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的話題作文800字(精選3篇)
引導語:相信大家對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尤其是在寫作中有著很重要地位的,話題作文往往不限文體,允許考生自由發揮。那麼應當如何寫這型別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與自然的話題作文800字(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與自然的話題作文800字篇1
誰是生命的主宰?人,還是大自然?
有人說:“世界上假如存在神,那麼神便是天上的主宰,而人們則是地球的上帝。”自然。世上不存在神,那些神明論也都是人們虛構出來的,那麼人們就是世上的主宰嗎?
人們是最高等的動物,人有思想,感情,有著低等動物所沒有的智慧,人們能發明製造出幾乎他們想要的一切。人有感知與判斷能力,能夠分析世間的美,萬物的理,事物發展的規律。人在其它低等動物眼中真的是至高無上的,對人們,它們既羨慕,又畏懼。
人們的科學技術也是不斷進步的,也試圖憑著自己的智慧改變本不能也不可能改變的大自然。人們的野心太大,想要凌駕於大自然之上。在他們眼中,他們本該是無所不能的,以致能決定一切。他們也在為主宰自然,主宰地球作準備,肆無忌憚地破壞阻礙他們的事物。大自然也曾一次次地警告,人們還是執迷不悟。
大自然的怒火是無情的,足以焚燬一切。讓你在痛苦中煎熬,讓你第一次感到恐懼,也開始後悔人們的無知與可笑。
人們抵抗不了大自然給予他們的`懲罰,這是一種屈服。最高等動物也只能跪伏在大自然面前,生命的主宰,地球的主宰,便是大自然。
人們總認為自己與自然是並列關係,其實不然,人們還不夠資格。人與大自然只是包含關係,而且是自然包括人們。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又或者更少。因此,假設哪一天出現了比人們更高等的生物,我也不會感到奇怪。
另一方面來說,人們是產生於大自然的,是由森林中的古猿進化而來的,只是人們總將自己與自然對立起來。人們在大自然的各個區域裡生存下來,依靠著大自然存活並發展。等到一個人漸漸年邁,直到死去。人們總希望他的靈魂還在世間飄蕩,自古祭祖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但從本質上講,人死後無非是成為泥土或其它植物的養料。總的來說,人生於大自然,最後也會歸於大自然,這只是生物迴圈的一個過程。除了生前遺留的精神財富,或是造福於人們的各種技術,總之,除了生前的貢獻還留在世上,便沒有其它超出實際的意義了。
別把自己當做上帝,人最多是上帝的臣民罷了。我們沒有資格掌控自己的生死,一切都是按照事物的正常發展規律進行的,每種生物或非生物都是充當迴圈鏈的一部分,人們也的確有很多智慧結晶,但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大自然的產物呢?
人與自然的話題作文800字篇2
人本能與自然和諧相處,可是……
在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的今天,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人們砍伐一片片的森林,生產出各種紙張。參天的大樹在高科技的電鋸中轟然倒下,綠色在眼前慢慢地消失。而最後,那些紙張卻被隨意丟棄,成為垃圾。它們在哭訴,哭訴自己的命運,也為人們感到悲哀。
工廠一座座地興建起來。它們把矛頭指向天空,把廢氣排向大氣;它們把矛頭指向大地,把廢水排進河流湖泊。天空不再蔚藍,流水不再清澈。“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美好景象已成為往事。抬頭,藍灰色的天空上飄著幾朵略帶灰色的雲,時而還彌散著一些塵土。再看看水呢?深綠色,甚至有些是褐色的。魚呢?它們在哪兒?答案是在飯店的餐桌上,或是永遠沉沒在了河底。
這樣的自然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嗎?
洪水氾濫了,淹沒了一塊塊土地,一個個村莊,奪走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人們不得不離開世代居住的故鄉。水土流失了,沙塵暴滾滾襲來。天空被披上了一層黃褐色的“沙衣”,揚塵使人們睜不開眼。人們被迫戴上眼鏡、口罩,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當大自然憤怒、咆哮時,人們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人們開始植樹造林,一大批小樹苗肩負著防風固沙的使命走上了崗位,陽光照耀下,它們在微笑。人們整治河流,把它們渾濁的身體洗淨,又放養魚苗,讓河水煥發往日的生機,成為魚兒歡樂的家園。人們開發新能源,把對大氣的汙染降到最低,使天空變得澄清了,時而鳥兒們俏麗的身影又會從頭頂上輕輕掠過。
人們生活在自然的懷抱中,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活才會美好,人們才會幸福。假如人們光想著自己,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那麼生活就不會圓滿,當然,人們的幸福也就此告終。
我幸福地憧憬著:在藍天白雲下,鳥語花香,蜂蝶翩飛,魚遊潛水,人們在燦爛地微笑。
人總認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本文卻告訴我們,人是“自然的懷抱”中的小朋友,任性地毀壞母親的健康,到頭來害苦的是自己。唯有懂得愛護,才能幸福生活。對我們所關注的物件,跳出圈子來看,也是一種行文之道。
人與自然的話題作文800字篇3
一個地球,夠了,一個大海,夠了,不夠的是—環保。——題記
有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小孩對著一座空曠的小山尖叫“蠢材”,小山毫不客氣地回敬“蠢材”。而當他對小山呼喚“我愛你”時,小山也告訴他“我愛你”。
的確,世上許多事情都是如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時善待別人即是善待自己。
可是,看著人們是怎樣“善”待他們唯一的生存地——地球的呢?人們從地球身上無情殘酷地榨取著利益,森林消失了,空氣混濁了……再看看地球給我們的“回聲”吧。地球將讓我們生存在一個灰濛濛的、骯髒的環境中,來作為對人們的報復。
早在人們剛剛進化到世界上時,人們和自然保持著友好的相安無事的合作關係。取之不盡的食物,飲之不盡的清水,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氣,自然報以人們最友好的微笑。
隨著人們發展的車輪加速滾動,人們開始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有能力並且有權利去征服自然。加之金錢,這一最為誘人的利餌,人們把一雙雙的髒手指向自然。鳥語花香的森林被夷為了荒蕪沙漠;珍奇活潑的野生動物成了人們嘴邊的燕窩、猴腦。隨之,自然開始報復:一群群的老鼠衝向城鎮,撕咬著嬰兒的腳趾;一群群的白蟻捲入非洲的農莊,留下的只是一具具農夫的白骨。何等讓人痛心的“回聲”啊!
隨著大工業的加速迅起,大量汙氣廢氣的排放,人們不得不每天呼吸著灰塵,已無健康可言。而森林的消失,導致了水土流失,氣溫升高。1998年夏,洪水無情地肆虐在中華大地,摧毀了無數人的家,不僅僅是中國,南美、非洲、世界各個角落都深受“厄爾尼諾”之苦!
地球是人們最好的朋友,當我們的朋友被我們親手摧殘得滿目瘡痍時,這是什麼感受?當我們不得不戴口罩上班,喝一口經過千百遍過濾的水,這是什麼感受?當一個小朋友指著父親說“父親的頭頂像荒蕪的沙漠”、指著母親說“母親的頭髮像烏黑的小河”時,這又是什麼感受?人們和地球息息相關,我們有必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愛護自己的生命那樣去愛護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青。”假如每個人都從身邊做起,還地球健康,那麼當耳邊殘忍的回聲消逝時,迴盪在人間的一定是與自然共同譜寫的美麗樂章!
珍愛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愛護環境已是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