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精選11篇)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精選11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1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北宋的范仲淹寫的《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岳陽樓記》之所以成為人們傳誦的千古名篇並非因為其對岳陽樓風景的描述,而是因為范仲淹藉此抒發了先憂後樂、憂國憂民、心繫天下民生的傳世情懷。

  作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的范仲淹,他一生坎坷、屢次遭貶、幾經波折,但都沒有動搖他精忠報國、為民請命的毅然決心。他竭力主張改革,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勇於同那些政治思想腐朽的汙佞作鬥爭。雖然結果是被貶他鄉、身處異地,但他從來沒有後悔這樣做。因為他心繫天下百姓,為民眾犧牲自己也毫無怨言。

  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正不阿、心懷天下黎民百姓,為北宋帶來了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卻屢次遭奸佞誣陷,被貶他鄉。在那樣黑暗、狡詐的逆境中,他沒有氣餒,敢於奮鬥,並寫出了名垂青史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來激勵自己,勉勵自己奮發向上,為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出自這篇《岳陽樓記》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他一生最完美的寫照,是對他“先憂後樂”“以民為本”的最好詮釋。

  他一生以天下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百姓憂而憂,後百姓樂而樂,就算屢次遭貶,堅難險阻、萬水千山也阻擋不住他獻身於國的忠君愛國之心。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無論何時何地,他的心裡都以民生、民眾為主。是“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憂前先憂,後天下樂後再樂。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已經熔鑄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經影響了千千萬萬的民眾,已經在他們心裡根深蒂固。他體恤民情、憂國憂民的精神勉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人民,這種以天下為己任、先憂後樂的高尚品質也深深地烙在人們的心中。

  如果現在的官員們也像他一樣為政清廉、心懷天下百姓、憂國憂民,那人民的生活就更好了;人民的生活好了,祖國的偉大復興、繁榮倡盛還會遠嗎?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2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早已成為被人們傳誦的千古佳句。我認為: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講,應該做到——心懷天下。

  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中國之所以屢遭挫折而不衰,歷經失敗而不竭,數遭磨難而不餒,常逢淚水而不懈……這正是因為從古至今在國之危難之機有著一些本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主義者勇敢地挑起了國家與民族生死的擔子。正是因為這些心懷天下的炎黃子孫,中國才越挫愈勇。

  文天祥在元軍瀕臨城下時,明知前去談判凶多吉少,可考慮到這關係到宋朝大事,鞦韆去談判,他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幾度掙脫元軍魔掌,以重振士氣,為國雪恥。臨死前還一心要救國。他在《指南錄後序》中寫道“生不能救國難,死猶為厲鬼以及賊”,他還在一首詩中發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以天下為己任,從小就立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他為中國人民鞠躬盡瘁,受到人民的無比愛戴。周總理是心懷天下的榜樣。

  馬克思在中學畢業時就具有了高尚的幸福觀。他說:“我的幸福屬於全人類。”他就是以此為目標,為人類的解放事業,為共產主義貢獻了一生。

  這些偉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已心懷天下,為何我們不能?難道我們是忙於學習?不,不是。而是我們心中已經沒有這個社會、國家,在當代中學生的眼中,覺得這與我們離得很遠很遠。

  不,一點也不遠。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這樣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由此看來,少年的命運關係到國家的命運,為此,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心懷天下呢?

  唐代詩人高適說過“男兒本自重橫行”,主張有志男兒為國效勞,奔走四方。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講,也應這樣。我們應有心懷天下的品質,放眼世界,樹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觀。為人民,為祖國,奉獻畢生力量!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3

  佛學中認為,芥子雖小,卻能容納須彌。而渺小個人也當包納世界,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為人,當有悲憫之心而兼濟天下。

  人的悲憫情懷就是一顆悲天憫人的向善之心。《沉思》的作者約翰·唐尼說過:“請不要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敲響。”這便是悲憫之心,任何人的死亡都與我有關,誰都不是一座孤島,在這世界的羈絆中人性得以發展。

