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勇於創新作文錦集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勇於創新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勇於創新作文 篇1
這個時代日新月異;在這個時代,高速運轉;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有意料之外。一朵花在花海中如此常見;一個人只淹沒在人山人海中。但當這朵花不甘平庸的時候,它以其特有的香味吸引著蜜蜂和蝴蝶;而如果人們做了改革創新,始終走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的最前沿,那也是會備受矚目的。
1988年之前,李寧意氣風發,風光無限。他是全國人民心中的明星偶像。然而,1988年,李寧的體操之路被改寫,李寧意外落敗,掉下擂臺。後來,李寧宣佈退役。那一年,他26歲。他在暗暗感到難過後,選擇振作起來。他嘗試了一項他從未接觸過的業務。從體育明星到成功商人,李寧付出了很多,努力了,努力了,從一根頭髮到兩鬢斑白。雖然隔行如隔山,但他勇敢的向前邁了一步,現在已經是跨界界的名人了。如果李寧當時退役後抑鬱,對未來充滿憧憬,又畏手畏腳,26歲就永遠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為一個真正的失敗者。
有人經常說為什麼阿里巴巴參與的每一篇作文,什麼都做。馬雲想了想說:因為網際網路是一場技術革命,它不應該是有界的,應該是融入各行各業的。現在想想,阿里巴巴可能是商業和技術結合最好的公司,企業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科學家。只有我們敢於跨越國界,我們才能更加成功。沒有馬雲的大膽嘗試,世界網上交易就不會有新的突破。新的熱潮是因為馬雲勇於創新,造就了唯一的馬雲。
曾經的電影巨頭:柯達、富士、樂凱。他們沒有意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仍然長期依賴相對落後的傳統電影,不積極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最終被鎖在保守的籠子裡,最終因缺乏跨境勇氣而破產。如果他們能夠正確認識到技術創新對市場的影響,並及時改變公司戰略,他們就不會因為創新和變化而退出歷史舞臺。
敢於嘗試,勇於創新,是這個時代的現實要求。各行各業沒有界限。如果你想做,你可以做。相比跨境創新的失敗,被鎖在保守的牢籠裡更可悲。與其坐等失敗,不如試一試,或許可以破繭成蝶,成就輝煌。
勇於創新作文 篇2
當代社會,處處充滿著挑戰,奮鬥也因此發生了變化,但不變的,是它的內涵。我認為,它改變的只是它的名字,並沒有改變其現實意義。在傳統和當下的奮鬥中,抓住“機遇”和勇於“創新”才是新時代最好的奮鬥。
機遇為創新提供了發展空間,而創新又會為機遇凝結時間。在現代社會,競爭是如此的殘酷,此時抓住機遇便顯得十分重要了,沒有機遇的人就像用茶壺煮餃子,什麼也倒不出來,所以說,要抓住機遇,這樣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創造一條出路。之後便是創新了,透過創新,你能把自己的“招牌”打出去,首先讓別人看到自己,然後自己才能為之好好的奮鬥一番。如果說奮鬥是一棵常青樹,那麼澆灌它的必定是搶先的機遇;如果說奮鬥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麼照耀它的必定是勇敢的創新。
以機遇為基,創新為臺的奮鬥一定能夠在新時代綻放異彩。為什麼這麼說呢?究其原因還是與時代有關。現代社會一切都進行得十分迅速,全世界都在忙著趕路,忙著快速蒼老。誠然,這不能以偏概全,但這種快節奏的生活已然成為了新時代的主流。因此,抓住機遇、勇於創新便是一個人能夠在新時代奮鬥出彩的重要原因。
沒有機遇和創新支撐的奮鬥不算好的奮鬥,讓抓住機遇、勇於創新進入人們的生活才是對奮鬥最好的詮釋。要抓住機遇,就要先向外界推銷自己,因為在這樣的時代,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有用。一旦抓住機遇,即使荊棘滿路,亦不能放手。要勇於創新,不僅個人要擁有豐厚的知識底蘊,才能創造出利於社會的創造性物品;而且國家要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呼籲更多人創新,為社會提供一份綿薄之力,將奮鬥進行到底。
只有紮根於機遇和創新的奮鬥才能綻放出令人驚豔的美麗。回溯歷史,諸葛亮抓住了劉備丟擲的機遇,又自己創造了木牛流馬,奮鬥出一番令人驚歎的大事業;縱觀當下,馬雲抓住了網際網路丟擲的機遇,又自己創造了阿里巴巴,一番奮鬥後錢多的令人咂舌。在抓住機遇後,只需略施以創新,然後“擼起袖子加油幹”。
海明威說:“這是個美好的世界,值得我們去努力。”我們要抓住機遇、勇於創新,先在社會中立足,而後不斷奮鬥。讓機遇一袖芬芳,讓創新之花開遍大地。
勇於創新作文 篇3
“要成長,你必須要獨創才行”這是著名作家歌德所說的一句名言,它的意思也就是要勇於嘗新、創新和獨創。
記得有一次,我去我的好朋友家玩。我們一起玩著買的水晶橡皮泥,可是我們覺得這樣玩著很無聊,我便提議自己準備材料做水晶橡皮泥,說完,我們便起身去買材料。水、硼砂、色素、膠水、亮粉,好了,材料都準備好了,可以開始做咯!
