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900字> 春節高三作文900字(通用10篇)

春節高三作文

春節高三作文900字(通用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高三作文900字(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高三作文1

  又是一年。清脆的聲響和新的希冀從大山深處蠕動,孤寂了的殘雪從殘垣的牆隅處打著旋風狂舞。沉睡了的孤寂在孩子燃放的爆竹聲中蕩然無存。儘管幸福幾何,辛酸幾何,待春節將至,一年的辛酸,一年的幸福,都隨著煙花綻放。一切迷茫,在當我踏入其中時都雲開霧散。

  今年的春節與往年不盡相同。可能是因為年歲稍長的關係,沒有過多的激動與歡喜,只有淡淡的欣慰。大概每日埋在功課與知識中的我,早已失去了那份純真吧。如今我正坐在書海中,微微舒展筋骨,眼睛便自然地望向了窗外。燈火通明,人群熙攘,就連清冷得不涉人間塵埃的明月,彷彿也添了幾分煙火氣。霎時我想到那句“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便嘆了一口氣。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來的父親面帶著笑意緩緩推開門,端上了一杯熱水。他看到我嘆氣,並沒有過多地詢問我,只是拍拍我的肩,又慢慢關上門出去了。

  為什麼我總覺得一切越來越枯燥,越來越無趣了呢?我一點學習的心思都沒有了,只是靜靜地坐著,腦子裡思緒萬千。以前總覺得過了一年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現在在許多瑣事的壓迫下邁不開步。記得曾經在一篇初中作文中寫過,“我要踏遍山峰谷壑,看英雄留下的豪情萬種;我要倚立在水天的盡頭,笑看芸芸眾生的起起落落……”當年的豪情壯志,像遠古吹來的風,一陣一陣,不切實際,卻讓人感動。壓力排山倒海般襲來,就像在一條小徑上行走,而我忘了為什麼出發。

  抬頭仰望天空,天變得很黑,一副深不可測的樣子。生活平淡而單調,讓我有一種頭暈目眩,彷彿遺失了什麼的感覺。人們的腳步太匆匆,快得讓我抓不住他們的一絲絲痕跡。然而,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感動,是否我的腳步也太匆匆,如同趕著人潮的末班車,匆匆地來不及抓住什麼?難道我就如此鈍感,沒有人情味,連人世間不多的歡愉和溫暖都抓不住嗎?

  時鐘滴滴答答地響著,時間一如往常地流逝。我靜靜地看著時間流逝,心裡開始有了幾分慰藉。是啊!縱然時光飛逝,那些足跡不會消失,那些往事值得珍惜。知道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彌足珍貴,也知道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變遷,對於舊去新來的時光,我反而有了迎接它的勇氣。時間即使無情流逝,也會帶給我們一絲清涼,留在我身後的腳印,也會讓我珍惜,是它把這段路踩成了前進的音符。這串腳印依然變化著,而我要學會笑著擁抱它,以一個嶄新的面目迎接它。

  春節高三作文2

  我們家鄉春節別有一番風味,從春節前幾天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

  春節前幾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貧困的家庭裡,這幾天也要買很多東西。大人們要買過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店鋪多數過年不開門。小孩子就首先要買爆竹。等到萬事俱備,之欠東風時,就盼著春節到來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人們盼呀盼終於把春節給盼來了。春節真熱鬧。大家都要穿新衣,還要貼紅紅的的對聯和吉祥的年畫。中午要吃團圓飯,在吃團圓飯前,還要放鞭炮,那天除了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吃這頓飯。

  吃完團圓飯,除夕夜也悄悄地來了。我們這裡除夕要守歲,雖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午夜時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要放鞭炮,放禮花。漆黑的天空一下子變得亮了起來,好像白天一樣,鞭炮聲震耳欲聾,經久不絕古老的小鎮便洋溢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餃子,餃子也叫”元寶“預示著招財進寶。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樣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不時從門縫裡飄出的飯菜香味和人們的歡聲笑語訴說著人們的幸福美滿。

  正月初二要給自己的長輩和親戚拜年,去時一般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家鄉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元宵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最快樂的也是我們小孩子了。我們可以拿到許多的壓歲錢,又不用做作業,還能自由自在的放鞭炮,每一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都伴隨著我們的歡笑。

  家鄉的春節是快樂的,我愛家鄉的春節。

  春節高三作文3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

  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著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著美酒佳餚,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裡啃著美味水果,手裡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春節高三作文4

