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800字(通用10篇)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800字(通用1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的味道初中作文800字(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1

  想起家,就會有陽光流轉全身的感覺。瀰漫開的味道,是陽臺米蘭的花香,是爸爸杯子裡的茶香,是媽媽手下的菜香。

  在家的時候,所有味道混在一起,嗅不出這動人的香氣。走了,它們才像穿過三稜鏡的陽光一樣,一條條清晰地顯現出來。所以,陽光流轉的香氣,就是家的味道。

  陽光的明亮是家裡的窗戶透下的光芒。全世界的玻璃都會透下一樣的光,可只有家裡的那一縷,是適合你看書的角度,專屬你享受的明亮。像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稍稍的不同,就會刺激你敏感的神經,告訴你這裡不是家。

  陽光的熱度是家裡的被子留下的溫度。為什麼有人換到其它地方會睡不著,是因為你的身體適應家裡那一床被子的重量,那麼即使其他的有再好的花紋、再新的棉花,也無法讓你安然入睡。

  陽光的溫熱是家裡兩個人對你滿滿的愛,可能你的爸爸沒有別人的爸爸職位高,可只有他知道你最喜歡滑冰而不是打球。可能你的媽媽不如別人的媽媽漂亮,可只有她瞭解你愛喝果汁而不是牛奶。有人會覺得太陽曬得自己很熱,但它仍然是在損耗著自己的身體,給你送來源源不斷的能源。

  離家在外的人總是日日思念著那一所小小的房子。回到家後幾天可能就會覺得還是外界的大千世界更有意思。可我想他們應該永遠記得踏進家門的那一刻:那些熟悉的擺設,離開這麼久也可以閉著眼從廚房走到臥室;那個古老的花瓶幾年了還是擺在電視機上。可能家裡早買了個冰箱,可對你來說,還是新的有些不習慣。這些都是家的味道,摻雜著思念、熟悉和些許陳舊。這就是專屬於你的味道,世界不會再有第二個味道讓你這樣舒展。

  據說有一種鳥,每年遷徙都會把新巢築在同一個地方。就算平地變成了高樓,也會不停地盤旋,尋找自己心中的那片平地。人也有著同樣的情愫。路過曾經住過的街道,即使早已物是人非,我們也會饒有興趣地找出當年住的位置。這種尋根的滋味,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也許有一天,我們老得只剩下乾涸的記憶,那麼請記得兒時住過的地方。一遍一遍回想,一遍一遍回味,只要有家的味道,就會幫我們記起所有的事。

  如果老到什麼也記不住,那麼就曬曬太陽,讓陽光流轉的香氣帶我們回家。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2

  一提起家的味道,似乎就有一股怪怪的味道迎面撲來。我趕緊縮了縮頭,吭哧了一下鼻子……這個我生活了十幾年的家,一直是這種怪怪的味道。

  我家養了幾頭豬,每天早晨,媽媽怕豬餓得叫喚,影響我睡覺,就早早地起床餵豬。十幾年如一日。有時我起床早,總能看到媽媽忙碌的身影。爸爸白天出去打零工,很少在家。但,不外出的時候,就開始出豬圈。於是,那一股怪怪的味道就彌溫了整個家院。每每這時,我就趕緊捂上鼻子,皺著眉頭,快速的躲進我的小臥室裡。我曾經央求過爸媽“咱家別餵豬了吧,我討厭這種怪味!”爸媽聽後,愣了一下,然後,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咱家的日子全靠養了這幾頭豬啊!爸爸媽媽身體不好,出外又不能幹什麼,不餵豬,還能幹啥?再說了,周總理還與掏糞工人握過手呢。豬糞髒,但是隻要我們注意衛生,就沒有什麼怕人嫌的。你上學的學費和家裡的花銷可全都靠養了這幾頭豬啊。它雖有味,但對咱家的用處可大呢!”聽了爸爸一席話,我不再說什麼,但仍然對這個味道有所牴觸。

  後來那次經歷,讓我徹底改變了態度……。

  去年,我媽媽的眼疾復發了。到上海檢查以後,醫院說治病需要很多錢。於是,爸爸賣掉了家裡所有的豬,又去親戚朋友家借了一些錢,東拼西湊地給媽媽去治病。家裡沒有豬了。那股子怪怪的味道也隨之消失。可是,放學回到家的我,忽然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家裡似乎什麼味道也沒有了。這時,我才感到,那種怪怪的豬糞的味道已經成了我們家一股不可缺少的味道。