  悲憫情懷也是一顆敞然豁達之心。為何佛能治心?在佛教的每日背誦課中有這樣一句話:“是日已過,命以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人的日數已過,命也隨之減少,唯一能做的便是勤奮當下,救濟世人。如此通達之心孕育了悲憫之心。

  生為人,意識到自己與世界的聯絡,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才會激發悲憫之心,從而突破狹隘侷限的生命意義。作家劉亮程紮根於新疆木壘菜籽溝,延續那裡的文明燈火,他創立的木壘菜籽溝文學藝術獎雖小,卻折射出中國鄉村文化的希望。劉亮程身為一名鄉村題材作家,他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並不侷限於著作等身,更在於對中國鄉村文明保護與傳承的使命。獨善其身的同時兼濟天下,他的生命意義與生命價值也由此突破。

  然而,即便魯迅“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這樣的悲憫觀點已被多數人接受,但真正要做到言行一致時卻不盡人意。社群養老院的“鄰避”現象,手足相殘,烏合起鬨等無一不是割斷了個人與社會的紐帶,以底層百姓為藉口,將“獨善其身”往變態方向發展,冷漠的局外人思維徒增社會的齒冷,最終,人為建起的孤島一座座浮現。

  人性需要悲憫的滋養,世界需要人性的哺育。劉亮程曾言:“沒有草木那樣深的根,不知土深處的事,人埋在自己的世界裡埋得暗無天日。”人不妨抬起頭來看看,見見除自己以外的他物,思考與他們的聯絡。少些功利心,就會做到見與思,才會知曉自己並非獨成一體,根系而是伸向了無窮的遠方,或許那時就會明白為何有人會觸景傷情而兼濟天下了,這些無一不是自我與萬物的聯絡激發了他們的悲憫情懷。

  先者有弘一法師的“以儒濟世”,後者也當有我們的悲憫須彌,即使我們小如芥子。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4

  群體孕育著個體,個體代表著群體。國家、民族與人民之間也是血脈相連,就如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箴言。仁人志士都以國家為己,而今日的我們亦需要心懷天下。

  論語有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們若想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便不能認為國家之事不關己。如果我們畏了生死、趨了利祿、舍了國家,會如何?在二戰時期有一名叫馬丁的德國新教神甫留下一段話:“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不是公會成員,我繼續不說話;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我不是天主**,我還是不說話;後來他們奔我而來。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他漠視一切,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最後落得無處求助。

  而心懷天下之人,往往能流芳百世,推動社會及至民族的進步。從“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祁黃羊到“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陸游,以及“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順馬革裹屍還”的徐錫麟,還有喊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和范仲淹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們都曾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他們都是心懷天下之人。他們是國家棟梁,更是中華民族的脊樑。若是沒有他們,怎會有今時今日的我們?

  看著虎門的濃濃硝煙、塞外的金戈鐵馬、汨羅江的奔騰浪花,愛國不就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情感嗎?唯有國家富強,人民的生活才能幸福。因此我們應該為國家打大義出一份力;為國家的發展出一份力;為國家的安全出一份力。如魯迅所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不必等待煙火。”

  只有國家強盛,百姓才會幸福。只有心懷天下,國家才會昌盛,小家才會幸福。如今世界風起雲湧,從許久的甲午中日戰爭到現在的華為被禁事件無一不是在召喚著我們這些新一代的青年:一起來吧!奮鬥,是我們擔起國家發展的行為方式;奉獻,是我們擔起國家發展的思想指導;熱愛,是我們擔起國家責任的精神指導。讓我們攜手並進!心懷天下!為國家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5

  社會的發展帶來了物質上的充裕,也同時帶來了精神的貧乏。重視個人發展自然值得提倡,但若拘泥於“身邊的小小悲歡中”,心中毫無家國,格局就未免狹隘了。所以竊以為,我們作為時代的新青年,不僅要自善其身,也應心繫天下。

  自善其身的作用是基礎性的。蘭·讓德在《自私的德性》中寫道:“攻擊自私就是攻擊人的尊嚴,放棄自私就是放棄自尊。”過度的自私誠然是一種惡疾,但對自私的輕視又何嘗不是一種理想主義的潔癖?所謂自善其身,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而是為心繫天下所做的物質準備,屬於一種基於現實的理性。“既要慈悲地關照眾生,又要慈悲地觀照自己”,熊培雲此言可謂切中肯綮。自善其身在觀照自己的同時,也有助於心繫天下的想法落地;而關心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也不能忘了關心自己。

