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通用1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1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小朋友最快樂的時光終於在大家的催促下一步步的走來、。
一大早,家人都開始了快樂又繁忙的生活。你瞧,“家偉,你貼歪了”“什麼貼歪了,你拿三角尺子量一下,這可是標準的90度。”我和姐姐正在窗前邊貼對聯邊爭論。“快點,一會兒還要去打年貨呢。”爸爸開始催促了。“我知道了,馬上就來。”我不耐煩的說。
街上真是人山人海呀,我們在超市左挑右選,瓜子仁、杏仁``````哈哈哈,都是我愛吃的,我抱著一堆零食蹦蹦跳跳的去找爸爸媽媽了。姐姐也不示弱,她拿著蝦仁和牛排不停的往籃子裡放。
最受大家喜愛的年夜飯終於開始了,媽媽的手藝一向好,老遠我們就聞到香味了,看著一桌子的滿漢全席,我們口水直下三千尺。哈哈哈,爸爸說,等一下再吃,先去放一下鞭炮。隨後,我們在煙花中快樂的品嚐著美味。
年初一最有趣的就是拜年了。我們一家人拿著禮物,開始奔走。外面四處都是熱鬧的鞭炮聲,人們臉上都是動人的微笑。三叔家到了,一進門便收到三叔的大紅包,我樂得笑開了花。便高興的說:“三叔新年好。”這孩子真是越來越懂事,三叔笑眯眯的誇我。
來放孔明燈吧,在媽媽的幫助下,我點燃了燈籠,用它寄託我新年美好的願望。新年的味道,真甜美。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2
爆竹聲,零零星星,歡笑聲,再不如前,遠方的親朋不回家,大人們忙著發簡訊,本應絢麗多姿的年如被夜幕籠罩,只剩幾點星光,多麼黯淡。年味,真的淡了嗎?我失落地嘆了口氣。
不,絕不能這樣,我要找回那久違的春節!
然而,那裡能找到年味呢?我左顧右盼幾圈,瞪著眼像是要把世界翻個底朝天。而一翻徒勞後,我只能又嘆了口氣,那嘆息聲比上次更無奈,而它一出口就被一陣遠方的風吹散,消失在天邊……
突然,一陣輕緩的腳步聲傳來,有點心灰意冷的我並未在意,緊接著是“啪”的一聲,隨即,一亮光飛來,我從沉思中被喚醒,心想,好熟悉的光啊,像是……我好像想起了什麼,猛然一抬頭,原來爺爺將彩燈開了,兩個大紅燈籠瞬間發出喜慶而不失柔和的光,一串花形彩燈亮了,彩色的光在錦簇的花團中翻滾,跳躍,凝聚,昇華……一下子便吸引了我的目光。
就像是一縷曙光穿越了雲層,融化了堅冰,讓冰又變為愜意的田園流水,我心中忽然輕鬆了不少,長吸一口氣,又緩緩撥出。我按捺不住心中那久違的激動,直起身過去,大步中透著急迫的樣子,直至近前,我臉上才有了幾絲笑意。然後,我輕輕撫摸著那燈籠上紅色的布料,多少年了,它都在每一個春節默默地陪伴我們,柔軟的布中,我彷彿摸出了曾經和父母一起放炮,春晚時捧腹大笑,親朋們歡聚一堂。我真正地笑了,我相信這些今年還會有!可不,燈籠背後是剛貼好的窗花,上書醒目的“全家福”。窗外,對面樓上幾十個燈籠高高掛起,多少串彩燈流光溢彩:有一瀉千里的瀑布,有相映成趣的花果,有熠熠生輝的彩色小燈籠……這些不是春節之必有,平日之絕無的嗎?這不是我苦苦搜尋的年味嗎?我更加激動起來。
這時,窗外更多人出來放煙花爆竹了。幾聲“震天雷”般的響聲,意味著又一家人的到來。鞭炮也響起,接連不斷地訴說著人們的心願;照明彈載著人們對新年的期盼飛上雲霄;花炮噴出無數的火花,在空中拉出一條弧線後落地,宛如一條剛剛抽枝發芽的柳樹,長髮隨風搖擺,這便是希望與活力的象徵。放炮的人們也都說說笑笑,雖聽不到他們說什麼,但僅看到這些,我心中就泛起喜悅的漣漪,湧動感動的暖流:大家還這樣歡樂,還這樣注重過年的習俗啊!
“想什麼呀?快點放炮去了!”聽到家人的呼喚,看著他們發完簡訊後,手提鞭炮,一臉歡笑的樣子,我真正意識到年味並未消失。體會著彩燈鞭炮間流露的年味,我不禁想:燈綵炮麗無邊景,年之多少味,盡在笑談中!
