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實用】中華傳統作文彙總7篇

中華傳統作文

【實用】中華傳統作文彙總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華傳統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華傳統作文 篇1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春節可熱鬧了,家家都準備年夜飯,包餃子,看春晚,放鞭炮,壓歲錢,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福”字,都換上了新的對聯,象徵著新的一年開始了。

  因為春節可以回姥姥家,我特開心。每次回姥姥家的時候,姥姥都會做一桌子的菜,都是我愛吃的,有紅燒肉。排骨大亂燉。紅燒魚……還有姥姥,姥爺都會給我壓歲錢,我特別開心。春節還可以穿新衣服,跟小夥伴在樓下放鞭炮,家家戶戶都放煙花,在空中五顏六色,好看極了。春節不光能去姥姥家,還可以跟爸爸媽媽去親戚家拜年。

  春節,我們不為別的,就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盼來年是個豐收年。

  春節讓每個人有歡樂,有喜悅,春節讓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和親人的關心,春節太讓我開心了。

中華傳統作文 篇2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近年來,我們有幸接受越來越多的感恩教育,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要進行道德教育就無法離開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

  中華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諧,要和諧就要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壞自然,去“人定勝天”。我們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感恩大自然賦予了與人類生生不息、和諧相處的萬物。有了這份感恩之心,我們就會讚美天地、讚美萬物,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

  這是我們人類長久生存的金鑰匙。1988年,75位諾貝尓獎得主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21世紀的人類要生存,必須從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孔老夫子那裡汲取智慧;二十世紀70年代,英國大哲學家湯恩比教授說:要解決21世紀的人類問題,只有孔、孟學說。

  這些世界頂尖級的人物,懂得我們中華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與大道,而我們更應感念祖恩,以中華文化之精神,重視我們的地球,重視我們的家園。

  念及恩情,大莫過於父母的生養之恩。“大愛無疆”、“大道至簡”、“大恩不言謝”;要真知和踐行感恩,莫過於孝。如果說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盡孝,那麼很難相信他能對別人真誠。沒有真誠就談不上信用。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就是告訴人們要從真誠開始,自立於社會,成就於和諧,踐行人性向善、擇善固執、止於至善。孝,要有一體的觀念,懂得孝就是要懂得感恩,把一體的觀念落實到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

  從對父母開始盡孝心,然後推廣開來,對兄弟姐妹、對所有的親人也有這樣的愛心;對老師同學、對領導同事、對社會大眾,不管到哪裡,都用這種愛心對待所有的人。宇宙萬物與我一體,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孝是感恩,孝是仁愛。真正懂得孝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懷,就懂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續,不僅愛現在的大眾,還要愛未來的大眾。我們要關照未來,不能因為眼前的'享受而把子孫未來的資源糟蹋了。如果為了眼前暫時的利益,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大自然的資源被破壞,將來吞嚥這些苦果的必然是我們的子孫後代。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長久發展,就要對自然有恭敬心、感恩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心存感恩的心,感恩自然,感恩父母、親人,感恩社會。孔子的門人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何謂“忠恕”?盡已之為忠,就是要竭盡自己之力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善待同學、同事、親朋好友;“恕”寓意“如心”,就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忠恕”之心,就能認真對待工作,處理好各種關係,就能夠“團結幹事”。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自立於社會,成就於和諧。

中華傳統作文 篇3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說,端午節的由來是一個滿腹愛國情懷的大詩人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悲憤欲絕,跳入汩羅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羅江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後來,這一天就成了我國的習俗,就正式被定為——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粽葉,米和粽繩,用他們來包香噴噴的粽子,包好之後,再放在鍋中煮,煮五個小時之以上,就可以盡情享用了!還可以放些糖,味道更美味。

  媽媽給把香噴噴的粽子放在一個個的碗裡,天哪!光聞味道我就非常滿足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最大的,解開它纖細的粽繩,扒開它那一層層綠油油的粽葉,看到了白花花,香噴噴的粽肉,撒上那甜滋滋的白糖,一囗咬下去,天哪!真是妙不可言,我的心都跟著陶醉了!

