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糖畫的作文800字(精選1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糖畫的作文800字(精選1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糖畫的作文 篇1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獨特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山西的刀削麵……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的風味小吃,可以說數不勝數。作為一個蘇州人,我對蘇州地道的糖畫情有獨鍾。
這個中秋,爸爸媽媽帶著我再一次去山塘街,追隨糖畫的足跡。
在山塘街,人多,小吃也多。正因為這樣,許多外國朋友慕名而來。琳琅滿目的工藝品,各式各樣的小吃,水洩不通的人群……
我們被人群擠著、推著,好不容易才到了賣糖畫的地方。我和媽媽早就垂涎於糖畫做工的精巧和口感的醇美。這種心情,光一個迫不及待是不足以形容的。
看著師傅畫糖畫,我不禁入了神。只見他先舀一勺金黃的糖漿,伴隨著陣陣糖香,然後勺子騰空側轉,糖汁緩緩地往下淌。隨著手的移動,一隻小兔子便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那遊走的手腕,靈動的筆觸,給人一種糖畫世界就是江湖的感覺。而這位師傅就是指點江山的俠客。最後,師傅拿來一根小棒,往上面一按,再澆點糖漿在小棒上,等糖漿幹了,輕輕地揭起,那兔子便“站”了起來。我忍著口水,屏住呼吸,深深地被這精湛的技藝震撼了。
從師傅手中小心翼翼地接過糖畫,如獲至寶。我細細端詳著這幅糖畫,可愛至極。那糖畫在陽光中晶瑩透亮,閃閃發光。我真想嘗一嘗,但又不捨得。陽光灑在糖畫上,讓它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馬上就融化了,我只好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咬。糖滾入我的嘴裡,很快消融了,舌尖上漾出一種久違的香甜。糖汁甜而不膩,清爽香醇。第二口,第三口……糖在我的胃裡平添了充實,留給我的是滿滿的回憶,不忍心被其他代替。
是啊!那味道的確鐫刻在我的味蕾中,說不清楚是對原汁原味的一種回味,還是對地地道道手藝人的一種讚賞。看著五花八門的食品,不由得心生饞意,可捨不得覆去了糖的味道,為了“唇齒留香”,只好竭力忍住。
朋友,聽了我的介紹,你的舌尖是否已經蠢蠢欲動了呢?如果你住在蘇州這座古城,就可以隨時去山塘街,去邂逅這份美味,邂逅堅守著傳統手藝的製糖人。
糖畫的作文 篇2
你聽說過糖畫嗎?你見過糖畫嗎?你吃過糖畫嗎?如果你沒有,且聽我慢慢給你道來。暑假裡一天晚飯後,我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在新安江邊走路,就碰到了這樣一位糖畫藝術家,也有幸接觸一睹了糖畫的風采和味道。
糖畫,這個神奇的藝術零食,顧名思義,就是以糖做成的畫,它亦糖亦畫,可觀可食,是地道的民間畫種,頗具特色的街市藝術,廣泛流傳於四川重慶一帶,是備受老百姓喜愛的工藝食品。我從百度查詢得知,糖畫最早起源於明代的“糖丞相”。把糖融化,印鑄成各種動物及人物作為祀品,所鑄人物儼然文臣武將,故時戲稱為“糖丞相。到了清代,糖畫更加流行,製作技藝日趨精妙,題材也更加廣泛,多為龍、鳳、魚、猴等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逐漸演變發展成為今日的糖畫藝術,而且成為了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自打第一次見到糖畫的創作過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接連三個晚上我都跑到江邊去欣賞糖畫藝術家的作品誕生過程。只見他首先熟練地將少許油潤滑塗在光潔的不鏽鋼臺板上,再用紙稍微擦一下,防止糖粘在臺板上不好分離。接著用一把手柄很長的勺子兜了一瓢熬製好的糖汁,趁熱在不鏽鋼臺板上開始了他龍飛鳳舞的創作,手法嫻熟,技藝精湛,先用糖汁勾勒出動物的外形,再對身體、四肢、羽毛、翅膀等部位進行填充和細酌。主體完工,師傅拿出一個竹籤來,在竹籤的一側塗上熱糖汁,斜著壓在作品的中部位置,粘牢,竹籤露出作品的部分就成了小朋友們的抓手,最後用銅扁鏟把作品從不鏽鋼操作平臺上剷起來,外邊套上防塵袋,既乾淨又美觀。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不到兩分鐘,隨著縷縷糖絲的飄灑,一個個喜羊羊、飛馬、兔子、龍、蛇、鳳、包括我們男孩子喜歡的寶劍、大刀等作品就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大家面前,晶瑩剔透,活靈活現,佩服得我五體投地,忍不住購買了兩次,一時還捨不得吃,只輕輕用舌尖舔一下,又得意地向同伴炫耀,看得人眼饞口也饞。
真是行行出狀元呀,成本不到一元錢,透過糖畫藝術家的回春妙手轉眼間價值狂升,變成了10元起步、15、20、30元不等的工藝品,糖畫藝術的魅力大概也就在於此吧!
