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必備】中華傳統作文錦集10篇

中華傳統作文

【必備】中華傳統作文錦集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傳統作文 篇1

  你愛吃粽子嗎?如果愛吃的話,你一定知道端午節吧!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粽子有三角形的,有圓形的,還有很多別的形狀。聽說古人在端午節要戴香包、系五彩繩、穿虎鞋,人們還要在門上掛艾草,大人們還會喝雄黃酒。

  你知道人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嗎?這是因為農曆的五月份天氣已經變暖了,蚊蟲都跑出來了,它們會把傳染病帶給我們,所以人們才要戴上這些東西來驅趕蚊蟲。

  除了這些以外,人們還會在江上划龍舟,這麼做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老百姓都很喜歡他。但是在公元278年,楚國戰敗了,屈原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最後投江自盡了。百姓們知道後,非常傷心,決定划著龍舟去找屈原的屍體,但是沒有找到。百姓們害怕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裡餵魚。後來這個習俗一直流傳下來。現在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還會划龍舟、吃粽子。

  端午節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請記住每年農曆五月五日吧!

中華傳統作文 篇2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能夠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職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中國傳統文化——禮貌

  中國,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的國家;一個具有傳統文化的國家;一個具有數億人的國家;一個……

  “學習爭先雖重要,禮貌禮貌也要好。學校規定都遵守,見到老師要禮貌。同學之間相友愛,友誼小手牽的牢。愛護公物放心上,樹立新風我做到。”這是一首禮貌禮貌歌。

  禮貌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

  禮貌的定義:是指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意念和行為,是言談舉止對別人的尊重與友好的體現。

中華傳統作文 篇3

  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國人的根,中華傳統節日,是這個根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我就帶領大家看看我們中華傳統節日—春節,是怎麼過的吧!

  我們春節要做的事情許許多多,古時候,有一些人在包餃子的時候,在餃子裡放一個銅錢,誰吃到了,就會明年發大財,有的貼春聯,有的放鞭炮……各種春節的習俗,數都數不清。

  還記得那次在老家過春節的時候,有一次,爸爸和姐姐準備去貼春聯的時候,我拽住了爸爸,對爸爸說:'爸爸,我也想去幫你和姐姐去貼春聯,爸爸說:'好吧!我站在了椅子上,可是還是夠不到,爸爸見了對我說:'你幫我拿著膠帶,我說:'好,我把膠帶撕成小片片,遞給爸爸,春聯馬上就貼好了。

  我喜愛春節,過了春節,我又長大了一歲啦!'

中華傳統作文 篇4

  還在啃腳趾的幼兒,拼命苦讀的少年,辛苦工作的中年人,牙齒都掉了的老人,提到餃子,誰都會流口水呢。把韭菜、肉、蔥倒些水攪和成餡,再用麵粉做皮,將它們包起來,放進鍋裡煮,活像個小精靈似的在那兒跳舞,夾起一個,咬上一口,滿口都是湯汁,再嚼兩下,肉和菜搭配的是那麼完美,那麼天衣無縫,再蘸點香醋,美味得不得了!

中華傳統作文 篇5

  1、岳母刺字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 岳母刺字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讚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歷代人民所敬仰。

  2、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3、海瑞懲惡

  海瑞是明代著名清官,他在淳安任縣令時,當時奸相嚴嵩正得勢,氣焰非常囂張。海瑞的頂頭上司是閩浙總督胡宗憲,此人是嚴嵩的得意門生,他倚仗著有大靠山,不可一世。{中華傳統美德身邊發生的真實事件}.

  胡宗憲有個無惡不作的兒子,倚仗父勢,到處非作胡為。一天,胡宗憲的兒子帶著一幫浪蕩公子竄到淳安閒逛,並派人叫海瑞安排食宿。胡公子的惡名海瑞早有所聞。他想了一下,關照專管接待的驛站官員說:“他們不是奉公而來,照規矩可以不接待。不過他們既然來了,就讓他們住下,一日三頓便餐即可。若他們胡作非為,及時報我。”

  胡公子一夥在淳安住了一天,便傳來訊息,說這幫人搶掠東西,調戲婦女,鬧得城裡雞犬不寧。海瑞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生了一計。

  晚上,胡公子等人吃飯時,桌上只擺了三菜一湯,而且無酒。胡公子便破口大罵。驛站公差辯解了幾句,胡公子不由分說便命隨從將他捆綁起來,吊打一頓。

  海瑞大怒,命衙役將胡公子一幫人捆到公堂受審。胡公子一見海瑞,不肯下跪,高叫:“我是胡總督的兒子,要讓我父知曉,輕則革職,重則性命難保!”