我們先把一些水倒進瓶子裡,然後添一些色素,再放入一點點硼砂,攪拌一下,然後放些亮粉,讓它們亮起來,最後把膠水擠進去一點,攪拌均勻。好了,大功告成了!我們看著那亮晶晶、粘粘的水晶橡皮泥,心裡美滋滋的,因為這可是我們一起勞動的成果呀!
還記得有一次,我在家裡看電視,看著看著覺得無聊極了,心裡突然想出了一個有趣的念頭,看了一眼電視,說道:“我來做個迷你小電視吧!”話音剛落,我便找起了材料。
材料有硬卡紙、彩筆、剪刀、雙面膠與吸管。第一步,將卡紙的一部分剪一個T字的形狀。第二步,在T字中畫好橫線。第三步,沿著線折起來。第四步,用雙面膠將它們粘好。第五步,在中間適當的掏一個正方形。第六步,用彩筆畫一副畫,粘在掏好的正方形中。第七布,把兩根吸管粘在電視上方,做成天線。大功告成了,一臺小電視機誕生了!原來自己創作出來的東西是那麼的有趣呀!
有次上數學課時,我和同學們聽著老師給我們講的例子,又說了幾種方法,我們便寫起了練習題。在老師剛剛講解的基礎上我發現了另外一種解題方法,很快便把練習題做完了。該交練習題了,老師拿起我的本子,看了看,說:“非常棒,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這道題。”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離不開創新。“要成長,你必須要獨創才行”這句話使我受益匪淺!所以我們要勇於嘗新、創新與獨創,讓我們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勇於創新作文 篇4
創新是世界進步的動力。有了創新精神,那麼就有了前進的希望。小鳥飛行需要翅膀,世界要進步需要創新,創新就是進步的翅膀。
烈日下,一群飢渴的鱷魚陷身於水源快要斷絕的池塘中。面對這種情形,只有一隻小鱷魚起身離開了池塘,它嘗試著去尋找新的生存的綠洲。塘中之水愈來愈少,最強壯的鱷魚開始不斷地吞噬身邊的同類,苟且倖存的鱷魚看來是難逃被吞食的命運,然而卻不見有鱷魚離開。池塘似乎完全乾涸了,惟一的大鱷魚也耐不住飢渴而死去了。然而,那隻勇敢的小鱷魚呢,它經過多天的跋涉,幸運的它竟然沒死在半途中,而是在乾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處水草豐美的綠洲。
這是我讀的一篇短文的大致內容。讀後,我獲得了不小的啟示。試想,如若不是小鱷魚勇於嘗試,尋求另一條生路,那它也難逃喪生池塘的厄運;而其它的鱷魚,如果它們不安於現狀,勇於嘗試,那麼它們又怎會落得身死乾塘的可悲結局!由此可見,勇於嘗試的精神多麼重要!
縱觀古今,凡有成者,他們無不具有勇於嘗試的精神。燈泡的發明者愛迪生為了找到一種合適的材料作燈絲,竟不屈不饒地進行了8000多次嘗試。試驗初期,他找了1600種耐熱材料,反覆試驗了近20xx次,結果發現只有白金較為合適,但白金比黃金還貴重些,這就是說實驗失敗了。面對這樣的失敗,一般的人肯定會選擇放棄,然而他沒有,而是繼續嘗試著從植物中發掘理想的燈絲材料,先後又嘗試了6000多種植物。透過不斷的嘗試,愛迪生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給人類帶來了“光明”。這“光明”之光,與其說是電之光,還不如說是勇於嘗試的精神之光。其實,我們只要細細想想就會驚奇地發現,他所取得的一千多項成果中,竟沒有哪一項不是不斷嘗試的結晶。“一次嘗試,就有一次收穫”,他的這句話正道出了他的成功的秘訣。還有研製出的諾貝爾、發現了雷電規律的羅蒙諾索夫、第一次架飛機飛上了天空的萊特兄弟……他們所取得的一個個驚人的成就,又有哪一個不是嘗試之花結出的碩果呢?寫到這裡,我在想:在崇拜偉大人物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崇拜造就偉大人物的勇於嘗試的精神呢?
