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作文彙編六篇

成語故事作文

成語故事作文彙編六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宋國有個農夫,是個急性子,他種了一大塊地,經常去田裡幹活,巴望著禾苗長得快一些,他一天又一天的去田邊看,覺得禾苗一點也沒有長高,心裡非常焦急。

  他在家裡走來走去,想:怎樣才能讓禾苗在最短時間長高呢?絞盡腦汁想遍了所有的辦法都覺得不好。一天,他靈機一動,想出來了一個好主意,就興沖沖的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他看到拔過的禾苗都張高一截,越拔越高興,儘管累得滿頭大汗,也不肯休息一下,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幹得他筋疲力盡總算幹完了,才樂呵呵的回到家裡。

  回到家裡,他興致勃勃地對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不過力氣沒有白費,咱們家的禾苗棵棵都長高了一大截,我們家一定能早點收穫糧食。”

  他的兒子很納悶,心裡想:老爺子究竟有什麼高招啊?可以讓禾苗很快長高,明天我一定要去田裡看個究竟。第二天,兒子來到田裡一看,原來綠油油的禾苗現在都無精打采的枯萎了。看到這個情景,兒子急忙跑回家裡告訴他爸爸說:“爸爸,你怎麼搞的呢?咱家田裡的禾苗都枯死了!”農夫聽了不相信,說:“你不要瞎說,我昨天明明看見都長了一大截。”兒子說:“你現在快去田裡看看吧!”

  農夫趕忙來到田裡,果然看見禾苗都橫七豎八的倒在地裡,他急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地說:“怎麼會這樣呢?”目光裡一點表情也沒有,他兒子說:“你把禾苗的根從土壤裡拔起,這樣根就不能再吸收水分和營養,不枯死才怪呢!”農夫快要哭了,他說:“禾苗都枯死了,收不下糧食,我們全家可吃什麼啊?”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徵,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裡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咦,馮老師拿了一副撲克牌在手裡,讓我們猜撲克牌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有人猜變魔術,有人猜玩遊戲,還有人猜讀撲克……但都不對,那答案到底是什麼?

  哈哈!讓我來揭曉答案吧!

  馮老師先把撲克牌扔向幾個地方,讓大家去搶。撲克牌飄飄灑灑,落在了二組和一組之間的過道上,大家一擁而上。

  我看見桌子旁邊有一張撲克牌,連忙撿來起來。我準備回座位了,發現在另一個地方還有一張,我閃電般地“飛”來過去,唉,沒搶到,真可惜。我只搶到了兩張,但有位女生居然搶到了八張,真是眼疾手快啊!相反,一張沒搶到的人也有。

  然後,馮老師讓我們用搶到的撲克牌來組成成語。

  我說的是“一心二用”,因為我拿到的是一張“Q”,我同桌說的是“三心二意”,就是“3”和“2”。然後二組的同學說“兩面三刀”,也就是“2”和“3”。

  過了一會兒,馮老師讓我們討論。我看到有個同學手裡有張“8”,靈機一動,想到“八方來財”、“八仙過海”。

  激烈的討論感染了大家,同學們開動腦筋,“九牛二虎”、“七上八下”等帶數字的成語源源不斷地從同學們口裡湧出來,有點剎不住車的感覺。

  隨後,馮老師讓各小組用成語編故事。同學們都絞盡腦汁地思考怎麼編故事,我在腦海裡搜尋:和“七”有關的成語有哪些呢?

  時間到!我們小組先上去講故事:“不管做什麼都要一心一意,上課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二用,寫作文要力爭一鳴驚人,舉重要用九牛二虎之力,射箭要百發百中”

  二組的同學不甘示弱,也用了很多成語,但他們的分沒我們高。真高興啊!

  一堂課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我們都意猶未盡,戀戀不捨。

  這堂課,讓我們在娛樂中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讓我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馮老師的用心良苦。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弄巧成拙

  北宋時期有位畫家叫孫知微。專擅長人物畫。一次,他受成都壽寧寺的委託,畫一幅《九耀星君圖》。他用心將圖用筆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帶飄飄,宛然仙姿,只剩下著色最後一道工序。恰好此時有朋友請去他飲酒,他放下筆,將畫仔細看了好一會,覺得還算滿意,便對弟子們說:“這幅畫的線條我已全部畫好,只剩下著色,你們須小心些,不要著錯了顏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來時,希望你們畫好。”

  孫知微走後,弟子們圍住畫,反覆觀看老師用筆的技巧和總體構圖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說:“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態多麼逼真,長髯飄灑,不怒而威。”

  還有的說:“菩薩腳下的祥雲綜繞,真正的神姿仙態,讓人肅然起敬。”

  其中有一個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時專門賣弄小聰明,喜歡譁眾取寵,只有他一個人裝模作樣地一言不發。

  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說話,莫非這幅畫有什麼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說:“水暖星君身邊的童子神態很傳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點東西。”

  眾弟子說:“沒發現少什麼呀。”

  童仁益說:“老師每次畫瓶子,總要在瓶中畫一枝鮮花,可這次卻沒有。也許是急於出門,來不及畫好,我們還是畫好了再著色吧。”

  童仁益說著,用心在瓶口畫了一枝豔麗的紅蓮花。

  孫知微從朋友家回來,發現重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蓮花,又氣又笑地說:“這是誰幹的蠢事,若僅僅是畫蛇添足倒還罷了,這簡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來降服水怪的鎮妖瓶,你們給添上蓮花,把寶瓶變成了普通裝花的瓶,豈不成了天大笑話。”說著,把畫撕個粉碎。

  眾弟子看著童仁益,默默低頭不語。

  【出處】宋·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釋讀】本想耍弄聰明,結果做了蠢事。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從前,宋國有個老頭兒,很喜歡猴子,他家裡養了一大群。時間長了,他能瞭解猴子的脾氣秉性,猴子也能聽懂他說的話。老頭兒愈發喜歡了,寧願減少全家的口糧,也要讓猴子吃飽。

  由於猴子的食量太大,老頭兒家裡的存糧一天比一天少了。他想限定一下猴子吃食的數量。就向猴子宣佈:“從今天早飯起,你們吃的橡實要定量,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怎麼樣,夠了吧?”猴子聽了一個個都呲牙咧嘴,亂蹦亂跳,顯出很不滿意的神色。老頭兒見猴子嫌少,就重新宣佈:“既然你們嫌少,那就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樣總夠了吧?”猴子聽說早上從三個變為四個,都以為是增加了橡實的數量,一個個搖頭擺尾,伏在地上,咧著大嘴直樂。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經典成語故事》這本書將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在愉悅的閱讀氛圍內汲取知識,展示出中國歷史的縮影,在經典成語故事中領略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一直以為父母為我洗衣做飯,陪我學習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最真摯、最無私的,尊敬、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以前遇到困難或危險我總是半途而廢,慌亂不堪,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勇有謀,越身處險境就越要靜下心來想出應對措施,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驕傲,都不要自恃甚高,否則就會落得慘敗下場,懂得了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再一次站起來的勇氣,在困難面前永遠都不要倒下。

  我在這本書中還學到了許多知識,我要向書中的每一位主人公學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懂事更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