  海瑞哈哈大笑說:“總督大人我是知道的,他可是朝中嚴太師多次誇獎過的廉潔奉公之人。”“知道就好,趕快鬆綁,給我賠罪!”胡公子趾高氣揚地說。

  海瑞忽地沉下臉道:“胡大人是大清官,你是他公子,怎會如此胡作非為?你哪一點像胡大人家的人!你是誰家的惡少,竟敢冒充胡大人的公子,敗壞胡大人的名聲?”說罷讓衙役重打胡公子40大板。

  胡公子的一個家奴忙跪下說:“大人息怒,我們出遊有老爺的親筆信,可不是冒充的。”海瑞狠拍了一下驚堂木:“大膽小賊,竟敢偽造胡大

中華傳統作文 篇6

  我國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其中,書法藝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引以為自豪的文化瑰寶之一。書法大體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五種,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我從小就認識了幾位藝術家,比如,書法家潘傑和畫家蔣耀輝。我很崇拜他們,他們還送我一些毛筆、宣紙,蔣耀輝伯伯還精心給我刻了一枚篆章。

  我的父親母親都喜歡書法。我家的書房裡擺放著一個硯臺和許多毛筆,只要有空,父親母親都會練習一會兒。父親最喜歡臨寫“柳體”。母親最喜歡臨寫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母親告訴我這是天下第一行書,與我們語文課本中學過的《清明上河圖》一起被稱為“書畫雙絕”。著名書法家丁夢周爺爺還專門為我父親母親題寫了一首《白梅》。有時父親母親還教我寫,要我從楷書寫起。一開始,毛筆在我手中一點也“不聽話”,寫出來的字也東倒西歪,難看極了,父親母親就鼓勵我堅持下去。當我寫得好的時候,他們就為我鼓掌加油。漸漸地,我寫的字也有了進步!

  今後,我要好好學習,努力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

中華傳統作文 篇7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比如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但是我還是最喜歡除夕。

  每到除夕那天,鞭炮齊鳴、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熱鬧非凡,每個人的臉都洋溢著歡樂的歡笑。

  每年只有這時候,全家人才能聚集一堂,圍在一起歡樂地吃年夜飯。雞鴨魚來了,小元寶餃子也都跟著後面跑上了桌。但是我們只吃餃子,都沒有人搭理小雞、小魚了,因為有一個懷著孕的“小元寶"——肚子裡藏著硬幣,和它們一起來到了餐桌上,它更受歡迎。我們吃呀,吃呀!都撐得不敢動了。但我還是想再多吃一個,再多一個。只為了那個小寶寶——你到底在哪呢?突然,“啊,我的牙!″我心裡暗叫。我連忙吐出一看,是餃子的小寶寶――硬幣。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全家人也都為我高興。祝福我明年一定會有好運氣。

  飯後就是全家人的娛樂時間,大人們在屋裡打牌、看聯歡會。今年的春晚很豐富,有唱歌、有小品、有跳舞……小朋友們則到外面欣賞除夕的夜空,感覺格外美麗,有好多的“流星"——那是人們放的煙花。我們都在許願,和著震耳欲聾的鞭炮的伴奏,除夕夜就變得更熱鬧啦!

  這一年的除夕也讓我更加愛上了過年。

中華傳統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種,有書法、京劇、皮影、武術……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書法了,因為我現在正在練毛筆字呢!

  中國的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先從甲內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後來又發展成為草書、楷書、行書等等。草書、楷書、行書是現代書法的主要表現形式,它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來書寫,具有四維抽象藝術。

  我現在剛開始學習,學的是楷書,講究個橫平豎直,楷書寫好後就可以練行書了,行書是楷書演變的連筆字,看起來很有藝術感覺。草書呢揮筆如神的龍飛鳳舞,草書寫成的文章我們小學生是看不懂的,也讀不下來,因為它的欣賞價值很高,都是一些書法家的傑作,不是一年兩年功夫就能欣賞並理解的。看!我說是對吧!我國的`書法是多麼的有趣!