  那夜,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我開始想念那股怪怪的味道了。望著窗外圓圓的月亮,思緒翻飛:我想起了父母雙親為了養那幾頭豬,每天起早貪黑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踩了多少豬糞;我想起了他們為了賣豬賣個好價錢費了多少心思;想起了他們曾對我說過的話‘家’裡有個‘豕’,有‘豕’才是家……。

  原來,這種怪怪的味道浸透了家裡的一切:父母對我的愛,我對生活的感受,原來它是那麼芬芳,令我感慨,讓我沉醉……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3

  我的家鄉在海寧袁花新袁村,風景優美,令人心曠神怡。更重要的是,那裡美味的青團富有家鄉的味道。

  去年清明節前幾天,媽媽和我回到老家尋找草頭(用來把麵糰染色的草),糯米粉,豆沙等原料來做青團。我們來到田地裡找草頭,我們一邊走一邊看路邊的草。很快我認識了哪些草是治病的,哪些草是可以當補品吃的,哪些草是有毒的……當然我也認識了哪些是草頭。

  沒一會兒,我們就採了滿滿一籃子草頭。我們把買來的紅豆放在鍋裡燒成紅豆沙,盛進一個大碗裡,再把草頭燒出的汁液跟糯米粉一起揉成麵糰,揉好了,準備工作就已經完成了。

  開始做青團了,我不會做,於是媽媽就教我做。我看到媽媽熟練地揪下一個小麵糰,用手指將麵糰捏出了幾個洞,又用筷子夾了一點兒豆沙,最後將那個大洞封堵上,並將它揉成了一個精緻小巧的麵糰,這樣就做好了。我也學著揪了一個麵糰,哎呀,我的手全被黏住了!滿手心都是粘粘的糯米粉碎屑,糯米粉團粘在了我手上,使我無法動彈。媽媽笑著說:“看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吧!還是我來吧。”我沒有耐心,跑走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跑回家看了看,驚奇地發現媽媽正在收拾東西,屋子裡滿是青團的香味。

  在我看著鍋子發呆的時候,一個個綠色的球狀似的小綠球呈現在我眼前,上面還在冒著熱騰騰的水蒸氣,我聞到了一股糯米夾雜著青草的香味,讓我回味無窮。家人們都來了,來幹嘛呢?當然是來吃青團啦。這青團色香味俱全,一口咬下去糯糯的,軟軟的,嚼著嚼著彷彿糯米糰把上下牙齒黏住了一般。再咬下去,是甜甜的豆沙,深紅的顏色和外面碧綠的糯米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吃的滿口溢香,彷彿把生活中的各種煩惱都拋到了腦後,此時我嚐到了家的味道。相傳古時候,人們遠行為了方便攜帶糧食,而這些糧食吃了又比較耐餓,後來就發明了這道清明糰子。伴有草頭汁的清明糰子不僅可以清熱解毒,淤散消腫,還伴有一種青草的特殊香味,讓人吃了有一種家的感覺。於是乎,一代一代相傳至今!

  只有在家鄉,才能嚐到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4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溫暖的港灣;人是飛翔的燕子,家是避風雨的大樹;人是嬌嫩的花朵,家是那肥沃的土地……

  我艱難的睜開眼睛,還是熟悉的天花板,卻聞到一股難聞的藥水味。側過身床頭櫃上果然有一晚“黑乎乎”的湯水,無奈的唉嘆一聲,這破身體,咋滴就生病了?門口傳來悉悉索索的腳步聲,我一聽立馬閉上眼睛,企圖矇混過關,“我沒有醒,就不要吃藥;沒醒,不吃藥;不吃藥”,心裡默唸著。然而“蒙,起來把藥喝完再睡,乖!”伴隨著聲音還有輕微的拍打。再也裝不下去了,只好認命地睜開眼睛,無奈地接過老媽手上的碗,捏著鼻子,閉上眼睛,咕嘟咕嘟,一口氣下肚,真苦澀啊!喝完,我睜開眼,發現一顆“光鮮亮麗”的糖,我立馬喜笑顏開,歡歡喜喜的剝開含到嘴裡。看著媽媽的笑容,那苦澀的藥水味,難忍的病痛似乎一下子都煙消雲散開。