糖畫的作文 篇3
每當我走過車水馬龍的街頭,看到商店貨架上擺著各種色澤誘人、造型各異的糖果時,眼前總會浮現那副栩栩如生的鳳凰糖畫,和它的創造者。
那位糖畫匠,總是穿著棉麻的長布衣,下身是一條黑色的大長褲,腳踩一雙磨了邊的布鞋,他常常坐在離校門口不遠的馬路邊上,慢慢悠悠地揭開他那熬著糖水的鍋的蓋子,又緩緩地擺好製作糖畫的工具。他是一位技藝高超的糖畫匠,他那些栩栩如生的糖畫,總讓我們欣喜不已。
高矮不一的孩子們把它圍得水洩不通,個個目不轉睛,津津有味地欣賞著他手上的戲法。只見糖畫匠嫻熟地輕輕盛起一勺熬得金黃澄亮的糖水,然後在那冰冷的鐵板上盡情作畫,那個大鐵勺就是他的筆,那塊鐵板就是他的畫繒。他盡情地揮舞著他手中的“筆”,得心應手,爐火純青。他在作畫,作一幅讓孩子們驚歎併為之歡呼的畫,作畢,糖畫匠則是兩眼一眯著,樂呵呵的將糖畫遞給等在一旁的買者。得“畫”者得意揚揚,不得畫者羨慕不已。
我沒有多餘的零花錢,大多數時候只得做一個“不得畫者”。眼巴巴地看著令人垂誕三尺的“孫悟空、兔子、燕雀”等一個個落入他人之手。我也曾央求媽媽給我買一個,可她總是拒絕我的要求,“這玩意有啥好的?家裡的牛軋糖可比這好吃多了。”
我靜靜地待在糖人匠的周圍,對著那隻“鳳凰”做著不切實際的美夢,突然,一隻一模一樣的鳳凰闖入我的視線,原來是糖畫匠呀。看清來人後,我這樣想,這不是我心心念唸的那隻鳳凰嗎?我愣住了。抿著嘴難為情呢喃:“對不起,爺爺我沒有錢……”
“這是我送你的,犒勞你陪了我這麼久!”現在人潮已經散去,我對那鳳凰糖發了這麼久的呆。糖畫匠將身子向前傾了傾。我小心翼翼地接過他手中的“鳳凰”坐在他身邊:“爺爺你明天還會來嗎?”“這個……這個不好說啊,有可能明天也可能明年或者再也不來了”,我驚歎道:“哎!為什麼?”
“哎!因為現在生活好了,你看那些商品裡哪個不比我這個好看,哪個比我差?我這個也就只能讓大家新鮮一下了。”他的語氣無比的惆悵,“你看……”我朝他指的方向望去,地上有一隻被踩的四分五裂的“蝴蝶”。
那天以後我再也沒有在學校門口見到這個糖畫匠。但直至今日,我還是會懷念過去,懷念那幅鳳凰糖畫,那是一位善者的禮物,也是一種記憶的殘存。那幅突然闖入我視線的糖畫,是一種記憶的消失。
糖畫的作文 篇4
傍晚的霞光映紅了老人的臉,映紅了糖畫的模樣。
巷中打小便住著一位糖畫的老人,他已滿頭白髮,卻依舊步履蹣跚地從巷頭走向巷尾。糖畫在清晨的陽光下愈發晶瑩,拿一支舉在手中,倒也有了幾分甜意。老人估摸這是五,六十歲模樣,每天早早地起來,吃過早飯後便忙碌著做糖畫了。他的手法很嫻熟,當金黃色的糖漿在鐵板上流動時,吆喝聲便響起了:“賣糖畫咯!賣糖畫咯!”自幼便愛吃糖,所以也總愛跑到老人身邊,眼巴巴地看著。母親總會拉著我,嘴中唸叨著早上不吃糖……有時,老人會叫住我,將一支糖畫遞與我,僅是笑盈滿眸,不多言語。接過糖,輕輕地舔上一口,只覺整個世界都甜蜜起來了。
也曾細細觀察過老人的手法,兒時不知,只猶能憶起老人的身影在青石斑苔間逐漸模糊。在一個個明媚的午後,他站在巷口,面容已有些許的滄桑,抬手,糖漿自杯中緩緩落下,在板上勾勒了流水般歲月,陽光自屋簷滑落,跌落進眸中,化作了點點星光,閃爍。不久,便完成了。造型不一,誘人的琥珀色伴著淺淺的甜與蜜在空氣中瀰漫開來。咬上去,是有些脆,秋天的時候,會帶有桂花的馥郁依人,那是老人將桂花拌與其中了。最是喜歡冬天,雖不如冬天寒冷,卻也終究帶了涼意。在冬至那天,買一支糖畫把這巷子走一遍,溫暖於是也就渾然不知地將自己包圍了。
