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有關中國傳統作文6篇

中國傳統作文

有關中國傳統作文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傳統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傳統作文 篇1

  中國的園林傳統從來就與節約無關,因為它的起源和本質就是士大夫和貴族驕奢淫逸的生活場所,也是頹廢文化最佳的溫床。昔有商之糾王劈沙丘築苑臺,懸肉為林。又有宋之微宗啟“花石崗”造壽山艮嶽,拆城毀橋只為怪石。更有清之慈禧,賣江山,挪軍費修建頤和園。今有暴富城市繼承和發揚“園林傳統”,挖龍地,堆假山,掘祖墳以獲巨木,毀溼地良田更造廣場亭榭。貴族之氣一脈相傳,鋪陳之風有過之而無不及。正因如此,城市園林綠地理論,亟待變革,但首要的是徹底拋棄被奉為“國粹”的造園藝術!面對重重的環境危機,迴歸生存的藝術更應倡導用節約和可持續的生態理念和生態科學,營建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

  我想,中國的園林及建築就象古詩句“病如西子勝三分”中的“西子”一樣悲哀!人們追求病態美來滿足自己所謂的“溫文爾雅”,這恰恰表現的是一種扭曲了的人性!

  我在網上看過一則新聞:河南花了三個億在萬壽山建了一條長21千米的鋼筋混泥土巨龍。我但且在這問一下,三個億,能讓中國多少流落街頭的人有固定的居所,能讓多少處於貧困線以下的農民過上好日子,能讓多少失學的兒童回到校園?即使就是用來投資其他更有意義的地方,也可以帶動多幾個GDP增長點啊!而這條巨龍有什麼用?防洪水利?防風固沙?還是為了旅遊?向來就標榜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官員在動工之前到底有沒有想過,人民會同意嗎?哼,我看,他們的這座形象工程恐怕把國人150年來積貧積弱的根性都大昭於天下了!可悲!可恨!更可惡!

中國傳統作文 篇2

  我的家鄉來自江西,眾所周知這裡最有名的傳統器物還就要數來自瓷都——景德鎮的瓷器了。凡是用瓷土在窯子裡用高溫燒製而成的都是瓷器。

  中國瓷器更是歷史悠久,從三國時期到唐宋元明清都有瓷器的存在。三國時期人們就想到了做基礎的瓷器,比如茶杯、酒杯、碗等等,不過這都只是普通沒有花紋的。到了唐朝最頂盛時期,有了釉色花紋的襯托使它更美了。

  它外表釉色花紋使它透光性強,晶瑩剔透,也讓我們知道了它的“風采”。它以高嶺土為胎,上面玻璃釉經過手工的捏造,再放入一個不低於1500度以上的窯子燒製而成,不僅美觀,質量也不差,透水率低,輕輕敲打有清清脆脆的聲音。

  瓷器的用途也不少,由瓷土燒製的瓷器,可以用不同形狀不同用處來區分。碗能用來當平常我們的盛飯器皿;壺用來裝水和喝水,因辦它透水率低,所以用來做水壺是再適合不過了;做成工藝品上面造出你喜愛的釉色圖案和精美的形狀,便可以擺放在家裡的某處當作擺設。或做成花瓶形狀,在上面插一朵美麗的鮮花,讓家裡的某一處“蓬蓽生輝”。當家裡來客人時,更可以展示給他看,不失大氣又不缺美觀,還可以提供新鮮空氣,何樂不為呢?

  當然,瓷器也分種類。比較突出的兩種就是日用陶瓷和藝術陶瓷。日用陶瓷就是一些:碗、壺、罐、杯、盤等等。也就是一些人們日常生活所用的,它可以不是很美觀,但是一定要實用。但藝術陶瓷就和日用陶瓷截然不同了。它漂亮而又美觀,名家做成的可價格不菲,有的成千甚至上萬。有很多收藏家就“一窩蜂”的投入其中。所以藝術陶瓷不僅僅只是為了美觀好看,在收藏家眼中看來就是“歷史的沉澱”和“古老的藝術”。

  目前陶瓷的銷量依然非常火爆,不管是什麼家庭狀況的人家裡都會有那兩樣瓷器——日用陶瓷和藝術陶瓷。現在的瓷器種類也越來越多,也使它在國外廣受流傳和尊敬。

  瓷器,作為中華文明展示的瑰寶。它現在依然佇立在中國傳統器物的首位。所以我們更要大力加強對它的保護,使傳統文化發揚廣大。

中國傳統作文 篇3

  吹糖人是我們中國的傳統藝術,現在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少見的,幾乎被人們淡忘。

  糖人的原材料就是糖稀,你們知道糖稀又是怎麼做的嗎?是先準備一百克的白砂糖,再準備比白砂糖多一倍的水,也就是二百克,然後把白砂糖和水一起倒入鍋里加熱,用勺子一直攪拌,直到沒有顆粒為止,變成粘稠狀即可。最後把它放入碟子裡冷卻才可食用。

  糖人可以做成千姿百態,主要靠吹和捏,只要技藝高超,想要什麼就做成什麼樣的。

  吹糖人技藝是在六百多年前傳到現在的,吹糖人的祖師爺是劉伯溫,現在到北方地區應該能看到很多人賣這個的。以前就是在爺爺奶奶這一代,就有特別多的人賣這個,靠這個養家。因為當時和現在不同,以前非常窮,沒有錢,一般只會做這個。現在也有賣的,但是現在賣的非常貴,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吧!