  那苦澀的藥水,是幸福的味道。

  一輪圓月掛在空中,我們一家人難得地坐在一起賞著月亮,品著月餅,談著家常。看著父母的笑臉映著皎潔銀輝,我瞬間覺得我的家是那樣的美滿幸福。如此良辰美景,怎能少了酒水?我悄悄走進房間,拿出三個杯子,倒了開水,走到陽臺,分別遞給父母,“在這佳節團員之際,我先敬爸媽一杯,祝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滿!”一家人迎著月光共同舉杯。吃一口月餅,甜在嘴裡,美在心裡。

  那甜甜的月餅,是團圓的味道。

  初三的學業日益緊張,我坐在書桌前開始了與作業的長時間作戰,整個房間都是靜悄悄的,只聽見秒針滴答轉動的聲音,我終是沒有敵過睡意,原準備伏在桌上小憩一會兒的變成了呼呼大睡。朦朧間,我聽見誰在叫我。睜開眼睛坐直,背上的毯子順勢滑下,媽媽就站在我身旁,我正不知所措,媽媽就遞上一杯冒著熱氣的牛奶,“喝吧,喝完趕緊做作業,做完睡覺,別凍著。”我默默地喝上一口,那滋味暖暖的。

  那淳淳的牛奶,是溫暖的味道。

  家的味道豐富多樣,家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可以支援我們大膽的前進,可以治癒我們各樣的傷痛,可以撫平我們內心的焦灼……我愛我家!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5

  家是什麼?有人說,家是溫暖的港灣,敞開懷抱,讓小舟依靠;有人說,家是浩瀚的大海,包容下小魚的一切;還有人說,家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樹枝互相依偎在一起,共同抵抗風雨;而在我眼裡,家是港灣,是繁樹,更是一種銘記於心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過年的味道。

  每到過年前夕,家裡面就開始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奶奶和母親忙著殺雞宰魚,製作各種過年的美食;爺爺負責張貼火紅的春聯;父親則忙著置辦各種年貨。不過,家裡凝重而忙碌的氣氛並沒有影響到我們這群孩子的喜悅。我們興奮地圍著院子跑,打打鬧鬧;循著“黃炸肉”和“炸紅薯片”的香味,偷偷溜到廚房,這個嘗幾片,那個拿幾片,結果總是被母親發現,一邊嗔怪,裝作生氣的拍幾下頭,一邊忙著下一鍋的煎炸。“黃炸肉”一直都是美味的,那香噴噴的味道是從小對家的記憶。

  家的味道,是年夜飯的味道。

  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飯。殺好的雞、鴨、魚、肉全都搬上了桌,成了一道道美味佳餚,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這時候最忙的仍是奶奶。她一會兒給這個人佈菜,一會兒又夾起肉往我碗裡放,慈愛地說:“文婕,你學習忙,多吃點兒,補補身體。”轉眼間,碗裡已堆成了一座“小山”,但奶奶的碗裡還只有寥寥幾塊肉。奶奶還在繼續忙碌,這時,媽媽起身,為奶奶也夾了一些菜,說:“媽,您別管他們,這群小調皮,可一點兒也不會客氣。來,您年紀大了,也多吃點兒。”奶奶滄桑的臉上笑開了花。一家人說說笑笑。這就是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甜酒餈粑的味道。

  在我們家鄉,過年了,酸甜可口的甜酒總是少不了。不論男女老少,都愛喝這甜酒。每每吃飯,總要先喝幾碗甜酒。這樣下來,家裡總是瀰漫著甜酒的清香。從遙遠城市回來的我們,一聞到熟悉的香味,奔波一路的疲憊馬上就會散去,那一刻,人是真的放鬆了下來。再喝一碗甜酒,唇齒間滿是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無論在哪裡拼搏,只要一想起就溫暖無比的牽掛,是一個人一輩子纏纏繞繞的思念,更是全中國父母整天的期盼,和在外遊子的一句:“媽,我回家了!”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6