許久未去那個巷子了,近日,再歸,望見了那抹熟悉的金黃。它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亮,自心中湧出了太多太多的回憶,嘴角也不自覺地上揚了幾度,興沖沖地跑來上去,買了一支糖畫。老人明顯老了許多,他也不認識我了,但那糖畫,入口,仍是記憶的味道。熟悉的面容,往事歷歷,舊夢依稀。這味中,似還有一盅歲月的重量。月光照過了春夏秋冬,年輪何相記?回首處,是追憶。抬眸,再望見兒時的歡樂與笑顏。一相見,變難忘。
這糖畫中,藏著的不僅是回憶,也是那世間無處不在的溫暖啊!幼年的青石板在冬日中結了霜,繞過紫陌垂柳,傘也帶著幽香,轉角處吹皺了衣裳。一抹金黃,淡淡石牆,染了眼眸,醉了人心。時常還能想起,老人的身影,夕陽在巷尾陰匿,越過弄堂的,唯有甜意與歡喜。夢迴江南,必定會是那巷的。夢境中,模糊,卻又分明如此真實。至今,也依是想念那老人與他的糖畫。在那些斑駁的日子中,陪伴了我數多的綿長時光。素指間,時光便流淌去,染傷了秋意。後來,每次見誰人拿著糖畫,便可憶。那段舊憶,埋沉了回首間的眸光瀲灩。
水墨年華,此情定是暖人心,歡小喜。世間,溫暖與愛,定是結伴而行。
將暮未暮,屋簷間,糖香繞樑。
糖畫的作文 篇5
咦?那裡的一群人正在幹什麼呢?走進一看,一股糖的絲絲甜味撲鼻而來。
好不容易擠進擁擠的人群,一位滿頭白髮的老爺爺正端坐在破舊的小木椅上。木桌上放著一張白色的板子。板子旁有一個已經有鏽跡的提壺,和一個粘過很多次膠布的木棒。木棒頂上戳了好幾個小眼兒。老爺爺用手拿起勺子,從提壺裡緩緩舀了一勺糖漿,溢位來的糖漿,沿一條直線滑落回了提壺裡,與剩下的糖漿融為了一體。老爺爺用已被歲月磨去了菱角的粗糙的手把勺子移到了白色板子的正上方,準備開始作畫。在這移動的過程中,勺子裡的糖漿絲毫沒有動盪,在老爺爺手上平穩的就像時間靜止時一樣。老爺爺把勺子微微傾斜,糖漿沿著勺子的邊緣滑落到了面板上,糖漿在面板上攤開,老人移動著手,糖漿便跟著老人的手走,似乎老人心裡想什麼,糖漿就畫出什麼。老人就像在畫一幅水墨畫,寫一幅書法作品,如果是寫書法,那真的可以用“筆走龍蛇”這個詞來形容。我看看這幅逐漸成型的作品,入了神。
像經歷了一場夢一般,睜開眼,這幅作品已經畫好了。是一隻玉兔,所有人都拍手叫好。老爺爺又從旁邊拿來了一根竹籤,放在了糖畫的正中間,待糖漿全都幹了,一幅糖畫就完成了!老爺爺把那張糖畫插在了身旁的木棒上。
這幅糖畫吸引住了我,我立馬就買下了他。剛拿在手上,糖畫上的糖就像鑽石一般閃閃發亮了。把那糖畫舉高過頭頂,可以透過那金黃色的糖,看到金黃色的天空,金黃色的流雲還有金黃色的鳥兒。糖晶瑩剔透,老爺爺在畫時,糖有時細,有時候粗筆筆皆很流暢。這幅糖畫就像一隻玉兔,老爺爺把玉兔的毛刻畫的極其清晰細膩,一根毛依偎著另一根毛,以前只知道能用圖畫畫出動物的毛髮,可這位老爺爺卻用一勺糖繪畫出了毛的層次感!玉兔的眼睛又大又圓,還水汪汪的;三角形的鼻子似乎嗅到了胡蘿蔔的香氣;毛茸茸的尾巴,似乎正在隨風晃動著;兩隻長耳朵正在傾聽著遠處的聲響。似乎真的有一隻生龍活虎的兔子正在我眼前蹦躂著呢!
