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小學節日作文600字六篇

小學節日作文600字

小學節日作文600字六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節日作文6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節日作文600字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又過年了……除夕之夜,好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了對聯又掛年畫;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就像在鍋裡炒芝麻似的接連不斷;“啪啪啪”的焰火聲就像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它們穿過了大街小巷,穿過了高樓大廈,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晝,到處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景象。盼呀盼,重要把春節給盼到了。那麼春節有什麼習俗呢?趕緊去找一找吧!“哇,好香啊!”我剛想走出去,卻被香味吸引了回來。

  一瞧,原來是奶奶在煮餛飩,我趕緊跑進廚房,問道:“奶奶。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吃餛飩?”奶奶說:“在除夕夜10點的時候都要吃餛飩,就叫“餃子”(交子)。慶祝新舊交替,子時來臨!還有,就是餛飩和“餛囤”諧音。浴室五穀豐登!”哦,我知道了,找到了一個習俗——“吃餃子”!走出家門,我看見了一條金龍在不斷翻滾,原來是舞龍大拜年呀!瞧,金色的巨龍在舞龍隊員手中不斷變換造型:滾龍、盤龍,龍身隨著龍頭起伏,搖頭擺尾漂亮極了!

  呵呵,這麼重要的習俗,怎麼能忘記?又找到一個習俗——“舞龍”。捏糖人兒是民間傳統的絕技,已很少見了。這玩意兒不僅好看好玩,玩完後還能吃,一般小朋友見了都喜歡,因為平時見不到,一旦見著了就不肯走了,不是纏著大人買就是跑回去要錢,實在沒有錢了就眼巴巴的圍在一邊,手指含在嘴裡,盯著這糖人是怎麼變出來的。這時捏糖人的師傅用一個小鏟取出一點糖稀,放在沾滿滑石粉的手上揉搓,迅速捏出要做的人物大體形態,然後放在塗有滑石粉的木模裡,再用力一吹,稍過一會兒開啟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出來了。

  晚上,原本寂靜的天空一下子明亮熱鬧了起來。一道道託尾巴的火光衝上了天空,轟鳴的響聲中,一朵朵絢麗、迷人的花兒盛開在夜幕中。四下裡鞭炮聲此起彼伏、龍騰虎躍,令人興奮。一家人團聚在桌子旁吃著豐盛的晚餐。我們心中都盪出一份溫暖、甜美。在這紅紅火火的大年中,我們很開心的吃著、玩著、樂著。

小學節日作文600字 篇2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遠的文化大國,在中國有著許多節日習俗,這習俗到今天已有萬年之久了,一代代傳承到了今天。

  在這些習俗中。最熱鬧的要數春節了,春節在正月初一,是我國的農曆年節,它可是古老而又隆重的節日。它的節日習俗既多而且又熱鬧。主要的節日習俗有:貼春聯,年畫,福字,放爆竹,守歲,拜年,包餃子,吃元宵,舞獅子。春節正謂是一年的第一天,據說,除夕晚上如果徹夜不眠,毫無倦意,就是預兆新年精神充沛。

  中國的另一個習俗就數清明節了,我國的清明在每年四五月前後,它的意思有兩層,既指節氣,又指節,在清明節,我最喜歡踏青了,踏青又叫春遊。清明節正是春回大地,四處生機勃勃的時候,據書中記載,我國民間很早就有踏青這一活動了,記得武林舊事中曾經寫過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七女豔妝飾,翩翩遊賞,畫般簫鼓,絕日不絕。由此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就流行了。

  這第三個習俗就是端午節了,據歷史記載,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有喝雄黃酒、掛香袋、門上懸艾和萺蒲,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聽說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的為國而死,令我佩服。

  這第四個習俗就是我最喜歡的中秋節。它是農曆八月十五,我最喜歡在中秋之夜,吃著月餅和瓜果,賃欄賞月,談著吳剛代桂、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這往往會勾起我無限的遐想,令我深思。此外,我還喜歡吃月餅,吃月餅可以說是有著悠久的歷史了,北宋詩人蘇東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也寫過:“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的詩句,由此可見,吃月餅是一種古老的風俗,在中秋節也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一家人圍在一起,顯得格外熱鬧。

  中國的節日還有很多,這裡我只瞭解到了這四個,但從這四個習俗,我就可以知道,中國的文化悠久得超乎我的想象,我一定要更加地深入瞭解它們,更加深入瞭解我的祖國,熱愛我的祖國。

小學節日作文600字 篇3

  中國,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從落魄到戰爭,從和平到富強。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春節。

  春節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鋪都掛滿了紅燈籠,貼上了閃閃發光的對聯,有著一派辭舊迎新的氣氛,商店裡的牆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瑩透亮。這時候,龐大的人群帶著迎春的喜悅湧進大商店購年貨,商店裡的年貨琳琅滿目,多得讓你眼花繚亂,無法選取。煥然一新的大街上,許許多多的小朋友高興地拿著零花錢那裡逛逛,那裡玩玩,見到好東西就買下來。來來往往的汽車的鳴叫聲、小商販的叫賣聲、孩子們的嬉鬧聲為這熱鬧的大街譜上一曲歡快的交響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熱鬧了!我家的桌子上擺著許多美味佳餚:淌著汁水的紅燒羊肉,有香氣撲鼻的火鍋,還有很多美味水果,讓人垂涎三尺!我們舉杯祝福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也期望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邊吃邊聊著這一年來的變化,聊到高興之處,大家都開懷大笑。吃過年夜飯,我們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演員們那一身身精湛的舞藝和那迷人的身姿、動聽的歌聲,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夜晚,狂歡的氣息川流不息,人們把一個個煙花點燃。煙花在天上噴出了一個個美麗的花朵,美麗極了。我看見小夥伴都在放,我想:讓我的煙花也為這燦爛多彩的夜空畫上美麗的一筆吧!於是我把煙花點燃,“砰!”的一聲,煙花在空中爍出一道道絢麗無比的彩虹。“哇!好漂亮!”小夥伴們不約而同地向那裡看過來,異口同聲地喊道。我哈哈一笑,又點燃了第二個……

  放完煙花的時候,是我們這群小朋友最快樂的時候,我和哥哥姐姐高興地玩起了“跳山羊”的遊戲。

  春節真開心呀!我真期望天天都是春節啊!