  有人說,高三是一場長達一年的戰爭,最後的最後,我們同歸於盡。但在我看來,高三時我們成長路上很關鍵的一課,這一年,是奮鬥的一年,這一年是拼搏的一年,這一年,是成長的一年,這一年,是收

  獲的一年。奮鬥的人生不悔看,又有人不去吃飯,只因一道立體幾何題沒弄懂。看,有人在哭,只因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看,有人在跑步,只因逐夢的路上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作為支撐。一切都是那麼真實的出現在我的周圍,真令人感動。沒有人再去談論哪部電視劇是哪個明星主演的,哪個綜藝節目更好玩,哪個藝人又有什麼花邊新聞,這些都已經不復存在。有的只剩下奮鬥。拼搏的人生不累老師說,不拼不博,高三白活,不苦不累,高三無味。句句錙銖,令人深思。是啊,人生又有幾個這樣可以不顧一切為夢拼搏的時候,如果不能好好把握這個機會,真的會後悔。不記得是哪位大師曾經說過,人生是由無數多的點組成,只有每個點都是實心的,組合起來才不會有缺陷。我一直深受這句話的影響,正在踏踏實實的走好我的每一步,不給自己後悔的機會。成長的我們不累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高三的我們應該放平心態,堅信自己是最棒的我們行,我們一定能行,沒有付出哪來的回報。面對那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分數,我們要學會了一笑而過,儘管心中苦痛。面對那如山的卷子,我們學會了用看待朋友的目光去看待它們。面對一次次的心理壓力,我們學會了在操場上一圈一圈的揮灑汗水。面對那烏漆墨黑的黑板,我們學會了長時間的注視。面對老師的教導,我們學會把它記在心裡。面對那些成績突飛猛進的同學,我們學會謙虛。這一年,我們一直在成長。再也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鬧騰好幾天了,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再也不會晚上聊天到深夜了,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在也不會認為老師說的話平淡,虛無,原來每個字都有其深刻的含義。不經歷高三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不經歷高考的人不是完整的人。只有拼盡全力去實現夢想的人才會有輝煌的人生。沒有夢的人是活死人,有夢不去追求的人是死活人。全力以赴,我們一定可以的。

  春節高三作文5

  春節,顧名思義,它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大地甦醒的開始。春節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在這個喜慶的節日裡,我們家舉行了包餃子的活動。

  看!爸爸調著餡兒,媽媽和著面。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媽媽先包了一個給我示範一下。該我大顯身手了,我按照媽媽的樣子:盛一勺餡放在餃子皮的正中間,然後把餃子皮對摺,再用手捏合在一起。不一會兒,我的餃子就包好了,看看媽媽的餃子,聽著個將軍肚,精神抖擻的,像個卯足了勁的跳水員,準備等會兒跳下鍋。再看看我的:像個性命垂危的老鼠,無精打采的,有氣無力地躺在面板上。我可不願服輸,用心地包第二個,第三個,啊哈!這個包得不錯,肚子鼓鼓的.,好像吃得多,撐的!所以我更用心地包著,因為我堅信,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時,我看見媽媽在餃子裡放錢,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麼要在餃子了放錢啊?”媽媽說:“只要誰吃到放了錢的餃子,不但可以年年益壽,萬事如意,還可以財源滾滾呢!”這才真相大白。

  餃子包好了,改下鍋了。把餃子一個個放進了鍋裡。餃子就想一個個跳水健將,在空中擺出優美的姿勢,最後又做了一個姿態落入了水中。不一會兒,餃子熟了,每一個餃子都透著光澤,好像在光下閃爍的瑪瑙,晶瑩剔透。一股香氣撲面而來,我深深地吸一口氣,香氣沁人心脾。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了一個放入嘴裡,慢慢地咀嚼著,一股香氣直入肺腑,還有餃子中的汁,緩緩地流過舌頭,流進喉嚨,讓人感到鮮香爽口。

  吃著餃子,聞著香氣,品著味道。我不由得大聲讚歎:“這真是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

  不一會兒,半碗餃子便下肚了。這時,突然一個硬硬的東西弄得我的牙“咯咯”響,哦!哈!太棒了!我吃到有硬幣的餃子了!這時,門外突然傳出“噼裡啪啦”的聲音。我走到陽臺,看到天空中綻放出一朵朵五光十色的煙花,這些煙花時而如天女散花,時而如多多夜來香,把整個天空打扮得花枝招展。可一會兒,便曇花一謝了。