  但當自我的慾望無限膨脹,自善其身陷入了獨善其身的困境時,人們苦於“身份的焦慮”而不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就不免囿於利己主義的桎梏。正如錢理群先生所指出,他們的問題的要害,就在沒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關懷、大悲憫、責任感和承擔意識。而在“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前,心繫天下就顯得尤為重要。

  心繫天下,首先要心繫家國,關心時事,不可在只象牙塔中做一個獨善其身的讀書人。憶昔如湘江河畔,毛澤東問誰主沉浮,一股浩然氣震動蒼茫大地;觀彼若三尺堂前,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鴻鵠之志可謂振奮人心!“你怎麼樣,中國就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就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心繫天下,做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心存志,得高遠。

  而在更高層次上,心繫天下則體現為一種人文精神上的悲憫,充斥著羅素的第三種激情。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獨善其身越來越不可能。你我都是社會生態鏈的一環,是休慼相依的命運共同體。正如詩人約翰堂恩所說:“每一個個體的死亡,都是我受到損失;別問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而鳴。”心繫天下的高境界,是如加繆般關心“被打入地獄的人”,如魯迅般關心“無窮的遠方”“無窮的人們”,在精神層次構築命運共同體。

  “當人格的力量達到一定強度時,它就會迅如光速而追附萬物,穹廬空間而護佑生靈。”自善其身,心繫天下,就會發現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6

  心繫蒼生,襟懷胸襟天下的精力,古來共聊。

  孟子主意“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這句話被多少世人讚美,但我卻認為,孟子說此話是為臣主,其目標在於弛緩封修統治者和國民民眾之間的牴觸,保護封建社會的安寧、協調倒退。

  由此,爾更添傾心於說肺腑之言的北宋有名政亂家、思維野范仲淹。我老是記得《岳陽樓記》中的這句萬古淌芳的名句:“先天下之愁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天下百姓憂慮之前先憂愁,在天下庶民快活之後才鈍樂。佳一個范仲淹,惡一個後人後彼。賴一個心繫蒼生,襟懷天下。這是怎麼的胸襟和睦度啊!縱觀歷史誰能取之比肩?誰又能將幻想抱背賦奪履行呢?

  范仲淹出生清貧,幼年喪父,從小就歷經磨難。他曾在應天府的南皆學舍讀書。五年中,他常常是紅天甜讀,簡直不吃飯,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貨色。他經常是深夜苦讀,很少睡覺,有時夜裡覺得昏昏欲睡,就把涼水澆在臉上。范仲淹有弘遠的抱負,總是把管理天下作為本人的義務,發奮圖強,耐勞教習,苦難磨礪了他的人生。仕進當前,每大方論天下事,捨生忘死。為政清廉,體貼民情,剛直不阿,並有了一番不小的作為。“塞下秋去景緻異衡陽雁往無留心,四周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降日孤鄉關。”鎮守東線邊防,他對某些軍事軌制跟策略辦法的改良,使邊地穩固了相稱長時代。起初范仲淹力主改造,實施慶曆新政,北宋社會有了新的景象。卻果忠直誣謗,數度被貶,爾後的生涯即日不如前。而他仍“漲紅不是無情物,化息春泥更護花”,二心繫國憂民。恰是此時才引發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我生感慨。

  緩緩回憶范仲淹的畢生,細細體味范仲淹那高貴的念想,我由衷地領沒一聲感慨:“美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啊!由此,我總想訖杜甫的感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冷士俱歡顏”;我總記得瞅炎武說:“天下興滅,匹婦有責”;也總想伏周總理12歲時說:“替中華突起而讀書”;也總咀嚼魯迅學生:“寓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歷史的長河面,憂邦憂官的思惟到頂鼓勵多多仁己志士呢?