如那天邊星變做日金輝,光耀世間,年味原來無處不在,它在燈籠中,在爆竹裡,在笑聲中,在……年味,亦在整個人間!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3
背倚著木門,木門光滑而灰溜,散發出冬日陽光般的溫暖灶膛裡柴禾劈哩啪啦地響著。爺爺噝噝地抽著煙,向灶裡添著柴禾。奶奶在鍋臺上翻炒著,煙氣很快瀰漫了整個廚房,嗆得我咳了出來。
像單調的素描,漫山遍野地蕭索的顏色,鋪天蓋地地撒滿了整個窗臺,可即使是這樣無事做的冬日,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有數不清的樂趣。運氣好的時候堂哥伊東逮住一兩隻野兔子,這是讓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紀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著皴裂的紅撲撲的臉,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牆上,聽那殺兔子時野兔亂撲騰的聲音,心裡不知是激動還是惋惜。的時間孩子們會擺弄那兩毛錢一盒的擦炮,一擦盒邊沿,往冰面上一扔,只聽啪的一聲。冰面上就只留下一個小小的黑乎乎的印記。扔進空罐頭瓶子裡的聲音更奇特,甕聲甕氣地嘭的一下。倘若多扔幾個進去,罐頭就常會震得打顫。各個村莊上此起彼伏的炸響的聲音,算不上大,卻大肆地炫耀著孩子們的快樂。
似乎吃食都總是別人家的好吃些。兩三個孩子擠在廚房的矮桌子邊,腳卻不安分地踢來踢去。然後,每一個人一海碗麵就端了過來,都挑了大塊的雞油在碗底,香得鑽入骨髓。將粗瓷碗有缺口的一邊轉到另一邊,香菜厚重的味道扶搖直上,趴在碗沿滋溜溜地吮吸一口湯,暖烘烘的。於是幾個孩子埋著頭呼哧呼哧,不亦樂乎。
到了傍晚,炊煙在遠處一點點升了起來,直直的,不濃,略高一點時便漸漸地散了。於是,那綿長的親切的呼喊聲就悠悠地在空曠的田野、河岸上散開來了。濃郁的鄉音,滿蘊愛憐。若是喊了兩三聲依舊不見孩子虎頭虎腦的身影,母親或奶奶就拎著飯鏟子奔出院門吆喝起來。嫋嫋的炊煙,模糊的喊話,一點點地漫漶,昏乎乎的甜蜜。而今我坐在教室的桌前,任憑舊年的聲音無形地在腦海裡出現,又帶著不能再觸及的遺憾流回往昔,悵然而美麗。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4
“轟隆隆轟隆隆……”一聲聲鞭炮聲響起,那是我們在放鞭炮,因為春節來了!
說起過年的氣氛,用“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
過年的'時候要吃年夜飯,看著奶奶從年前就開始忙著做年夜飯,肉食有臘肉,香腸,雞,鴨,魚,肉;素食也有好多,如:春捲,請焯白菜,燉蘿蔔等等,忙的不可開交;我們則和爺爺一起貼春聯,貼福字,把福字倒著貼就代表“福到了”,我們還寫春聯,弟弟笨手笨腳的,爭著要寫,結果春聯上什麼都沒寫,倒是他的臉被畫成了大花貓,可好玩了;說起最有趣的還是除夕那晚,由於要守祟,我們可以通宵熬夜,還不用被爸爸媽媽趕到床上睡覺。那時,全家圍坐在桌子旁,點根蠟燭,然後爺爺就給我們每人發一個紅包,一起吃年夜飯。飯後,就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初二,我們就去拜年了,挨家挨戶的串門,然後親戚們就給紅包,我們一接過紅包就馬上跑到沒有人的地方,拿出錢放到自己的錢包裡,心裡美滋滋的……到了晚上,我們一起在家門口放鞭炮,當天晚上,舅舅把表弟最愛的煙花放了一大半,據我的瞭解,明天弟弟一定氣的大叫。我們也去拿弟弟的鞭炮,最愛的還是摔炮,看著樣子小小的,扔出去一摔,“嘭”的一聲,特別有意思,就在我們玩的起勁的時候,舅舅開始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放起了鞭炮,我們都被嚇著了,氣的直跺腳。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切都還浮現在眼前,我們要回長沙了,臨走前,還戀戀不捨……真希望每天都是春節。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5
年味,是煙花爆竹那硝煙的味道;是採辦年貨那喜氣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飯那幸福溫馨的味道;也是看春晚那興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來的,喜慶團圓的味道。
爸爸媽媽滿載而歸,手裡拎著沉甸甸的年貨,接著,我們在家門口貼上了一副火紅的對聯和“福”字。然後,我們就去走親訪友了,家家戶戶都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掛上喜慶的中國結,並且相互贈送禮品,送紅包,拜年問候。從這個時候,我已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年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
外公外婆也忙著謝年,整個房間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端上豐盛的飯菜,點燭插香,參拜許願。晚上,我們全家人團聚在一起,一邊吃著豐盛的年夜飯,一邊談笑風生,整個房間充滿了溫情。
看春晚當然也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專案之一。一首首動聽的歌謠,一支支美麗的舞蹈,一個個搞笑的小品,再加上扣人心絃的雜技以及魔術表演,使每年的春晚都是那麼令人期待。
當然,最勾引我們童心的東西非煙花莫屬了。年夜飯還未吃完,樓下早已傳來“噼噼啪啪”的煙花聲,那就像一聲聲集結號,我和表哥再無心思吃飯,放下筷子,抓起早已備好的煙花,衝下樓去。樓下早已聚集了一群鄰家孩子,你扇你的“芭蕉扇”,我放我的“火鳳凰”,摔炮也來湊熱鬧……晚上十二點整,“嘭——啪——”一聲聲炮響把我兒猛地驚醒,往窗外一張望,只見外頭火樹銀花,照亮了夜空,可謂壯觀啊!
