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變化> 家鄉的變化作文(彙編10篇)

家鄉的變化作文

家鄉的變化作文(彙編10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變化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變化作文1

  我的家鄉在小金縣,這裡有金庫般的豐收;花園般的乾淨;鮮花般的芬芳;森林般的茂密;新生命般的蓬勃!

  以前聽爺爺講,我們這裡是個人煙稀少的小山區,沒有車路,只靠牛、馬、自己的血汗從很遠的地方馱或揹回自己需要的東西,而自己出產的卻賣不上一分錢,我們的人過著艱難的日子。而現在不同了,我們這裡雖然是彎彎曲曲的山路,但,是寬闊、乾淨的柏油路,通往各家各戶把我們的土特產送往各地,賣出好的價錢。還有我們這裡有風景如畫、植被茂盛、生物種類繁多的“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具有東方聖山的“四姑娘山”,舉世聞名的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也為我們帶來了財富。

  以前,人們用一滴滴汗水澆灌出來的莊稼收成不好,費了農民伯伯的一片苦心哦。現在,科技來了,這樣新奇的農藥,那樣有效的肥料……秋收哦,家家戶戶堆得小山似的,啊,金庫般豐收的家鄉!

  以前,我們這裡到處是垃圾,可稱得上“垃圾城”了,河裡各種各樣的塑膠袋,這就是人們的作品呀!現在街道乾乾淨淨,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啊,花園般乾淨的家鄉!

  以前,各家各戶院前屋後都只種瓜果蔬菜,為了不餓肚子,不栽一株花,各種顏色參在一起,挨挨擠擠,雜亂無章,亂七八糟的院子。現在,每家都不怎麼種菜了,種上了鮮花,一年四季,各式各樣的,絢麗多彩。啊,香哦,芬芳迷人般的家鄉!

  以前,大人們常常砍樹,來換取財富,鬱鬱蔥蔥的樹幾乎砍完了。夏天非常熱大家只好坐到河邊扇扇子或躲在屋子裡……而現在不同了,國家有了退耕還林政策了,到處種上了樹,鬱鬱蔥蔥的樹林又回來了,不管是狂風還是暴雨,樹林像衛士一樣保護著我們。啊,森林般茂盛的家鄉!

  以前,我們住著破舊的房子,一下雨,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在狂風暴雨中屋子似小樹飄飄搖搖。原來孩子們沒有錢讀書,耽誤了自己最好的時光。現在不同了,國家政策好了,家家戶戶都修建起了漂亮的房子,每個孩子都走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啊,富有新生命般蓬勃發展的家鄉!

  家鄉還在不斷的變化,將會變得無法想象。家鄉,我喜歡你的變!

家鄉的變化作文2

  你觀察過家鄉的變化嗎?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恐怕你就要失望了。除了必要的遊玩與出行,我似乎剩餘的時間都待在家裡呢……過去的我認為,寫完作業以後的樂趣就只剩下了看電視和玩電腦。而現在的我可不這麼認為了……

  放假回家,第一件事情當然是放鬆自己,可當我扔下書包,拿起遙控器的時候,就被媽媽叫下來,陪她去買必需品了。

  “哎呀,真是的!買東西,幹嘛偏偏要現在買啊!我還沒看會電視,就被你拉出來了。”坐上電瓶車,不滿的我對媽媽說道。“行了。你好久都沒有陪我買過東西了。以前,你總是以做作業為理由,我不能勉強你。現在,你總不用做作業吧,在家裡也就只能看電視,陪我出來買東西,透透氣,有什麼不好的。”媽媽的聲音從前面悠悠地傳入我的耳朵,正想反駁她,媽媽又開口了:“你們這一代可比我們那時候幸福多了,那時候的我們沒有手機,頂多就一臺黑白電視而已。那時候的水頭可沒有現在漂亮。”我不禁好奇地問:“那時候的水頭長什麼樣?”媽媽想了一會兒,說:“嗯……那時候地上可沒有柏油路,鋪在地上的只有石頭。那時候的房子也沒有現在高,頂多就只有三四層。而且那時候的水可比現在乾淨多了,不像現在,水裡都丟滿了垃圾,髒得要命……”說著說著,就到了目的地,我和媽媽下了車。

  我環顧了一下四周,對媽媽說:“哎?這地方我好像來過。”“你當然來過了,七八歲的時候,你可是經常跟我來買東西。”媽媽看著我一臉不解的神情,又接著說道:“這裡是水頭的老街區,以前外面沒有路的時候,我們走的都是這條路。”

