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春節>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通用10篇)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通用1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1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著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裡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裡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裡,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著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的年畫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著大魚咧嘴笑,有身著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著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著兩條黑亮的辮子,穿著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裡神情專注的剪著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著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裡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著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裡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裡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春節供奉的家譜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裡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裡,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著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著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著堂哥們來家裡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裡男

  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裡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裡,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散發著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2

  深藍的夜空,因為有了繁星的點綴,顯得格外燦爛;金黃色的沙灘,因為有了貝殼的裝點,顯得格外美麗;而我的回憶,有了新春佳節,顯得格外珍惜。

  春節期間的熱鬧與喜慶,我仍然記憶猶新……

  除夕一大早,陽光明媚,門外的鞭炮聲就陸續響起,孩子們都穿上了新衣服,大人都忙著貼對聯、貼年畫。下午,家家戶戶都開始忙著包餃子,小孩子們則跑出門外嘻戲著、打鬧著,更多的時候是拿著不同的鞭炮燃放著。臨進黃昏,夕陽像一個醉漢踉踉蹌蹌的跌倒了山那邊,濺起一片片橘紅色的晚霞。而此時,各家各戶都開始準備年夜飯了,餃子的香味瀰漫著整個衚衕。夜幕降臨,天空被塗鴉成了黑色,全家人歡聚在一起,共同舉杯慶祝新年的到來,晚輩則要向長輩說些健康長壽、壽比南山的祝福詞。

  月亮悠悠地升了起來,傾瀉下一片清輝,給窗戶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薄紗。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在歡快、喜慶的歌聲中開始了,妙趣橫生的小品、婀娜多姿的舞蹈、寓教於樂的相聲、扣人心絃的雜技、神秘莫測的魔術……豐富多彩的節目,給每個家庭帶來了歡聲笑語。門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接連不斷,增添著節日濃濃的味道。

  伴隨著新年的鐘聲,全世界好像都沸騰了起來,鞭炮齊鳴、禮花齊放,看!天空中綻放著“笑臉”和各種各樣的“鮮花”,精彩異常,美輪美奐。

  大年初一一大早,鞭炮聲陸續開始響起,街坊鄰居也都開始相互串門拜年,彼此說幾句祝福的話,小孩子則是最快樂的,他們不僅能收到鞭炮,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收到長輩們分發的紅包。初二以後,各家各戶開始了串親戚,給忙碌了一年的親人們創造了見面的機會。到了初五(俗稱破五),鞭炮聲沒有大年初一的那麼熱烈,很多人都在返廠的路上,預示著人們節後即將開始工作了。

  春節過完了,我也開始重新調理狀態,檢查一下哪些作業沒有寫完,開學還需要準備什麼。新的一學期,我將要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向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奮鬥!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3

  在今年春節期間,我過得很快樂,最讓我快樂的是放一些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炮竹。我是跟我的兩個姐姐一起放炮的,她們害怕有危險都不敢用打火機,那我們只好點燃了幾根香來點燃炮竹。

  我們拿了三個煙花是小的那種,還有兩個能響的就下樓去了。首先我們放了一個煙霧彈,找到炮的導火索,用燃著的香點燃了它,放到地上,立刻它就冒出了五彩繽紛的煙霧來,有藍色的、紅色的、白色的和紫色的,真是好看極了。接著我們又點燃了一個叫“煙花寶貝”的煙花,點燃後五顏六色的小煙花從旁邊噴了出來,也非常的美。最後是一個手拿著放的煙花,點燃後它也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特別漂亮。該放能響的鞭炮了,我們第一個就點燃了一串的小鞭炮,它發出了“噼噼啪啪”的聲音。我們準備放一個名叫“手榴彈”的響炮竹的時候,沒有仔細看說明都不知道怎麼放,最後就把“手榴彈”給丟進了垃圾桶裡了。

  今年春節放鞭炮,真是開心!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4

  在一聲聲清脆的爆竹聲中,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到來了。走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鮮紅的燈籠、春聯。