有句話說得好,“新年新氣象”,在新的一年裡,我也要更上一層樓!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6
寒假中的許多時間我都草草地虛度過去,唯有過年那幾日我是真真切切度過去。
愈利年關,過年味愈濃。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陣陣濃郁的鞭炮味。從地上忽然飛向日空就是那一個個花炮,垂直地飛向日空,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在日空中綻放,閃現出一個一個的“小星星”,轉眼間又消失在黛藍色的日空中。它完美地飛躍,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給我們看,又一顆接替它,在日空中綻開出一朵巨大、閃爍、晶亮的花朵,彷彿花朵上鑲滿了水鑽,又消失了。吸吸空氣,裡面有氧氣夾雜著那股硝煙味,雖不好聞,但是聞著聞著也習慣了,這股硝煙味還真是隨處可聞呢。
年味之二當然要酒香味了,我們這城市雖不釀酒,但是十分鐘愛喝酒。在過年這麼重大的日子裡,喝酒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戶戶會在過年的前夕準備上好的陳年老酒。在過年時,許多愛藏酒的人都會紛紛開啟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許只有在這種日子了,他們才會收斂自己對酒的吝嗇。在過年,不管是會不會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氣,這不,喝著喝著倒也能品出些這酒的好了。
餃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個性愛在過年時吃餃子。那肥中帶瘦的餡,加上些料酒,那味兒真是讓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餡中加入蔥、姜、蒜,那滋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蒸煮完後,香味那真是撲鼻而來。一碗醋,一大碗餃子,可能還填不飽肚子哩。吮吮餃子上的醋,一咬開餃子,又會有一股汁混著醋一齊流入口腔中。
仔細想想,其實年味很多。都飽含著新年的溫馨完美。想象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邊吃飯,雖有些擠,但是誰都互相夾菜,這種溫馨只有在過年才能得到。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7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至臘八,已經有了絲絲年味,小孩們都開始跟著父母備年貨,要回家過年了。
等和父母備好年貨,收拾好行囊,出發奔往遠在千里外的奶奶家時,已是二十九。爺爺忙拿出大紅的鞭炮放在路上,慶祝家人的團員。大年三十,按當地習俗是大人們走街串巷,到附近親戚家中去拜年的日子。大街上充滿了祝福聲,迎客聲,笑聲,好不熱鬧。在屋內,人們在一起敘敘舊,過一會就有熱情遞煙,遞茶來的人。人來人往,年味十足。
天漸漸粉刷成了深藍色,街漸漸地靜了,人漸漸少了。家家亮起了燈,掛上了中國紅的燈籠和對聯,炒菜時的煙向外冒著,風還時不時夾來一陣陣香味,此時的“靜”也是那般美好。
晚上八點,一大家子人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春節聯歡晚會的播出。賈玲、秦海璐、潘長江等的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黃曉明、黃渤、陳偉霆、江疏影等的歌曲燃爆全場,更有新主持人任魯豫、李思思、楊帆、桂嘉晨等令人耳目一新。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隨著主持人的倒計時,家家戶戶點燃了早已放好在自家門外空地上的煙花。無數火花綻放在漆黑的夜空,點亮大地的同時,更絢麗了天空。百花齊放,百花爭豔,讓人無不感受到這濃濃的年味。
初一,是小孩子給各家各戶拜年的日子。天剛剛突出點兒白,每家的小孩就起床洗漱,開始出門拜年了。每家每戶的大人們,也會早早地等在門口,微笑地收著孩子們的祝福,並遞上滿手的零食。這時小孩們邊嘴上說著不要,邊拿出準備好的小包,收了滿包的零食後,心滿意足的回了家。
年味,一直是那麼的濃,因為作為年味製造者的我們,一直在歡度春節。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8
盼啊,盼啊,我終於盼來了中國最傳統、熱鬧的節日—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家家戶戶都還掛上了一個個“巨大柿子”似的燈籠,忙忙碌碌地準備著……有著過年的味道。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一天是迎新送舊的日子。我們就把房子打掃的乾乾淨淨的,把今年不好的東西掃走。歡歡喜喜迎接新春的到來!
