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精華】弘揚傳統作文錦集6篇

弘揚傳統作文

【精華】弘揚傳統作文錦集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弘揚傳統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記得那一天,我剛從輔導班出來。風無情地吹打著樹梢,發出呼呼的吼叫聲,差點沒把我吹倒。我站在公交車站牌那兒焦急等待著公交車。公交車緩緩駛來,我急匆匆地奔上車,車上的人可不少,只剩下兩個座位,我很慶幸地找了一個坐了下來,大口地喘著氣。車開了,但又停了,只見一個小男孩,揹著一個又大又重的藍色書包,步履匆匆地上了公交車,他好像也是剛下課,小小的身體坐在了最後一個座位上,他用袖子輕輕撫去頭頂的汗珠。我想這麼大的風,他是得多匆忙才會出汗呀!又到了一站,上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老奶奶緩慢地上了車,那個小男孩看看自己又看看那位老奶奶,連忙揹著沉重的書包大步上前,輕輕扶著那位老奶奶,坐到了那個座位上,而他瘦小的身體扛著重重的書包站在老奶奶身旁。老奶奶看看他,親切地問:”你的書包好像很重,要不你坐把?“男孩雙手扶著書包往上提了提,說:”不沉不沉,奶奶您坐。”“當時我心想:怎會不沉呢?只見那位老奶奶摸著小男孩兒的頭說:”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啊!“小男孩摸摸後腦勺,笑了笑。那是,我不禁心頭一震:這個小男孩真“美”!我也要把這種美傳遞下去!

  就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媽媽讓我下樓去買一袋鹽,我一蹦一跳的下樓去了。我剛走到院門口,便看見一位老奶奶正站在馬路邊,左顧右盼。此時我心中浮現出那天小男孩給老奶奶讓座的一面,我想如果小男孩可以做到的話,我難道就做不到嗎?我飛快的跑過去,對著老奶奶笑了笑,急忙說:“老奶奶您好,我扶您過馬路吧!”老奶奶微笑著摸著我的肩膀,用顫顫巍巍的聲音說:“謝謝你了!”我雙手扶住老奶奶的一隻手,在過馬路時我左右看,老奶奶還時不時的提醒我,我扶老奶奶到了馬路對面,老奶奶摸著我的肩膀,連聲說:“好好好……“還一直向我表示感謝,我不好意思地笑著說:”老奶奶,這還是一個小男孩教給我的。”說完,我跟老奶奶揮了揮手,像只蹦跳的小兔子,歡欣雀躍地買鹽去了。

  是啊!這一個小小舉動不正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嗎?也許美德就產生於生活的點滴小事,我們的一個舉手之勞就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美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爭做中華最美時代少年!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提起清明節,也許很多人都會背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然而,同學們,你瞭解清明節的由來嗎?你能數數清明節的民風習俗嗎?你能說說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嗎?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古代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而為一。經上千年的演變,清明節日益發展成為舉國上下十分重視的民俗節日。

  清明節最突出的習俗是掃墓祭祖。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新增新土,供上祭品,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除了給自家先人上墳外,如今,人們還會到烈士陵園掃墓,祭奠先烈英靈,繼承革命遺志,清明節成為全國人民緬懷革命先烈的隆重節日。

  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道文化之間有著深刻的關係,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清明又名“踏青節”。三月清明,春回大地,地溫升高,草木萌動,在北方是“草色遙看近卻無”,在江南則楊柳綻開,桃李芬芳,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舊時,清明時節的郊野之中,眾人春遊的場景是非常盛大熱鬧的。當時遊樂活動在清明節俗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與祭祀平分秋色。宋代詩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一詩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更是形象地描繪了西湖春天美妙的景色,以及人們傾城遊春的生動場景。沐浴著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盡情地享受這春天的溫暖,正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文化權利。

  除了掃墓、踏青之外,古代的清明節,還有盪鞦韆、蹴鞠、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使這個節日,在慎終追遠的莊嚴中,融合了許多歡樂的氣氛,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

  清明時節,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我們追思賜與我們的先人,我們緬懷創造歷史的英雄;我們可以在墓前與先人對話,也可以踏青放風箏親近自然,去感受“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愜意,去領略春光明媚、萬物復甦!清明是逝者的欣慰,清明是生者的責任,清明是天空的坦然,清明是來路的芬芳。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中國傳統文化有許許多多,比如:書畫,書法,豫劇,京劇等,其中有一種手工技藝就是以糖做成的畫,也叫中國糖畫,也是一種傳統文化,據媽媽說它起源於明代呢!