  樓以人傳,人以樓傳,人以文傳,文以人傳。我想,文正私,你要告知眾人的便是要超出集體的憂和樂,以天下為人免,以害民為主旨,剜救時弊,踴躍入棄的信心吧!而我,將永遙傾心於你,傾心於你那心繫蒼生,胸懷天下的思想的精華。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7

  今年的1月3日,美國和伊朗又一次發生衝突,使原本就不和平的中東地區再次擁有陷入戰火的可能。在同情中東地區人民的同時,我不禁感慨正是因為生在一個強盛的國家,才擁有了來之不易的和平。而我們國家的強盛,恰是因為一代代人努力,才使中華巨龍再一次騰飛於世界的上空。所以,作為21世紀新一代青年的我們,必須要繼承前輩的志氣,繼續為祖國做出貢獻,心繫天下,以身許國。

  1604年,顧憲成重建東林學院並在此講學。他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讀書人的普遍響應,一時聲名大著。他所撰寫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是有口皆碑,激勵了無數學子心繫天下,以身許國。古人所推崇的大丈夫之道,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古人眼裡,治國乃是僅次於平天下的大事,正是因此,古人之中才出現了持節牧羊19年的蘇武,擊楫誓中流掃匈奴的祖逖,精忠報國大破金兀朮的岳飛,寧死不屈血灑零丁洋的文天祥,臨危受命死戰揚州城的史可法。這些真正做到了以身許國的古人,正是我們這一代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報效祖國。

  所謂心繫天下,以身許國並非一句口號,要真正做到必須要從實事做起,從你我做起。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你愛中國,中國便會處處充滿愛國豪情。上世紀三十年代,季羨林還在清華讀書時,就參加了學生抗日請願活動。當時北京列車為了阻攔學生,故意不發車,季羨林第一個臥軌抗議。關於愛國,季老曾經這樣說過:我生平優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我的每一粒灰也還會是愛國的。作為青年,我們應該學習季老的精神:擔當勇做第一,愛國不敢後人,爭取實事愛國,絕不空喊口號。

  我愛我的祖國,我愛神州的每一寸土地,我愛那千里冰封的北國,我愛那煙雨濛濛的江南,我愛那平沙茫茫的戈壁。若是你問我什麼是愛國,那就是就算我成了一個乞丐,我也會把我的每一個硬幣都投放到捐款箱中,所謂位卑未敢忘憂國,大抵如此。我定心繫天下,以身許國!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8

  你願意用你的生命風雨兼程,為社稷蒼生勞苦一生;我願意用我的雙眸倒映一路旖旎,去探尋你的蹤跡。

  江南,似乎永遠帶著一縷輕柔,似夢似幻,輕嗅著屬於她的溫柔水氣。你年少成名,一時京城無人可比肩,卻只因政見不合,被貶杭州。這裡沒有你愛吃的東坡肉,也沒有豪放的對酒當歌,但它卻讓你的文風多了些柔情。撐一把綢傘,選一處蘇堤,坐下吧。那時,三十六歲的你仍有一腔豪情,想在杭州大幹一場,卻被調走,滿腹宏圖落空,卻只能嚥下。不想,16年後你來了,多了份老練穩重。西湖這時因過度使用和修繕不足而奄奄一息,幸虧你及時回來了。我不知道你是花了多少心血才修好大堤,只知道你為整個杭州披上繁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當你陶醉於西湖美景,不由題出詩時,殊不知,這美景多半拜你所賜。

  你因一樁荒謬的烏臺詩案再度被貶。你倦了,厭了,可你的夢想一直都很簡單:做一個為民辦事的好官。僅此而已,這麼多年來,你一直小心翼翼地在一片混沌中保持著你的赤子之心。被貶之後,你一直在假裝開心,假裝不羈豪放,假裝無視心中的痛楚。可是心胸再大再廣,你依然無法釋然,刻刻心盡天下蒼生。你早已傷痕累累,只是你站得高,又騙過所有人相信你沒事,所有沒人發現,你因此疼了半生。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想起親愛的亡妻,想起那個悲痛欲絕的晚上……蠟炬已殘,淚難幹,十年生死兩茫茫。

