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關於蘇軾作文600字9篇

蘇軾作文600字

關於蘇軾作文600字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軾作文600字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軾作文600字 篇1

  蘇軾,一位偉大的、值得尊敬的詩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稱為“曠世奇才”,他是文學家、哲學家、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美食家。但他的崇高、他的閃耀遠遠不止這些能定義。

  才情才情,有情才有才,我被他的情感所打動;被他的執著打動;被他的哲思打動!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他因捲入政治糾紛,被貶入黃州,帶著一個小小的官職,帶著沉重的罪名。那是秋天的赤壁,他與他的一葉小舟飄蕩在江面上。江面是“萬頃茫然”他的心是“茫然萬頃”,他只能喝酒,帶著他的惆悵,在茫茫的江面上漂浮著。

  但他是蘇軾,此刻他不僅茫然飲醉。酒愈下肚,他的心愈“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他意正興,敲擊著船舷而唱歌,唱“美人”,唱的是他心中美好而思而不得的事物呀!他多麼想為國盡忠,即使他被垢陷,被他的君上貶到了這個山水荒涼的地方,但他心懷天國家,心懷天下,他無法釋懷理想啊!

  此刻心中苦悶,彷彿聽見了飄渺的洞簫聲,簫聲悽苦,似他心聲。他又想到了天地之大而自己生命渺小,想到曹操,“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是啊,宇宙浩瀚,想曹操當年多麼意氣風發,而如今又在哪裡呢?而他自己,只得“駕一葉之扁舟寄蜉蝣於天地”,只因為世所困!

  他就像一陣疾風,猛烈而跌宕。他在中秋月圓之夜酩酊大醉,寫下“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我看見一個孤獨凌亂的老者,他此夜必定滿懷傷情,但連與家人團圓都不能,只能借月抒發“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就在此刻,他一鼓作氣,起身拭淚,排遣一切壓抑他的黑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我實在為他心疼,他在寒風中一次一次茫然,在黑夜中一次一次難眠,但總有一個意志支使他昂然起立,一整心緒。

  讀他的詩詞,我每每能看見他的世界,它的身影,他滾滾的感情,他的句子如同有靈,貫徹我的經脈,直擊我的靈魂!

蘇軾作文600字 篇2

  晚風飄逸輕柔,夜晚燈火輝煌,靜靜於窗邊品書。抬頭望去,窗外的浩瀚的天空中星光點點,身邊香茗嫋嫋,不由得想起那些初次相遇的溫馨。

  還記得小時候用稚嫩的痛飲念著“明月幾時有”,便不能自拔地喜歡上了你。蘇軾,你一生雖顛沛流離,但你豁達豪放的性格令你寫下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呤嘯且徐行”的濃墨。初相遇,你便輕盈了我的世界。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你空靈的天籟之詩,恍惚間自己彷彿置身於幽潭小池邊,聽泉水涓流彈奏著叮叮咚咚的美妙音符,和著天上悠然的白雲,心便沉靜下來,禪意在不知不覺溢滿心間。整個人都變得如同雲水般安寧。笑看天邊雲起雲落,庭前花開花謝,我自淡然。初相遇,你便沉靜了我的心靈,蘇軾。

  還記得那個霜冷的冬日,在溫暖的書城偶然瞥見了你的自傳,你的簡介讓我好奇。捧起你,細細閱讀屬於那個時代的文化精髓,我的心被你深深感染。蘇軾你總能讓我沉迷於你的世界,從而不能自拔。你的詩詞不僅刻畫了我心中的一處溫暖的柔軟。初相遇,你便構建了我的記憶。

  還記得當時捧起一本《宋詞三百首》,進入了你的世界,多情婉轉的李易安,精忠報國的辛稼軒,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你——豪放灑脫的蘇東坡……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形象,在我面前浮現,長短句句句精粹,大小字字字珠璣。詞,這個雖然平淡但卻蘊含了不知多少深厚文化的字眼,就這樣伴隨著我成長,讓我一步步走向成熟,我的生活也與你融為一體。多少次夜闌人靜坐在窗前品讀?多少次風和日麗行在原野吟誦?此生願與你依偎,共同書寫未來的人生。初相遇,你便依偎了我的人生。

  初相遇,彷彿晨曦下一抹淡雅而晶瑩的朝霞,寄託著美好與喜悅;初相遇,好似春土中的一個嫩芽,承載著頑強和堅韌;初相遇,仿若一個啼哭的嬌小的新生命,眼眸中透射著生命最真實的溫暖。

