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過年拜年的專題作文
過年拜年是一個春節的傳統習俗。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有關過年拜年的專題,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有關過年拜年的專題作文一
按照本地過年的風俗,大年初一開始拜年,個別人家年三十晚上吃完團圓水餃就開始拜年了。據老人家說,過去拜年(解放前)都是大年三十晚上,當新年的鐘聲響起的時候,開始拜年。
在我的印象中,過年有三個內容是固定不變的,一是過年吃好飯,二是拜年,三是串門走親戚。其中拜年是最令人難忘的。所謂拜年,就是自己家族的人聚在一起,然後逐門走訪,給本家長輩或好友問 好道平安。各呼人家一般準備好了糖果、香菸、瓜子、水果等,對小孩子特別關注,一般抓一把糖果塞到小朋友的衣兜裡,大人嘛,就是點支香菸或者倒杯茶水,有時候也扒塊糖果送進嘴裡,說是給個 甜頭,預示著來年有個好的開始;長輩們會仔細探詢家裡老人的健康情況,並囑咐帶”好“給老人;集中拜年這種方式一直延續下來。我們家族大,拜年結束後一般要一個上午,當我們拖著疲憊的雙腿回來的時候,家裡午飯已經擺到桌上了。回來後,老人們一般要詢問一下各家情況,也是一年來對本家人的關注吧。小孩子們則忙著掏出自己布兜裡的糖果,向家長彙報著自己的壓歲錢收入情況。據老人們講,過去拜年都是給長輩們磕頭,現在”破四舊“改成問好了。其實,現在能夠明顯地感覺到,拜年的形式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手機簡訊拜年、電話拜年、電子郵件拜年等拜年形式逐漸流行起來,可以斷言,將來利用通訊工具拜年的趨勢將會愈來愈普及,果真如此,傳統的拜年形式將會慢慢淡出舞臺。人們之間的距離將因為資訊社會的到來而變得”陌生“起來。
儘管拜年很辛苦,但是我還是推崇上門拜年這種形式,因為這樣可以直觀瞭解本家人及親朋好友情況,心裡會感覺很舒坦。
有關過年拜年的專題作文二
拜年是一種習俗,當然我們這裡也忘不了這們的習俗,每年我都和我的`夥伴們去挨家挨戶的拜年。
每年依然是那麼的熱鬧,今年依然如此,不過今年拜年的前一個晚上,我跟我的夥伴們在我們家門口約定好7點鐘會合,一起去拜年。
今天是春節,我6點30分,就開始起床了,我趕緊到我家家門口。我是第一個來的,雖然時間沒有到,但是我們家的早飯已經好了。我開始吃,在我還沒吃的時候,特想吃湯圓,但真正吃的話,想吃餃子 ,我想是因為我喜歡吃菜,喜歡沾醋的原故吧。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了還想吃,但是離7點鐘就只有幾分鐘了,我趕緊到外面,我的夥伴已經到外面了,我的夥伴有華金富,華睿、三姐。三姐就是華 慧是華金富的姐姐,我們一起去拜年,我跟華金富去二媽家拜年,到了門口,華金富進去說“二媽、二叔新年好”,二叔給華金富花生和瓜子,我不敢進去,因為他們倆一年只回來一兩次,感覺很陌生 ,華金富出來說:“沒關係地,進去吧”。硬把我給推進去,到了那,我先進說:“”二媽、二叔新年好“。二叔說: ”好!好!好!“說著抓了一點瓜子和拿了一塊年糕,我又出來說:”華睿,沒關 系的“。華睿說:”真的“。 ”真的“我說。華睿進去三姐也跟著進去,都要到了。我們開始”交換拜年“,就是我到華金富家,華金富到我家。我和華睿到大媽家,我先說:”大媽,新年好!“”好 !好!好!“大媽高興地說。過了一會就抓了一點瓜子給我,我覺得如果他們還沒準備好,而是過一會兒,才抓過來這段時間你站在那感覺不好意思。華睿又說:”新年好“。大媽也抓了一點瓜子給我 又給華睿,拜完了,我們又挨家挨戶地拜了,我走的時候還是6個口袋加2個小口袋,回來的時候,全都裝滿了。我們從我家到外公家,至少30多家,全拜完了。
雖然很累,但很快樂。
有關過年拜年的專題作文三
小時候,我的家在農村,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家裡的男孩都要到本家長輩家裡去磕頭拜年,而女孩子則不用,小一點兒的女孩兒初二到初五可以隨著父母去姑姑、舅舅、姨姨等親戚家去拜年, 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掙點兒壓歲錢,不過一般都是幾角錢,很少能上一塊錢的,因為那時所有的親戚都窮。即使這幾角錢壓歲錢,還被叮囑幾遍讓回家告訴父母,生怕小孩私自裝腰包了。就這,我還是 很願意去拜年,說實話,主要是奔著這幾角壓歲錢去的。
再大一點的時候,上了初中、高中,這期間以學業為重,所以也很少去拜年了。
上大學後,每到過年,就提前給同學、老師發賀年卡拜年,雖然賀年卡和郵寄費都不是很貴,但發得多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儘管如此,每年還是樂此不疲。
參加工作後,人情就相對多了一些,每年除了發賀年卡外,過年還要到單位年齡稍大一點兒的同事家去拜年,說實話,到人家家裡去拜年挺麻煩的,那時電話還沒普及,沒法兒提前約,去了人家 有時還不在家,不去又覺得不得勁兒,反正心裡頭總覺得是個事兒,當時一想到拜年,我就頭疼。
後來電話慢慢普及了,大年初一,打個電話,嘿,好多了,因為你去人家家裡坐著,總得嘮嘮一些客套話,人家還得招待你,也挺麻煩的,現在挨個打個電話拜年,少說了好多無聊的話。
幾年前,手機不知不覺又普及了,每逢過年,發個祝福簡訊,啥都有了,想說啥說啥,還有別人編好的現成簡訊一轉發就成了,拜年的面兒也拓寬了——親戚、朋友、老師、同學、同事、鄰 居……足不出戶都可以拜到,有的人平時沒機會來往,趁過年花個一角錢發條簡訊,感情自然就聯絡起來了,真是不錯。
可是,今年,我突然感覺這轉來轉去的拜年簡訊又太俗了,有的人轉發的簡訊幾年前都見過,繞來繞去就那幾句話,一點創意都沒有,有點視覺疲勞。於是,今年過年,我返璞歸真,簡訊拜年 不再使用別人編的順口溜兒,而是把千言萬語濃縮成了一句最簡單、最實用的話——祝您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快樂、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