  今天早晨,媽媽給我和弟弟買了漂亮的五彩繩,然後親手戴在我們手腕上,哈哈,真好看!雖然我和弟弟己經戴上了,但是,只戴一個怎麼行呢?嘿嘿!我們趁媽媽不在,拿出剪刀,把五彩繩剪了一段又一段,然後,把手腕上,腳腕上都戴上了五彩繩,連家裡的娃娃都給戴上了。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感謝屈原,沒有你就沒有我們的端午節!你放心,祖國安好,山河猶在。

中華傳統作文 篇4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團圓日,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家過春節的情景。每次三十晚上我都要回爺爺奶奶家,給爺爺奶奶拜年,他們會給我一個大紅包,我接過紅包,換上新衣服,就下樓玩了。

  “林林,上來吃餃子了!”奶奶說,所以說我不得不上去吃餃子。吃飯時我一連串兒吃了一盤餃子,連飲料都沒喝就去看春節聯歡晚會。

  看春晚時,爺爺對我說:“你知道嗎?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怪獸,叫‘年’,它經常咬人,後來人們得知它害怕紅色,便家家戶戶在春節的時候貼春聯,把它嚇跑了。”我說:“知道呀,您以前給我講過!我還知道春節的習俗呢!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守歲。“爺爺現在九點了,小雨還在樓下等我呢,我要去找她玩了。”我說。“好。”爺爺答應了。

中華傳統作文 篇5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習俗都有賽龍舟,吃粽子,放風箏,拴五色絲線,喝木蘭湯等好多習俗。我們家鄉主要是吃粽子和賽龍舟。那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戰國時期,秦國又要打楚國了,屈原就幫國王想了一個辦法,可國王不願意聽,還把屈原發配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屈原覺得自己沒用,於是跳汨羅江自殺了。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一年的這一天用竹葉把吃的包起來,扔到江中,為了不讓魚蝦去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還把船雕刻成龍的樣子,就變成了龍舟。

  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爸爸都會給我買五色絲線和香包,姥姥還會給我包粽子,給我準備一大堆好吃的。到了晚上,爸爸會帶我去北龍湖看賽龍舟,我會把我的五色絲線扔到湖裡去,媽媽說這種方法可以辟邪哦!

  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呢?

中華傳統作文 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迷暖入屠蘇。”盼望著,盼望著,春節終於到來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既隆重又熱鬧的中華傳統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貼“福”字和掛燈籠,大街小卷都打扮的奼紫嫣紅……

  到了大年三十,我們就開始帖春聯和“福”字。當帖到“福”字時,我看到了媽媽把福字倒了過來,我很好奇,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到著貼“福“字呢?”媽媽笑著說:“你想想,“福”到了不就是“福“到家了嗎?”“對呀!”我恍然大悟。原來春節有這麼多習俗啊!

  貼完春聯,我們又開始包餃子,我們分工不同,有的揉麵,有的擀餃子皮,有的包餃子,香噴噴的年夜飯也做好了。看到自己包的餃子,心裡又激動又興奮。

  送走了二零一九年,又迎來了新的一年,我也會在新的一年裡好好學習,更加努力!

中華傳統作文 篇7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很快又要到吃粽子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我們能吃到美味的粽子,還能看到精彩的龍舟比賽,所以我總是對這個節日充滿了期待。

  還記得去年的端午節那天,外婆早早把荷葉放在水裡浸泡。再把洗好了的糯米和一些紅燒肉、鹹蛋黃放到一邊備用。一聽到紅燒肉,我就知道這肯定是粽子餡的。外婆知道我不愛吃肥的,還特意買了一些瘦肉。我們把這些餡使勁按壓進荷葉做的三角形小鬥裡,我一直往裡面塞呀塞呀,可是裡面的糯米總是像一個個調皮的娃娃,一直往外跑。最後還是要外婆出手幫忙,外婆用繩子把他們緊緊地捆起來,打上結,這樣粽子就做好了。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糯米和荷葉混合起來的香味,讓我聞了之後,直流口水,真饞人!粽子熟了後,我迫不及待地先大咬了一口,軟綿綿的,美味極了,我吃完了一個又吃一個,越吃越好吃,外婆和媽媽都笑我是貪吃鬼。

  這種和家人一起動手包粽子的感覺,真是既開心又滿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