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遊兵馬俑作文彙編6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遊兵馬俑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遊兵馬俑作文 篇1
大家好!
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一下西安臨潼出土、舉世無雙的珍貴歷史文物,秦兵馬俑!它是中國的名勝古蹟,與秦始皇一起於1978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一進入兵馬俑博物館,我們首先要參觀的是一號俑坑。一號俑坑是最大的俑坑,也是兵馬俑最多的一個俑坑。在一號俑坑,裡面的兵馬俑大部分是武士俑。它們的目光炯炯有神。大家別看它們灰頭土臉的,其實當年秦兵馬俑都有鮮豔的顏色呢!
參觀完一號俑坑,前方迎接我們的是二號俑坑。在這個俑坑裡面,有很多的銅車馬。每一輛銅車馬前面的陶馬都和真馬一般大小。還有一些兵馬俑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這真是叫人拍手叫絕啊!
大家彆著急,還有三號俑坑等著我們呢!三號俑坑是兵馬俑最少的俑坑,只有一百來個兵馬俑。可是這一百來個俑士都是兵馬俑中的大將。三號坑的兵馬俑也是戰鬥力最強的俑士。所以才說三號坑的俑士是全部兵馬俑的“王”!在三號坑裡面,大部分都是將軍俑。它們身材魁梧,身披鎧甲,昂首挺胸!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這就是氣勢磅礴的秦兵馬俑!
遊兵馬俑作文 篇2
期盼已久的暑假終於來了,我迫不及待地要求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爽一下,順便增長知識。爸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個假期我們就去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西安歷史悠久,文化積澱非常厚重。西安周圍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圍繞,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為最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蹟;古城牆也是至今世界上儲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遺址。聽爸爸這麼一說,我真想立馬出發去一飽眼福。
說走就走,爸爸媽媽請好假,在拿到成績單的當天我們就出發了。來到西安,我的第一感覺這真是一座古城,到處是古塔和古建築。我最想看的就是兵馬俑,在我的腦海裡,我總是把兵馬俑和殭屍混在一起,每次爸媽都笑我。這次我要一看究竟,當我來到兵馬俑參觀時,我被它的氣勢怔住了,這裡一共有三個坑,每個坑都氣勢宏偉。解說員告訴我,一號坑規模最大,呈長方形,是一個以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東西長230米,寬612米,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這些兵馬俑多用陶冶燒製的方法制成,以當時的技術能製作成這些栩栩如生的軍俑實在了不起。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立著許許多多神態各異的陶俑,放眼望去好像都是一樣的,其實只要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的臉型、髮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俑有的是長了鬍子的老兵,有的是初上戰場的勇士,有的是身高1。9米的將軍,他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現出一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威武雄壯的軍陣,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為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而展現出的軍功和軍威。當我走出兵馬俑紀念館,心潮澎湃,激動不已,久久不能平靜,我感慨秦始皇不愧是秦王朝的開國皇帝。
現在我暗自決定,回家一定要好好的研究我國的歷史文化,不能再鬧“殭屍”的笑話。
遊兵馬俑作文 篇3
二年級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十三朝古都西安遊玩。聽說那裡的秦始皇兵馬俑舉世聞名,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旅途。
