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勞動> 參加勞動作文3篇

參加勞動作文

參加勞動作文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加勞動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加勞動作文 篇1

  前幾天我在電梯上看見了通知,說是我們小區在26日下午要清掃旁邊的小公園,如果你想參加就在指定位置集合。媽媽一看,說讓我和奶奶一起去參加。

  今天一吃完午飯,我就迫不及待地拉著奶奶的手出發了。到了那邊,我發現其他人都有工具,而我們沒有,我想怎麼辦才好呢?突然我發現我發現了一根又粗又長的木棍,靈機一動,把木棍當成了掃把。跟著他們一起掃了起來,我脫掉外套,放下茶杯,拿起木棍,低下頭,彎下腰,有模有樣地幹了起來。我看了看大家,有的拿著鋤頭使勁地鋤著,有的手握掃帚用勁地掃著,有的拿著木棍挑著草叢裡的塑膠袋、紙盒子,大家幹得熱火朝天。

  前面有個分叉路口,他們都從外面走,我想:哈哈,裡面應該有很多垃圾吧,我要把裡面的垃圾一網打盡。我一邊想一邊往裡面走,但是裡面有很多狗大便,臭不可聞。我連忙退了出來,和大家一起走。突然,我聞了一股火的味道,一看,原來是有人用打火機把垃圾點燃了,趕緊躲到一邊,生怕被煙燻著。

  經過兩個小時的辛勤勞動,公園被我們掃得一乾二淨。雖然我們覺得有點累,但看著我們的勞動成果,大家會心地笑了。

參加勞動作文 篇2

  單元門和樓道是我們每天出入的必經通道,平常我不太在意樓道中的環境。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單元防盜門上和樓道內貼著許多“小廣告”,有搬家的、買賣房屋的、修鎖的、疏通下水的等等。雖然有時“小廣告”能給我們提供方便,但是本來白白的牆壁和乾淨整潔的單元門被“小廣告”貼得亂七八糟、汙濁不堪,令大家非常反感。

  為了我們居住的環境更好、更美麗,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維護我們居住的環境。有了想法,就要行動。於是,我向奶奶要了鏟子,與爸爸、媽媽一起來到樓下,我開始清理“小廣告”了。“蹭蹭蹭蹭”,幹了一會兒,我的手開始發酸了,原來清理這些“小廣告”並不容易。我心裡開始打“退堂鼓”了,我微妙的神情變化被媽媽察覺了。媽媽對我說:“是累了還是不想幹了?”我低頭不語。媽媽又對我說:“不要灰心,繼續幹,付出總會有回報。”聽了媽媽的話,我的信心又回來了,拿起鏟子,繼續幹起來。我越幹越起勁,“小廣告”被我一點一點地清除乾淨,看著樓道牆上和單元門上的“小廣告”逐漸減少了,我心裡高興多了。我用了兩個小時,終於把我們這個單元的“小廣告”都清除完了,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淨化環境,美化小區,單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希望大家能夠加入到環保志願者行列中,用實際行動來創造美好的環境,這是人見人愛的高尚品德。我做了這件事情以後,受到小區居住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的表揚,也得到爸爸、媽媽的讚揚,誇我是個好孩子。我以後還會繼續做這樣的事情。

參加勞動作文 篇3

  對於生活在盛產冬棗之地的我們,到了秋後所做的事情大多都與冬棗有關。既然這樣,那就讓我先來給你們講一講我在假期裡一天的生活體驗吧!

  寫了兩天的作業,去田地裡摘棗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應該是一種放鬆吧!這一天我和姑媽一家人來到了地裡,站在地頭上,看著一棵棵長滿了冬棗的樹,真是感到有些眼花繚亂,不知道到底該從何處下手。我和表姐比賽,看誰摘得多。剛開始的時候,我幹得還挺帶勁的,並且留念習焉不察勝出,可是客中“工作”精神頭也就是持續了不到兩個鐘頭就消失了,之後我是這裡摘一點,那裡摘一點,心不在焉地幹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才捱到中午,真是飢腸轆轆啊!更可氣的`是所帶來的水和吃的東西全都被我那無所事事的表弟給消滅了。當所有的箱子裡都裝滿了冬棗,並在姑媽的允許下,我和表姐就一溜煙地騎著腳踏車回到了家裡,沏上茶,開啟電視,再坐在沙發上渴著茶,並吃著零食,聽著音樂,那可真叫舒服啊!

  可是摘棗的結束並不代表著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接下來的工作你有可能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再無聊不過的——賣棗。醒來以為賣棗會比摘棗輕鬆,好玩些,可是……來到了冬棗市場後,這裡賣棗的真所謂是成群結隊,車水馬龍啊!這裡有來自河此的,有來自廣東的,客房也是五花八門。你也許會說這不是很熱鬧嗎?何來的無聊呢?是的,這裡是熱鬧非凡,而我所謂的無聊就是排隊。等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排上,我閒來無事便看著選棗機在運轉。看的時間長了,真有些讓人頭暈目眩。冬棗市場裡的嘈雜,還真有點讓人懷念上課時的情景。我真想回家,哪怕是給我一堆作業,我也不願在這兒受這份苦,唉這可真是浪費時光啊!

  一天關於冬棗的生活,一天讓我終生難忘的生活,一天主上我懂得農民不容易的生活。一天的體驗,一天的辛勞,一天的顛簸,卻讓我發現了我一生的目標。

  勞動光榮,而我卻直到此時此刻才真正感受到:當一個勞動者可真不容易,尤其是我們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