  這一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春節永遠刻在我的記憶裡。

  春節高三作文6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紅柳綠。金歲再見街道火樹銀花,春節又毋庸置疑的來到了人間。

  在我的記憶中,年,從臘月初八開始。臘月初八是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小米、大米、花生、紅豆、紅棗、蓮子、桂圓、綠豆,熬成一大鍋,哦!香噴噴、熱騰騰的!沒過夠!臘八粥膩了,再來兩塊綠豆芙蓉糕,香甜解火。臘八初八就在八寶粥的香味、綠豆糕的甜味、一家人的歡笑聲中度過。

  小年——臘月二十三,媽媽清早起床就往我口中塞上一塊糖——往往是糖瓜,有時也會換成牛軋糖,寓意是叫我們不要說錯話。這讓我聯想到巴金的《家》中,高老太爺聽到覺群在過年時說了一句不吉利的話,就在堂柱上貼了一張“童言無忌,大吉大利”,未免有些可笑。這天晚上,總有一碟碟精緻的糕點在窗臺上等著我“光顧”,雖然媽媽一再強調那是貢品——給灶王爺的,但我依然抵擋不住那些糕點的香味。

  除夕夜,小孩手中總又多出些煙花、鞭炮,三五成群,點起炮來。我倚在窗邊,回想起來,兩年之前,我也曾是其中一個呢!有些大鞭炮的恐怖,便有大人過來訓斥。不過一刻時,一鬨而散的孩子們又重新聚攏過來,爆竹聲此起彼伏。除夕夜中,回憶最深刻的不是包餃子,也不是放鞭炮,而是看春晚。小時候,除夕必須要守歲的,我往往熬到一點多便撐不住了。朦朧睜開眼,又是趙本山的小品開演了。

  年初一是最熱鬧的。一早,“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放眼望去,卻是滿地的紅紙屑。中午的團圓飯,人們分成了四大陣容——老人、女人、男人、孩子。老人們總是忙個不停——燒個菜、盛個湯,看著其樂融融的一家,十分開心。女人的話題則往往是某某的皮膚好,某某的衣服貴,某某家的孩子成績好之類的。男人們喝多了,在飯桌上“信口開河”——今年領了多少年中獎,給老婆孩子買了多少禮物,月薪漲了多少,等等。孩子們去哪了?他們的心早已不在美味的飯菜上了吧。

  記憶中,院中有一顆紅梅樹,紅色的梅花綻放枝頭,輕輕摘一朵,放在鼻尖,嗅了滿鼻的花香,還帶了一點迷人的香草味。欣賞遠處風景,心卻早已飄到開學的日子。

  春節像思念般漫長,日子般匆匆!

  春節高三作文7

  一放寒假,我便沉浸在幸福中,不要天天早起上學,可以睡睡懶覺,不要成天做作業,可以多看會喜歡的電視節目,可以上上網,玩玩遊戲,聊聊天,每天都能吃上熱騰騰香噴噴可口的飯菜。

  以前的春節都是這樣安排的:吃團圓飯、喝糖水、放鞭炮……今年的春節可有所不同哦,因為我們去陪孤寡老人一起過春節了。

  上午8:30分,我和小夥伴們如約來到老人家。要知道,以前現在應該喝糖水,吃團圓飯的,現在卻在別人家幫忙。啊,真特別!

  進了門,換雙鞋,準備完畢,開始工作了!由於奶奶腿腳不便春聯還沒貼呢!

  我被分配到貼春聯那一組,和老奶奶一起工作。我們先選了一幅“春風笑逐福音至,天馬喜隨捷報飛”這副春聯。然後我站在凳子上,老奶奶剪下兩段雙面膠,遞給我,我彎腰去接,結果凳子一搖,我差點摔倒,老奶奶急忙扶著凳子,說:“小心啊小心。”看著老奶奶關切的眼神,一股奇特的暖流流遍全身。接著,我把雙面膠貼在對聯上,老奶奶來撕,卻怎麼也撕不下來,我接過來,輕輕一撕,就撕下來了。老奶奶說了一聲:“現在的小孩就是厲害啊。”我笑了,笑聲中我把春聯貼到門上。大功告成了!大紅的春聯把奶奶和我的笑臉映得更紅了!