嘗一嘗這糖畫的味道。甜滋滋的!似乎能讓整個人心情都好起來!
雖然吃著糖畫只吃了短短的幾分鐘,可那甜滋滋的味道卻永遠迴盪在我口中!
糖畫的作文 篇6
糖畫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小吃,不僅味美,而且製作過程也頗為巧妙,是不可多得的中國小吃。
以勺為筆,以糖為墨,再加上一塊白搪瓷板,一口小鍋,一根竹棒,便是一個最為簡單的糖畫鋪子了,也有的糖畫鋪子會加上一個彩繪各種圖樣的轉盤。一個小鏟子等。麥芽糖都是現熬的,為的是保證糖畫的熱度。其中是絕對沒有雜質的,否則糖會很稀,根本沒法畫。
至於畫的內容,是不固定的,既可以指定,也可以聽天由命,輕輕轉動轉盤,看指標知道什麼圖樣,就畫什麼。價錢從15至20不定。算是物美價廉,甚至可以說是大賺一筆。因為糖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小吃,能品嚐到這樣的傳統美食,可不是大賺了一筆嗎?
每一個糖畫鋪子,不管大小,周圍總是聚了許多人。買的人卻不多,只是想看糖畫藝人的“妙筆生花”。就拿一個龍的圖樣來說吧:糖畫藝人先舀小半勺糖,在白搪瓷板上輕敲兩下,開始作畫。先畫兩條曲線,作為龍身;再移到後方添幾叢毛髮,成了龍尾,手一提一轉,用剩餘的糖加了四個龍爪,眯著眼瞧瞧,又舀起小半勺,描繪龍頭,簡直是栩栩如生。我正思考著剩下的糖該何去何從,糖畫藝人又把勺子移到龍尾,給龍上了色,讓它不只是個空軀。到最後,還瀟灑地加了兩根龍鬚。這便是一條龍了。我也曾買過其他花樣吃過,但因過甜而浪費了。
不光是平面,糖畫還有立體的呢!那天我在江畔時看見一個糖畫鋪子,便情不自禁的'擠進去看,這糖畫可不同往日的。那糖畫可奇了怪,只有個空心圓,我正奇怪呢,那糖畫藝人卻又畫了個實心圓,還在邊緣加厚了許多。我又看看其他人,別人也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就在眾人驚詫的時候,那糖畫藝人用手小心地提起實心圓,糖也跟著被提起來了,形成一層糖膜,略微有些透明。原來是一個花籃啊!糖畫藝人給它加了一個柄,用竹籤挑了起來。一個栩栩如生的花籃就誕生了。周圍的人發出一陣讚歎聲。
看著糖畫藝人嫻熟的技能,品著美味的糖畫,憶著那精緻的圖樣,回味。
糖畫的作文 篇7
走過歲月的長廊,翻閱生命的相簿。那些被我們塵封的往事如一幅幅畫卷,展開在我們面前。有時,與逝去的時光對話,與童年對話,浮現腦海的,是手上的糖畫。
記得還很小的時候,過年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我喜愛將外婆做的年夜飯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喜愛與外公到街市上,看著人們來來往往的景象;喜愛與小夥伴分享過年的喜悅的時光。最令人興奮的,還是來到那一個熟悉的鋪前,看著稍年邁的老爺爺,遞給我的那一幅糖畫。
第一次吃到糖畫,已經是許久以前的事了。過年時,我喜歡與外公一起到街市上。當時,街市上比如今熱鬧多了。不僅僅買過年的對聯、門神什麼的,還有許多其他的小玩意兒。各種小吃,還有小孩子們喜歡的玩具,小動物等。一到早上,街市便熱鬧非凡,我便吵著要去。帶我去的任務,便交給了外公。