  如果你想要一個小老鼠,手工藝人就給你吹一個肚子吃得飽飽的小老鼠,捏得栩栩如生,好像是一不小心就會從你的手中逃走。吃的時候味道甜甜的,可好吃了,真是既好看又好吃!

  我非常喜歡它,都想住在糖人的世界裡。我們一定要保護這一傳統藝術,一定要把它傳承下去。

中國傳統作文 篇4

  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電影,電視和影碟機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眾文化生活中佔據絕對主流的地位,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受到極大衝擊,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過去地方劇團非常普遍,現在紛紛關門或轉向。

  中國傳統戲曲是去,是留?我對戲曲的瞭解並不多,我看過的完整的戲劇只有四部:《穆桂英掛帥》、《西廂記》、《竇娥冤》、《桃花扇》。對於戲劇,我只知道戲中的人物分為生、且、淨、醜。而生、且、淨、醜又有分類。天哪,太複雜了,但就是因為複雜,才會有人喜歡看,複雜多樣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戲劇的可貴之處。現在的青少年都趕時髦,不大愛看戲劇,大多數老人還是經常看的。中國戲劇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我覺得,中國傳統戲劇,是留。中國傳統戲劇有著悠久的歷史,又複雜多樣,這樣的博大精深的藝術不看下的話就太可惜了。各位青少年們,希望你的以後要多看戲,我國的“偉大”藝術。

中國傳統作文 篇5

  中秋在古代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在今天這個崇尚多元文化的世界裡,中秋的習俗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

  今年的中秋節是9月12日,家人很早就看好日曆,開始操辦起來。月餅是姑姑的同事家做的,用姑姑的話說:“自己認識的人做的,當然要比外面的讓人放心些。”我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塊,雖未到時候,但是家裡人也沒有說我。月餅雖沒有超市裡的流光溢彩,引人矚目,但是口感也很令人回味。可以輸,少了一份光彩,多了一份放心。今天便是中秋了,假期放假我們自然起得很晚,但是爺爺一大早就開始準備起來,肉食和蔬菜都洗乾淨了,看樣子今天晚上的飯菜一定很豐盛。由於弟弟的假期很短,所以去姥姥家的日期提前的,今天就要前去,由於天公不作美,雨下了一整天,便將我們的活動範圍縮小到了屋裡,但是我們還是玩得很開心,有些留戀忘返。

  到了晚上,雨還在家,於是我們就在屋子裡吃飯了,本以為可以邊吃東西邊賞月,但是現在已化為泡影了。今天雖是中秋,但是二叔由於工作不能回來陪我們,但是電腦卻滿足了爺爺奶奶思念二叔的感情,在電腦上二叔把他在工作的地方的照片發給我們,爺爺立刻讓我們把那張照片設為了桌面,目的當然是為了能時時看到二叔啊!談了有半個小時。我想今夜月亮雖未出來但是它的任務也已完成,他給了兩個老人思念兒子的心一個寄託。不知不覺,飯菜也已吃完,月餅的香甜也已融入了口中,融進了心裡。而那月亮,雖未出來,但是卻永遠的印在了我的夢裡,毫無瑕疵的嵌在藍色的天幕中,永不泯滅。

中國傳統作文 篇6

  我獨衷熱愛於皮影戲,不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而是由於它的樸素風氣在我的心中震撼,它具有我們中華民族最傳統藝術,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著實讓人感嘆。

  中原人傑地靈,黃河世代從這裡流過,在這裡孕育了燦爛的黃河文化,也孕育了智慧勤勞的人民。千百年來,皮影藝術盛行於中國城鄉,逐漸在各地形成了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流派,成為我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

如果我們繼續深入的對皮影藝術的社會文化含義,即以宗教信仰為線索來討論其形成及演出的象徵作用,以音樂唱腔、角色行當與戲目劇本來討論其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或以大眾的民俗生活為基礎來討論其演出的社會意義,就會發現在中國的皮影藝術中,蘊含著相當豐富的文化內涵。

  除了歷史價值外,皮影更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首先,皮影戲中的人物、景物的造型與製作,屬於我國的民間美術範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裡也是獨樹一幟。它為了適應皮影戲的幕影表現形式,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其臉譜與服飾造型生動而形象,誇張而幽默。或純樸而粗獷,或細膩而浪漫。

再加上雕功之流暢,著色之豔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製作效果,著實能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第二,皮影戲音樂,是在不同地區分別融匯當地民族器樂、民間曲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唱腔豐富,韻律優美,板式靈活多變,在我國音樂領域裡自成一體。它與其他樂種也起著互相取補、互相促進與提高的作用。

  此外,由於皮影藝術在我國還處於搶救階段,它現在的價位還是屬於較低的水平,所以我們應盡力保護好祖國的文化,即使力量是多麼的單薄,只要心中還湧動著民族的熱血,民族的璀璨藝術將永遠在人們心中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