  多少次,初相遇,還記否?初次相遇,幸甚之至,任憑風霜雨雪,我自不變初心。蘇軾,我用心來傾聽你,你和你的詩詞將陪伴我走向未來。

蘇軾作文600字 篇3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詩詞的吟誦穿越時空隧道,久久在我耳邊迴響。閉上雙眼,一幅景象從我腦中一閃而過:迷霧籠罩,細雨綿綿,滾滾長江水翻滾著,洶湧澎湃地打拍著岸邊。江邊,一名高冠長鬢,鶴髮童顏的老者,站在岸邊,一襲白衣在風中,雨中,靜默著……突然,他一甩衣袖,轉過身去,對著洶湧澎湃的長江唱起詩來,這首詩一傳千里,長江,慢慢悠悠地安靜下來……這就是蘇軾,我心中的蘇軾!

  我心中的蘇軾是一名被命運戲弄的人。人生幾次被貶,甚至差點慘遭殺害。最後被貶海南,讓蘇軾在海南自生自滅。我真為蘇軾的遭遇憤憤不平,難道他無與倫比的才氣,也成了被禍害的理由?我想蘇軾也是不明白的,為什麼他自己一心為國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黃州的命運。在當時,縱有多少豪情壯志,又能與誰訴說呢?只能寄情於詩表達情懷。“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今天讀來我感受到一種別樣傷情的豪邁。

  我心中的蘇軾是一名豪爽樂觀之人。蘇軾儘管仕途坎坷,多次被貶,卻從不讓自己的生活充滿陰影。人到中年,蘇軾被貶到密州任太守,一般人早已心灰意冷,認為人生就此結束,可蘇軾卻能“老夫聊發少年狂”,讓人們看他“親射虎”的場景。即使是“鬢微霜,又何妨?”,他依然要“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萬丈豪情,即使是年輕人,又有幾個人能與他相比?

  我心中的蘇軾是一名孤單寂寞之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蘇軾在妻子去世後所寫的悼念之作。妻子的病逝,對他的打擊是多麼的大。陰陽兩隔,這對痴情人也許只能在夢中相見吧。

  蘇軾一生,坎坷一生。

蘇軾作文600字 篇4

  如果沒有蘇軾,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不過中國歷史上就少了一個文學家,少了一個政治家,少了一個書畫家,《宋詞》也會變薄一點點,“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豪四大家”也略顯不完整。

  如果沒有蘇軾,在宋代辛棄疾就無法沿續蘇詞,開創出一種豪放磅礴、高曠開朗的品格,中國歷史上也不會有“蘇辛”這個合稱;李清照也會孤立存在,沒有“濟南二安”這個並稱;同時歐陽修,晏殊等人的地位也會提升一檔。

  如果沒有蘇軾,我們可以少背很多詩詞,同時,我們的生活應該也會失去不少鼓勵,學習時,說不了“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迷茫時,說不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觀景時,說不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面對世界的寬廣明朗,說不了“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面對眼前的滔天巨浪,說不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命途多舛,痴迷淡然,當歲月的風霜的襲上滄桑的鬢角時,我們也沒有“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的豁達心境。

  如果沒有蘇軾,我們熟知的景物,也會模糊起來。我們不再知道廬山有多麼重巒疊嶂?承天寺中有什麼?誰最先知道那春江水暖?什麼時候是君須記的一年好景?為什麼月亮總有陰晴圓缺?人生竟然還能回到少年?門前流水為什麼還能向西迴流?西湖、承天寺、廬山的風景,都要失色幾許;黃州、惠州、儋州的名氣,都要略降一格。

  如果沒有蘇軾,中國歷史上就少了一位書畫家,沒有豪放大膽的畫風,墨竹、怪石、枯木也不會如此有生機,中國也就少了一個如此自由的靈魂。

  正氣浩然,率真自然,豁達安然,記住,有個大文豪,叫蘇軾。

  幸甚至哉,我們的歷史有一個蘇軾。

  幸甚至哉,我們的心中有一個蘇軾。

  英雄如你,甘願接受世俗的磨難。

蘇軾作文600字 篇5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蘇軾的一句名詩。他的才華一直令我欽佩不已。他的詩詞、他的書法、他那豪放的文筆,都令我十分喜愛。

  蘇軾是宋代的文學家、書畫家,眉州眉山人,出生於寒門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蘇洵的薰陶,母親程氏也曾“親授以書”,是一位豪放派的詩人。

