全解決幼兒的行為問題,那為什麼要說這樣的話呢?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何不尋找其他更好的辦法去解決呢?當幼兒出現搗亂行為時,教師應慎用“行為改變技術”,尤其是不能以他喜歡的活動作為條件來“制止”他的行為,相反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成人忽視他,或在他自己出現良好行為時再讓他玩喜歡的遊戲,慢慢會鞏固、強化他的良好行為。這將比“把你送到小班去”的懲罰顯得明智而有效。我們給孩子的教育不能採用簡單而粗暴的做法,只要老師耐心加用心地引導,相信每個孩子都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對“正話反說”的思考。

  正話反說在語言運用中其實是一種強調的作用,是為了增加話語的力度和效果而表達的一種口語形式。對於幼兒來說,他們還不具備反語的認知能力,但是,他們會從老師的表情、語調、手勢、動作中感知到一些消極負面的資訊。如果老師經常把這種語言運用在與幼兒對話中,無疑會對幼兒身心發展造成諸多消極負面的影響。細節七中的王老師隨著調皮軍軍的表現不斷地說出了一些挖苦、諷刺的反語,不但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反而造成了整個班級的混亂,給師幼關係造成了緊張的氣氛,可想而知,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多麼的重要。當遇到幼兒問題行為時,我們需要堅持正面引導的原則,要用幼兒能聽懂的語言表達形式,讓幼兒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到底應該怎麼做,正確的做法是什麼,透過一些鼓勵的、激勵的話語幫助幼兒明確努力的方向,還可以輔助一些動作去提醒幼兒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地修養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努力追求一種積極向上、文雅適宜的語言風格,一定不能養成“正話反說”的語言習慣。

幼兒園教師作文 篇4

  我感恩我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感恩孩子們給我帶來的愛和溫暖,感恩家長朋友們給我帶來的信心和力量。

  踏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一天的工作開始了,我用微笑和擁抱迎接著孩子們的到來,家長將孩子交給我,眼神中透露著對孩子的期望,對我的信任。日落黃昏,我用燦爛的笑容,將孩子安全的送到家長的手中,看到孩子們的快樂在家長的臉上蔓延,這是一天中最享受的時刻。

  我是幼兒園教師,我愛我的孩子們,孩子們的心是透明的,情是純真的。其實孩子很單純,我對她好,她就會把我當成朋友,會告訴我許多小秘密,快樂的事也會和我分享。

  記得有一天,我正在給孩子們講故事。一股不知名的味道傳入的到我的鼻中,一定是有孩子拉褲子了。於是我順著故事講“小兔子在外面玩的時候拉褲子了,你們聞好臭呀!你們有人拉褲子嗎?”孩子們搖搖頭。我繼續說“那我這個偵探,可要來檢查嘍。”我挨個檢查孩子的褲子,終於找到了,那個拉褲子的孩子。我對他說“這地上怎麼有水呀?你能幫我去衛生間拿個拖把嗎?”說完便給旁邊的劉老師使了個眼色。孩子們都看著地上的水,我自言自語的說“怎麼那麼慢呀?我得去看看。”王老師繼續給孩子們講故事。走進衛生間,看見換下來的屎褲子,我開始犯愁,我都沒有給自己的孩子洗過屎褲子。可是就這樣放著也不是回事呀,於是我蹲下來一邊處理孩子的屎褲子,一邊不停的嘔吐。只見這個孩子,走到了我的身後,輕輕地拍拍我的背說“馬老師,你吐完了嗎?還難受嗎?”說完還不忘幫我擦嘴。下午放學時,我將洗乾淨的褲子交給了家長,沒有多說什麼,因為這是我應該做的。隨後接到了家長的電話,家長說孩子把一切都告訴她了,特別感謝我保護了孩子的尊嚴,感謝我為孩子洗褲子。聽到家長的這番話我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孩子的心中,我是值得尊重的。我做著不為人知的工作,也享受著不為人知的幸福。

  我是幼兒園教師,我感恩家長把孩子放心的交給我這個陌生人。和我一起做孩子的良師益友,一起討論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了幫助家長解決孩子的問題,傳播科學的育兒經驗,無數個夜晚,與專業書籍為伴。看到孩子們一天天進步時,家長們感動不已。在幫助家長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成長,我喜歡這樣的交流方式,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日出日落,潮漲潮退,收穫春華秋實。