  走進店鋪,我瞬間有了新的發現。“老媽你看,牆上貼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二維碼。”“對啊,現在可是街上那些小吃流動攤都用微信支付的。”媽媽說道。

  看來,家鄉的變化可真大。有支付方法上的,更有鄉貌的變化。

  願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

家鄉的變化作文3

  在祖國的東北角有一個邊城小鎮,被譽為“百年木業之都”,這就是我的家鄉——綏芬河。改革開放之後,我的家鄉飛速發展。如今,再也不是一個默默無聞、鮮為人知的小鎮,而是一個掌握著中俄重要對外貿易和交通樞紐的百年口岸城市,也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之前,綏芬河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鎮,那時連吃一頓大米飯都很是奢侈。小鎮處處都是平房瓦屋,那時沒有人敢想象幾十層的高樓大廈。而今,人們把這個奢望變成了現實。坐在十幾層的高樓旋轉餐廳中,一邊進餐,一邊眺望整個城市,一覽無餘,很是壯觀。綏芬河也是一座山城,站在不同的高度,觀看那幢幢樓房,有高有矮,錯落有致。夜晚降臨、華燈初上,無數幢大樓,被點點的燈光裝飾的五彩繽紛,將家鄉的大街小巷照的絢麗多彩、五光十色。

  之前,綏芬河人的吃、穿、住、行基本都成問題,通訊靠吼、棉衣沒有、交通靠走。可現在不同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而今,人們幾乎都擁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以前人們面對幾公里的路程,愁眉苦臉,可現在只需要油門一踩、剎車一按,幾分鐘就到達了目的地。之前吃的大餅子嚥下去的時候,喉嚨如刀割,現在豐盛的大餐,讓人們口水直下三尺。之前的勞動人民,在鵝毛大雪紛飛的冬天基本都穿的不暖,現在好了,大棉襖、二棉褲抵抗嚴寒綽綽有餘,甚至人們為了追求美麗時尚,還穿上了羽絨服和裘皮大衣。人們從此以後告別了走路累,吃不飽、睡不好、穿不暖的時代了。

  我的家鄉,這個邊城小鎮,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交通發展方便快捷,豐盛的大餐令人垂涎,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質的飛躍。十幾年的變化,綏芬河慢慢成長起來。我愛我的家鄉,願為家鄉的變化獻出自己的微博力量。當然,我更要努力學習,當我長大後,一定要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繁榮!

家鄉的變化作文4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淮北市,那裡有著美麗的相山公園和繁華的街道,文明和諧的小區,知榮明恥的市民。

  近些年來, 淮北市的面貌是日新月異,一天比一天美麗,一年比一年富饒。變化可大了。

  以前,四馬路那兒是一片荒地,長了許多的野草,還有人居然把那裡當成了厠所,真是不堪入目。在19XX年的時候,淮北市市政府把四馬路 兩邊建成兩個大廣場,供人們娛樂休息,週末的時候,有的人在廣場上滑冰,有的人在廣場上練舞,還有的人在那裡經營一些小的娛樂專案。……新建的廣場上還有兩條巨龍呢!每當到週一、三、四、五的晚上,兩條巨龍身上的霓虹燈,就會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來,廣場上還有許多的噴泉,每當在週四、週五的傍晚兩條巨龍身上的霓虹燈和噴泉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同時開放,有的人聽到音樂還不由自主的跳起舞來。尤其是世紀廣場中心的噴泉一下子就噴出幾十米高的水柱,周圍的小噴泉相映成趣,再加上自動變幻的燈光,場面真是壯觀,吸引了很多遊人,共同欣賞著城市美景,盡享其中的歡樂。

  以前,我們淮北人住的都是低矮的平房,但如今,只見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已呈現出現代化城市的風景與氣派。現在人們上樓去,都不用自己爬樓了,直接坐電梯想上幾樓上幾樓,反正幾秒鐘就到了。

  以前,淮北市隨處都可以看到口香糖之類的東西,人還隨地吐痰,但現在經過區委會的大量宣傳,人們從隨地吐痰和隨處吐口香糖的惡習中走了出來。人們不再隨地吐痰和隨處吐口香糖了。有時,人們見倒垃圾還會主動檢起來呢!小區裡綠草如茵,花兒綻放,連人們的臉上也總是掛著微笑。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非常舒心。