  “一歲放鞭炮,春風暖屠蘇”在新的一年裡一次又一次地到來。每個家庭都在新的一年裡團聚!每個家庭都在門上貼了對聯。當然,我們的家庭也不例外。

  穿過豬拱,送上一串鞭炮向老豬拱告別,送上成千上萬的家庭用珍寶迎接新年。這是今年太公給我的對聯。每年他都給我一副對聯,並以我的名義寫一副對聯。一對對聯,我們家一年的風味瞬間上升。

  我媽媽賣煙花。30號那天,我和哥哥玩得很開心。我們都是大孩子,玩耍更令人興奮。我和哥哥找到了兩個紙杯,點燃一支黑胡,用紙杯蓋住了它。我哥哥正在用他的手機拍影片,但是我現在在做什麼?當然,再為那個懦夫捂住耳朵!這個懦夫是我的兄弟。很快,“砰”的一聲從天而降。

  時間似乎已經結束,空氣突然平靜下來。我和哥哥同時說出了我們的想法。我們認為一個大的煙花依賴於一條逃生路線,所以許多聲音將被不斷地放下,所以我和我的兄弟打算自己製作這樣一個煙花。我們首先在土裡種了一根魔杖,並在它周圍放了一圈黑胡。然後我們點燃了一朵閃電花,點燃了魔杖。當魔杖結束時,我們周圍的黑胡發出一聲巨響。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這樣做,但我們第一次成功了。我和哥哥都很滿意。我們開始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我們的想法。我敢說,我和我哥哥是我們鄰居中第一個想到這一點的。

  這是春節,這是家的味道,這是家鄉的味道。許多父母不允許他們的孩子玩煙火,因為害怕受傷。然而,我認為如果我和我哥哥的這個想法被更多的人分享。與此同時,我也相信那些剛剛懂事的孩子會笑開了花,那些幼兒園的孩子也會試著上演一出讓大人幫忙點亮它的戲。大一點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會大膽地自己點燃它。如果他們想成為大一點的中學生,他們會喜歡刺激它。

  "在鞭炮聲中,當一年過去了,春風變暖並把它送到屠蘇。"這是元旦。門上的欄杆上貼著一副對聯,準備擺一桌美食和飲料。孩子們在玩煙火,大人在笑,享受著每個家庭的煙火。晚上,準備好第二天穿新衣服。入睡,睡個好覺,醒來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7

  世間有千千萬萬種味道,但唯有一種味道永遠美好而令人難以忘懷,那就是——家的味道。

  記得小時候,我們總是回外公家過年,幾個小孩穿著鄰里鄉親送的紅衣裳,除夕那天一大早便忙活著幫大人們收拾東西。四舅是農村人,但往年的春聯都是他寫的,我們便尋了墨來,待他寫完後再小心翼翼地貼在大門兩側,看得外公直樂呵。

  過年總是最快樂的,而年夜飯就是其中最美的.味道。家鄉的人都會做涼拌雞,當看那配菜與佐料,就讓人垂涎三尺,肚子也瞬間咕嚕咕嚕鬧起革命來。饞嘴的我每每想起這些事,就忍俊不禁,回味無窮。到現在也一直覺得自家的飯菜不如老家的好吃,畢竟還能聽聽長輩勸誡晚輩之類的話,總是覺得道理頗深。

  放假回老家時還有一件最有趣的事:在長輩面前炫耀炫耀考試成績,因為只要考得好,紅包的份量就多些,也多虧了爸媽不沒收這些“獎金”……童年的記憶裡,都是紅包袋子清香而帶有油煙的味道中度過的。

  在老家,過年可沒那麼多規矩,我們卻都喜歡守著十二點整一起放煙花,雖然那時已經困得不行,但大人小孩都在等待。我喜歡看天空,看十二點整時天空一道道絢麗繽紛的光彩。整個寨子的上空都是美麗的煙花,漆黑的夜空彷彿籠罩在新年的喜悅聲中。那種團圓

