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成語故事> 不可多得的成語故事

不可多得的成語故事

不可多得的成語故事

  不可多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小編收集了不可多得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釋義] 得:得到;獲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

  [語出] 漢·孔融《薦禰衡表》:“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正音] 得;不能讀作“dè”。

  [辨形] 得;不能寫作“的”。

  [近義] 屈指可數 寥寥無幾 出類拔萃

  [反義] 比比皆是 多如牛毛 不乏其人

  [用法] 多用於人才或稀有珍品。一般作謂語、定語。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於漢。孔融《薦禰衡表》,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東漢末年,有個名叫禰(mi,舊讀ni)衡的著名文學家。他博學多才,善於論辨,寫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當自傲,好與人爭鬥。當時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賞他,認為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特地寫了薦表,把他推薦給漢獻帝。

  在薦表中,孔融盛讚禰衡有驚人的才學和記憶力,只見過一次,就能背誦,只聽到一次就能記住。像禰衡這樣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漢獻帝什麼都要聽命於獨攬朝廷大權的曹操,便把薦表交給了他,由他去作主。曹操決定召見禰衡,但禰衡瞧不起曹操,自稱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後來總算去了,但在言語之間得罪了曹操。

  曹操心裡冒火,便讓禰衡當鼓吏,在自己大宴賓客的時候讓他擊鼓,藉以當眾侮辱。不料,禰衡竟利用當這個差的機會,擊一陣鼓罵一陣曹操。結果,受辱的倒反是曹操。

  曹操本想殺了禰衡,但又怕留下害賢的壞名聲,便派他去荊州勸說劉表來降,實際上是企圖借劉表之手殺他。

  不料,劉表仰慕禰衡之名已久,把他奉為上賓,並把他當作高階顧問,每次議事或釋出文告,都要徵求他的意見,他不表態便不作決定。但是,禰衡在劉表那裡的.時間也不長。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對待劉表,使劉表無法忍受。於是,劉表將他派到江夏太守黃祖那裡去當書記。

  黃祖知道禰衡的文名很高,讓他起草文稿。不論是什麼文稿,禰衡總是一揮而成,而且總是寫得非常得體,符合黃祖的要求。為此,黃祖很看重他。

  黃祖的長子黃射(yi)也是當官的。他對禰衡的文才同樣非常欣賞,常常邀禰衡遊山玩水。一次,兩人參觀了東漢文字家蔡邕(yong)寫的一塊碑文,都覺得文筆很好,書法也很漂亮,深為讚美。

  回家後,黃射懊悔當時沒有把碑文抄下來,以便細細回味。禰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後,說:“不妨事,我雖然只看了一遍,但還能記住。且讓我寫出來。”

  禰衡說罷,竟憑記憶把碑文全部默寫了出來。事後,黃射派人去核對,竟然一字不差。眾人知道,都誇禰衡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一次,黃射歡宴賓客,有人在宴會上獻給他一隻鸚鵡。黃射非常喜愛,當場請禰衡作一篇關於鸚鵡的賦。禰衡略一思忖,便舉筆疾書,不一會兒把賦寫畢。這就是他的代表作《鸚鵡賦》。

  儘管禰衡才學很高,記憶力驚人,但他狂妄自傲的表現沒有絲毫收斂。一天,黃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遜。黃祖數說了他幾句,他竟當眾大罵黃祖。黃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將他拉上岸去處死。當時禰衡才二十五歲。

  [造句]:

  (1) 大熊貓是不可多得的稀有動物。

  (2) 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少年棋手。

  (3) 你要好好對待這個年輕人,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4) 這可是不亢不卑的佳作,實在不可多得。

  (5) 這位小姐才貌雙全,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6) 你要好好用他,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7) 他的這些,都如良金美玉,不可多得。

  (8) 雖然上海市民只能看到日偏食,這仍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觀測時機。專家稱,此次將出現太陽“帶食而落”的景象。

  (9) 他才識膽力過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10) 這篇文章文理顯豁,主題清楚,是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11) 他雄才大略滿腹經綸,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12) 店中的楠木龍紋大條案,也是晉作傢俱不可多得的藏品。

  (13) 他善用奇計,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14) 他是不可多得的梁木,你一定要好好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