  終於,你把悲傷埋進了新土裡,讓它被春日裡蓬勃發展的樹根扎破,題下“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名篇。這回,你真的和平民一起,背手輕踱,讓腳底沾滿黃土。算是圓滿了吧。

  春去秋來,時光偷走你一頭黑髮,只退還一頭稀疏白髮。筆墨嫌你文采太多,紙硯也鎮不住你的絕代芳華。蒼天該罵,苦了你整整一生;蒼天該誇,給了我們一個心繫天下的東坡。

  他屹立在湖邊,心繫天下,衣袂飄飄,眼神清明,一世風流。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9

  突如其來的一場暴雨,令我有些措手不及。

  雨過之後,院子裡一片狼藉。

  我推開房門,看到的是一地的花瓣。一片片曾經嬌美的`花瓣,如今,一場暴雨令它們容顏不復。幾盆花中耷拉在枝幹上的葉子雖說比以前綠了些,卻都在院角里蜷縮著,連枝條都打了蔫。

  我不禁有些自責,本該在暴雨之前將這幾盆花搬回屋子的,如今……唉,可惜了!

  院子裡還殘留著絲絲花香,我靜靜地立在院子裡,滿腦子都是對這幾盆花的惋惜。不經意間,目光落到了靠近院門的那棵老槐樹上。高大粗壯的身軀已經開裂,挺直的枝幹卻像張開的臂膀,撐開一樹濃密的枝葉。向外,它一直伸到門外的那條小路上,向內,已經幾乎要遮蓋了我們的房頂。暴雨潑向它的每一片葉子,而那些葉子卻更加精神地挺立枝頭;雨水沖刷過它的軀幹,從它的裂縫中流過,而它巋然不動。

  扭過頭,看著那幾盆綠肥紅瘦沒精打采的盆花,我笑著搖了搖頭,這花,怎麼可能像老槐樹那樣經得起風雨呀!

  我突然覺得應該到平房頂上去看看,我想知道高過院牆的老槐樹能看到些什麼。站在房頂上,小院已在腳下,透過槐樹枝葉的空隙可以看到院門緊閉,一片寂靜。遠處是雨後瓦藍瓦藍的天空,遼闊高遠。我突然明白了老槐樹與盆花的不同了。

  那幾盆花,只甘於蜷縮在院牆下的一角,它們的天地也只是這一隅院角。於是,心胸也就只有這麼小,境界也就只有這麼高。

  而老槐樹,它的天地是高遠的天空,它突破了院牆的限制,它可以感受到天的寬廣、地的博大,風雨又怎麼能奈何得了呢?

  想到這些,我豁然開朗,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心胸狹窄的人總是難以抵禦一次次的暴風驟雨,永遠無法享受到生活的真樂趣,無法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他們的心只有他們的心臟那樣大。而那些懂得生活,懂得人生的人,都有著寬廣的胸懷,他們的心中可以裝滿天地,可以容納萬物,任何風雨都不能撼動他們。

  心懷天地,生活會向你露出燦爛的笑容;心懷天地,世界會為你敞開每一扇大門。心懷天地,你就是天地!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10

  愛國,是一種極高貴的感情活動;在我們這些乳臭未乾的“小孩子”中,總會千篇一律地認為愛國似乎離我們太遙遠,愛國情操只是掛在嘴上說說而已的,但是,錯了,愛國是每個人的義務,不論年幼,年少的我們似乎太幼稚了。

  我,作為一個初中生,“愛國”在我的心裡只是一個“代名詞”,直到有一天,在那內心深處,真正崇拜著為國捐軀的勇士,在那一刻,心裡似乎充滿著一股即將衝出“柵欄”的暖流 ,激勵著我的心,在翻騰著。

