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900字> 【必備】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彙編9篇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必備】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彙編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1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又名叫團圓節,家家戶戶團聚。人們品嚐著水果、吃著月餅,觀賞著又大又圓的月亮,月亮十分明亮,如同一個被洗的很乾淨的盤子。

  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家說團圓也不算團圓,因為今天早上我奶奶還好好的,到了晚上因為肚子疼就在躺在床上起不來。今天早上,媽媽去菜市場買菜等待著晚上的中秋節,到了晚上月亮還沒出來,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呢?她因為不舒服所以在下面床上睡覺,我們幾個在樓上拿了水果、月餅等待著月亮公公的到來。過了一會,月亮公公露出了一點,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不一會好像是勇敢了起來,一下子蹦了出來。要是說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團聚也不對,因為有些人他們的爸爸、媽媽可能在外地打工,也可能出差,也有可能出了什麼意外。但是我家的中秋節過的還是很開心、快樂,因為我家團圓了,雖然我奶奶在床上躺著,但我家也算是人都到齊了。

  我為中秋節收了幾句詩句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喜歡團圓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活動作文篇二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裡,除了春節,中秋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們思念什麼?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徵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著,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麼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著乾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後,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裡賞月。面前放著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裡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著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然而我又想起王建的一詩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絲落誰家"。是啊,就在人們與家人團圓時,一定也有人身在他鄉而沒能與家人團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圓月託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單的你不要傷悲,抬頭看看那侖明月吧,說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著它呢。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2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說起中秋的來源,坊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著月精。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裡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唐明皇遊月宮,話說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裡看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3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 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4

  中秋節到了,每家每戶都忙著過中秋節,然而,芭比家卻沒有那麼好,她家很窮,住著又小又破的房子,父親是搬運工,每個月只有50元,母親是裁縫,每個月只有10元,在加上六個孩子,負擔更加重,芭比是最小的孩子。只有她上了學,她沒有辜負家人對她的希望,從小在班上就是名列前茅,老師和同學都喜歡她,她的五個哥哥每天都要乾重活,她很想快點考上重點大學,好快點報答父母和哥哥們。

  每年中秋節,她家都買不起月餅,只要能吃包飯,是她最大的心願。到了晚上,她做在窗戶旁,靜靜的望著十五的圓月,她想:“嫦娥姐姐會不會抱著可愛的月兔在天上看著我呢?她一定很想后羿哥哥……”突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一隻可愛的小兔子出現再她面前說:“芭比公主,我終於找到了你。”“你是誰”“我是玉兔啊,嫦娥姐姐被黑魔大王關起來了,只有你才能拯救她。”玉兔說。“為什麼只有我能救嫦娥姐姐呢。”“當年,嫦娥姐姐懷著你到月亮宮,你一出生,黑魔大王就把你拋在人間,被你現在的父母收養,當時,嫦娥姐姐傷心欲絕,以為你死了,但我認為你還活著,便暗中派人找你。黑魔大王喜歡嫦娥姐姐,想娶她,所以想方設法得到她,可是黑魔大王怎樣都得不到她的心,一氣之下,佔領了月亮宮,並把嫦娥姐姐關起來了。你一定要救救你媽媽呀!”“什麼,嫦娥姐姐是我媽媽?不,她不是,你在騙我。不可能!不可能!”芭比搖著頭說。“好吧,我給你一天時間,明天我在來。”玉兔說完一閃變沒了身影。

  第二天,芭比的媽媽看到芭比憔悴的樣子嚇了一跳,她媽媽向老師請假,請了醫生,醫生說是心病,只能靠自己癒合。芭比突然對媽媽說:我是不是你的孩子?“你……怎麼會有這種…荒唐…的…想法。芭比的媽媽結結巴巴的說。“媽,我是你養的孩子,對嗎?”芭比邊哭邊說。她媽媽猶豫了一會兒便說:我去山上採花,回到家,發現籃子裡有你,你當時既可愛又漂亮,我們一家人都喜歡你,於是就收養了你,但我一直都不敢告訴你事實,我怕你會離開我,對不起,芭比,我不是故意的。她含淚對芭比說:“媽,我不會離開你的,我要是不知道事實該多好啊!”“我的孩子。”她一把擁抱著芭比,她們母女兩緊緊的擁抱在一起。到了晚上,玉兔果然來了,芭比對玉兔說:我是不會去的,雖然她是我的養母,但我是不會離開她的,除非,我救出了嫦娥姐姐,就放我回到養母身邊。“好,我答應你。”說完便拉著芭比飛上了月亮宮,芭比對玉兔說:你先去和嫦娥姐姐那,讓她假裝答應和黑魔大王結婚,然後,我當送酒杯的人,我會在酒杯裡放毒藥。”玉兔偷偷地對嫦娥姐姐說了,果然,在交換酒杯的時候,黑魔大王毒死了。玉兔把事情告訴了嫦娥姐姐。嫦娥姐姐見到了芭比,感動不已地說:芭比,謝謝你救了我,我知道你不會認我,但我會等,等到你認我的那一天。“媽,我愛你,但我的養母更需要我,我不能拋棄她。”芭比說。“有你這句話就夠了,我會放你回家,讓你上貴族學校。”“謝謝媽。”芭比說完玉兔便送她回到了家。