  我是幼兒園老師,日復一日,持續的奉獻才是內心的熱愛。看似波瀾不驚的每一天,卻傾注著我真摯的情感,凝結著我對這份職業的忠誠。我願為學前教育獻一份力。我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幼兒園教師,我會在新時代中前行。

幼兒園教師作文 篇5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許多家長把培養下一代看得比自己的發展還要重要。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堅持樹立以下理念:一是樹立為國教子的理念。孩子不僅是父母的、家庭的,更是國家的,社會的,家長有義務把孩子培養成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作為母親我認真履行家長的責任,對孩子做到:放手不撒手,關愛不溺愛,使孩子品學兼優,全面發展。二是樹立德育為先的理念。引導孩子尊敬老師,孝敬長輩,尊人者,人尊之,學會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聰明的父母首先應該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父母不能不讓孩子擁有幫助他人的好習慣。當我發現兒子善於關心幫助別人時我的內心也感到非常高興,學校也以此授予他“感動校園人物”的稱號,因為他此時正在儲蓄做人。在現代社會,如果不會與人合作,知識再多也枉然;父母有責任教孩子與他人合作的習慣。在學習上小組內合作,在課下他們辦板報的合作,在《經典誦讀》節目中他與同學們配合默契,也是愉快的合作。還要培養孩子富有責任心的習慣,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做事等負責。對他人、對班級負責(班級中校園文化建設,美化環境等等),對他人委託的事,對他人的關心、幫助,對家庭負責,對家中分配的任務(打掃衛生之類),對家中人員負責,對社會負責。

幼兒園教師作文 篇6

  傳統的幼兒園繪畫教學以幼兒習得繪畫技能為目標,注重臨摹訓練。以畫的象不象作為繪畫的評價標準。教學內容也按老師意圖基本固定,總體上可以說是一種帶有封閉式的技法訓練。在大力提倡創新的今天,這種封閉性之繪畫教學顯然是應摒氣的,必須加以改革。那麼,作為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者到底應做些什麼呢?也就是說到底應該如何指導幼兒的繪畫活動呢?

  一、更新繪畫教育活動觀念

  繪畫活動要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根本目的,教師要突破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傳統繪畫教學的束縛,挖掘繪畫活動的素質教育功能,注重幼兒個性、創造力、成功感,繪畫興趣和習慣等有益於幼兒終身發展的大目標的培養,繪畫活動內容要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不一定從技能開始,也不一定從臨摹開始,幼兒畫畫完全是一種遊戲,一種能獲得快樂的活動。他們全然不知要畫得怎樣才好,只要自己快樂就行,所以教師要將選擇內容之出發點由以老師為主的“我要他畫什麼”轉到以孩子為主的“孩子想要畫什麼”上來。……

  二、善於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1、開展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受年齡之限制,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同時對一項單一的活動興趣不能持久。所以在這學期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繪畫活動,讓幼兒對繪畫活動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比如:“手掌印畫”、“拓印圖形”、“紙團壓印”、“泡泡畫”,以及“塗色”等活動。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玩色活動。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對色彩產生一種情緒表達的需要和慾望。

  2、在教學中運用趣味形象語言提高幼兒時繪畫興趣。

  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不會邊觀察邊畫,往往急於求成,畫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亂,有的孩子則表現得無從下手,有畏難情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儘可能地運用形象性之語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徵,幫助幼兒掌握繪畫要領,使其大膽地作畫。

  三、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繪畫教學是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為目的的,決定了我們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標準,必須建立在尊重幼兒創作意圖和繪畫心理的基礎上,只要是幼兒能夠解釋的作品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評價的目的在於激了幼兒繪畫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之能力和才幹,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發展,因而教師要用肯定的方式評價幼兒的繪畫活動,多鼓勵、多表揚而沒有否定和批評。教師要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激勵性評價,充分挖掘幼兒繪畫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肯定,如對小班小孩子說“畫得真有趣”、“與別人不一樣”,或者說:“如果怎麼怎麼樣就更好了。”千萬不能打擊幼兒的積極性。

  總之,一堂成功的繪畫教育活動,應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畫畫中得到智力、個性的發展,獲得成功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