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愛心> 【熱門】愛心的作文四篇

愛心的作文

【熱門】愛心的作文四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心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心的作文 篇1

  愛不僅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分享。如今社會,街頭跌倒無人扶起的老人、公共汽車上無人給孕婦讓座的乘客……這些現象普遍存在。也是因為這樣,我對這社會的好越來越淡了!直到遇見她,我才認識到,社會處處充滿愛。

  她,一名路人。那天,她走在路上,突然,聽到一聲,很弱的嘆息,她上前看:一位老婆婆跌倒了,但無人扶,旁邊有很多圍觀者,包括我。她毫不猶豫的動作,驚醒了我們。我們其實都很怕“碰瓷”,很多人遇到過,包括我。那位老婆婆,最終沒事。她謝了很久那位女孩。她的行為讓很多人感動,因為現在很少人能向她,做到毫不猶豫的,沒有幾個。

  我,覺得很慚愧,我比她大,卻只是做了個旁觀者,我決定我要向她學習,做個有愛心的人。社會正是缺少了向她這樣的人,我們要學會樂於助人,社會才會更和諧。

愛心的作文 篇2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每當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前不久學校舉行的那一次“愛心義賣”活動。

  記得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同學們懷著激動、興奮的心情,排著隊伍來到了操場參加愛心義賣活動。這次義賣活動的方式就是將自己已經看過的書打折賣給其他同學,再將賣書所得的錢捐獻給學校的愛心基金會。學校規定每個班級設定一個書攤。

  義賣活動開始了,只見每個班前面都擺開書攤,幾位同學做賣書推銷員,熱情地邀請同學們來買書,叫賣聲一浪高過一浪。只見他們把書擺放得整整齊齊,幾乎能和書店媲美了。這兒是一疊故事書,那兒是一疊文學書,還有許許多多如科技書、作文書等等。整個操場都成了書的海洋,人的海洋,真是熱鬧非凡啊!

  每個書攤前的“顧客”絡繹不絕,許多書在同學們的叫賣聲中跟隨新的主人離去了。看到有幾個班的書快賣完了,我們班的戴珂也不甘示弱,你瞧,他高舉著打折的招牌,大聲地喊:“賣書啦……賣書啦……絕對物美價廉,快過來看一看啊!你帶走一本書,留下的卻是兩顆愛心啊!賣書啦……絕對價廉物美……”這時,一位四年級的同學被吸引了過來。戴珂連忙迎上去,滿臉笑容地說:“這位同學,過來看一看吧,我們這裡有適合你們四年級的《名師點撥》、《同步作文》你要哪樣?”那熱情勁真像一個老練又能幹的推銷員。那同學猶豫了一下,他趁熱打鐵,接著說:“買吧,想想那些生活困難的同學,讓我們盡一份微薄之力吧,買了書,你既得到了知識,又獻了愛心,何樂而不為呢!”那位同學聽後,果斷地說:“我兩樣都買!”“好,總共十元。”戴珂一邊給書一邊收錢,忙的不亦樂乎。因為又做了一個“生意”臉上笑眯眯的。等這位同學一蹦一跳地離開了,他又接著喊:“賣書啦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帶走一本書,留下的卻是兩顆愛心啊……”響亮的叫賣聲,在操場上空迴盪。吸引了許多同學前來,戴珂和推銷員們又推銷掉了好多書,我班同學捐獻的書慢慢少去,不一會兒,全都賣完。同學們數著辛苦掙來的錢:“十元、五十元、一百元”臉上洋溢著收穫的喜悅。我們把這次義賣總共四百四十元收入全都存入了學校的愛心基金會,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貢獻出一份愛心。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微薄的。但是,許許多多人的力量合在一起便是無比巨大的!

  這次義賣活動,我們不僅奉獻了自己一份真誠的愛心,還提高了日常生活的能力,真是受益匪淺。

愛心的作文 篇3

  在我們的生活實際當中我有一些新的發現,比如:我發現了蝸牛是怎樣吃草的、凳子為什麼這麼堅固等等……但我還發現了一樣莫名其妙的“東西”它雖然不算是發現,因為有些人本身就有了它的,但是有一些人是到死也沒有的,儘管你有再多錢也買不到這樣“東西”我想你們大家IQ 不差的話,應該猜得出來的—的確—它是愛心。如果沒有了愛心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了,在我的生活當中也有這樣的事。

  有一次,我在家裡津津有味地躲在看著電視。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說:“去給我買一包鹽回來。”我去了商店的路上發現了一個迷了路的小孩子在那裡哭。我想過去幫小孩子的忙的,可是媽媽卻叮囑我一定要在五分鐘前把鹽買回來,我只好離開了,我買完鹽再回到那個路上時。已經有人在幫他了,他是我們隔壁家的小米。他不是很少時間出來的嗎?這次怎麼出來了?原來他看見小孩再那裡沒人幫那個小孩覺得他很可憐,就出來幫了一下他。當我看到小米本身就不可以出來的,竟然擠出了時間幫小孩找媽媽。當我看到這個場面的時候,我的心裡有著一種非常想痛苦一場的心情。可是,已經太遲了,我頓時感到十分慚愧和後悔。

  在這裡我悟出了一點道理:愛心不是隨便就能拿到的,而是要靠你自己有沒有能力可以爭取。

愛心的作文 篇4

  愛心是照射在冬日裡的陽光,使病痛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獨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一股出現在沙漠裡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命的希望,奉獻愛心,讓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愛的痕跡。

  叢飛被評為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在他37歲的短暫人生中,進行了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參演400多場公益演唱會,他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累計捐款300多萬。直到他去世的前十天,他提出停止靜脈不要治療,要把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還提出在去世後捐出眼角膜。叢飛捐出的眼角膜使五名眼疾患者受益。

  王紳森早年在工作中遇到生活困難的學生,都會自掏腰包,及時幫助。自20xx年起,他開始依靠回收廢舊物品掙錢助學,一個晚上下來,他可以撿滿兩三輛三輪車,每個月下來撿到四五百元,多年來,天天如此。

  這樣無私奉獻的人多得數不勝數,王玉給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捐款每年兩萬,堅持15年,並承諾能夠捐助30年。白若禮老人一位退休職員,20多年,20年的歲月捐款35萬,資助了300多個學生上學。把整個寒冬掙來的3000元錢,全交給了某校的貧困學生們。90歲已無力再踩上腳踏車,也無力再經營支教公司,他就去給人看車把省吃儉用的錢存著,存夠了500元,再捐出去。

  她們都跟那些孩子們素未謀面,卻毫無怨言的付出自己的所有,他們的事蹟感動了許多人,感動了全中國。

  也有許多人用小事默默地奉獻自己的愛心,公交車上主動給了老人,小孩,孕婦讓座。扶老人過馬路,給乞討的人投一點零錢,買下賣小商品的那些老人的東西。也許這些都只是小小的舉動,但他們的愛心,讓這個社會變得溫暖有愛。

  愛心是一首動聽的歌謠,讓疲憊的人們感到溫暖,我們應多奉獻愛心,做我們力所能及的。讓這個社會,這世界變得不再那麼商業化,而是人情味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