  從此,芭比一家過著幸福的生活。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5

  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場“月滿中秋,情繫魯中”的親情幫教活動,雖然我們面對的是服刑人員這一特殊群體,但我還是被活動每一個感人的瞬間所打動,尤其是見到他們因難得的團聚喜極而泣的時候,我的雙眼也禁不住溼潤起來。

  不單單是這一特殊群體,即便是我們這些生活正常的人,有時因相聚又不能聚,又經歷過多少次月圓而人未圓的無奈和困惑呢。

  幼時我在鄉下老家過節的所有印象中,除去春節人們要為此殺豬宰雞、裁剪新衣服備年貨而顯得隆重外,其他大部分的節日都是在農忙中匆匆度過的。好在無論多忙,清明節煮幾個雞蛋,端午節包幾個粽子,中秋節買上幾塊兒酥皮月餅,母親還是記得的。記憶最深的便是中秋節,我們一家都會團坐在院子裡,孩子們都會分得一塊圓圓的月餅,一邊十分珍惜地品嚐著,一邊聽父親講月宮裡嫦娥和月兔,吳剛和桂花樹的故事,聽得入迷時竟忘記吃手中的月餅了。

  如今我離開家鄉已近三十個年頭了,而這將近三十多年的記憶裡,我又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度過幾箇中秋節呢,不應該是忘卻,怕是少得連自己都無地自容了。每每見到日漸衰老的父母,我也曾暗自下決心一定得陪二老多過幾個節日,但最終還是未能如願。前幾年,父親突發急病撒手人寰,這已經讓我著實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楚,何況母親曾經歷了老年喪女的悲痛,晚年又經歷了喪夫的.打擊,加之創業失敗的哥哥遠走他鄉,身體和精神上已經大不如從前。好在母親生活自理的能力還有,寧願自己孤獨著也不願離開她鄉下的家,唯一的藉口便是,只要這個家在,你們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您的父親才能回家像模像樣地過箇中秋節。

  在外地求學的時候我也有過一次記憶深刻的中秋節。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去探望處在同一個城市另一所學校的朋友。由於我們都來自農村,且平時不斷有書信往來,相互之間已然是無話不談的老朋故友。雖然是提前約好的,但朋友對於我的第一次造訪,仍顯得十分興奮和熱情。朋友先是請我在學校附近的影院裡看了場電影,散場後順便領我到市場買了些水果,說今天正趕上中秋節,咱們得好好慶祝一下才是。看來我是的確疏忽了,而這湊巧的緣分令自己也是異常地興奮。我們一塊兒來到位於學校附近的西山上,選一塊有綠蔭遮蓋的草地,將洗過的水果一股腦堆在鋪好的報紙上,兩個人席地相向坐定後,一場令我終生難忘的別開生面的中秋節慶祝活動,將我整個身心的愉悅都推向了極致兒。

  可現在呢,哪年的中秋不賞月,哪些的記憶又曾隨風搖起呢。而所謂生活中我們想要追求的那種快樂和幸福,不就像這次特殊幫教會上自己親臨目睹的,同家人能常相守,同老友能共相知嗎。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提起中秋,很自然的會讓人想到團圓,可我想到的卻是我的兒子,因為是兒子的到來,使我們成為了“一家三口”,成為了“祖孫三代”。

  兒子是xx年出生的,屬猴,因此投猴所好取名——果果。

  果果很可愛,五官小巧而精緻,最突出的特徵是他白皙的皮膚和飛翹的睫毛,以至於很多人都誤認為他是“小妹妹”;