  祝願我的家鄉,在家鄉人的共同努力下發展得越來越好,能被評選為全國的文明城市的第一名。

家鄉的變化作文5

  翻閱姑姑的影集,看著、看著,我彷彿走進我姑姑的童年。身穿“大朵朵花”的衣服,一條紫色的褲子和一雙“解放鞋”正和幾個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在一個四和天井院壩裡玩耍。

  另一張照片是在一個山上照的,背景就是我們美麗的山城——利川。仔細看去兩排的瓦房,中間有一條很窄的街道,原來這就是解放大道。而在離解放大道不遠處看去,有一條比較寬大的路,但房子好像間隔得比較遠,都是一些高兩三樓的平房,仔細對照這就是正在修建的清江大道。

  看這一張是坐在“拖拉機”上照的,背景是以街道為主,街上看不到幾輛車跑,路上有幾個年青人騎著腳踏車。

  “向芷瑩、向芷瑩”。是媽媽在喊我!我彷彿從夢中醒來。“走,超市買菜去”。我緊跟著媽媽身後來到街上,我正準備過馬路,媽媽一把拉住我;大聲說到:“過馬路先看好有沒有車”。忽然一輛“計程車車”從我身前跑過去,車一輛接一輛的來來往往;等了好一會兒,我和媽媽才到了馬路對面。以前人多車少。現在是路寬車多了,想起我剛才看過的照片,我對照眼前的街道看著,一棟棟高樓大廈整齊的排列在街道兩旁,人行通道上一排排四季長青的樹,給來往的行人遮擋著太陽,不知不覺來到了超市,在蔬菜區,幾百上千個品種的蔬菜,看得我們不知買什麼菜好。聽奶奶說:“以前什麼季節就只能吃什麼季節的菜,特別是冬天,就是以大白菜和蘿蔔做‘當家菜’。”現在好了無論什麼時候想吃什麼菜,就可以買到什麼菜。

  回到家,媽媽拿著手機,給我姑姑打電話,叫她們下午到我家來吃晚飯。然後開啟天燃氣,開始忙著煮飯、做菜,而我坐在沙發上發呆的想著“長輩們和我們這一代的生活變化真大。在變化中說明了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

  我真誠的宣告祖國媽媽,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獻上我的力量,同時也真心的祝福我們的黨與日月同輝!祖國騰飛吧!

家鄉的變化作文6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一首《憶江南》,曾引起多少人對江南的無限嚮往。可有幾人知道,座落在長白山脈完達山東麓張廣才嶺之間的牡丹江市,竟有著"塞外江南"的美譽,是北方著名的“魚米之鄉”。我的牡丹江是河谷盆地,山勢連綿起伏,河流縱橫,俗稱“九分山水一分田”,牡丹江不但四季分明,而且氣候宜人。世界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鏡泊湖便位於牡丹江市的西南面,牡丹江市是一個風光秀的城市。

  以前,在牡丹江的一個著名抗日地點——八女投江,可不像現在這樣。在以前地都是土路,走起路來塵土飛揚,飄進人們的嘴,鼻子裡;而現在都是用磚鋪成的地;以前的道路兩旁光禿禿的一棵樹也沒有,都是一些野草,而現在棵棵蒼天大樹拔地而起,旁邊的樹在晚上還有燈光環繞在身旁,樹旁還長著一片片的小草,還有幾個小鹿再吃草。在冬天,以前沒有什麼可以玩的,只能在冰上打一打爬犁。而現在玩的東西多得是,江岸的道路

  兩旁玩的很多,就像是一個兒童樂園,到處充滿著歡聲笑語。在冰面有冰滑梯,人們一個接著一個的玩;還有著一年一度大雪堡,那裡有著雪做的物體,千姿百態,漂亮極了,許多遊客都來參觀,還有······

  被開發的地方還不止這一個,目前,已開發利用的主要風景名勝古蹟及人文景點有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牡丹峰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自然保護區、牡丹峰滑雪場、八女投江紀念雕像、橫道河子東北虎飼養場、威虎山猛虎觀賞園、蓮花湖等30餘處,其中丹江市的鏡泊湖,是中國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省級旅遊度假區,牡丹江江心島上坐落著全世界最大的雪堡,還有亞洲最大的滑雪場———亞布力滑雪場。這就是我的家鄉,美麗的牡丹江。

  牡丹江是我的家鄉,這座美麗的邊陲小城,沒有大城市的喧囂,正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不斷地進步和發展。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她。