  快到中午了,於是,我們準備做午餐——圓子。

  我拿了一小盆糯米粉加了些溫水,開始搓了起來,我左轉轉,右捏捏,就是搓不圓,愁得直嘆氣,老奶奶接過去,笑眯眯地說:“孩子,彆著急,你要像搓橡皮泥一樣搓,就一定會成功的。加油哦!”

  我點了點頭,心想:有了奶奶的加油我一定能做成。接著,我又開始工作了,我努力地、認真地搓啊,搓啊,可一不小心,力氣用大了,搓破了。正在那傷心著,老奶奶走過來,說:“彆著急,奶奶來教你。”說完,接過破圓子左捏捏右搓搓一會兒就是一個漂亮的胖圓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終於,我搓成了一個圓子。我興奮地對老奶奶說;“我會了!我會了!”老奶奶摸著我的頭笑了。

  今年的春節真不一樣,去看了孤寡老人,又嘗試了許多第一次,也許多年後想起這次別樣的春節我會會心的一笑!

  春節高三作文8

  岳陽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地方。這裡有四面環山的張谷英,有廣為人知的八百里洞庭,有聲名遠揚的岳陽樓;還有屈原含淚的汨羅江……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汨羅的過年。

  對炎黃大地而言,汨羅只是這片炎黃大地中的一塊兒小石頭,但就算是一塊兒小石頭,它也有著自己的歷史和傳統。

  端午節一到,大家就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相傳,人民知道屈原淚投汨羅江後,紛紛划著自家的小舟,帶著用粽葉包著的熟糯米,劃至江心,一邊投下粽子,一邊祈禱河神吃粽子,不吃屈原……慢慢地形成了傳統。這個故事家喻戶曉,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汨羅的過年也別有一番風味呢?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話不假。在這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汨羅的過年也悄無聲息地從臘八粥、臘八蒜、腐乳的香氣中拉開了帷幕。緊張、忙碌而快樂的準備工作開始時,大家頭一件要乾的大事兒,就是忙著買各式各樣的鞭炮:沖天炮、一飛沖天的各種炮、飛碟式的炮……數不勝數。第二件大事就是按慣例過個好年,討個好彩頭。別看汨羅不大,這過年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習俗,卻都是別有深意的。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家裡必須大掃除一次,代表掃掉貧窮做富有的人;

  大年三十之前,每個人必須洗個澡,意味著洗去晦氣迎接新年的到來;

  吃團圓飯時,碗筷得多擺幾雙,據說是已故的親人會回家吃團圓飯;幹鯉魚一隻是必備品,而且不能立刻上餐桌,得留幾天吃,代表年年有魚(年年有餘);飯前要行拜天地爺爺的禮,由家族最年長的長輩對天作揖三個;吃飯時只要家裡有人沒吃完,就不可以開啟大門,晚上家裡也不能住進非嫡系子孫,因為怕財運、家運外流;

  團圓飯之後是汨羅獨有的一大風俗——討百家餅。小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提著大袋子,挨家挨戶地拜年,說些“恭喜發財”、“祝您長壽”之類的吉利話。這時,主人就會拿出好吃的、麵餅甚至是飲料來犒勞大家。一家不算什麼,可十家、百家、千家……積少成多,孩子們常常是“去時一無所有,來時滿載而歸”的高興勁兒。吃了還可以辟邪避難;

  初一到了,大家要做的就是比誰家人起得早,因為大家認為起的越早,這新的一年就越紅火……

  這就是汨羅的過年,不一樣的過年。

  春節高三作文9

  “財神到,財神到,到你家口,迎財神,接財神,積善別落後……”收音機裡的旋律越來越激昂,車速越來越快,終點越來越近,我的心,漸漸激動起來。

  高速路上,無數的車緩慢地前行著,同一條道路,不同的終點,通往家的方向;車上坐著的人,不同的身份,卻都懷著同樣的感情。

  又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了,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連空氣都如此親切。不同的是,這裡彷彿披上了一件紅色的外衣,看上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紅色,家家戶戶的窗門被貼上了對聯,“福”字,樹上、燈上掛滿了燈籠,彷彿在提醒人們,除夕要到了。這個小鎮,像精心裝扮好的一位母親,微笑著等待她的遊子們歸來。