  我們家也不例外,剛剛掛好了燈籠,貼好了春聯,就要開始包餃子了。看著正在發酵的麵粉漸漸隆了起來,我的心裡充滿了快樂和期待。麵粉發酵好時,那白花花的麵粉變得高高的,像豬八戒的大肚子一樣。奶奶用擀麵杖熟練地擀好了麵皮,然後把餡放進麵皮裡,捏了幾下就成了餃子,餃子的“肚子”一個個圓鼓鼓的,白白的麵粉讓它們一個個顯得那麼可愛、水靈。

  不多久,餃子都包好了,這個時候爺爺早已把一大鍋開水燒開了。奶奶熟練地將餃子都下鍋了,剛開始餃子都沉到了鍋底不見了。不一會兒,餃子們又一個個的探出了水面,浮了上來,這時奶奶吆喝一聲:“開吃咯”。

  終於可以吃了,一口咬下去,餃子的汁水就衝了出來。迫不及待、爭先恐後的往我口腔裡鑽。極富彈性的餃子皮咬一口竟沒有完全碎掉,但麵粉的香味已經出來了。奶奶笑著對我說:“過年多吃一些餃子,來年會財運滾滾哦!”我聽了之後馬上一口氣吃了好幾個餃子。

  吃好了餃子我就開始放鞭炮。那一聲聲脆響彷彿在告訴我:“過了新年就又長大一歲,你應該更懂事了。”

  對呀,這一點我很應該做到。我還希望來年我可以學習更好,更上一層樓!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5

  從每家每戶的廚房裡散出臘八醋香時,春節就到了。

  從每個店鋪裡出現紅色的鞭炮時,春節就到了。

  從每個牆角都沒有一張蜘蛛網時,春節就到了。

  到了除夕,沒有一處是光禿禿的:喜慶的對聯貼在門兩邊,大些的鏡子粘上了年畫,就算普遍的櫃子也會貼上些東西。除夕的晚上,燈火通宵。除非萬不得已,在外面做事的人,必定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晚,除了小孩子,大人們都會守歲。年輕人守歲是為了延長父母壽命,年長者守歲是為了“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大年三十的晚上非比尋常,鞭炮聲幾乎響了一整晚。

  正月初一,人們都會早起。之後,煮上滿滿一碗的熱騰騰的的餃子作為早餐。稍歇息一會兒後,人們回去親朋好友家裡互相拜年。哪怕只是在路上遇見了,也要拜個年,問個好。中午,每戶人家都會呈上豐盛的碟菜。看著那只是幾碟菜,又有誰知道這是主人辛苦了好幾天才做出來的呢?下午,耍槍的,練武的都會隨著敲鑼的,打鼓的一起出來表演。

  正月初二,人們回姥姥家,再到那裡去拜年。

  正月初五,店鋪開張。

  到了十五,到處張燈結綵,彩燈五顏六色,各形各樣。小孩子可高興了!買花燈,燃爆竹,吃元宵,猜燈謎。

  開始放煙花了首先放的是“變色冰激凌”。只見,一束火花直衝上天,由紅色變為綠色,綠色又變為黃色,黃色又變為藍色,藍色最後變為白色,形狀真的像極了“彩色冰激凌”。緊接著只聽“砰砰”兩響,我最喜歡的“雙喜炮”也上天了。就像兩顆子彈激射出去,還帶著“嗖嗖”的聲音,美妙極了。再接著是“孔雀開屏”,“彩色噴泉”,“彩波明珠”,真是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特別是那個“沖天炮”飛出去的速度像火箭般快,直衝夜空。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6

  又是一年春節到。

  大年初一的下午,姑姑帶著我和露兒一起去聚元4樓看畫展。我們激動極了,掀開簾子,“哇塞。”一幅幅畫如真的似的,我跑到那幅畫前,我像用魚竿在釣那些可愛的小魚似的。露兒突然跑了過去。“怎麼了?露兒?”“這個小松鼠的好可愛。她像在喂小松鼠似的,我也像她那樣拍了1張。轉過身去,“那邊有“錢”。”我們衝了過去,用手捧起了100元人民幣我們連拍了好幾張。“旁邊有金元寶。露兒,快!”我一手捧起了5個,另一個手捧起了5個。不知從哪兒傳來了一陣聲音,所有的人都往那邊跑去。“怎麼了?”“我也不知道。”

  沙畫。都佔滿位置了,老師開始教我們畫小橋,先用手握成拳頭畫一條弧線,在它下面用手指畫一條弧線等。

  露兒畫的好漂亮啊,像學過似的,但她沒學過。我們走到姑姑旁:“姑姑畫的更漂亮,怎麼畫的?”“教教我吧!”