家鄉的變化作文7

  要說變化,我覺得三道嶺發生的變化最大。不信,你聽我來講講。

  首先說人們居住的條件吧。以前人們居住的都是土塊房,隨時都有可能倒塌,而現在人們居住的是堅固的樓房。以前,人們看的都是12寸的黑白電視,而現在看的是高階的液晶電視,有的人家還使用了更大更高階的3d電視。以前,人們家裡根本沒有電器,現在,洗衣機、電腦等各種各樣的電器逐漸進入了老百姓的家庭。以前,人們用熱水很麻煩,現在安裝了熱水器和太陽能以後,人們用熱水更方便了。以前在土塊房裡面,冬天常常凍得瑟瑟發抖,現在樓房裡有了暖氣,再也不用擔心冬天太冷了;有時在夏天人們會熱得不得了,渾身都出汗,現在有了空調,夏天也不覺得太熱了。

  人們吃的食物也發生了變化。聽爺爺說以前吃的都是白菜土豆、包穀面饅頭,一頓飯基本上都吃不飽,吃點窩頭墊墊肚子就滿足了,而且一年裡根本吃不了幾次肉,只有到過年時才能吃到肉。如今就不一樣了,蔬菜各種各樣,不像以前,只有幾種,而且冬天也能吃上新鮮蔬菜,想吃肉也可以隨時去市場買,如今的市場各類蔬菜和肉供應充足。

  人們穿的衣服也發生了變化,以前冬天非常冷人們基本上都穿棉襖,而現在有了保暖的羽絨服,人們在外面也不怕冷了。現在,老百姓生活條件好了,四季都有各式的衣服穿,很漂亮,還講就高階時尚。

  人們的交通工具發生的變化最大。以前人們出行基本靠走路,少數人有腳踏車那都是有錢人了。而現在呢?泥濘的土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交通工具也由以前的腳踏車變成現在的摩托車,電動車,甚至是小汽車等,行駛在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上,大大提高了人們出行的速度。

  這就是我所瞭解的三道嶺的變化。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我會讓三道嶺的變化更大。

家鄉的變化作文8

  直到現在,我還清晰記得幾年前我去山區老家的情形。我想象中的鄉下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可看到眼前的一切就失望透了……是啊,那時的鄉下老家人們的生活條件很差,衛生也不好,更別提環境優美了!我那次玩得不開心。

  今年爸爸又一次帶我去鄉下老家,如今一切都變好了,我幾乎都不認得路了。幾年前那個只有數排低土房土牆構成的街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無數棟氣派的兩層小洋樓,商店鱗次櫛比,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想買什麼都有。街道清潔衛生,再也看不到那些羊糞、秸稈了。不時有各色農用車輛和小轎車來往,也捲不起多少塵土了,因為現在老家四通八達的土路,全變成水泥路了。你只會看見行色匆匆的小販,穿梭於大街小巷,忙著做生意,悠閒的老人牽著孫兒在街邊漫步,勤勞的主婦來往於各個攤位,討價還價……音樂聲、買賣聲以及各種車輛的喇叭聲……這一切會讓你感覺恍然走進了某個不知名的小鎮。

  國家“整村推進”政策讓我們農村老家有了很大變化。幾年前,我一進村就一直捂著鼻子或戴著口罩。受不了村中隨處可見的驢糞、羊糞、豬糞、狗便、雞糞的味道,還有家家戶戶敞露在外的廁所散發出的刺鼻氣味都令你難以忍受。現在這些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高矮不一的小洋樓錯落有致散落在村中,房前屋後的白楊樹和沙棗樹與院內的花草賽著芬芳,整齊的豬舍雞籠裡動物們爭著成長,廁所早搖身一變,成了現代化的沖水廁,人畜的糞便都被沼氣池吃掉了,為村民們提供了生活燃料,你哪裡還聞得到它們的臭氣呢?房簷下掛著的一串串金燦燦的玉米才讓人記起這裡是農家小院……

  到了奶奶家,我張大嘴巴,懷疑自己的眼睛:低矮的小土房變成了二層小樓。家裡的破銅爛鐵換成了各種傢俱,電視、洗衣機、電冰箱、電話……這些以前只有城裡才有的東西,奶奶家一樣也不缺。

  現在農村的變化真的很大呀,山綠了,水清了,好玩的地方可多了。許多城裡人都選擇在鄉下度假呢!如今的農村太美了!