  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中國書法已經成為一個民族的符號,它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恆魅力。我做為中國的傳人,一定我喜歡的毛筆字練好、寫好。讓它不狂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這是這周老師讓我們整理的作文,老媽幫我從電腦上查了很多資料,在老媽的幫助下我的整理如下,望各位博友都能喜歡上毛筆字,喜歡我們中國的文化。

中華傳統作文 篇9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不少呢。八月十五中秋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九月初九重陽節……而最讓我難忘的是春節。

  早上,我被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叫醒了。媽媽告訴我,今天是春節了,我們要去採購年貨。吃過早飯後,我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向超市走去。只見超市裡人山人海的。貨物都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櫃檯上。中國紅到處都是,看起來喜氣洋洋的。人們都忙著選購自己需要的年貨。我和媽媽、爸爸不一會兒就挑選了一車的年貨,付完帳以後,我們就拎著東西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給我買了一些鞭炮呢。

  因為今天是春節,我們中國的習俗是吃餃子,所以我們全家要包餃子。我看到餃子餡媽媽已經提前準備好了,那香味饞得我直流口水。媽媽從盆裡拿出和好的面,先用手揉成一個長長的小圓柱形,再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餅胚。然後,爸爸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他用手把麵餅按扁,再用擀麵杖,擀成了圓形的餃子皮。一張張麵餅,原籍了,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樣,中間還有一個小坑呢,就像一個張開的小碗似的。(這個地方可以細緻的描寫)只見姥姥拿起餃子皮,把餃子餡放到餃子皮中間,一對摺,一捏,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包好了。我只負責把餃子整整齊齊地擺在簾子上。不一會兒,一簾子餃子就包好了。一個個胖乎乎的,就像金元寶似的。

  我聽見外面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我也出去放鞭炮了。放鞭炮真是太有意思了。噼裡啪啦,乒——乓——,熱鬧極了。

  這個春節真是太讓人難忘了。

中華傳統作文 篇10

  “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不僅僅是對個人的要求,更是對社會的要求,這個社會也因“讓”而更和諧美麗。

  “奶奶,車子還有多久才到呀?”稚嫩的童聲傳來,原來是一位三四歲大的小娃娃。她身旁站著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老人笑著說:“小囡乖,再等一下。”老人嘴上這樣說,心裡卻不免擔憂。正巧,公交車來了,老人刷了卡,牽著小孩的手上去。“小囡,快去找個位子坐著吧!”奶奶說道。小囡穿過人群著急地找著座位,回頭有些失落地對奶奶說:“奶奶,位子沒有了,可是我好累啊,我想坐著。”奶奶聞言,一臉心疼地看向孫女:“小囡,我們去問一問別人可不可以讓個座。”

  小囡來到一位中年婦女面前,帶著期待的神情問道:“阿姨,您能讓個座嗎?”婦女不耐煩地看了看眼前的孩子說:“沒看到我拎著這麼多東西嗎?哪有什麼位子讓給你啊?”小囡的大眼睛閃了閃,似乎在說沒事,再問一問別人。她又想去問旁邊的叔叔,還沒等她開口,叔叔就先說話了:“哪來的小屁孩?走走走,沒空理你。”小囡再次受到拒絕,她備加受挫,悶悶不樂地去找奶奶,扯著奶奶的衣角說:“奶奶,我還是不坐了吧!他們都不讓座。”奶奶皺了皺眉,深呼一口氣,拉著小囡的手,兩人一同蹣跚地走向一位十四五歲的女孩身旁,問道:“小姑娘,你能讓我們坐一下嗎?我們剛剛趕路都很累了。”女孩揮揮手說道:“這位奶奶,很抱歉,我也很累,你還是去找別人吧!”

  終於,小囡原本紅潤潤的小眼睛溼潤了,她忍不住哭了出來:“奶奶告訴我……做人要……懂得讓……,可是……可是……嗚嗚嗚!”在小囡的哭聲中,所有人都思考著。

  良久,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了:“小孩子,你過來坐吧!”小孩和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像太陽一樣光芒四射。

  這一次,沒想到的是一位少年給大家上了一堂課,讓,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美好品質,我們的社會不也會因“讓”而更溫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