我們走走停停,這時,一個車子式的小鋪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擺放著許多“亮晶晶的”糖畫。有十二生肖,還有蝴蝶、小鳥等精緻的樣式。外公知道我還沒吃過,便請那賣糖畫的老爺爺做一個給我。只見老爺爺手法嫻熟地撒了一把白糖到熱鍋上,親切地道:“小朋友彆著急啊,一會兒就好。”老爺爺用大勺在鍋裡翻來攪去。不一會兒,鍋裡的白色的糖就變成了自然的麥芽糖的黃色。老爺爺用勺子從鍋裡舀起一些糖漿,便開始在一塊鐵板上“作起畫來”。
他手法熟練地將糖漿均勻地灑在鐵板上,就像一筆作畫,不間斷。我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內心暗自感嘆,敬佩湧上心頭。老爺爺認真地作畫,但一旁的我卻看不出個由來。複雜的線條交錯著,讓人眼花繚亂。老爺爺收“筆”,糖漿不一會兒就幹了,老爺爺將糖畫拿起來,我豁然開朗,一隻鳴叫的公雞躍然眼前。我感激地對老爺爺說聲謝謝,竟捨不得破壞著完美的畫作。
此後,我常常想起這糖畫,想起那作畫的老爺爺,也常感嘆“高手在民間”,卻很少再吃到了。而糖畫,便也成了童年的味道。
時常回憶童年,似與童年對話,讓那好像被風吹走的童年記憶重回眼前。睜開眼,依稀是那一幅糖畫。
糖畫的作文 篇8
“媽媽,讓我轉一次吧!”我站在糖關刀的攤位前挪不動腳步了,我央求著對媽媽說,“我想轉一下轉盤,如果運氣好,說不定會賺到一條龍!”媽媽終於點了點頭。
糖關刀大家一定知道吧?選擇做什麼作品是一個遊戲:它有一個像鬧鐘一樣的大轉盤,轉盤邊上是一圈動物圖案,只要你撥動指標,指標最後指在哪個作品的格子裡,你就可以得到師傅用麥芽糖做出的這樣東西。
“譁——”一聲響,轉盤指標飛快地從圖畫上掠過。腳踏車、猴子、飛機、坦克、小鳥……慢慢地、慢慢地,指標要停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會是什麼呢?我都不忍心看,閉上眼睛默唸著:“龍!龍!龍!”。不一會兒,我聽到旁的觀眾一陣歡呼聲,我懷著緊張的心情睜開了眼睛。哇!果真是轉到了一條“龍”!
糖關刀的老奶奶笑了笑,拿起了工具開始製作。她把鍋裡熬得焦黃的、熱乎乎的糖慢慢地攪動了三圈兒,用勺子舀了少許糖,在白色的大砧板上開始了創作。只見奶奶全神貫注地擰緊雙眉,原本已經很多皺紋的臉看起來更加蒼老、慈祥。她的眼睛睜得像一個五角錢的硬幣,佈滿了皺紋的手熟練地翻飛著勺子。他首先倒出一小堆糖,用勺子底部在白菜板上抹出一個大大的“S”,糖不一會兒就凝結成了薄薄的一塊。接著奶奶手腕輕輕前後反覆“之”字形抖動,拉出一條條金黃的、細細長長的糖絲線,讓人想起了外國人的髮絲。哇,這可不容易!首先要把握好力度,否則糖就會這裡一團,那裡一塊。如果太輕,糖又會變得細細的容易斷。同時還要把握好速度,不然的話,也會那裡多這裡少地不均勻。可老奶奶的手藝卻很好,不厚不少,一根根、一條條、一絲絲那麼均勻。
“龍身”搞定了,完美!接下來,就要“畫龍點睛”——其實是畫龍頭了。老奶奶用糖描出了龍頭的大概形狀,輕輕地抖動手腕畫出了尖牙,接著只見熒光一閃,兩條長長的龍鬍鬚出現在了眼前。老奶奶又把勺子向上揚了揚,倒出的糖形成了龍角。最後,老奶奶熟練地在龍的身子側面前後划著,不一會兒尾巴成形了,不一會龍爪也顯現了。大功告成!
一條活靈活現的龍出現在眼前,舉到陽光下,糖把陽光過濾成了金黃色,咬一口,甜、香、脆混合在一起——美味!