不僅在科學上需要這種精神,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不也同樣需要這種勇於嘗試的精神嗎?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嘗試著舉手發言,嘗試著向課本質疑,嘗試著與同學合作探討,還應嘗試著理解別人、關心別人……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智慧將得到增長;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能力將得到提升;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人性將得到昇華。不斷的嘗試,我們將攀上一個又一個智慧的高峰。
當今國際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顯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創新精神的國家,才能讓自己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市場是無情的,競爭是殘酷的,只有堅持創新,個人才能體現價值,企業才能獲得優勢,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朋友們,勇於嘗試吧!它幾乎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勇於創新作文 篇5
古往今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悠悠歷史長河中,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是中華民族之瑰寶。
近日,北京清華附小的學生在網上成了“網紅”,原因是在紀念蘇軾誕辰時,清華附小開展了一系列致敬蘇軾的活動,學生們透過各種活動了解蘇軾,甚至有些家長也利用假期時間指導孩子們進行課題研究。小學生們不但用大資料分析蘇軾,還完成了一些以蘇軾為主題地專業色彩論文。這一事件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驚歎和熱議。學校為了提高學生們的人文素養和開拓學生們的視野,所以一直非常重視古詩詞的積累與背誦,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們的文化水平,還能更好的推動和傳承優秀燦爛文化。
21世紀,大多是90後00後被家長逼著報著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也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學習多種語言、多種樂器、多種技能。家長認為這樣做可以使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豐富,更有博識。一些家長認為語文不過是一些詞詞句句的,孩子天天說中文,難道會學不好?於是這些家長給孩子來了個所謂的教育“減負”。就是家長把一些認為沒有必要背的古詩文從孩子學習中刪去,讓更多時間去學習課外知識。多瞭解課外知識固然是好,可當你問起孩子某一首名詩的作者是誰?內容是什麼的時候,而且孩子卻低下了頭。
當學校舉行著一些列活動的時候,我們應予以支援的態度,開展致敬經典,傳承優秀文化古詩詞活動,不僅可以使孩子們在活動中提升自我,而且還使孩子們更好地瞭解中華詩詞內容,重溫了經典,傳承了經典。
可是,真正的藝術是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比如兩個大書法家,一個在學習前人中僵化,一個在自我中獨創漂泊。繼承與創新就像歷史長河的兩岸,有了岸歷史才能源遠流長、奔湧不惜。
經典文化內容固然珍貴,可是我們對待經典的方式不能只靠書面表達來進行,我們可以對開展一些社會活動,利用現在便捷發達地網路技術來讓更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來回味經典,致敬經典。同樣我們要對待傳統文化予以適度的創新,就像那兩個書法家,學習前人是他博採眾長,自我獨創,是他意識到個體的存在,將傳承與創新相互結合這樣才會發展的更好。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選擇正確的方向,勇於創新,傳承與創新並重,是科技和文藝等發展地根源。
勇於創新作文 篇6
話題75:要勇於創新
【文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價值的轉換
一位勤勞的農民,從自己的菜園裡收穫了一個大得不得了的南瓜,他又驚又喜,把這個南瓜獻給他的國王。
國王一高興,賜給農民一匹駿馬。
這件事很快家喻戶曉。
財主想:獻一個大南瓜,就能得到一匹駿馬。如果獻一匹駿馬,國王會賜給我什麼呢?
於是,財主向國王獻了一匹價值連城的千里馬。
國王同樣很高興,吩咐侍臣:
就將那個農民獻給我的南瓜,賜給這個獻給我駿馬的人吧!
結果財主得到了南瓜
聰明的商人
有一位聰明的商人,帶著兩袋大蒜,騎著駱駝,一路跋涉到了遙遠的阿拉伯地區。那裡的人們從來沒有見過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還有味道這麼好的東西。因此。他們用當地最熱情的方式款待了這位聰明的'商人,臨別時送與他兩袋金子作為酬謝。
另一位聰明的商人聽說了這件事後,不禁為之心動,他想:大蔥的味道不也很好麼!於是,他帶著兩袋大蔥來到了那個地方。那裡的人們同樣沒有見過大蔥,甚至覺得大蔥的味道比蒜的味道還要好!他們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並且一致認為,用金子遠不能表達他們對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經過再三的商討,他們決定送與這位朋友兩袋大蒜!