  還記得那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可謂膾炙人口哇!一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將那威風凜凜的將軍英姿表現的淋漓盡致,那份颯爽英姿,似乎馬上就會浮現在眼前,真是栩栩如生!品味蘇軾,不由得湧出一股敬佩之情。

  蘇軾不僅是一個詩人,更是一個文學家,書法家。他的性格幽默風趣,樂觀向上,不被逆境所困,與蘇小妹,佛印二人的事蹟更是廣為流傳,有一次,蘇軾閒來無事去金山寺拜訪佛印,但他不在,一個小和尚來開門,蘇軾傲聲道:“禿驢何在?”小沙彌淡定的一指遠方答道:“東坡吃草。”這個故事令人捧腹大笑,更使人讚歎小和尚的聰明機智。

  蘇軾還是個書法家,他的書法結字扁平,橫輕豎重,筆畫舒展,輕重錯落,用筆有輕重,字型有大小,給人視覺上極其強大的衝擊力,實際上也表達了當時書寫過程中的一種強烈的情緒。令人感到蘇軾獨特的性格特點。

  蘇軾還為後世留下了許許多多書法作品:《新歲展慶帖》《潁州西湖聽琴》《司馬光神道碑》等,更有文學作品:《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飲湖上初晴後雨》等,他的詩文令我們受益匪淺。

蘇軾作文600字 篇6

  蘇軾,我想對你說:“你一定有一顆樂觀豁達的心。”

  你年少有為,年紀輕輕便與父親和弟弟趕考,並榜上有名。還因此結識了一位伯樂歐陽修。卻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迫申請外調,來到杭州做了“通判”。但你並未因此消沉,在任期間,不僅幫百姓做了許多好事,還寫下許多詩詞,其中便包括讚美西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篇《飲湖上初晴後雨》。在此期間,詞成了你的“攻略物件”,你用你獨具一格的“專門搞突破法”,開創了豪放派的詞風,拓展了詞的邊界。

  你長期在各地為官,中秋之夜,你因懷念弟弟蘇轍而寫下了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讓你聯想到自身仕途不順的經歷,但在最後,你依然表達了要積極樂觀的生活的態度。樂觀曠達,變成了你的代名詞。也難怪南宋文學家胡仔這樣評價這首詞: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

  經歷“烏臺詩案”,你被貶黃州,跌入人生谷底,心情極為低落,“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是你當時的真實寫照。“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表達了你內心孤獨寂寞,卻無人能懂的心境。你的豪放、樂觀在這時期讓你選擇了放下,而不是鬱郁不歡“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你曠達一生的寫照。

  我們都說:“詞窮而後工”你的如此成就,與你的遭遇息息相關。在黃州被貶階段,《赤壁賦》《後赤壁賦》《黃州寒食帖》等千古名篇,相繼於世。這跌宕起伏的人生,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你啊!無論時光怎樣流轉,無論歲月怎樣變遷,無論時代怎樣更換,你的神氣,你的曠達,你的悲憫,總是永存心間。就像著名學者王國維所說的:“東坡之曠在於神。”

蘇軾作文600字 篇7

  曾回味李清照那優柔寡斷的詞,曾仰慕李白那瀟灑自如的詩,曾聯想的白居易那活潑灑脫的意……他,使人總是有一種朦朧的感覺,似薄薄的霧,似若隱若現的窗……他就是婦孺皆知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生於公元1037年,死於公元1101年。諡號文忠。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性格豪放直爽。它的文章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他的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方面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

  讀蘇軾,不能不讀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那一年,王弗已故十年,蘇軾一直沉浸在悲傷中。那天蘇軾所流下的淚,為他們的愛情有了見證。風掃著妻曾住過的房間,讀到這裡,我們彷彿親眼目睹了蘇軾從夢中驚醒,那一雙水冷的雙手,拭去眼角的淚水。也許,只有愛妻王弗在世的十年,才是蘇軾人生中的最亮麗的時刻……

  再一次品味蘇軾,又看到了他那不凡的氣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便是被稱為“千古絕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它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由此我們又彷彿身臨詩之境:那蘇軾寬闊的胸襟,因為當時的他正貶在黃州做刺史,但他卻坎坷中還是始終不忘振興國家,發揚國家光大,詩中,蘇軾把他自己與“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周瑜肝膽相照,暗示自己仕途不暢,壯懷難酬。

