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兵馬俑> 參觀兵馬俑的小學生作文(通用4篇)

參觀兵馬俑的小學生作文

參觀兵馬俑的小學生作文(通用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參觀兵馬俑的小學生作文(通用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觀兵馬俑的小學生作文1

  暑假裡,我一遊西安,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周圍的大型陪葬俑陣,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的發現震驚世界。法國總統希拉剋曾留言說:“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了。”果真如此。走進兵馬俑的1號坑,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我真的是歎為觀止了。

  聽導遊講,秦始皇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馬俑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人、馬車和軍陣都是透過寫實手法的.藝術再現的。

  我細細的觀察了兵馬俑一番,這才發現兵馬俑塑像的精緻:俑的頭髮都是一根一根刻出來的,眉眼鼻口逼真的像真人。俑的鎧甲層層密密,疊在一起。導遊解說道:兵馬的鎧甲設計都是有目的的。這樣設計,戰鬥衝鋒起來,人不會受到鎧甲的束縛,可以輕鬆應戰。哦,原來如此。可是真人需要用這樣的鎧甲,竟然連陶俑都“穿”這麼精緻的鎧甲,秦始皇對兵馬俑的設計可真是嚴格啊。導遊告訴我:這鎧甲還不算點什麼,你細細的看每個兵馬俑吧。我照做了。我發現每個兵馬俑的神情、姿態都各不相同。發現了吧?!導遊笑著說,這1、2、3號坑中的這麼多兵馬俑,沒有一個是一模一樣的!噢,我很驚歎。

  我們同著導遊,一個坑一個坑參觀過去。這些兵馬俑相貌各異:有的沉穩剛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有的凶神惡煞,真可謂是栩栩如生。那些穿窄袖戰袍外套,披掛齊腰短甲,腳登緊帶獸皮鞋,頭戴防風帽的,顯然是些機警的騎兵。還有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足登短靴,一手牽馬一手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

  導遊講解道:原來這些都是彩陶的兵馬俑,可是出土的後三天,這些顏色都氧化掉了,真是可惜。我覺得彩陶的兵馬俑一定更神奇,更逼真吧……

  走出兵馬俑坑,我的心中十分激動。終於一覽兵馬俑坑的壯觀景象了,它展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沒錯,沒有看兵馬俑就不算到過西安!

  參觀兵馬俑的小學生作文2

  暑假到了,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到西安參觀兵馬俑,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之一。

  我們先乘火車來到西安。我們首先進入大廳,看到了真正的兵馬俑。兵馬俑像正在等待命令計程車兵一樣排得密密麻麻、整整齊齊,佔滿了大廳。

  接著,我們看了製造兵馬俑的電影,才知道兵馬俑是人們用泥土千辛萬苦地製造出來的。兵馬俑穿著戰袍,披著鎧甲,腳穿戰靴。一個個跟真人一樣大小,神態各異,姿態萬千,當時的人們真聰明呀!

  參觀兵馬俑的小學生作文3

  聽說星期天臨沂體育館將舉辦西安兵馬俑展,我以前在書上讀過關於兵馬俑的介紹,早就想親眼看看兵馬俑了,爸爸說:“明天帶你去看兵馬俑,讓你開開眼界!”我高興地說:“正合我意!”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共汽車來到臨沂體育館。就看見館門前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來到售票口,我看見有老師帶著學生來的;有父母領著自己的孩子來的;還有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是自己來的。他們都是慕名來觀看兵馬俑的風采的。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前面,交上了票,進了展廳。

  我和爸爸先參觀了展廳中間的一張展臺。臺上有幾個秦朝的立射俑,高約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颯爽。左邊和中間的幾個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著,瞄準敵人,時刻準備放箭。可右邊的就不一樣了,這些立射俑全部向後面看著,似乎後面有敵人進攻,他們神情嚴肅,嚴陣以待,好像要把後面進攻的敵人一網打盡。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一件青銅樂器,用小棒一碰,就發出悅耳的響聲,真好玩。聽爸爸介紹說,這叫編鐘,全部用青銅鑄造而成,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我不禁讚歎道:“古代勞動人民真是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呀!”

  我和爸爸又參觀了另一張展臺。展臺旁有介紹說,這是兵馬俑中數量最多計程車兵俑。只見一個士兵扶戟而立,一個士兵右手舉著一面盾牌,其他幾個手裡拿著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他們好像在保衛自己的國家。

  參觀完了兵馬俑,我想:西安兵馬俑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要是能看到西安真正的兵馬俑,那該多好呀!

  參觀兵馬俑的小學生作文4

  前幾個星期,我隨媽媽一起到文化館參觀了兵馬俑!

  你瞧,這兒的兵馬俑真多呀!有車左俑、跪身俑、御手俑、中級軍吏俑後視、立射俑、戰袍武士俑、車右俑、鎧甲武士俑等。

  現在,就讓我們逐個逐個地觀看一下吧!這是一個車左俑,只見圖片上的它站再戰車的左側,一手按著車子,另一隻手持著長炳兵器,好似在保護著戰車上的人一般。第二個進入我眼簾的是跪射俑,只見它們的衣服和樣子大致相同,都是穿著交領右衽齊膝的長衣,外面披著鎧甲,脛著大腿,腳上套著方口齊頭翹尖履,頭上的一律是用圓形發機,並且它們的動作一律是蹲跪的姿態,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上身有點向左側,並且雙目炯炯有神,凝視著左前方,讓我不禁覺得它們有幾份帥氣。

  但是這兩個還不是我最喜歡的,我最喜歡的要數戰袍武士俑了。我看見的兩個武士俑為步兵俑,身穿長衣;腰間繫著長帶;下面穿著短褲;腳上穿著履;頭上戴著圓形髮髻。它們的左手好似拿著弓,並且其中一個武士俑身材修長五官粗獷,另一個則是絡腮大胡,好似是來自西北少數民族計程車兵,而且聽說武士俑還多為軍陣前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