請以要勇於創新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體自選;
③題目自擬;
④不少於800字。
【寫前指導】
兩則材料,旨意基本相同:從農民和第一位聰明的商人來說,不能說他們沒有創新的思維,因為他們敢為天下先;而財主和第二位聰明的商人就有點亦步亦趨了。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駿馬畢竟不同於南瓜,大蔥畢竟不同於大蒜,從別人的做法中,受到啟示而有所為之,也可以算是一種創新。因此,既可以否定財主和第二位商人,也可以肯定財主和第二位商人。另外,寫作時不一定要在文中引用這兩則材料,這是話題作文與材料作文的不同。最起碼的.要明瞭創新的意義、作用等。創新是一個熱門話題。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它是科技進步、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的必要前提和強大動力。比如美國一個窮畫家海曼畫畫時苦於常常找不到橡皮。便想,如果將橡皮和鉛筆聯結在一起。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於是他發明了帶橡皮的鉛筆,申請了專利,辦廠生產,成為鉅富。創新的主要特點在於想他人所不能想,謀他人所不能謀,以變應變,變被動為主動。這在政治上被高明的政治家匠心獨運。便能化腐朽為神奇。這方面的例子是比較多的。當然。創新也並非科學家、政治家、腦力勞動者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進發創新思維的火花。創新無處不有,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地存在於日常生活中。有時候只要稍微動動腦筋。就可以產生創新思維的成果。總之.只要明確了創新的內涵、作用等,寫作時就能緊扣話題,寫出創新作文。
可寫成議論性文章。可以選一個較小的角度來議論。比如,可以從個人的角度來談: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具有創新意識。也可寫成敘事性文章,可以談自身的經歷。還可寫成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體裁。比如寫成散文:創新是詩人眼中不同的春天。
相關閱讀:
話題作文演練81題 話題1:夢 話題22:信念 話題42:合作 話題63:資訊時代 話題2:窗 話題22:信念 話題43:年輕 話題64:開卷有益 話題3:美 話題23:規矩 話題44:機遇 話題65:宇宙空間 話題4:綠 話題24:捷徑 話題45:免疫力 話題66:我看科學 話題5:情 話題25:空間 話題46:平等關愛 話題67:漫話奈米 話題6:愛 話題26:珍惜 話題47:關愛互助 話題68:我看克隆 話題7:橋 話題27:突破 話題48:人間真情 話題69:持續發展 話題8:學習 話題28:填充 話題49:多彩的美 話題70:競爭·合作 話題9:方法 話題29:執著 話題50:多彩人生 話題71:交流與合作 話題10:思考 話題30:快樂 話題51:關愛生命 話題72:生命的價值 話題11:時間 話題31:發現 話題52:感悟光陰 話題76:提高環保意識 話題12:追求 話題32:代價 話題53:我談金錢 話題73:生命的跪拜 話題13:友誼 話題33:人生 話題54:我與網路 話題74:愛心與快樂 話題14:失去 話題34:能力 話題55:新的世紀 話題75:要勇於創新 話題15:壓力 話題35:責任 話題56:審視自我 話題77:智者的四句話 話題16:苦難 話題36:做人 話題57:面對缺陷 話題78:你就是你的上帝 話題17:公平 話題37:財富 話題58:表現自己 話題79:精神生活的魅力 話題18:時尚 話題38:誘惑 話題59:我很重要 話題80:追求在理想中閃光 話題19:創造 話題39:眼睛 話題60:情感溝通 話題81:成功者的三種境界 話題20:創新 話題40:尊重 話題6l:人文素養 話題21:希望 話題4l:牽掛 話題62:地球家園
勇於創新作文 篇7
貝多芬全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他是德國著名的鋼琴家,他從小就被譽為音樂神童。貝多芬是在不斷創新中度過自己一生的。
貝多芬是幸運的,他有自己喜歡的音樂事業,他在音樂方面又極有天分;貝多芬又是不幸的,他在自己的藝術生涯走向輝煌時,不幸得了耳病,最後雙耳失聰,而當時的醫療技術水平無法幫助他再次聽到聲音。但是貝多芬並沒有向生命低頭、更沒有放棄他鐘愛的音樂。他對生活的期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戰勝了他個人的痛苦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創作力量的源泉。貝多芬首先克服耳聾後聽不到音符的困難,他透過自己不斷地摸索,最後摸索出用嘴咬著鐵棍抵在鋼琴上靠內耳聽音符。這一偉大的創新成就了貝多芬的後半生,也給人類留下了一大音樂盛宴----貝多芬用三年的時間創作了《命運交響曲》和《第九交響協奏曲》,以此來激勵自己。在1808年12月的一天,《命運交響曲》在維也納皇家劇院上演了,那音符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貝多芬又一次把自己的事業推向高峰。直到今天,《命運交響曲》依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有一次,貝多芬樓下的鄰居發現屋頂不斷有水滴滴落下來,於是鄰居來到樓上檢視。他發現此時的貝多芬嘴裡咬著一根鐵棍,鐵棍的另一頭抵在鋼琴上,貝多芬雙眼微微閉著全神貫注地在彈鋼琴。地上有個水瓶安靜地躺著,水流了一地。鄰居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他悄悄地退出了房間。
貝多芬是一位音樂家,他更是一個堅持不懈、不向命運低頭的人。我們小學生要學習他積極向上不斷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