  果果很開朗,愛笑,一笑起來小眼睛彎的像月牙兒,而且從來不認生,大家都說他長了副“喜相”;

  果果很堅強,瘦小的身體支撐著一個大大的腦袋,每天一睜開眼就不知疲倦的跑啊、跳啊,姥姥說如果有臺階,他能上天摘星星;

  果果很聰明,他會在爸爸拿著洗好的衣服準備晾曬時,不經意的說“寶寶衣服”“爸爸謝謝”;

  果果很勇敢,在大人們發生衝突爭吵時,他會突然板著臉大聲訓斥許是制止,雖然不知說了些什麼,但面對孩子誰不覺得羞愧;

  果果很……

  果果有很多的優點,總是突如其來的給我們一個意外的驚喜。

  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我在陪伴小生命一天天成長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快樂,也初嚐到了做母親的艱辛。

  作為母親,我驕傲、也很享受,但更多的時候讓我感到擔心和害怕。生病了、跌倒了、不吃飯、不喝水,甚至不拉屎,無時無刻不牽動著一顆母親的心,更別說面對孩子的整個人生;我無法確定一定能將果果引向成功,因為成功的概念相對於漫長而崎嶇的人生來說,是遙遠的、是模糊的、是不確定的;那些在各個領域出類拔萃的人物固然是成功的,但誰又能輕易的下結論,說自得其樂,平淡的度過餘生的人是不成功的呢!我希望我的果果在未來的某個領域能夠走上巔峰,可我又不想讓孩子因為目標的高不可攀而過早的背上重負。人生,對於我來說,走到現在已經有太多的遺憾,是因著這些遺憾而給孩子制訂一個完美的標尺呢,還是勇敢的承認人生原本就應該有遺憾,太多的父母會將自己破滅的希望寄託給孩子,我呢?

  榮升為母親,我確信自己已經成熟,但卻在看著兒子第一次抬起小腳邁步的時候迷茫了;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應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人生的起步應該怎樣著色,我汗顏自己的無知和無能;未來的競爭將會更加

  激烈、更加殘酷,未來的孩子能不能擁有快樂的童年、少年、青年時期,只在瞬間,我感覺自己似乎還沒有做好當母親的準備。

  時至中秋,突然感悟人生其實也如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沒有冬的修整、春的播種、夏的勞作,怎會有秋的收穫;面對一生這樣長的時間跨度,無論現在怎樣的完美設計都是空洞的,好比在初春的早晨坐在田埂妄想著中秋的碩果累累,到頭來得到的只能是“飢寒交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孩子的成長在攙扶下能走多遠,路還是要他自己選的。值得慶幸的,是果果很健康,很聰明,並且在一年多的成長中,他表現出了他的開朗、堅強和勇敢,如果再經過歲月的磨礪歷練出更為優秀的品格——堅韌、果斷、善良,我相信他的人生應該是七彩的。

  仲秋,中秋,是收穫、是團圓,也象徵著圓滿,祝願果果這顆剛發的小芽兒,在未來的人生路上碩果累累,迎來他收穫的秋天。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7

  中秋節作文600字一:中秋之夜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盼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廣場賞月。

  媽媽說:"今年的中秋節,天上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是每隔19年才會出現一次,出現月亮時,是21點49分,那月亮是最圓最亮的。當時,太陽、地球和月亮排成了一條直線。"

  說著說著,我們來到了廣場,我們在池塘邊坐了下來,等待月亮的出現。天空還是一片暗藍,但是大節上掛著五彩繽紛的燈籠,張燈結綵。洋溢著節日的氣氛。人們的手種拿著熒光棒,廣場的彩燈五顏六色,把廣場點綴的更美麗。在燈光下,人們有的在草坪上坐著,有的等月亮出來,有的坐在池塘邊盡情玩耍,有的再散步,還有的在跳舞。我手拿熒光棒,目不轉睛的忘著天空。但是,月亮像個害羞的笑姑娘,在和我們躲貓貓的遊戲。遠處的一兩顆星星發出微弱的光。

  我看著看著,天空種有一點白色,好像月亮要來了。就在那一剎那間,月亮出現在人們眼裡,但是月亮還不圓,也沒有光。天空種的黑雲向月亮漫了過去,月亮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風浪,終於照亮了整個天空,頓時,天空一片暗藍。整個廣場煥然一新,在月亮的光線下,池塘的水面變得波光粼粼一般了。草坪上也變成金光般的了。遠處的那幾顆星星也被月亮的光蓋住了,天空上除了月亮什麼也沒有。月亮像一個大銀盤。它看起來很孤獨,於是人們把氣球放飛了,讓氣球把人們的祝福送給月亮,陪伴著月亮。這時的月亮是那麼奪目。就在這時,人們放起了煙花,把天空打扮得更美。這是可真是花好月圓呀!月亮的光撒向大地,大地變得金光閃閃。這時,人們欣喜若狂。

  中秋節,一個美好而又罕見的中秋節呀!