糖畫的作文 篇9
早就聽說,桐山橋底下有一位技藝高超的糖畫藝人。但出攤的時間不固定,一直沒遇見,今天好巧呀,讓我遇見了。
清風徐徐,落日餘暉瀟瀟灑灑抖落於桐江溪面,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跟著媽媽到溪邊散步,遠遠瞧見桐山橋下聚了一群人。難道是……好奇心領著我擠進人群,果然是“糖畫高手”。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上套白色襯衣,下穿洗的泛白的舊牛仔褲。老人頭髮花白,皮膚較黑,高高的鼻樑上架著一副紅色方框眼鏡,臉上不時掛著微笑。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會是傳說中技藝高超的糖畫藝人嗎?
我呆呆地望著老人身邊的圓形草把子,上面插滿了許多糖畫作品,有金光閃閃的魚,有耀武揚威的龍,有活靈活現的兔子,還有……。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糖畫展。
“爺爺,我想要蝴蝶”。一個可愛的小姑娘擠了進來,遞給了老人10元錢。
“好嘞,蝴蝶馬上就到”。草把子上沒有蝴蝶。老人接過錢,開始忙活起來。他從鐵盆裡舀一勺糖稀,勺子稍稍傾斜,一根如髮絲一般的金線落到了一面光滑的石板上,在他左搖搖、右晃晃中勾勒出了蝴蝶的外形。接下來翅膀的花紋是個技術活,但凡有一點手抖,翅膀的花紋都可能變形或斷裂。老人的臉上看不出一丁點兒緊張。只見老人不緊不慢地舀起糖稀,左手一抖,右手一搖,糖線時而細如髮絲,時而粗如手指,不一會兒,一隻栩栩如生的蝴蝶誕生了在夕陽的映照下,如金子般閃耀誘人。不細看,就像一隻飛累了才短暫休息,一個不留神就要飛走,立馬消失在藍天之中的真蝴蝶。“真好看!”小姑娘接過蝴蝶,笑盈盈地走了。圍觀的人群,哪個人的眼裡不盛著讚賞?哪個人不在心裡暗暗叫好?紛紛掏錢買糖畫。
“奶奶,我也要買。”一個小男孩拉著奶奶的手往前擠,一個不小心把插滿糖畫的草把子撞倒了。幾十個糖畫就這樣散落在地,碎成糖片了。
“你看你,急什麼……”奶奶生氣了,伸手掏錢,可掏遍所有口袋僅有25元,尷尬得滿臉通紅。無數雙眼睛看著糖畫藝人,等著他做決定……一個10元,這不得陪兩百多,一口沒吃著,賠這麼多錢,真是冤。
老人先是愣了一下,笑了笑安慰那個奶奶:不用緊張,孩子沒傷著就好,還剩很多糖稀,想買的朋友多等一會兒,我馬上開始做。”說著,整理好行頭,開始幹活了。落日餘暉灑在老人的身上,祥和而又柔美,似乎給老人鑲上一道金邊。周圍的觀眾忍不住為老人的善良點贊。
糖畫真美,美在栩栩如生,美在脆甜可口;糖畫老人真美,美在技藝高超,美在善良淳樸。我愛糖畫,更愛糖畫老人。
糖畫的作文 篇10
陽光明媚的一天,花香瀰漫在天空中,空氣中隱隱約約摻雜著糖的氣息。我找了半天,原來是一個糖人鋪。
驕陽以火的中午,在樹蔭下賣糖人的老爺爺略顯倦意,天邊的雲朵,樹上的鳥兒、地上的石子都異常安靜。我走上前去,用試探的口氣問道:“爺爺,能給我做一個糖人嗎?”