經過了十多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秦陵兵馬俑陳列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巨大的秦始皇雕像,足足有十幾米高。他神情肅穆,舉目眺望,彷彿在檢閱著軍隊。隨著擁擠的'人群,我們來到了一號坑,放眼望去,一個巨大的長方形土坑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足足有兩三個足球場那麼大,裡面整齊地佇立著一列列真人大小的兵馬俑,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宏大令我們嘖嘖稱奇。走近細看,一尊尊陶俑做工精緻,栩栩如生,好似真計程車兵站在我們的面前。他們有的神情微怒,有的表情嚴肅,有的眯眼凝視,其面部表情神態各不相同,但都惟妙惟肖,讓人歎為觀止。這些兵俑個個威武挺拔,一匹匹戰馬身形健壯,我彷彿穿越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場,看到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壯烈場景。此時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手握長矛,身披鎧甲,怒視敵方,與敵軍展開殊死的戰鬥……
參觀完一號坑兵馬俑,我們又先後去了兵馬俑二、三號坑和秦始皇帝陵文物陳列館,裡面陳列的文物和陶俑精美絕倫,反映出當時的製造工藝是多麼的精良。
漸漸地天色已晚,我戀戀不捨地離開此地,雄偉壯觀的兵馬俑和精美的文物不時在我腦海中呈現,希望以後能再次與它們相會。
遊兵馬俑作文 篇4
今天我們報了兵馬俑和華清池一日遊,跟著旅遊團一起參觀旅遊。
我們先去了華清池。華清池裡面有蓮花湯,海棠湯等,分別是皇帝,公主,妃子,大臣沐浴的地方。湯是指古代的沐浴的地方。關於這些湯,還有很多講究。比如說,出口的多少跟沐浴的人的身份地位有關。比如,楊貴妃洗澡的池子,海棠湯就有兩個出口;而唐玄宗李隆基洗澡的地方——蓮花湯,只有一個出口;最後是唐太宗李世民洗澡的地方——星辰湯,你猜這裡有幾個出口?由於李世民是第二任皇帝,所以他的湯只有零個出口。
我們先去看了楊貴妃洗澡的地方——海棠湯。海棠湯,從外面看就像是一朵蓮花,左右各設有一個出口,底部看上去黑乎乎的一片,看上去可不像是楊貴妃洗澡的地方。其實這池底當時鋪的都是藍田玉,後來這些藍田玉都被移到陝西曆史博物館裡去了。我們昨天也看到了那些大塊的玉石。接下來去看了李隆基洗澡的地方。李隆基洗澡的地方便是蓮花湯。蓮花湯裡面有43度的溫泉水,底部都是遊人扔下的硬幣,溫泉水肯定被汙染了,不能再洗澡了。
接著我們看了一個盛有華清池裡43度溫泉水的小池子。這個小池子從上往下看,裡面好像長了青苔,簡直全是綠色的,讓人看了就有髒兮兮的感覺。其實這裡面並沒有青苔,裡面都是很深色的藍田玉。青苔應該不能在43度的溫泉水下存活吧?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科學家跟中國科學家一起來對這溫泉水做了分析。有人覺得這溫泉水這麼好,應該可以直接喝吧?但是得到的結果是不可以,因為這溫泉水裡太多金屬,所以最好不要喝。
最後我們去看了,李世民洗澡的地方——星辰湯。星辰湯始建於唐貞觀18年,池壁很壯觀。星辰湯與其南面大臣們洗澡的地方——魁池,組成一個北斗七星的圖案。星辰湯裡有一個地方是斜坡。我覺得應該是李世民平常坐在坡上,然後突然滑到水裡,跟現在滑水差不多的。考古工作人員還在星辰湯裡發現了幾根秦代的檀香木。可是這些檀香木一離開溫泉水,就立刻開始腐爛了一部分。因此就可見這裡的溫泉水對人體的保健作用。
接著我們去看了一部西安事變大型實景影畫劇——《西安事變12.12》。西安事變講的是楊虎城和張學良主張抗日,可是蔣介石卻主張先打完內戰再抗日。由於雙方達不成共識,所以楊虎城和張學良逼迫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那天凌晨六點,他們才真正地開始打仗,在驪山上找到蔣介石,逼迫他抗日。到了12月25日那一天,蔣介石離開西安,到達了南京。至此西安事變就解決了。西安事變才奠定了後來抗日戰爭的基礎。
午飯過後,我們去了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博物館主要分為四個展廳,1號車、2號車展廳,1號坑展廳,2號坑展廳和3號坑展廳。
我們先去看了1號車和2號車展廳。一號車是真品,前面四匹馬拖著一輛馬車。馬車上面有一個大大的像雨傘一樣的,用來遮陽擋雨。馬車車身前面坐著一個人,他雙手拿著4匹馬的韁繩,好像在驅趕他們。一號車是用來給皇帝傳達資訊的,不是皇帝坐的,做的自然要簡單一點。二號車則是皇帝用來去各個地方的。二號馬車是複製品,也是由四匹馬拉著的。馬車做成一個寬敞的棚子,形狀像屋子一樣,還有個後門可以上下馬車。我發現一號車和二號車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有匹馬的頭上插著像玉米一樣的東西,叫“纛”。據說這個樣子的東西,表示裡面坐著的是皇帝,大家要避讓。
之後我們去一號坑展廳。一號坑的前半部分已經完全修好,看不出有一絲裂縫。可是後半部分還在維修。其實二號坑和三號坑也是這樣的。怎麼判斷兵馬俑的碎片是屬於哪一個陶俑的呢?其實古人已經想好了,在陶俑的脖子,腳踝,身體上都刻有這個陶俑的名字。可以根據名字來重新拼陶俑,這是不是很聰明呢?