  六月的一天,天氣異常炎熱,正巧碰上放假,我乘火車去異地,順便給途中停下的阿姨捎份禮物,坐了一天的火車,那感覺真是腰痠背痛,全身無力,爸爸到站接我,正要到車站出口,我叫爸爸稍等片刻,徑直去商店買了兩支冰棒,炎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我想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巴不得馬上離開,匆忙之際,爸爸由於行李箱磕了一下,撞到了我,冰棒就滑落在地上了,我正準備離開,一個“奇形怪狀”的人不滿地嘟囔了一聲:“中國人真是不文明,萬一誰不小心踩滑一腳摔倒怎麼辦。”我心一陣羞,心想:可不能給中國人丟臉啊!於是馬上清理了跌落在地上的雪糕,但是我真不滿他“口不擇言”的“指點”,“先生,請停一下”,謝謝你,我叫住了怪人。“怪人”一驚,回過頭,看了看地上的那支雪糕已消失得“沒有蹤影”,他驚訝地看著我,我卻笑著他說:“剛才我是沒有撿的意思,謝謝你提醒了我,”怪人隨即一副讚許的目光:“對不起,你們中國人是有錯就改的,恕我冒昧。”說完,我便很有氣度的走了, 日光的熾熱好像減少了許多,對面涼風拂來,真舒服。第一次這麼尊重我們的國家榮辱,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雖然沒有我們戰士們的前赴後繼,忠肝義膽,沒有愛國人士的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沒有烈士的愛國如命,捨己為人的偉大精神,但是我至少有一顆愛國的心,雖不如他們那麼強烈,但是我為我的行為而自豪,因為我沒有給中國抹黑,丟臉。

  回去以後,我感慨萬千,我似乎長大了許多,儘管我還小,我卻可以把國家的榮辱擺在第一位,我心繫著祖國。愛國,就是熱愛祖國的河山,關心祖國的命運,從小事做起,把祖國擺在第一位,要永遠心繫祖國。

  心懷天下的作文800字 篇11

  孔子是一個心懷天下的人。他心胸寬廣,在任何事情上都持有正直的態度。我們如果把他和老子放在一起作比較,就可以看出孔子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老子注重的是人與萬物之間的溝通。很多人都說孔子心懷天下,志向廣大。可他的志向在哪裡?為什麼人們都說他心懷天下?我們來好好分析分析。

  在《論語憲問》裡記載著這樣一段文字: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這話是什麼意思?其實是子路問孔子,什麼叫做君子。孔子就說:“修養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周圍的人們安樂。”子路追問:“還有呢?”孔子回答:“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堯舜還怕難於做到呢?”孔子他認為,修養自己是君子立身處世和管理政事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做,才可以使上層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樂,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於治國平天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出自《論語泰伯章》。原文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大度與堅強的品質,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所以必須要有遠大的志向。這說明了什麼?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就可以看見孔子,從這些論語句段中我們就能看見孔子身上的品質。長沮和桀溺(不是真實的姓名,暗指隱者)一起在耕田,孔子經過那兒,吩咐子路去向他們詢問渡口的位置。子路便把馬的韁繩遞給孔子,上前問路。長沮反問子路:“那位手裡拉韁繩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他是個智慧的人,他早就知道渡口在哪裡了。”

  有一個關於孔子的故事叫做《孔子問路》,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

  一天,孔子經過一片有些枯黃的田地,看見有兩位隱者在耕田,就讓子路去詢問渡口的位置。子路把馬的韁繩遞給孔子,走到隱者面前詢問。聽完後子路的問話後,一位隱者反問子路:“手裡拉韁繩的那人是誰?”子路說:“是我的老師,孔丘。”那人說:“他是位智慧的人,他肯定知道渡口在哪裡了。”

  子路只好去問另一位隱者。隱者問:“你是誰?”子路手工藝:“我是仲由,孔丘的學生。”隱者又問:“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回答:“是的。”隱者說:“你看,者天下紛亂的情況如洪水一樣,灑的到處都是,你要和誰一起去改變呢?你與其去追隨那些想改變國家的人,還不如跟著我們逃避著紛亂的社會呢”說罷,彎下腰去繼續耕那片光禿禿的田野。

  子路回到孔子身邊,告訴了他這一切。孔子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我怎麼能夠與鳥獸一起生活,如果學到了知識,和不同天下的人在一起,那又要同誰在一起呢?天下如果是有道德和正義,恐怕我就沒有必要千辛萬苦去力求改變了。”

  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孔子有著遠大的志向與雄心,他希望能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民。所謂“心懷天下”,指的就是孔子這樣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