  的幸福感,夾雜了禮花燃盡後散發的糊香味。

  大年初一那天,家家戶戶走親竄戚、來來往往,有的打牌、喝酒,上了年紀的,便坐在火堆旁取暖,捧著新鮮燙手的烤白薯,邊吃邊聊,樂不思蜀。當看見肉和蝦還有剩餘,我們便拉著大人給我們烤些來吃,即便烤焦有糊臭味,烤焦了的豬肉與白薯也總是兒時最溫暖的美食。

  新一年的第一頓早點,便是一碗麵條,或許這是一碗長壽麵,來年預示紅紅火火,這碗麵條總是又鹹又辣,讓人難以忘懷。

  之後,我們幾個孩子各自坐在小板凳上,一邊洗菜,一邊討論著昨晚的活動和今天麵條的難吃程度。一個上午過去了雖然話還沒聊完,手卻是沾滿生菜的味道,幸好大人們擔心我們受傷,那切肉的苦力活便與我們無關,我們可以盡情的玩耍。

  家鄉的味道像一股暖流,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8

  家是小小的港灣,讓我依靠,讓我留戀。小時候,一回到家裡就看到媽媽做的糖醋排骨,爸爸伏在案頭工作的背影,奶奶給我買的德芙巧克力,爺爺給我買的玩具變形金剛。這就是家的味道。家的味道,平淡中充滿溫馨,瑣碎中全是幸福,當我離開家懷揣的都是滿滿的想念。美麗的媽媽,英俊的爸爸,慈祥的奶奶,嚴肅的爺爺,叫我如何不想念。

  想念是一股清泉,纏綿不斷,當我回到家的時候全部都煙消雲散,家的味道讓我夢裡都是香甜。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夢裡都是媽媽的影子,有媽媽做飯的背影,有媽媽掃地的背影,有媽媽給我穿衣服的背影,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媽媽接我放學回家。想念是一棵大樹,不斷生長,當我回到媽媽的懷抱,陽關灑滿了心田。在上小學的時候,媽媽每天不畏嚴寒,風裡雨裡都給我做早飯送我上學,頭上突然之間染上了一絲白髮,臉上不知不覺就爬上了一條皺紋。媽媽的愛比山還高,比海還深,讓我在蜜罐里長大,家裡都是甜蜜的味道。

  家是心靈的驛站,讓我小憩,讓我強大。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不論我走到哪裡。不論我是否優秀,媽媽都會給我加油,時時刻刻給我勉勵。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不是有家財萬貫,也不是有雕樑畫棟,而是有媽媽的疼愛和爸爸的牽掛,因為那是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的記掛,家的味道是“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的鄉愁,家的味道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念。溫馨的家是幸福的源泉,讓每一個出門在外的遊子都倍感想念。有人說,趁著年輕,就是要大幹一場,讓自己的生命充滿跌宕起伏,充滿色彩。世界那麼大,當遊子看遍世間繁華,走遍千山萬水,驀然回首,家裡的燈光永遠都為你亮著,家裡永遠都有媽媽做的最愛吃的三鮮餃子。回家的路,記在心裡,就不會迷茫。

  歲月如歌,滌盪著低吟淺唱的語調,在時間的長河中家是自己最終的歸宿。家的味道有酸甜苦辣,需要細細品味。天大地大家最大,在家裡每個人都是最放鬆的狀態,可以卸下自己的偽裝。今天你想家了嗎?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9

  我總就是相信,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物極為熟悉時,腦海中呈現的將不就是外觀,亦不就是聲音,而就是味道。同樣地,家對於一個人最親切的地方,不就是某處極富特點的裝潢,也不就是家人充滿溫情的問候聲,而就是味道,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味道。

  正就是因為太過熟悉,家的味道常常會被我們忽略。有人甚至會說:“哪裡會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呢,大概就是飯菜的味道吧。”其實不然,或許我們可以從反面看待這個問題,每當我們走進別人的家中,總會嗅到一股味道,倒不就是說這味道馨香或刺鼻,但我們可以一下子意識到它的存在。而在自己家中,當無飯菜和其他散發氣味的事物時,我們似乎意識不到任何氣味,難道真的就是我們家中沒有別人家裡都有的不同味道嗎?或許就是我們的鼻腔早已習慣了家中的味道,當我們對它既親切,既熟悉時,他已悄然融入到我們的身體中,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雖然有時候我們感覺不到家的味道,但它卻就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四歲的小外甥寄住在大姨家。由於工作忙,一次他的媽媽匆匆忙忙的回來看她,又急忙的離開。孩子捨不得媽媽,一個勁的哭鬧,在床上就是各種翻滾,小臉像漏油的鹹鴨蛋,滿滿的都就是淚痕。忽然,他不哭了,只就是緊緊的抱著床頭那個白色的枕頭,低聲嗚咽著:媽媽,這就是媽媽的味道。