最後我們看到了一個爛尾坑,那就是四號坑。因為秦始皇死的太匆忙了,所以還有一個坑來不及修好,因此就成了今天的四號坑,爛尾坑。
秦始皇的真正陵墓在我們來的路上一個山包下面,現在還不具備發掘條件。那個山包離兵馬俑博物館還很遠呢!現在發覺的兵馬俑也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真的難以想象,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
遊兵馬俑作文 篇5
來到了西安,我們計劃去的第一個景點就是秦始皇兵馬俑。因此,我們坐車來到了展館外面的廣場。
來到了展館裡,那裡人山人海,遊人如織,我們便請了位導遊,給我們講解。聽導遊說:“自1974年開始發掘的秦俑坑分為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他們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組成部份”。一號坑的每件俑排成一列一列,件件英勇神武,是一支強大的軍隊!每隔四列俑都會有一面寬闊的土牆,是因為古代秦始皇想給兵馬俑蓋房子,許多年後,塵土倒塌,壓得兵馬俑“粉身碎骨”!所以,現在看到有完整的兵馬俑都是專家花了好幾年時間拼好、粘好的。
隨著導遊的講解,我們來到了二號坑。二號坑的俑比一號坑的高階一些,為:戰車、騎兵、弩兵混合編組的曲尺形軍陣。這裡和一號坑同樣有兵俑、土牆、馬,而且每座俑坑的俑雕工精緻,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毅力和智慧!
遊覽完二號坑,我們便來到三號坑。三號坑為軍陣的指揮系統,是最小的俑坑,但裡面的兵卻是最高階的。不過裡面的兵俑磨損厲害,部分已經被壓成粉墨。旁邊有幾件儲存得最好的俑和他們的青銅武器。這幾件俑當中還帶著淡淡的紅色,他們被放在真空玻璃展櫃中,顯得特別珍貴!看到旁邊的武器,都是用青銅做的,武器中帶有青綠的痕跡,因為它經歷過千年歷史變化的滄桑!
秦俑坑的發掘,找到了兩千年前東方古曲寫實主義的雕塑藝術,兵馬俑與真人真馬相仿,生動逼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遊兵馬俑作文 篇6
似蝸牛爬似的,磨蹭了一上午,總算找到了“正解開啟方式”,買了票,進入博物館。聽口音,負責解說的是一名當地女子,看起來雖不漂亮,但也自然淳樸,我們一行人緊跟著走了10分鐘後,來到一號坑的大門前。
博物館共有一、二、三號坑,其實四號坑也被髮掘了出來,只不過目前還只開發了一點點,不供參觀。每個大門前都有一塊牌匾,上面都留有古樸蒼勁的秦篆,讓人賞心悅目。
我們有說有笑地進入大門,忽地一陣涼風颳來,我突然嚴肅起來,凝重的感覺瞬間瀰漫開來。踏入館內,頓時覺得自己渺小無比,燈光昏暗的大廳裡,只聽見咔嚓咔嚓的照相聲。舉目四望,對面的人如同螞蟻一般的“爬行”,當中還有不少外賓,俑像排列井然有序,俑道縱橫交錯,極為壯觀,大家都小心的邁著微步,一邊認真的參觀,一邊不時傳來嘖嘖的讚歎聲!
好不容易挪移到裡面,總算能近距離觀賞俑像:放眼望去,俑像個個形態各異,神情也都各有不同,有的嚴肅,有的略帶一絲絲驕傲的微笑,而有的則低眉沉思。再看它們的兵器卻大致相同,一把隨身腰刀煞有其勢的彆在腰間。咦,它們都是單眼皮?我傻傻的一臉疑惑,這時導遊解釋說:“可能當時人們的審美是以單眼皮來衡量的,所以在後來雕刻的時候就都雕刻成了單眼皮。”
一號坑俑像眾多,但是大多為級別不高的“敢死隊”,配置的馬屁也不是特別多,話雖如此,可是眼前狀況的場景也深深地震撼到了我。二、三號坑裡,分別有幕府、馬圈、騎兵等,與一號坑相比,還是略微遜色一些,不過二號坑的鎮館之寶也讓我眼前一亮,它是一蹲跪射俑,聽說是項羽焚燒俑坑後唯一倖存的一件不必修復的俑像,從側面看,像西安的地圖,因此被後人們尊稱為吉祥物。
這就是我親眼所見的兵馬俑,莊重、雄偉、威武。這樣的形象在我腦子裡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