隨即,右手拖著下巴,雙眼微微閉起的老爺爺露出了憨憨的笑,含著歉意說:“對不起呀,小朋友,我現在就給你做。”
糖人鋪上豎著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動物,黃色大傘下的木製桌子上放了一個顯眼的鐵面。不一會兒,製作開始了。老爺爺把手放在一個潔白乾淨的小毛巾上擦了擦,然後開啟掛在一旁的鍋蓋。頓時,那股甜蜜的氣息又一次籠罩在我的身邊,爺爺拿起最重要的“武器”鐵勺,在溫熱的鐵鍋裡攪了攪,焦糖色的糖稀時不時冒泡。這時,爺爺和藹的眼神又一次投在我的臉上,說:“小姑娘,來抽一個動物吧!”老爺爺邊說邊指著一個轉盤。手裡還在攪動著糖稀。
不久,抽得一隻小狗,老爺爺的神情專注了起來。
他嫻熟的挖起一勺糖稀,眼睛直直地盯著糖稀,他手臂騰空,手腕微微傾斜,一股糖稀均勻地淌了下來。分量不多不少,老爺爺先將頭和身子畫了出來,之後鄭重的將眼睛用多一些的糖稀點了點。小狗就成形了。老爺爺隨手抓了一個木棍粘在了小狗的正中間,用鏟子輕輕鉛前推移,小狗糖人就好了。我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想要接過糖人,沒想到,老爺爺抽出一個塑膠膜,輕輕幫我套上,整理好邊角後,爺爺微笑著交給我,我也遞去錢。我走後,爺爺又一次坐下,又一次開始打盹兒,後背早已溼透……
做著甜蜜工作的爺爺竟如此專注,他認真負責的工匠精神,像蜜一樣感染著我。
糖畫的作文 篇11
一個星期天,爸爸帶我到白馬湖B館遊玩。走上二樓,那兒人山人海,大家都在欣賞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這時,一陣濃濃的糖味飄來了。“咦?哪兒來的糖味,這麼濃?”我好奇地跟著糖味來到了一個小攤前,只見小攤前圍滿了人,裡三層,外三層,不時有一兩個小朋友叢裡面鑽出來,手裡拿著黃色玻璃狀的小動物。媽媽說這是糖人。
我用力擠到小攤前一看,啊,原來是一位戴圓形眼鏡的老爺爺正專心致志地畫糖人呢!老爺爺面前的桌子上,擺著各式各樣的東西,有鐵鍋,鐵鍋裡還熬著一些糖漿,正“咕咚咕咚”地冒著泡呢!鐵鍋旁放著一個竹筒,桶裡插著一些凝固了的糖人,有神奇的。小龍、厲害的孫悟空、可愛的大公雞、狡猾的老鼠……它們形態各異,都畫得十分精美!老爺爺拿起一把小鐵勺,從正在沸騰的糖漿中舀了一勺,對準鐵板,微微傾斜,勺中的糖漿就從勺裡流了出來,像一條細細長長的絲線,亮晶晶的。“絲線”流到鐵板上,冒起微微的熱氣。老爺爺微微抖動手臂,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一會兒左,一會兒右,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啊,一雙美麗的翅膀出現在我的面前,“呀,是一隻蝴蝶!”我高聲叫起。只見蝴蝶身上的花紋如此美麗,如此清晰。不一會兒工夫,一隻栩栩如生的蝴蝶便展現在我的面前,正扇動翅膀,展翅欲飛呢!
哇!多麼神奇,我不禁羨慕不已。老爺爺只要輕輕揮動手臂,便能畫出如此美麗的圖畫,多麼了不起呀!
畫糖人看起來這麼簡單,但練起來難哪!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呀!我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畫糖人。
糖畫的作文 篇12
我們國家不僅有光輝燦爛的文化,還有豐富多彩、技藝精湛的民間藝術,如:陶泥、剪紙、風箏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糖畫。
去年暑假我去了廣州的嶺南印象園遊玩。那裡的小街上有一個賣糖畫的店,我懷著好奇的心走了進去。走近一看,這是用紅糖和麥芽糖熬成的糖汁做的糖畫。我選了一隻鳳凰,讓老闆做。他開始先用一個勺子從熬好的糖汁裡盛了一勺糖液,黏黏的,再把勺子放在一個盤子上空,右手在空中揮舞著。起初一隻眼睛畫出來了,像在盯著我一樣。後來上半身畫完了,我不禁“哇”了一聲,旁邊的圍觀群眾也在那邊拍手叫好。我的眼睛直直地盯著,一秒鐘也沒離開過。他心靈手巧,做的鳳凰活靈活現,不信你瞧瞧,原本做了半個身子的鳳凰,在他又畫了幾下後,現在已經成了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了,它正拍打著它那美麗的翅膀,在天空中飛翔。
他做好後,用小竹片在糖畫上一按,就將這飛翔的鳳凰給了我。我驚奇地端詳著這隻鳳凰,嚥了咽口水,想:哈哈,你會飛,想逃跑嗎?看我等會就把你吃了。可鳳凰都還沒碰到嘴,我就有點捨不得了,如果我把它吃了,這隻鳳凰就不漂亮了,但又不可能不吃。於是,我絞盡腦汁,終於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先拍張照,做個留念,再吃掉,不就好了嗎?於是我張開口把這隻鳳凰慢慢地含進了嘴裡,一股清甜的味道,泌入了我的心脾,真好吃呀!