  我們又去做水晶瓶了,露兒選了粉色,我選了紫色,我們小心翼翼的做好了,我們各選了一個漂亮的盒子,開心極了。

  時間過的好快啊!已經是下午6點了轉眼就要向美好的一天說再見了!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7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年,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習俗;是中國歷史上下留下的精華。中國年在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別具特色。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就是我們家蒸包子的日子了。大早上就開始忙碌了起來,我也參與其中。我們分工明確。爺爺負責看鍋,奶奶負責揉麵,爸爸媽媽負責包包子,而我就是負責吃啦!

  臘月三十日,是大年三十兒啦!白天爺爺爸爸貼春聯,奶奶媽媽包餃子,而這並不是是我最期待的。我最期待的是團圓飯,晚上的團圓飯有我最愛的飲料,餃子。開飯的時候我們都要放鞭炮,看晚會。

  大年初一時,我們穿上新衣,首先要給爺爺奶奶拜年我們會得到許多的錢。吃完早飯,爸爸媽媽帶我去挨家挨戶的拜年,小孩子們會得到許多的lucky money。午飯時候家裡會來一些親戚,我就特別興奮。因為有我愛吃食物,有魚肉,我就很開心。晚上的時候我們會買一些電花炮,特別好玩!

  初二,我們一家三口就要回姥姥姥爺家了。每年姥姥姥爺家是最熱鬧的,我從小就是姥姥帶大的,姥姥對我特別親。每年回去姥姥都會做上幾道拿手菜。中午,爸爸會陪著姥爺喝一點小酒。我最開心的是會見到舅舅,舅媽,小姨和姨夫,他們對我非常好。每年初二晚上他們都會陪我玩!

  每年都過年,可是我覺得這次的年過的最與眾不同。讓我們拾起零散的記憶,過一個美好的春節!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8

  年夜飯、爆竹、春聯、春晚……提起春晚,就一定會有許多記憶湧上你的心頭吧,就由我來說說我的春節。

  我的春節一般是在外婆家度過的。過春節要張貼的春聯、燃放的爆竹、以及年夜飯的食材早已在除夕那天一大早購置完畢。除夕當天下午,外婆等人便在廚房裡忙碌起來,其餘人在餐廳裡說說笑笑著包餃子,不同的心情包出來的餃子也是各式各樣的:湯圓狀、餛飩狀……一盤一盤的餃子送入廚房,不一會,廚房裡便飄出淡淡的飯菜香,這不是如酒席上大魚大肉的香,也不是如宴禮上饕餮的香,而是一種親切、溫暖的香味,我想,這就是所謂“家的味道”吧。夜晚悄聲降臨,一家人圍坐在圓桌旁,等待著年夜飯出鍋,孩子們急切地望向廚房,大人們寒暄著這一年的狀況,年夜飯上桌了,除夕夜也正式開始。電視裡,主持人正為新一年祈願,餐桌前,家人親戚正道出一句句祝福,屋子裡飄的是滿滿的其樂融融的氣氛。春節裡必不可少的就是放鞭炮,“五、四、三、二、一!”隨著一家人緊張的倒數,隨著新年的鐘聲敲響,鞭炮在窗外“噼裡啪啦”地燃爆,煙花在深邃的夜空肆意綻放。

  春節,是團圓的日子;春節,是敘舊的日子;春節,也是迎新的日子,每一個春節,都是新一年的到來,每個春節,都有不一樣的記憶,一樣的意義。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9

  春節是中國人特有的傳統節日,象徵著新春的開始,代表團圓,是中國人最重視、最傳統的的節日。

  我記得小時候,一到過年,大人小孩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再我的印象中,只要快過年了,家裡大人就開始忙了,甚至從臘八開始,只要吃過臘八粥,年就開始了。媽媽說,二十三小年已過就要買菜肉因為要包餃子,饅頭。花園裡就有人在放炮了,過年三十那天開始貼春聯,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吃過年夜飯,我們開始放鞭炮,一直到夜裡十二點炮聲不斷,過完年,大人小孩穿新衣,戴新帽。

  現在想起來這些,真是好快樂。希望自己永遠不要長大該多好呀!

