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遊兵馬俑作文彙編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遊兵馬俑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遊兵馬俑作文 篇1
去秦始皇陵,一直是我的一大願望。直到去年寒假我才如願以償,去了秦始皇陵。
一大早,我們坐上了大巴車,早早地來到了秦始皇陵。雖然我們早早地來到目的地,可還是人山人海。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啊!這些人手拉手在一起是不是可以環繞地球一週啊?我們排好隊,等了一個小時以後,終於等到我們入場了。我心裡早就等不及了,我恨不得一下衝進去看看。秦始皇陵到底是怎樣的呢?它為什麼那麼出名呢?這些都是我心中的疑問。希望在這次參觀中能解開我心中的疑問。
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號坑。我看到坑中的兵馬後,第一就想到了辛棄疾的名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那氣勢可不是一般人可以領略到的。仔細一看,每一個人表情、面相都是不一樣的。那些小泥人有的微笑,有的嚴肅,有的似乎不怎麼高興。雖說表情大致分為三類,可微笑中也有差異,嚴肅中也有差異。不怎麼高興的,差異就大了,有的傷心,有的是無奈,也有的在哭泣。這些人做工細緻,不僅面相、表情不同,就連服裝也是不同的,可見在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真是讓人歎為觀止啊!
接著我們跟著講解員來到了二號坑。在路上講解員告訴我們:“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怪不得剛才在一號坑我會被它的氣勢所震撼。二號坑多是一些帶有戰車戰巴的車兵俑。它們有的駕車,有的站在戰車上,還有的騎在馬背上。之前說到它比一號坑小,可面積小,氣勢也是毫不遜色的。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功夫我們就參觀完了所在的俑坑,可講解員告訴我們:“我們今天看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卻是被埋在泥土中。因為技術的原因,我們無法把它給儲存好。”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那些被埋在土裡的俑坑一定會重見天日,在那時它將不是世界十大古墓中名列第二,而是名列第一。
遊兵馬俑作文 篇2
今天我興致勃勃地登上了旅遊車,因為我今天要去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
一路上導遊介紹:《史記》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了,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之久,可想而知是有多麼宏偉。到了兵馬俑1號坑,我被眼前的場景所震驚了,一排排整齊的“士兵”個個都十分精美,0.01的製作誤差是現代機器都無法達到的,幾千張臉沒有那兩張是相同的,整支軍隊氣勢宏偉,這些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是古代人的智慧結晶,在發掘過程中 還 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區域性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鐘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了。2號坑至今沒有開發,據說二號坑是最精美的呢!真可惜沒能一睹它的正容。3號坑是作戰指揮室,也未開發,只有一些製作精美的上品陶俑。陶俑在幾千年來依然可以傲然挺立,甚至可以彎曲而復原,真可謂是千年不朽啊!
坑外的歷史博物館也是因有展示兵馬俑的青銅馬車而出名的呢!當精美絕倫的青銅車馬呈現在我眼前,複雜和精細程度也夠震撼了,在千年之前,青銅冶煉和工藝水平更是讓人咋 舌。1號車上的那把大傘,傘杆上的多種工藝、功能,不愧為皇家御用的`奢侈品。據說,車輪上那個鐵板,在行車中還可發出響聲,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依依不捨地離開兵馬俑歷史博物館,我們又去參觀了唐代的華清宮,這可是唐高宗李世明等人泡溫泉的場所。我還感受到了溫泉,把手放在泉水裡,清澈的泉水從我指間流過,不像其它泉水一樣冰涼,而一股曖意從手一直到達心裡,這就是溫泉啊,真是太神奇了!
今天真是多姿多彩!雖然很累,但收穫真不少啊!
遊兵馬俑作文 篇3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出土,它舉世無雙,獨一無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歷史文物! 當我們來看秦兵馬俑時,秦兵馬俑已發掘了三個俑坑,三個坑的總面積是2萬平方米,大約有50個籃球場大。在三個坑裡,1號坑最大,這三個俑坑裡的秦兵馬俑大約有八千多個。 俑坑裡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長方形的軍陣,多麼像秦始皇統率的一支隊伍呀! 走近些去看,有很多兵馬俑手中都拿著武器:什麼矛呀,什麼盾呀,等等!武士俑身高大約1。8米,體格健壯,身高和體形勻稱;武士俑戴頭盔,穿鎧甲,腳穿戰靴,拿著武器,最後等待開戰! 離秦兵馬俑再近些,可以聽見他們的呼吸聲,能聽見他們思念家鄉的聲音! 我想:秦兵馬俑已經看到了自己的親人,想擁抱他,想告訴他自己有多麼的自豪,可是,腳卻怎麼也邁不開,只好在原地乾著急。 聽導遊說,這些凹進去的土就是埋秦兵馬俑的坑。 在觀看秦兵馬俑的時候,我知道第一個發現秦兵馬俑的人是楊志發,如果沒有楊志發,就沒有我們這個珍貴的文物!