我扭頭一看,有一位姐姐要了一隻雞的樣子,那位“馬良”又開始揮動了他的“神筆”。緊接著,又一隻雞出來了。我再次被這種技術征服。
吃完這個糖畫,看完這個精美的藝術品,我情不自禁讚歎:“這個做糖畫的工人,你真厲害呀!”
糖畫的作文 篇13
河坊街上的民間工藝可真有不少,吹糖人、玉雕、剪紙、京繡……各種各樣的都有。看,前面許多人手上拿的一串是什麼?晶瑩剔透,薄薄的。當然是畫糖人了!當然,畫糖人是最受歡迎的民間工藝。
“畫糖人嘍……”小攤販叫著。這時,已經有長長的一條隊伍排好了,孩子們盼望已久的畫糖人終於來了。小攤販拿出工具,畫糖人的工具十分簡單:一勺一鏟,糖漿石板。這是再也簡單不過的工具了。工具簡單,這畫糖人這手藝可不簡單。
知道了顧客要的是什麼,小攤販就飛速地從鍋裡攪出一勺糖漿,滴在石板上。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他的手左搖搖,右晃晃。有時,像快筆疾書,糖絲兒時而細如頭髮絲,時而粗如手指;有時,像涓涓細流流出石縫般緩慢,糖漿緩緩落下;有時,像羽毛落到地上的那般輕柔。小攤販畫天書般地畫著,沒等糖漿受冷凝固,一個“雷峰塔”就畫好了。“哇——”看的人驚訝地叫道。
過了一會兒,糖漿凝固了、變硬了。要鏟糖人了,鏟糖人尤其難。堅硬的鏟子放在糖人底下,角度不對,糖人要裂開;鏟子抓錯了,糖人要裂開;插的位置不對,糖人要裂開。拿著堅硬的鏟子一鏟,誰能讓薄薄的糖人不裂開?小攤販拿起鏟子,正好是10度的銳角,鏟子輕輕一抖,整片糖人便完全和石板分離了。
糖人做好了。看這糖人,圓就是圓,點就是點,絕不拖泥帶水。晶瑩剔透,在陽光下的每一個角都閃耀著光芒。整片糖人放在眼前橫著一看,這麼薄,好賽一張紙;一看正面,十分細緻,蝴蝶身上的花紋、小雞的尾巴,這麼細,都惟妙惟肖的表現出來了。真是讓人不忍心動口。舔一下,醇香的感覺沁人心田。咬一口,入口即化,甜甜的味道在口中久久不散。
一路上,只有孩子們的笑聲和高高舉著的畫糖人。
糖畫的作文 篇14
我們國家有著各式各樣的傳統文化,其中我特別鍾愛糖畫。相傳糖畫是由唐代四川大詩人陳子昂發明的。他把糖畫帶進了皇宮,得到了皇上的讚許。晚年為了紀念皇上的恩遇,收了幾個徒弟傳授此技,這個技藝便從此流傳下來。
我想親眼看看糖畫的製作過程,爸爸媽媽就帶我來到河坊街。一走進河坊街,就看見一個小攤邊擠滿了人,我擠進人群才發現,這裡原來是在做糖畫。
只見,做糖畫的叔叔用小火把鍋子裡的糖燒到溶化,然後再趁熱打鐵地將糖漿用勺子在一塊光滑的石板上作畫。叔叔拿著勺子的手一會上,一會下,一會輕,一會重,勺子裡的糖漿慢慢地往石板上滴,不一會就形成了一個長著觸角和鬍鬚的頭,緊接著他又飛快地在頭的後面畫出了兩條弧線,兩條弧線越靠越近,最後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條長長的身子,然後在身子後面畫出了一個像火焰一樣的尾巴,再在身子中間畫上一條條細線,最後在身子下面畫上四隻像雞爪一樣的爪子。就這樣來來回回晃動了幾下後,一幅糖畫就畫好了。
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張牙舞爪的飛龍,這隻龍被叔叔做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好像是一條真的龍正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我們。接著,他趁糖還沒硬,就從身旁的一個抽屜裡拿出一根木棍,黏在糖畫上,這一幅糖畫就大工告成了。看著這條龍,我都眼饞了,好想咬上一口。於是我趕緊讓媽媽給我買一個。買到了糖畫,一口咬下去“啊!真甜!”
糖畫又有趣又好吃,它的味道讓我念念不忘。但現在會做糖畫的人已經越來越少,真希望這個傳統文化能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