除夕之夜,我們一家四口人都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有紅燒魚,象徵著年年有餘;有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有豆腐,象徵著全家福;還有年糕,象徵著一年比一年高……吃完飯後,大家就黏在一起,快快樂樂看春晚。而且這一天家家通宵守夜,希望來年吉祥如意。這時,鞭炮響了起來。我也來湊熱鬧,燃放著各種花炮,有聲有光地玩耍,露出了像花一般的笑容!
到了大年初一,我就早早地起了床。然後穿上我那新買的紅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喜氣洋洋的去給大人拜年。但是都要先對大人說祝語,他們才會把壓歲錢分給我和其他小孩。聽說,晚上如果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睡覺,就會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之後,我們總會叫上幾個好朋友,一起去逛街。街上張燈結綵,整條街就像辦喜事一樣熱鬧!我們就逛這個,又逛那個。可街上的涼風一陣一陣地向我們吹來,弄得我們的小臉蛋就像熟透的蘋果一樣紅彤彤的;又像化妝一樣,美麗極了!但我們毫不在意,依然在街上東看看,西看看,玩這個,又玩那個,買這個,又買那個。大年初一就這樣在我們的歡笑聲中度過了……
我的年味春節又歡樂,又喜慶,又團圓,又忙碌,難道不像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嗎?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題記
隨著耳邊一陣又一陣熟悉的爆竹聲,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都是滿滿的喜慶。
除夕夜全家人都忙著包餃子,母親顫巍巍的拿起一張餃子皮,添上那紅的、黃的、綠的攪拌在一塊兒的餃子餡,嚴嚴實實的用那滿是皺紋的手包裹起來。在大家不經意間,她把一個硬幣包在餃子裡,(誰吃出這個硬幣,誰就大吉大利!)看她那嘴角、眼角、溢滿了那幸福的弧度。
一邊吃著煮好的餃子,一邊看著春晚,隨著那熟悉的“5、4、3、2、1、”舊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們揮手告別,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們走來。這時,外面早已炮聲漫天,震耳欲聾。
我與小侄兒小侄女們跑出了家門,就被那直衝雲霄的鞭炮聲擋住了路。我們慌忙捂住了耳朵,臉上卻還露著燦爛的笑容。
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衝雲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著。可好戲不長,“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雲散;那邊,一股衝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著,噴著。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20xx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著什麼,也好像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新年愈演愈烈,帶來了20xx的新氣象!
富有年味兒的新年,富有人情味兒的人。
春節年味的初三學生作文10
小時候,我和夥伴們日日盼望過年。
除夕一到,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地忙起來,我家更比別家忙。從我記事起,除夕那天,我家一大景觀就是父親寫春聯的熱鬧場面。父親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全村人幾乎都請父親寫春聯,父親也高興,有求必應。父親寫春聯時,我們都愛站在旁邊興致勃勃地觀看。只見父親瀟灑地拿起毛筆,飽含墨水的筆在紅紙上點橫豎撇捺鉤、龍飛鳳舞地遊弋,遒勁有力。頓時,一股濃濃的墨香散開來,清香撲鼻。
眨眼功夫,一副對聯很快完成,引得大家嘖嘖稱讚。我又是佩服又是自豪,很是陶醉於墨香之中。過年了,印象最深的是大人們的禁忌,我們不能亂講話,罵人的話,髒話更是不能。平時的口語“哦會死”不能說,要說成“哦發財”;吃不完想剩下,不能說“不恰”,要說“年年有餘”;不喜歡的東西不能說“不要”等等之類不吉利的話。平時我們胡言亂語慣了,所以過年時我們常常犯忌,也惹得大人們啼笑皆非,乾瞪眼也不好說我們什麼。記得有一年吃完年飯,父親拿張幹薄荷葉擦我們的嘴,(意思是把我們說錯的話擦掉,這樣就會大吉大利。)父親不小心把我擦痛了,我不幹,大聲地哭,還罵他。不!罵天,罵地,罵好多,亂罵一氣。父親看著我發怒了,一向脾氣暴躁的他卻笑了,一個勁地向我陪小心,說“爹錯了,爹錯了”。
從此以後,父親再也沒用薄荷葉擦過我們的嘴了,改用一張紅紙,在中柱上寫上一句“孩童無忌”來聊以安慰。過新年,穿新衣,家家戶戶掛燈籠。
兒時的“年味”那真是一堆無敵的幸福與快樂。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