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變化> 【精華】春節變化的作文3篇

春節變化的作文

【精華】春節變化的作文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變化的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變化的作文 篇1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就連過春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爺爺追求吃飽

  爺爺過春節特興奮,因為只有過年時才可以吃頓豐盛的晚餐,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吃上幾個蘋果,那種香甜的感覺直到現在還在爺爺記憶中回味無窮……吃年夜飯時,全家人都狼吞虎嚥,似乎所有的菜只要帶點肉,都比以前更加可口,葷菜一會兒就一掃而光了。這是一年中吃的最飽的、最豐盛的一頓!

  那時候,不是所有人都能穿上新衣服的,俗話說:“新老大,舊老二,補補洗洗是老三”在爺爺家裡,只有爺爺能穿到新衣服。其他人就只能自己穿自己洗乾淨的舊衣服過年了。吃過飯,按規矩就該長輩發壓歲錢了,大多數孩子可望而不可求,有5角錢就夠奢侈了。

  爸爸追求吃好

  到了爸爸這代,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飯桌上的美味佳餚增多了,有時餐桌上還會“冒”出一瓶“洋河”酒,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甲魚、蝦、海鮮漸漸走近了春節的餐桌上。

  爸爸在年夜飯餐桌上吃到了的美味佳餚,大魚大肉反而被冷落到一旁。無論是老大還是老二都可以穿上夢寐以求的新衣服了。壓歲錢不再是遙不可及,五元、十元都是小意思啦!吃完飯,爸爸一家人就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春節聯歡晚會”見證了爸爸過春節的開心、快樂!

  我追求文化

  “芝麻開花——節節高”,21世紀的我過春節玩出新花樣了,飲食更注重綠色文化了。餐桌上吃得最多的是綠色無汙染的野菜,畢竟健康是第一麼!買衣服不是過年的唯一,平時只要有需要都可以買,壓歲早已漲到幾百了。爸爸說,壓歲錢的四分之一我可以自己保管,這樣可以鍛鍊我的理財能力。吃完飯,我就來到空地上,放起“滿天星”煙花,這種煙花真是名副其實,就像滿天的星星一樣。天空中不時綻放出五彩繽紛的煙花,增加了春節的喜慶氛圍,就連空氣中瀰漫的火藥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

  我們的祖國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相信以後,我們的春節一定越過越好!

春節變化的作文 篇2

  時光猶如白駒過隙,眨眼間又是一年的春節,又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是人們期待已久的日子。在這一天,不管是遠離家鄉的遊子還是辛苦打拼的民工,不管離家多遠,他們都會回到那魂牽夢縈的地方——家鄉!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天倫之樂。以前的春節是人們最忙碌且幸福的日子,然而現在的春節好像改變了什麼。

  關於春節的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後來人們為了嚇走年獸想出了一個辦法,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所以人們就把家門口貼上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院子內放鞭炮,年獸一看那大紅紙就不敢進老鄉家裡了,再一聽那噼裡啪啦鞭炮聲就被嚇跑了,從此再沒敢出來害人。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自然少不了依傳統放鞭炮。別說這家家戶戶放鞭炮還真是讓年味更加濃厚了,雖說放鞭炮十分的熱鬧,但近些年節日放鞭炮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由於越來越多的鞭炮燃放使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差。中國人有個傳統,過年過節時都要燃放鞭炮,一方面顯得喜慶,另一方面中國人認為可以驅邪,這個傳統一直沿用至今。現在市面上的鞭炮各式各樣,很受歡迎。可是,在你享受那噼裡啪啦的聲音給你帶來樂趣的時候,你是否認識到燃放鞭炮給你、給大家帶來了什麼危害呢?燃放鞭炮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危害,例如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噪音汙染,在放鞭炮的時候還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以前的天空是純淨清新的,那時候我們並不知什麼是霧霾,更不知道那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然而如今的空氣情況很不好,如今大部分地區春節前夕出現了長時間的霧霾天氣,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裡多次提醒人們在春節期間要少放鞭炮,以緩解質量極差的空氣。可即使這樣還是有人在春節期間大量燃放鞭炮。那正是對大自然的不尊敬,地球母親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如今已是千瘡百孔,而我們卻仍在傷害她,春節少燃放煙花爆竹不正是對她的關愛嗎?

  春節對我們來說一直很重要,而現在卻因為它的重要而影響了我們的環境。其實春節就是一個讓全家團圓的日子,只要家人能夠團圓到一起,那就比什麼都重要,何必非要放鞭炮呢。與其放鞭炮還不如我們減少對環境的汙染,為子孫後代留一片純淨清新的天空!

  春節在漸漸的改變,不過是越變越好,越變越貼近生活!

春節變化的作文 篇3

  過去

  爸爸曾經給我細細地描述過他兒時的春節。剛剛進入臘月家家都爭先恐後的後買年貨,孩童們,則是欣喜的期待著除夕夜一桌子的菜餚和漂亮的新衣服,臘月二十八左右家家戶戶響起了鐵鍋和鍋鏟的撞擊聲,瓜子兒在鐵鍋裡不停的翻騰著,當第一鍋瓜子兒出鍋後,分成一碗一碗的拿給左鄰右舍品一品,嘗一嘗。當除夕夜臨近的時候,巧手的孩子們用木條做成燈籠的框架,用白麵熬成漿糊,輕輕的刷在燈籠的框架上,再用紅紙將它包裹,待燈籠完工後孩子們看著它,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除夕晚上孩子們會挑著燈籠挨家挨戶的去拜年,老人們會摸摸孩子們的頭,笑眯眯的抓一把糖,再遞上一個紅包,孩子們一蹦一跳地道聲新年好,便急急忙忙的趕往下一家。年味濃郁而又溫馨。

  現在

  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馨的季節裡,春節不知不覺的掩埋了平靜的日子,迎面而來。現在的春節在大街上很難尋覓道孩童蹦跳的身影。雖然道路兩旁掛起了紅紅的燈籠,但耳邊只有稀疏的幾聲鞭炮響。孩子們無非就是看看電視,玩玩電腦。大人們也就是逛逛商場,年貨置辦齊全回家又打起了麻將。人們很少像從前一樣去串門,只是打個電話,發個簡訊輕描淡寫地問候一下。年味越來越淡了,感受不到父親所說的那種濃濃的春節氣息。

  未來

  我期待著家家喜氣洋洋,掛著彤紅的燈籠,貼上喜慶的春聯,忙忙碌碌的去置辦年貨。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東道主做上十幾個菜,每一道菜都有它不同的含義,比如紅燒魚,代表年年有餘,多吃豬蹄或雞爪可能預示著大人在新的一年裡做官掙錢,學生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進步考出好成績,圖個好彩頭。

  我期待著在大紅色裝點的廣場上,伴著喧囂的鑼鼓聲,金黃色的舞龍隊伍在沸騰的人群中滑翔、穿梭,追逐著那精巧的繡球;孫悟空拿著金箍棒,抓耳撓腮,左顧右盼好像又有了什麼餿主意;豬八戒吃力地扛著靶子呆頭呆腦好像在期待它的壓歲錢;春節在人們的期盼中悄然到來。

  我期待著夜幕中伴著一聲巨響,一簇簇煙花綻放在無邊無際的夜空,四處飛濺,彷彿要把祝福送到千家萬戶,散發著五顏六色奪目的光彩。

  其實,春節不僅僅是一種文化,也不僅僅是我們偉大民族的盛典,春節是我們心中一個永不消失的情節,一個祝福的隱喻,是一棵春天抽芽夏天開花秋天結果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