家鄉的變化作文9

  ”寶寶,咱們回家吧!“這是奶奶最經常對我說的話了。而我每次卻不能如她所願,只好讓奶奶抱著希望等我回心轉意。每次我都猶豫不決,在想:是否要回到那個坑坑窪窪的地方?每次,同樣的問題總是在我的腦子迴盪。

  這時,我想起了我與以前的同學在坑坑窪窪的學校操場上一起遊樂的情景,我睡的床沒有蚊帳,晚上我總是被蚊蟲叮咬,或許是因為我的血太好喝了吧!,泥濘的路上只要是在下雨天時,我們就不能出家門,因為外面的路上到處都是深深的坑,如果一沒有留心,就會陷下去。奶奶看透了我的心思,對我說:寶寶,現在我們福建老家大翻修了呀。我將信將疑,對奶奶說:真的嗎?那泥濘路沒有了?那大蒼蠅沒有了?”

  於是,爸爸媽媽就趁暑假帶我和奶奶回老家了,自從我的父母在異國他鄉買了房子就把爺爺奶奶接到外面來住,十幾年了,我們從未回過家,爺爺奶奶對家鄉老房子的“呼喚”已經不止一次了,而是長期的,十幾年了,對家鄉的思念一點也沒有減少過。今天,我們終於回到了故土。

  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到家了。

  回到家鄉,我驚歎地說:”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擦了擦眼睛,我沒有眼花啊,不過以前那彎彎曲曲的小路都成為了一條條平坦的柏油路,路的兩方種滿了象徵我們榕城的——榕樹。高樓大廈撥地而起。

  我們一家人來到老家;哇,我們的家讓伯伯佈置的變了樣: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潔白無暇的雪花。傢俱也是十分嶄新的。房子十分大,他們再也不用煤灶煮東西了,都換成煤氣爐,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天堂”。走到了一個房間,看見了一個具有高科技的東西。呀,這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電腦。伯伯熟練地操縱著電腦,像彈琴似的。媽媽也有一臺電腦,她也很打電腦。我想不到家鄉人的素質提高得那麼快!吃過晚飯,我悠閒的在田野上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種款式的犁田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猶如在讚揚家鄉的變化。

  家鄉的人變了,交通也方便了,電氣什麼的都有了。是什麼讓這些變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若是到了未來,這裡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家鄉的變化作文10

  我爺爺奶奶家在新化水車鎮,那是一個偏僻的小鎮。這幾年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連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變化最大的是道路。以前,我不願意去奶奶家,因為路很不好走,坑坑窪窪的,車子在這不平的路上行駛時,左右搖晃,使人頭很暈。這樣搖晃四五小時後,還得步行一段崎嶇的山路後才能到達奶奶家。可我這次去奶奶家,發現那裡的路大大的變了模樣:原來坑坑窪窪的小路不見了,變成了平整的水泥大道,車子在上面行駛很平穩;道路也變寬了,可以容下兩輛大卡車並排行駛。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走山路去奶奶家了。水泥路也通到了這個偏僻的小鎮上,車子可以一直開到奶奶家的小院裡,真方便!我也變得愛去奶奶家了。

  奶奶家以前住的是一座低矮、黑暗、簡陋的舊房子,洗澡、上廁所都很不方便。可我這次去奶奶家,竟找不到奶奶的家了,因為房子也變成新的了:是一棟三層的小樓房,小樓外牆貼上了白色的瓷磚,非常漂亮。進去看看,哇,好大啊!整座房子有三套二室一廳的套間,每個套間都有衛生間、自來水,還有熱水淋浴,真方便!傢俱也一應俱全:有藍色的沙發,黑色的電視機,白色的冰箱,紅色的煤氣灶……簡直比我家還要漂亮!現在,矮小的舊房不見了,農村裡家家戶戶都蓋好了這樣的新房,遠遠看去,一排排漂亮的樓房豎在青山綠水間,好看極了!

  以前,奶奶家那裡只要一天黑,外面就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所以很少有人出去。現在可好了,奶奶家門前的小街上裝上了路燈,只要天一黑,路燈就會亮起來,把整條路照得亮亮的,人們就不用再為天黑而煩惱了。奶奶家門前有一條小河,以前一些不講文明的人往河裡亂倒垃圾,河水被嚴重汙染了,日積月累,河裡散發出一陣陣惡臭。現在,河面上的垃圾不見了,河水變清澈了,惡臭沒有了,魚兒在水裡吐著泡,好像在感謝大家:“謝謝你們,給了我一個漂亮、舒適、乾淨的家!”這幾年來,家鄉的人們素質提高了,講文明瞭,不亂丟亂吐,還有人來幫忙清掃垃圾。我的家鄉環境也變得越來越乾淨了!

  我的家鄉在一天一天不斷地變化著,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去建設自己的家鄉,讓我們家鄉的變化更多,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