  或許很多孩子吃過糖畫,民間藝人做的糖畫大多是飛禽走獸,花草蟲魚等。

  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見到糠畫的時候,是在一個喧鬧的大街上,那時候我非常喜歡吃糖,但不知道那是糖畫,只見到各種各樣的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們”活靈活現地擺在我的面前,旁邊還圍了許多人,大部分都是孩子。出於好奇心,我也在那裡觀看了一會兒,心裡想老闆怎麼能做出這麼漂亮的東西來呢?只見老闆先將一層油鋪在光滑的板子上,然後再拿出一個勺子盛滿一勺早已準備好的稀糖,稀糖做墨水,以勺為筆,飛快的在板子上作畫,畫的十分均勻。很快,一個活靈活現的可愛的小老虎就跳躍出來。哇!真的好厲害呀!我心裡想著,這時候媽媽問我想吃嗎?我跳躍著歡呼著說:“想吃,想吃!”

  我拿著老虎型的糖畫,心裡想:“真不捨得吃呢!”

  後來,媽媽告訴我這樣的糖畫有些是做好了的模版,有些還確實需要一個人有繪畫的功底呢!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許許多多,我們要弘揚並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做中國好少年!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相傳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不捨得吃。莊公很奇怪,穎考叔說:“我的老母親從來沒吃過這麼美味的肉食,請允許我拿回來孝敬我的母親。”莊公聽後十分感動。

  其實,諸如此類的傳統還有很多,《詩經》裡面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還有婦孺皆知的“孔融讓梨”等。由此可見,我們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孝”的傳統,而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敬長輩的傳統。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都不孝順他自己的父母,我們還能指望他幹什麼?我想問問你們,你們有在父母回家的時候為父母遞上一杯解渴的茶水嗎?你們有對他們說一句:“我愛您!您辛苦了!”答案不言而喻。

  為什麼會是這樣,原因我也思索過。大概是因為現在生活條件變好了,父母都把子女視為掌上明珠,捨不得讓孩子受一點苦。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這樣是理所應當,不值一提。或者有的家庭,父母對自己的長輩也不孝順,孩子在這種家庭的氛圍下耳濡目染,也就不知道“孝”怎麼寫了。所以父母也同樣也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督促他們體會“孝”的內涵。我們也要了解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父母對我的付出。時刻記住“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思。”

  那麼,孝順的人有麼?還是一定的,記得一次我就看到這樣的一則新聞寫道,有幾位學生因為家境貧寒,父母有生病,他們就一邊照顧父母,一邊上學。這種精神就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小見大,孝順父母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而不孝順的人,只會被人們譴責。

  美好的品德還有一層底線——“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將心比心。你可以不同情別人。在這些基礎上,人們擁有一些更上一層樓的美德。小則“贈人玫瑰”。如:為貧困的學子捐款,給遭受災難困難的同胞送去慰問,拾到物品還給失主,為受傷的小動物包紮傷口,大則“精忠報國”,從古到今,有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鄭成功收復失地;岳飛“還我河山”還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一個小女孩“請升上中國國旗”。

  對這種擁有美好品德的人,我認為有一個最優秀的代表——雷鋒。他善良、好學、勇敢、有毅力、勤勞??最後悲壯的在22歲的花樣年華為了救兩個溺水的小女孩而被河水沖走?? 總而言之,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有許多數之不盡的美德,但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良現象。我希望人們可以改掉那些陋習,弘揚中華民族的美德。美德是一副五彩的圖畫,它的顏色是光芒耀眼的,美德是一首歌,流淌在我們的心裡,它能激勵中華兒女努力拼搏。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說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

  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著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擊,用科學文化知識豐滿羽翼,武裝自己,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好準備。讓我們弘揚民族精神,響應時代的召喚,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弘揚傳統作文 篇6

  小時候,我每次看到別人家窗戶上貼著窗花,我就特別喜歡。大一點我知道了那叫剪紙,屬於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之一。在學校裡,老師也讓我們學習過剪紙,可是沒有多少人能剪得好,而我很喜歡剪,剪得都是些簡單的圖樣。

  媽媽的好朋友家阿姨有一次在我家玩,看到我在剪紙畫,問我會翦喜字嗎?我說會,阿姨說,她家女兒結婚,讓我去她家剪幾個喜字。第二天阿姨家姐姐還親自跑到我家接我過去,我覺得自己剪得不好,可是姐姐說,沒事,你就當玩了。我去了,拿著紅紙真的剪了幾張,貼在新櫃子上,放在床上的枕頭和被子上。我看到窗戶上和門上都貼著特別好看的剪紙,都是龍鳳呈祥的圖案,真好看,也不知是誰給剪得。我看著漂亮的剪紙,真希望自己也能剪出這麼好的圖案。後來我還在書上電腦裡,自己也慢慢地學些,真的很不容易,不過每年過年家裡的窗花,我都自己剪。

  剪紙是中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歷史悠久的鏤空藝術,每逢過節或者新婚喜慶,人們都喜歡將美麗的剪紙貼在窗戶。門上,烘托節日的氣氛。作為後輩我們應該弘揚傳統文化把這門藝術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