  中秋節作文600字二:中秋賞月

  中秋節開簾見新月,透過窗戶,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姑娘,升到了樓頂時,似乎大膽了,一下子跳出來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鵑花的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到影子。我呆呆望著月光,彷彿看見了砍桂樹的吳剛,美麗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圓桌旁一塊吃飯,滿桌的菜式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塊牛肉在口裡嚼著,味道鮮嫩!大家吃得都很起勁,興高采烈的乾杯祝福。

  又是一年月圓夜,詩情畫意是中秋。皓月當空,桂花飄香的日子裡,中秋的詩意便肆意散漫,自古文人為中秋明月吟唱了多少千古絕句,淡淡的惆悵與濃濃的相思輾轉了千年,流轉至今,愈發彌香。

  中秋夜,月正明,花正好,酒正醇,情正濃,和家人在一起,盡情沉醉這一刻,還有什麼要比這個更重要。中秋節的意義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

  今年中秋節晚上的月亮比以前任何一年的月亮都要圓,都要亮,這不正是代表我國的繁榮昌盛嗎?港、澳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神七即將昇天,大家庭團圓了,我國奧運會成功舉辦,這麼多的盛事景象出現在我國,就連我們這一座小城市也沉浸在歡樂之中。我想,這也許就是我與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8

  副熱帶高壓像個大鍋蓋,悶了京城一夏天,剛一欠縫,秋風就鑽進來,蟬聲漸弱,皮膚漸爽,中秋到了。中秋是祖先定的節,祖先是農耕人,重節令,重收穫,中秋便是收穫節,收穫莊稼,收穫果實,收穫月餅。許多人圖省事,索性管中秋叫果子節、月餅節。

  當代物流發達,人嘴刁,心胸廣,恨不得嚐遍八方月餅。前些年,廣式月餅像粵菜一樣,於北方大行其道,掰皮露餡,不是蓮蓉,就是蛋黃;而且講究包裝,裡三層外三層,錦緞面子,鐵皮盒子,外表看上去比內裡還貴,除非內裡藏有更貴的東西,比如金錶、項鍊、人民幣。這是一路特殊月餅,水往低處流,它往高處走。近來查得嚴,該類月餅躲躲閃閃,不大敢露面,加之大家懷念本地老口味,商家就果斷復古,推出簡裝且傳統的提漿月餅,還有自來紅,自來白,青絲玫瑰,棗泥五仁。資深平民一手送餅入口,一手接渣,忙裡偷閒跟晚輩說,這個味兒正。

  中秋亦是團圓節,月餅圓,月亮圓,家庭也“圓”,圓滿,團圓。老人歡歡喜喜,張張羅羅,兒孫能回來的都回來,回不來的,起碼打個電話。發微信不成,爹媽擺弄不好時髦螢幕,還是即時通話,你一句我一句踏實。

  吃罷團圓飯,按老例應該供月、拜月、賞月。改了,新時代,禮數淡,尤其年輕人,別說供拜,連賞月都顧不上。霧霾裹著,燈海晃著,高樓擋著,輕易也賞不到月。樓頂望眼無礙,卻不讓上,電梯機房,私家花園,鐵鎖,犬吠。那就從媒體間接看月,百度查月,網上聊月,重符號輕實體,重虛擬輕身旁。電腦忽然閃出字串,是陌生客留言:“我一人過中秋,有人加我嗎?”每逢佳節倍思親,倍思群。“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古今亦然,誰都逃不脫。

  城裡不方便看月,遠郊縣方便。有車的出車,沒車的出人,約好在某某收費站集合,打打鬧鬧,議論風生,笑談大案要案,國際國內,節假日該不該收過路費,給不給加班費,一路逍遙,奔青龍峽,登雲霧山,採農家果,品水庫魚。更有心野的小白領,按江湖流傳的中秋連休全攻略,多請幾天假,去外埠異邦,痛痛快快玩個夠,是故中秋又成了旅遊節。離不開崗的不旅遊,打工仔不旅遊,拾荒者不旅遊,中秋垃圾含“金”量高,廢棄的包裝盒和易拉罐容易到手。

