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話年俗的作文
什麼是年俗?吃餃子,貼春聯,放鞭炮,這些恐怕就是中國人傳統不能能在傳統的過年順序了,一家老小圍坐成一大圈,熱熱鬧鬧的,有說有笑的吃得豐盛的食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春話年俗的,歡迎閱讀!
新春話年俗的作文1
年復一年,年就是這樣;在人們的忙碌聲中,在人們的期待聲中;在人們的雄心勃勃的規劃中,在人們的千姿百態的心願中;堆砌的山高水長。
日月輪迴,斗轉星移;年經歷了春夏,走過了秋冬;穿過風雨雷電,衝破雲霧霜雪;帶著時光的曼妙,滿載四季的收穫;健步如飛的向我們走來了。
年是家的集結號,不論你留洋在外;還是在天涯海角,只要年的號角吹響;歸心似箭,千里之遙萬里之外;東西南北中,直射家的方位。也許你在碧波萬頃的海輪上,也許你在雲海之上的飛機中;也許你在高鐵的和諧號車廂裡,也許你在高速公路的長途汽車中;也許你在自駕的私人轎車裡,回家的腳步刻不容緩。山重水複,峰迴路轉;離家的距離拉近再拉近。
回到家裡,見到了父親久違的掛在臉龐的笑意;父親拿出來珍藏經年的陳釀,讓你我品出了家的醇厚。母親忙前跑後,為歸來的遊子做出一道道思念的甜蜜;一道道盈滿老屋的濃香。看著父親高大的身影,望著母親微駝的脊背;頓時,忍不住你的淚雨傾簾;此時,你會更加到“兒行千里母擔憂,母離千里兒不愁。”“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的真情所在。
過年過年,團團圓圓;年在日曆上,只有那麼一天;轉首即遠。相聚是暫短的,親情是永恆的;年讓我們的情感得到釋放與昇華,年讓我們的情懷更加寬暢;年更讓我們更加珍惜親情、愛情、友情。年讓我們滿懷新的希望,年讓我們更加拼搏向上;年讓我們昂首挺胸溶入到千帆競發萬馬奔騰的新春裡!
新春話年俗的作文2
衣著服飾、飲食偏好、婚喪嫁娶、文化禮儀.....構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土民情。學者們稱之為民俗。民俗屬於行為文化,民俗的演變與延伸,依託的是文化傳承。
孝道、感恩、和睦、團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元素。這些元素融入了日常生活,日積月累,就逐漸形成了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闔家團聚、除舊迎新、迎禧納福的春節文化。中國人把農曆新年稱作“春節”,也叫“年節”。過春節就是“過年”,春節的諸多習俗統稱為年俗。年俗活動,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接下來是祭灶、貼春聯、守歲、拜年、迎財神、逛廟會、鬧元宵,一直到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才算過完。中國人的年文化可以上溯到殷商時代,是世界上最為古老,流行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民俗。
“年”這個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形似一個揹負著田禾的人。從“禾”從“人”的年字,寓意著莊稼豐稔,收穫在望。寄託了人們對生活和美、家庭幸福的憧憬。年俗,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在千年流淌的歲月中,不斷地豐富著它的活動形式和文化內涵。其中的除夕守歲,就是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一度盛行於巴山蜀水、大江南北的年俗。早在魏晉時期,就有關於守歲的記載。西晉周處的風土誌中有這樣的描述:“除夕夜,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圍爐而坐,達旦不寐”,既有對逝去歲月的惜別之情,也有對新一年美好希望的憧憬。孟浩然在歲除夜有懷中寫道:“守歲家家應未臥,想思那得夢魂來。”宋朱淑的除夜也有類似的描述:“窮冬欲去尚徘徊,獨坐頻斟守歲杯。”
守歲守的是什麼?有說是去疫避邪的。除夕古稱“窮年”,新年為“發春”。整夜不睡,為的是擺脫窮年,迎接發春。還有一種說法是辭舊迎新,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人們會比往常更強烈地感受到時光的飛逝,生命的珍貴。於是就產生了一種對如水年華悄然逝去的惜別留戀之情。宋人席振起有一首守歲詩,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嗟嘆珍惜之情流露無遺。不過蘇軾卻不這麼認為,他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他是在說,人們應該珍惜的是當下,而不是已經逝去的過去,及尚不確定的未來。李世民也寫過一首守歲詩:“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其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可見“守歲”不僅百姓在守,帝王也在守。作為一種民俗,“守歲”能相延至今,昭示的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強大凝聚力。
央視“春晚”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創辦以來,已經陪伴我們度過了三十多個除夕之夜。可以說,看“春晚”已經成了當代民眾除夕守歲的一部分,成為大年三十約定俗成的行為方式。看“春晚”似乎正在演變成一種新的`民俗。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過了這一天,年輕人長了一歲,老年人老了一歲。但不管是少年還是老人,守望著這一年的最後一天逐漸離我們而去。應當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要珍惜人生,珍惜曾經經歷過的酸甜苦辣。
新春話年俗的作文3
合肥市中小學新學期開學的日子,在當天的開學典禮上,孩子們話年俗、迎新春、承諾傳遞正能量,開學第一課各有特色。
在合肥市西園小學的開學典禮上,二(4)班的同學展示了過年的時候與父母一起剪的窗花作品《金蛇報春》,祝願所有的同學在蛇年裡學業進步;四(5)班的同學講述了過年期間一家人如何就製作一盞有新意的燈籠,全家齊上陣的故事;六(1)班的同學借自己的春聯《蛇年賀春》向同學們送出祝福,祝願大家像春節聯歡會上的《琴箏和諧》那樣,播種好習慣、收穫好結果。
合肥安慶路第三小學的開學典禮上,學校釋出了綠色節約過大年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調查結果。統計資料顯示,過年期間,孩子們在飯店就餐時,一桌飯菜的總額在500元以下的約佔22%,500~1000元的約佔68%,1000元以上的約佔10%。菜餚安排總數在10道以下的約45%,10道以上的約55%,95%的同學在餐後和家長一起打包沒有吃完的菜餚。
從這個調查報告也能看出,孩子們正在成長為綠色環保小衛士,從自己做起減少浪費。 校長王華斌說。另外,開學典禮上還舉行了校服迴圈穿的贈接儀式,五六年級的同學把自己保持整潔完好的校服贈送給了二三年級的學弟學妹們,增強綠色環保的意識。
在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的開學典禮上,各班的學生代表在美麗的五瓣花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承諾將在新的學期裡,發揮自己最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