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懸河是貶義詞嗎
口若懸河是褒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解釋: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口若懸河造句:
1) 他講起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2) 他口若懸河繪聲繪色給我們講述了遊歷泰山的經過。
3) 他的演講很精彩,口若懸河,妙語連珠。
4) 口若懸河的人,說話不一定實際。
5) 小李本不善於說話,可當時卻像鬼使神差似地口若懸河。
6) 他口若懸河地講完了這個故事。
7) 他生性木訥,並不是一個口若懸河,能言善辯的人。
8) 他一反平常的'結巴,口若懸河似地辯論起來。
9) 他能說善道,每次發表言論都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10) 他是個口若懸河的,興致勃勃的,討人喜歡的健談家。
11) 老劉這人別看他講起話來口若懸河,實際上肚子裡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
12) 他善於辭令,口若懸河,真是當外交官的好人才。
13) 同班同學小劉每次講起武俠故事就口若懸河,一時半會停不下來.
14) 客隊的主辯口若懸河,咄咄逼人,難以招架。
15) 只聽他口若懸河地在那兒瞎吹,卻不見有幾個人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