  這兩首格調不同的詞,雖然讓我們看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蘇軾:一個婉轉多情,一個大氣磅礴,但我們仍然看到一個被逆境逼得“早生白髮”的蘇軾。一代才子,湮沒於歷史的紅塵卻留下千古辭章,讓後人讀之綿盡,仰之無窮。

蘇軾作文600字 篇8

  你願意用你的生命風雨兼程,為社稷蒼生勞苦一生;我願意用我的雙眸倒映一路旖旎,去探尋你的蹤跡。

  江南,似乎永遠帶著一縷輕柔,似夢似幻,輕嗅著屬於她的溫柔水氣。你年少成名,一時京城無人可比肩,卻只因政見不合,被貶杭州。這裡沒有你愛吃的東坡肉,也沒有豪放的對酒當歌,但它卻讓你的文風多了些柔情。撐一把綢傘,選一處蘇堤,坐下吧。那時,三十六歲的你仍有一腔豪情,想在杭州大幹一場,卻被調走,滿腹宏圖落空,卻只能嚥下。不想,16年後你來了,多了份老練穩重。西湖這時因過度使用和修繕不足而奄奄一息,幸虧你及時回來了。我不知道你是花了多少心血才修好大堤,只知道你為整個杭州披上繁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當你陶醉於西湖美景,不由題出詩時,殊不知,這美景多半拜你所賜。

  你因一樁荒謬的烏臺詩案再度被貶。你倦了,厭了,可你的夢想一直都很簡單:做一個為民辦事的好官。僅此而已,這麼多年來,你一直小心翼翼地在一片混沌中保持著你的赤子之心。被貶之後,你一直在假裝開心,假裝不羈豪放,假裝無視心中的痛楚。可是心胸再大再廣,你依然無法釋然,刻刻心盡天下蒼生。你早已傷痕累累,只是你站得高,又騙過所有人相信你沒事,所有沒人發現,你因此疼了半生。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想起親愛的亡妻,想起那個悲痛欲絕的晚上……蠟炬已殘,淚難幹,十年生死兩茫茫。

  終於,你把悲傷埋進了新土裡,讓它被春日裡蓬勃發展的樹根扎破,題下“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名篇。這回,你真的和平民一起,背手輕踱,讓腳底沾滿黃土。算是圓滿了吧。

  春去秋來,時光偷走你一頭黑髮,只退還一頭稀疏白髮。筆墨嫌你文采太多,紙硯也鎮不住你的絕代芳華。蒼天該罵,苦了你整整一生;蒼天該誇,給了我們一個心繫天下的東坡。

  他屹立在湖邊,心繫天下,衣袂飄飄,眼神清明,一世風流。

蘇軾作文600字 篇9

  初遇

  一縷斜陽懶散地鋪在桌面上。時值仲夏,荷花飄香。窗外小池,晶瑩的水珠在荷葉間滾動。蜻蜓點水,一圈圈漣漪盪漾開去……

  我倚在桌邊,目光掃過書架,停留在右側的角落。走過去,取下,攤開,一縷濃濃的墨香撲鼻而來。

  那本書,正是《蘇軾詞選》。本以為蘇軾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詩人,卻未曾料到,他也有自己的小情小調。“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這首《阮郎歸·初夏》如同詞中細雨,迴盪在我耳畔。淡雅清新的夏日美景一如眼前。

  那個下午,文字如香水,燻得我如痴如醉。生活,化身為荷葉芬芳,氤氳在我的心房……

  再逢

  烈日炎炎,我呆坐在桌前。書法考級未過,手機裡書法群中此起彼伏的報喜聲,像一把把刀子插入我的心頭。

  我來到書櫃前,目光又落到右側的角落。縱然萬般失落,手還是不受控制地取出了那本書。隨意翻到一頁,“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這不正是我如今的真實寫照嗎?如此淒涼之感,蘇軾一定與我處在相同的境界吧!

  倏忽間,我的目光又落在另一句上,“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想表達的是什麼?是樂觀?還是對待困境的心境?

  蘇軾如此樂觀灑脫,如一股清泉,撲滅我的心頭之火。

  陪伴

  不知不覺,《蘇軾詞選》已經從書櫃的角落移到我的書桌上。它伴隨我成長。失敗了,翻開書,“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成功了,攤開書,“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牆頭紅杏暗如傾。”

  這本《蘇軾詞選》,帶給我不知多少快樂與美好。在他時而磅礴豪放,時而清新婉約的絕美詩詞中,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樂觀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