  春節的記憶作文650字10

  記得小時候春節是一年來心裡最盼著的節日,因為過春節有很多好吃的、還可以穿新衣服、還可以不用上學、可以和鄰居家的小孩到處去玩、可以去走親串友。春節也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時候,我的家鄉————被譽為“鼓子秧歌”之鄉。

  臘月29下午7點左右是驅趕“年獸”的時候,那時候的春節最願意幹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相傳“年獸”當年就是被“福壽祿”三星用“炮竹”嚇跑的,所以每當過年都會有放“炮竹”這個風俗。

  每次過年趕“花花集”(臘月25)都要跟爺爺要一堆鞭炮,買回家之後不等正點,我們那些小子就開始放響了,村裡鞭炮一響濃濃的年味就有了,比誰家買的鞭炮多,誰家買的鞭炮響,那時候雖然害怕鞭炮,但是還是願意玩。

  臘月25,這一天除了敢“花花集”買菜、買響、買對聯、買年畫、買燈籠、買新衣服之類的東西,還要掃屋子。新年新氣象要除舊迎新,把屋子裡的灰塵都打掃乾淨,收拾的和新屋子一樣,看著就舒服。

  臘月27、28,也是我們村裡這些小子最喜歡的時候,這兩天家裡要煮肉、包大包子、炸麻花、炸藕荷、炸點心之類的,準備過幾天伺候親戚,這一天還要把對聯貼上,大門和屋門都要貼上,買的漂亮的年畫也都糊上,漂亮大紅燈籠也都掛在大門外。這兩天也得理個髮,然後去澡堂子搓個澡,除舊迎新除掉過去一年身上的晦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臘月29晚上就熱鬧了,這天晚上要“擺貢”每戶家裡都端幾樣好菜來上貢,擺貢要擺三天,貢位寫著玉帝、灶王爺、財神爺啊,再點上香,然後全家人全了燒紙、磕頭,這樣貢位就擺好了。上完貢就是自由時間了,叫上自己一個院裡的兄弟姐妹湊一桌喝酒、吃菜、聊天,吃完了打牌一直打到明天早上。

  年三十也叫除夕,這一天中午一家人在家做一桌子菜,吃菜喝酒,晚上就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喝著酒,外面有放煙花和鞭炮的,濃濃的過年氣氛這時候是最濃的時候,當“春節聯歡晚會”零點敲跨年鐘的時候,這時候改下餃子吃水餃了,這時候通常每家每戶都會放煙花。

  初一是挨家挨戶在村裡拜年的時候,那時候記得跟著大人去挨家挨戶的轉,初二就是去姥姥家拜年了,姥姥家今天人特別多,老姨們都湊到一塊去拜年———熱鬧。

  在我們家鄉還有一個風俗就是“鼓子秧歌”。

  宵節”這一天的表演節目,但是大家都會之前準備準備演練一下,所以初七、初八走完親戚就可以訓練鼓子秧歌了,同一個鎮上的每個村子都會出一支秧歌隊伍到鎮上比試一下,然後到縣上和市裡去表演,表演節目有打鼓、打鑼、打叉子、踩高蹺、頂傘、挑貨郎、扮小丑、豬八戒背媳婦、耍傘、炮手、舉旗等,眾多鬧元宵節目。那時候賣小吃的都會跟著秧歌隊伍走,賣甘蔗的,糖葫蘆的,賣酸楂的等,這時候是我們這些小孩最高興的時候。

  記憶中的春節都是濃濃的過年氣氛,而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慢慢的搬上了樓房,想做的這些事情也受到了條件的限制,慢慢的就很少有人去做了,年味也慢慢的在變,“花花集”也慢慢的變成了大型超市,年夜飯從家裡也搬到了飯店,大鼓、叉子也換成了音響,孩時炸的好吃的也都是現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