  這位安靜平和的母親,在除夕那天,彷彿變成了一位頑皮的女孩,整整吵鬧一夜。

  除夕的午睡,夢裡醒來,就能聞到從廚房裡飄來的香味,就能聽到廚房裡剁炒的聲音。大人們不顧睡午覺,早早就在整備晚上的年夜飯。嘴饞的孩子守在廚房門口,等哪道菜一出鍋,就馬上去偷偷嘴,然後用衣袖擦擦嘴角,心滿意足地離開。一道道香噴噴,熱騰騰的菜端上了飯桌,一個個漂泊在外的遊子也趕回到家。一家人圍在一起談天說地,幸福洋溢。每一道菜都有一種獨特的味道——母親的味道,家鄉的味道。故鄉特有的白菜釀,把母親的愛意牢牢包著。精緻翠綠的白菜外殼下,有香嫩的肉團。這是奶奶用靈巧的雙手,小心輕輕地做成的。一口咬下,一絲甜蜜融入心房,夾雜著母親的愛。

  馬蹄,對於家鄉的人來說,可謂是年夜飯最好的飯後水果了。故鄉產的馬蹄新鮮又便宜,不用煮熟,只需沖沖水,把讓它們身上的泥沙清洗掉,然後削皮,就直接可以吃了。這馬蹄肉甜汁多,澀澀的口感使人喜愛。這小小的馬蹄,也包含了美好的祝福——馬到成功。

  吃過,聊過,耳邊斷斷續續的鞭炮聲越來越大,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吵鬧的鞭炮聲中,孩子們拿出五彩繽紛,五花八門的煙花,找出一塊空地玩起來。黑暗裡點點菸火,這轉瞬即逝的美麗,寄託著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與願望,綻放在空中。

  “大家冇爭鬥,快樂無憂,聽只歌輕鬆下,拋卻恨仇,啦啦啦啦啦啦啦……”歌曲漸漸接近尾聲,回頭望去,離家鄉越來越遠,想念的思緒越來越濃,高速兩旁的景色陌生起來,我的心,突然傷感起來……

  春節高三作文10

  今年寒假我來到了姥爺家——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過春節。我發現這兒過年的風俗和常州的風俗差不多,而當地特有的磕頭拜年習俗引起了我的興趣。

  在除夕這一天,人們蒸饅頭、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節晚會,我望著桌上擺滿又大又圓、熱氣騰騰、上面點滿紅點點、裡面飽滿棗子的大饅頭,聽著外面孩子們的放鞭炮、相互嬉戲的笑聲,和姥爺、姥姥、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嬸嬸、姐姐、弟弟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吃著團圓飯,觀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我也不時地和姐姐、弟弟們一起出去放煙花,扔鞭炮,盡情地享受節日的快樂!

  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床,趕去給長輩們拜年。山東棗莊的拜年方式尤為特別。在常州,拜年只要對長輩說一些祝福的話,在家裡坐一坐,聊聊天就好了;而在我姥爺家呢,不僅要送上對長輩的祝福,還要給長輩們磕頭行禮。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磕頭呢?問了姥爺之後我才知道箇中緣由:

  “因為棗莊離孔子之鄉曲阜比較近,而孔子一生都提倡‘孝’道,棗莊也受到了曲阜的影響,對長輩十分尊重,所以過年時才要給長輩磕頭拜年。”

  俗話說得好“入鄉隨俗”,既然我來到了姥爺家,就應該按照這兒的風俗習慣給長輩磕頭拜年。我在吃早飯之前,就開始準備給姥爺姥姥拜年了。因為以前沒有磕過頭,母親特意為我準備了一個厚實的墊子。我滿以為這樣萬無一失,就“撲通”一聲雙膝跪下,可是沒有想到這個墊子中看不中用,我的腦袋“呯”的一聲撞在地上,頭上馬上就起了一個包。這是我第一次給長輩拜年,雖然有些疼痛難忍,我還是故作鎮定,強笑著說“祝姥爺姥姥身體健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周圍的家人被我的“良好”表現樂得合不攏嘴。姥爺見我第一次拜年就這樣“賣力”,忙說“行了,行了”,並笑著把我扶了起來。姥姥一邊心疼地摸著我的頭,一邊從口袋裡掏出脹鼓鼓的紅包向我手裡塞。看著姥爺姥姥開心的笑容,我早把疼痛拋到了九霄雲外。

  這次春節回家過年,我不僅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家人的親情,還體驗了姥爺家特有的拜年習俗,真是一舉兩得啊!蛇年春節已過,我期待著馬年春節的到來,更期待著與親人的再一次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