  中秋還應是兔子節,因為月中有玉兔,地面有兔兒爺。至少從明朝開始,兔兒爺就是燕京中秋的標誌性玩偶,借用時下賽會術語,叫中秋吉祥物也不錯。此兔不一般,跟西洋美人魚有一比:美人魚是人首魚身,兔兒爺是兔首人身;美人魚從水底來,兔兒爺從天上來,受嫦娥委派為北京驅趕瘟疫。總之這兩位都是人與動物的結合,都從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到人間跟百姓相親相愛。

  兔兒爺泥塑彩繪,千姿百態,卻很難吸引今日兒童——玩具多,課業重,無暇他顧。兔兒爺內心,可能很想念昔日小孩。那時的中秋,廟會集市,商鋪街攤,到處擺著兔兒爺,庶民子弟喜歡,王孫貴族也喜歡。故宮深院,至今仍留存一些古代兔兒爺,年年中秋夜,於幽暗中靜靜過節,過現代的節,多元的節。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9

  一年一度中秋月,中秋佳節,家家團圓,戶戶歡歌,品嚐月餅,把酒賞月。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月餅的種類、花樣和系列日益豐富起來了,月餅的品牌更是應有盡有,無所不有,其檔次也是叫著勁兒地上,讓人飽享眼福,盡享口福。然而,最讓我回味無窮,記憶猶新,難以忘懷的的卻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困難時期,母親親手製作的“黑月餅”。

  那時候,家裡人口多,勞力少,全靠父親一個整勞力掙工分吃飯。家裡窮的叮噹響,幾乎是揭不開鍋。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別說是買月餅,就是填飽肚子也很不錯了,所以說,那時候若買月餅吃,簡直是異想天開,白日做夢。但是,每當到了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為了營造中秋節的美好心境和溫馨氛圍,母親總是要親自動手製作一些月餅。為了讓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既好吃又好看,巧手的母親專門製作了一個精美的“月餅模子”。那時,由於家裡窮,沒有細糧(小麥麵粉),只有粗糧(地瓜面兒和蕎麥麵兒等),母親先把黑黑的地瓜面和蕎麥麵摻起來加溫水和好後,再做成圓圓厚厚的小餅,隨後,再用一些在乾鍋中炒熟了的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紅棗、板栗和糖做成香甜味美的餅餡兒夾在小餅上。沒有紅塘或白糖,母親乾脆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地把鄰居家辦喜事時給的一把糖塊砸碎放在餅餡兒上。然後,母親便把做好了的那些小巧玲瓏的小餅放在鍋內蒸熟。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再把蒸熟了的黑麵餅,放在乾熱鍋內或煎、或烙、或烤,使其變硬。母親在製作月餅的時候,還特別喜歡弄些新花樣,專門在上面刻制了耐人尋味、豐富多彩,十分引人的圖案和詞句。使這些自制的黑黑的“鄉土月餅”增色不少,不僅好看,還好吃。每當到了中秋佳節母親製作“黑月餅”的時候,我們兄妹幾個總是圍在鍋頭旁邊盯著看個不停,直饞的我們流口水。我們那兒有給孃家送“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母親總是早早地把“黑月餅”做好,給外祖父和外祖母送去。外祖父和外祖母常常是邊吃那香酥脆甜,味美可口的“黑月餅”,邊合不攏嘴地邊誇我母親的手藝好,做的“土月餅”有滋有味,無汙染,不傷害身體,是保養身體的高階營養品,好吃,愛吃,永遠也吃不夠。因為我家母親自制的月餅美味兒飄香,左鄰右舍都能聞香噴噴的月餅清香,有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還惹得西鄰劉嬸家的孩子吵著嚷著拉著他的母親,用他家從城裡買來的高檔的“白月餅”或“黃月餅”到我家裡來換“黑月餅”吃哩。

  雖然現在那些花花綠綠的月餅多得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但我卻對母親親手製作的“黑月餅”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兒時母親親手製作的中秋月餅黑黑的,圓圓的,香香的,豔豔的,美美的,甜甜的,那種感覺至今讓我難以忘懷,給我了帶來美好的回憶,曾經不止一次地在酣夢中“品嚐”到過這種“黑月餅”。餅黑黑,情深深,黑黑的月餅濃濃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