遊兵馬俑作文 篇4
今天我和徐維佳來到長沙市博物館參觀兵馬俑,那雄偉壯觀的泥身,使我想起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辛苦。
莊嚴的兵馬俑佇立在我的眼前,它經過了多少的風風雨雨,鑄造了它堅忍不拔的身軀,我佩服那些鑄造兵馬俑的人,正是他們創造了這個世界奇蹟,也正是他們讓我們領略到中國的過去是非常繁榮的。
我們同在一個地球上,為什麼全球的人都知道兵馬俑?就是因為兵馬俑是我們中國文化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打個比方吧:假如古代文物是喜馬拉雅山,那兵馬俑就是珠穆朗瑪峰!我為什麼要這樣稱讚兵馬俑,因為它是萬古流芳的。也許在數百年以後,我們早已經變成一堆幽幽白骨,可是兵馬俑不會,它永遠靜靜的坐在天下奇觀的寶座上,因為它是我們華夏兒女的驕傲,也是我們做中國人的自豪。
我,在茫茫人海中,只是一粒細沙,而兵馬俑是那滾滾波浪,用它的歷史,它的文化,它的氣息將我卷如了它的懷抱,我被它吸引著,我想要去保護它,不顧一切的保護它,讓它不受到傷害。可是,我們的敵人——時間,卻將我們磨損得不堪一擊。
我是那麼的柔弱,那麼的渺小,它完全不認識我,不認識我的舉動。它驚訝的看著我,看著我為它做出的犧牲,可是,我,卻無怨無悔,就讓我做一顆細小的沙子,只能默默的看著它吧!也許我在它的心裡,也只是一個沙子。
兵馬俑呀!多少年來的歷史集於你一身,使你能散發出無比燦爛的光輝,在我們的歷史裡,你是不朽的化身!
遊兵馬俑作文 篇5
這個暑假,我們去位於中國西部的陝西遊玩。7月11日,我在西安市,遊西安以東30多千米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全稱秦始皇兵馬俑,位於西安東面的臨潼。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三個俑坑,一號坑面積最大,其次是二號坑,三號坑最晚被髮掘,面積也最小。
我們先進入一號坑。坑內人流如潮,我好容易才找到一個可以看到俑坑全景的位置。呵,俑坑真大——足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批立俑,它們整整齊齊的立在坑內。俑的做工很細,就連衣服上的一道條紋,也雕得清清楚楚。從高處俯看,兵俑、馬俑一行行,一列列,組成一個長方形軍陣,惟妙惟肖,真像當年秦始皇統領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一號坑未發掘完畢,許多俑尚未出土,剛發掘出來的都是被土壓碎的俑塊,每個碎塊都上了編號。每個整俑都是由幾十個或上百個碎塊拼成的,常常幾個專家拼一年還沒拼好一個俑。我深感考古學家的不易。
接下來我去了三號坑。相比起一號坑,三號坑小多了。三號坑有五米深,裡面的俑都是統領,統帥一、二號坑的大軍,固然,三號坑的俑也最少。在這裡,我還知道了彩俑,相比起普通陶俑來說,彩俑更逼真。
我們最後去的是二號坑。一進門,我便一驚:“俑呢?”坑裡全都是用圓柱形物體架成的板和一些碎塊,整俑一個都沒有——這裡幾乎沒有被髮掘。爸爸告訴我,“圓柱板”像屋頂一樣蓋在俑上,有的地方“屋頂”塌了,底下的俑也被壓碎,因此,還沒有塌的“屋頂”下可能還有整俑。我想,幾十年後再來,應該發掘好了吧!?二號坑裡有一個小展廳,裡面有一些代表性的俑。首先,我看到一個馬俑。我先是被它精細的做工震撼:細到一根馬尾絲都看得清清楚楚!乍的一看,俑上有不少膠水印子。我恍然大悟:考古學家真不容易,拼得那麼精細!接著,我看到了一跪一站兩個俑。雖然手中什麼也沒有,但一看就知道是射俑。他們眼如銅鈴,怒視前方,似乎即將就要殊死拼搏一番。爸爸給我講了一段歷史:秦王為什麼能統一中國?因為他有強大的軍隊。軍隊中最厲害的就是箭陣。開戰後,先由弓箭手把敵軍洗一遍,大部隊再去衝殺,殺他個片甲不留,敵人就喪失攻擊力。展廳內的俑個個體格強壯,身著戰袍,,手中雖無兵器,但可以看出來,有的握戈,有的持劍,有的拿盾,有的擎矛……個個目光炯炯,神色嚴峻,彷彿大敵當前,即將展開一場惡戰……
秦兵馬俑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的恢弘氣勢,讓我瞭解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是古今中外雕刻史上絕無僅有的。
