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學初二作文
科學就在我們身邊,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生活中的科學初二。
第一篇:
不久的一個星期天,吃早餐時,我把一個煮熟了的雞蛋剝了殼,豎著放在一個玻璃瓶的瓶口上,雞蛋有一小半沒入了瓶中。我習慣地用手指按壓著雞蛋,但當雞蛋被我按進瓶裡時,卻碎成了幾塊。這時,我突然想:能不能把這個光雞蛋放進瓶子裡而不損壞它呢?我向爸爸提出了這個問題,爸爸想了一會兒說:“應該沒問題。”
爸爸找出幾張廢紙揉成一團,用火柴將紙點燃後小心地丟進瓶裡。爸爸對我說:“看好了,我要變魔術了!”他把一個剝了殼的雞蛋放在瓶口上,用手輕輕地按壓,只聽得“啪”的一聲,雞蛋完整地掉進了瓶子裡。
我十分驚訝,“這裡面有什麼竅門呢?”爸爸說:“我來做個小實驗,你就能明白。”
爸爸把一隻蠟燭放在一個小碟子上,然後放到一盆水裡,讓蠟燭伸出水面三分之一左右,把蠟燭點燃,然後用玻璃瓶把蠟燭反蓋起來;又在瓶口放幾個支撐物把瓶子托起來一點,讓水可以進出瓶子;還在瓶外壁上作一個與水面齊平的記號。蠟燭燃燒一會兒後,就熄滅了。這時我發現,瓶子裡的水面已經上升到瓶子中空部分的五分之一。怎麼會是這樣呢?爸爸告訴我:當蠟燭燃燒時,用掉瓶子裡的氧氣,氧氣大約只佔空氣的五分之一。氧氣用完後,火焰熄滅,水被外面的空氣壓力推進瓶子裡。在推雞蛋進瓶的實驗中,由於剝了殼的雞蛋把整個瓶頸都封住了,所以外面的空氣不能進入瓶裡來取代消耗掉的氧氣,於是瓶裡的氣壓降低,蛋被吸入瓶裡。
真沒想到,在生活中只要時時、事事、處處留心,就會有許多新發現!
第二篇:
科學在生活中無處不有,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便利,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樂趣。你若不信,聽我舉個例子給你聽。
有一次,我去小賣部買零食,小賣部的阿姨找給我一個五角錢的硬幣,我當時連看也沒看就放進了兜裡。當我回家後再拿出這個硬幣一看。呀!這個硬幣的`表面黑乎乎的,連上面的字都瞧不清楚,這錢能花出去嗎?我嘗試著用水洗,但洗完以後,硬幣該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毫髮未損,我拿他沒有辦法,只好浪費一點了,把它扔了吧。正當我要把硬幣扔進垃圾桶時,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在喊:“別把硬幣扔掉,外孫!”我一看,原來是姥姥,便對他說:“別仍,我有個好辦法使它變新!”說著,姥姥便拿走了五角錢的硬幣,神秘兮兮的帶著我來到了廚房,白硬幣放進一個盤子裡,往裡面到了一些醋,把他淹沒,過了一會,姥姥將五角錢的硬幣取出來,用衛生紙擦乾淨。五角錢的硬幣簡直變了一個樣,金燦燦的,散發著耀眼的光,就像新的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我便問姥姥。姥姥說:“這是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可書上並沒有說是怎麼回事啊?”於是我便開始查閱書籍。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五角錢硬幣之所以會變黑是因為硬幣表面的鍍銅在空氣中被氧化,形成了黑色的氧化銅。醋中所含的醋酸和氨基酸,可以與氧化銅產生反應,出去氧化銅,五角錢的硬幣就變得像新的一樣了。我這是十分高興,因為我又學會了一些科學知識!
你看吧,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只要你肯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能學到更多的科學知識,成為一個小小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