小學節日作文600字 篇4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馬上到了,這個節日是老師的節日,也是老師最開心的時候。一大早,同學們就來到班級,有的同學在黑板上寫祝福語,有的同學忙著掛氣球,還有的同學做賀卡……不一會,整個教室就被裝點得煥然一新,還真有點過節的氣氛呢!

  “來了,來了”不知誰喊了一句,這時,老師走進班級,同學們一擁而上,齊聲說道:“老師,教師節快樂!老師,您辛苦了!”這時,我看見平時嚴肅的老師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浩南送給老師一束帶有香味的百合花,紅著臉說道:“老師,祝您節日快樂!”老師微笑著說:“謝謝你,好孩子!”詩函同學手裡拿著賀卡,這賀卡可是她親手製作的啊,上面寫了一些祝福語,還畫上了老師和自己,做工非常細緻。老師說:“這才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是詩函同學用心做的,非常感謝!”還有很多同學都送給了老師小禮物,老師都一一做了答謝。這時,浩浩同學三步並作兩步,徑直走到老師面前,說:“老師,給你錢!”老師和同學都大吃了一驚,“老師可不收錢!”後來一打聽,原來是他要交的保險費啊!

  接著,同學們又給老師獻歌獻舞,有幾個同學給老師唱歌,其中最可笑的是涵萍,剛剛開始時唱得真好聽,同學們都入迷了,可是,唱著唱著,她突然停了下來,半天過去了,還是沒有動靜,這時,我說:“忘詞了,忘詞了!”涵萍捂著臉,說:“老師,我不行了!”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整個教室迴盪。

  今天,我們和老師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教師節,等下一次,我一定為老師準備很多的節目。

小學節日作文600字 篇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江門,那裡有著獨特的風俗,春節就更為熱鬧了。

  除夕前一兩天,大人們手忙腳亂,買雞呀,買魚呀,買鴨呀……家家戶戶必須大掃除一次,把屋和被都清洗乾淨,到處都瀰漫著濃濃的年味。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燈火通宵。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大家都要守歲,大人守歲的寓意是珍惜時光。年輕人守歲的`寓意是給父母延壽。這一天,還要大掃除一次。到了晚上,家人們都回來吃團圓飯,大人們在聊家事,小孩們到處去玩耍。一到了十二點鐘,鞭炮聲、煙花聲響成一片,那是多麼熱鬧啊!

  正月初一沒有除夕那麼熱鬧,大家都起了個大早,穿上新衣服、新鞋子。表示新的一年,都是新的開始。男的去親戚家拜年,女的則在家裡招待客人。孩子在放鞭炮,玩遊戲。這一天還不能說髒話,不能哭,不能打架,還不能掃地,要把垃圾積起來,說是什麼“積金成玉“。

  到了晚上,長輩要給幼輩錢,這是用紅紙包的,成為“壓歲錢“,幼輩也得給長輩新年祝福。

  到了元宵節,在正月十五,也稱之為“燈節”,到了那一天,已經是春節的最後的一個高潮了,也是春節的尾聲了,可仍然和除夕有得一比。大家邊吃湯圓邊聊天。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綵。燈的品種更是琳琅滿目。小孩們在成群結隊地看花燈。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成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俗話說“快樂不知時日過”,在我的不知不覺中,春節就結束了,大家又回到了平時的生活。大人們去上班,小孩們也該上學了,春節的那種鞭炮聲也漸漸散去,這座城市又恢復了往常的平靜。

小學節日作文600字 篇6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我最喜歡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端午節了!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為了祭祀屈原,屈原是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為了紀念這一天,全國各地有賽龍舟和包粽子的習俗。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小海豚班會組織包粽子的活動。老師會請來一些家長教我們包粽子。首先要拿兩片葉子捲成一個圓筒形狀,再往裡面放上糯米,最後在用線綁緊。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按照家長們說的做,當要綁線的時候,一些糯米漏了出來,我找家長幫忙,看見大人們包的真好。於是,我學著大人的做法去做,包的最後一個終於像了一些。我心裡非常的高興!就這樣,一個、兩個……幾十個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的粽子放到開水裡煮了20多分鐘。整個教室裡瀰漫著濃濃的粽香!每一個小朋友都高興的手舞足蹈,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啦!發到粽子後,我們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吃完之後,每個人的嘴上、手上都有粘粘的糯米。

  我愛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最愛我們的端午節!

  優爸點評:優爸從小作者的文章中能讀到小作者對於端午節的情有獨鍾,文章開門見山地表達對端午節的喜愛,隨後簡要介紹端午節的起源,加深文章的文化底蘊。文中的重點在於包粽子的過程,小作者的語言細膩,文字運用比較得心應手,“首先要拿兩片葉子捲成一個圓筒形狀,再往裡面放上糯米,最後再用線綁緊”,這雖然是大人的教程,但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包的過程,關聯詞的合理運用讓過程得以有序地展開,這方面很不錯。小作者也恰當地加入自己在包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過,優爸在這方面有一點想法,小作者可以用比喻或擬人的修辭,將漏出來的糯米形容得更生動,也可以將最後包好的粽子用對比的手法與之前的粽子做比較,這些都能增強文章的豐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