遊兵馬俑作文 篇6
8月5日,我們全家去西安參觀兵馬俑,那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為什麼叫兵馬俑呢?因為有兵傭和馬車傭。
兵馬俑裡面的兵傭下有一塊石塊,這樣它們就可以穩穩當當的立著。兵馬俑的兵傭有的笑好像在說:“我們一定能贏;”有的很嚴肅似乎要打一場大戰:有的神氣十足彷彿打了勝仗。那些兵傭各色各樣,惟妙惟肖,而且這成千上萬的兵馬俑沒有一個是重複的,十分的逼真和真的人一樣。
這麼多的兵馬俑排成一個個方陣。這個隊伍最前面的叫敢死隊簡稱前鋒、隊伍中間的叫中鋒,那些對著牆的叫側鋒,在隊伍後面的叫後衛,最後面還有替補。所以這個隊伍由前鋒、中鋒、後衛、替補組成的。我彷彿看到了秦始皇率領著一支強大的部隊馳聘沙場,所向披靡,統一了中國的情景。
怎麼分辨兵傭的等級呢?根據頭飾,發紋,配飾可以區分出來,普通士兵不帶冠,扎髮髻,有的戴布制或皮製小帽,按照鎧甲來分,傳扎甲的是普通士兵,穿魚鱗甲的一般為將軍。 你看這位兵馬俑人高馬大的而且盔甲上的花紋多、鞋的前面翹的很高、頭個還帶了個帽子。應該是大官。
望著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我不由的讚歎起古代勞動人民來,多少古代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壯觀的兵馬俑。
遊兵馬俑作文 篇7
秦兵馬俑是我國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規模宏大、型別眾多著稱於世,舉世無雙。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一個組成部分。至今共挖掘出三個坑,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充分展現了秦始皇陵的結構佈局、設計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
已出土的坑中,數一號坑面積最大。走進坑內,黯淡的光線、陰冷的空氣無不訴說著歷史的厚重。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從高處鳥瞰,一排排兵傭、馬傭整齊排列著,威嚴的目光直視前方,身著甲片泛著微光,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們所向披靡、奮勇殺敵的颯爽英姿。
在過道間穿梭,凝視著他們堅毅且鎮定的面龐,想象著他們的南征北戰、浴血奮戰的場景,不由得揭起一抔黃土,體味他們的呼吸。
土從指間滑過,留下細膩溫柔的觸感,彷彿在申訴有血有淚的崢嶸歲月,彷彿在祭奠拋顱灑血的赤子英雄。耳畔迴旋的,是戰爭的號角,是不屈的吶喊,是勝利的凱歌。
環顧四周,定目細視。
武士傭身披鎧甲,手擎利劍,身子微微前傾,足蹬鞋尖微微翹起的馬靴。腦勺偏右處挽著一束髮髻,顯得簡潔精煉。他正視前方,面帶笑容,彷彿穩操勝券。深邃的眼眸中,流露出對敵手的蔑視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跪傭單膝跪地,身姿挺拔,雙手半握拳置於腰的一側。盔甲下襬醒目的硃砂點綴著,腦後的麻花辮至今仍清晰可辨。他神態自若,微微翹首,如正人君子般,眼眸中流轉著坦蕩與無畏。
騎兵傭站姿端正,一手握著武器,一手牽著韁繩。一旁的馬匹精神抖擻,肌肉豐滿,鞍韁皆備,蓄勢待發,好像隨時準備衝出陣營,踏上征程,協同主人擊潰敵軍。
縱觀全場,兵傭神態各異,或蹲,或坐,或立;或矯首昂視,或微微頷首;或眉頭緊鎖,或面帶笑容;或眺望遠方,或正視前方,或垂首凝視他們的眼眸深邃而寧靜,好像牽掛著世間萬物,卻又好像什麼都不在乎
秒針滴滴答答,又是一個千年。他們始終是原來的模樣,將所有的堅毅穿越了時間,掩蓋在深深地黃土之下,用盡赤膽忠心捍衛和守護著一個帝國。
聞名海外的秦兵馬俑是古今中外雕塑史上,一個絕無僅有的奇蹟。他們並不在乎千古流芳,只為心中的一個信念,默默守衛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