  心下不禁一陣感動,回到家中,細細的嗅著家人的枕頭,驚奇的發現那真的就是同一個味道,那不就是洗髮水撲鼻的香味,而就是一種在家裡時刻都能嗅到的,而在此刻變得格外濃烈的家中獨有的溫暖味道。

  從此我決定,以後外出,不論就是旅行還就是工作,我都會帶上家中的枕頭。這樣無論在多麼遠的遠方,只要天黑後,枕著家裡的枕頭,睡夢中都將滿滿的就是家的味道。

  一個念頭忽然在心中響起:家的味道,究竟從哪裡來?我找了洗髮水,找了飯菜,試圖調製出濃濃的家的味道,卻以失敗告終。難道就是從家中的裝潢中發出的味道嗎?我湊近牆根,想要問到那馨香的味道,卻依然一無所獲,不禁有些失望。而這時,那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只見媽媽正拿著一杯牛奶,笑著朝我走來:做什麼呢?神神秘秘的。看著媽媽臉上的笑容,我知道了答案。

  家的味道來自家人。家的味道便就是愛的味道。

  家的味道初中作文10

  老家,是一個象徵著團圓與喜慶的地方。過年時,那兒總有一大桌豐盛的年夜飯,門口的兩盞大紅燈籠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家,也是一個充滿愛和美好回憶的地方。小時候,曾在那兒的田間捕捉昆蟲,爺爺奶奶的寵愛也似乎無時不在。

  但所有這些都成為過往,成為回憶。自從六年前爺爺奶奶先後去世,在我的人生字典裡,老家就變成了一個荒蕪、寂寞的小院。

  自縣城往西北方向行十多公里,便來到這個並不算富裕的村莊。穿過一條平坦的柏油路,再拐向一條偏僻的小路,盡頭便是那座靜臥於角落裡的小院。牆面沒有做過特別處理,可直接看到一塊塊裸露的磚頭;屋頂是用紅瓦鋪的,很多部位已明顯破舊;而默默守護這個院落的,是兩扇早已鏽跡斑斑的大鐵門。遠遠望去,老家就像一位歷經了滄桑的早已彎腰駝背的老人。

  走進院子,常有雜草叢生,只有那幾棵果樹和在樹枝間上下跳躍的鳥兒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靈動。

  一切都是那麼簡陋,也沒有太多的回憶,但對這個老爸曾經土生土長的地方,我卻有種莫名的親切感。每次老爸回去,我都要嚷著跟隨。特別是秋天,頂著火熱的太陽,蹬四十多分鐘的腳踏車,只為去那兒摘幾個石榴或者柿子。親手摘下樹上的第一個果實,便要迫不及待地去嚐嚐,放進嘴裡,慢慢咀嚼,那種異樣的清涼和甘甜,是和從超市裡買來的水果的味道大不一樣的。老家的味道,甜甜的,是收穫的味道。

  有時候,一家人會不約而同地動手來收拾這個小院。別看它小,收拾起來可要花一番心思,費一番功夫。先是蹲身拔掉院中的雜草,打掃乾淨,再給那五六棵或大或小的果樹澆水,也順便修剪一下牆邊雜生的毛竹,最後打理牆外的白楊樹。這一圈下來,往往都累得汗流浹背,但心裡卻是高興的。老家的味道,鹹鹹的,是汗水的味道。

  幾年前,曾有人勸爸爸把房子租出去,說閒著也是閒著,倒不如找個人家來住順便幫著打理。但爸爸自始至終不肯應口。那時候,我也很不理解爸爸,但長大後終於明白:租給別人,老家就沒了味道。老家的味道,澀澀的,是根的味道。

  很喜歡歌手侃侃的那首《老家》:老家,老家,腳步踏遍海角天涯,心兒卻繫著它,老家,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