餈粑作文600字六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餈粑作文6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餈粑作文600字 篇1
餈粑是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今天,我在媽媽的指導下,準備學煎餈粑。
開始煎餈粑了,我先從冰箱拿出餈粑和雞蛋。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餈粑像一個厚厚的冰塊,雞蛋也冰冰涼涼的。我先拿起一個碗把它放在桌子上,開始打蛋了。我拿起雞蛋在碗的邊緣輕輕地敲了一下,雞蛋有了小小裂痕的印記,我從碎的那個地方剝開,蛋液順流而下流進了碗裡,可我不小心一使勁,雞蛋殼子上的一些碎渣也掉進了剛打好的雞蛋液裡面了,我拿起筷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些殘渣弄出來。
接下來我開始把雞蛋攪拌均勻,雞蛋攪拌均勻後成了金黃的蛋液,還有一點腥味。接著我把餈粑放入攪拌好的雞蛋液裡,餈粑就像穿上金色的鎧甲。然後,我把鍋洗乾淨,放在灶上,小心翼翼地開啟火,放入少量的油,等油燒熱之後才能將餈粑放入鍋裡。鍋裡已經有淡淡的白煙了,媽媽告訴我油已經燒熱了,讓我把已經裹上金鎧甲的餈粑用筷子挑起來準備放入鍋中,可是餈粑好像在做垂死掙扎似地總是想從筷子中掙脫出來,還邊往下流蛋液,彷彿在說:“不去,我不去,我可不要變成你們人類的食物!”我一狠心,還是把它們一個個放進了鍋裡。
很快,靠鍋底的餈粑上的蛋液凝固了,餈粑也在慢慢變軟、變大,香味撲鼻而來,一面餈粑已經煎好了,媽媽指揮我:“卓卓,趕緊把它們翻了個面,不然會糊的!”我趕緊手忙腳亂一個個將餈粑翻面,最後翻面的已經有些黑乎乎了。我深吸一口氣說:“我的媽呀,這太不容易了吧!”等另一面也凝固了,變軟變大了,我便趕緊把它們盛起放入盤子裡,撒了少許白糖,端上餐桌細細品嚐。餈粑吃起來甜甜的、糯糯的。
煎餈粑真不容易,看來世上壓根沒容易的事!
餈粑作文600字 篇2
度過了三百六十五個晝夜,地球轉了三百六十五圈,我們企盼了三百六十五個日月,終於迎來了這歡慶的日子——春節。
每到這時候,我的家鄉都會有打餈粑的習俗,今年也不例外,因為餈粑象徵著豐收、團圓和吉祥。
別看餈粑小小的一個,做出來可不容易。首先,把米放在水中浸泡一個晚上,接著把米放進木桶中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米飯拿一個“T”型的大木錘反覆在石槽裡敲打成飯泥,再拿一個木板,在木板上灑下面粉,把打好的飯泥放在木板上揉搓,分成一個個平均大小的米團,再用另外一個木板放在這上邊壓一壓,不一會兒,一個一個又扁又嫩的餈粑做好了,賣相極佳,讓人看得垂涎欲滴,眼珠子都快望出來了。這時你要是站在這希望兒,肯定也很想吃呢,這可不行,這樣的餈粑還要放置陰涼處風乾,風班幹後放在水中泡起來,再儲存個兩三天,就可以拿出來細細品嚐啦。
做餈粑也是聚會的大好時機,大人們不停地忙碌,小孩子們也不閒著,忙來忙去地幫大人們搬東西,這個場面右真是熱鬧,地無法形容,不過,這才是家人過年其樂融融的樣子嘛!
來,廢話少說,我來給你科普科普餈粑的吃法。餈粑可以煮著吃、煎著吃、蒸著吃等等,其中最過癮的就是烤著吃了。冬天的湖南很冷,一家人經常在火爐上烤火,在火爐上搭個鐵架子,把餈粑放在鐵架子上烤,烤餈粑時火不能太大,要不就只會把外皮烤焦,而裡面還是硬的,要慢慢地烤,不停地翻,不能太性急。等到餈粑脹得像個包子時,就烤熟了,如果你要吃甜的,可以在餈粑里加些糖,這時你可不要被這它的外表誘惑地急於下口哦!不然燙得只可能是你自己的舌頭了,咬一口餈粑,那真是濃深米香,爽滑口感,入口即化,嫩白的色澤,一口則令人流連忘返,二口則令人其樂無窮,三口則令人樂不思蜀,四口則令人醉生夢死,五口則令人飄顠欲仙……
餈粑好,餈粑妙,過年忙,餈粑香!怎麼樣?呼了我的敘述,想吃餈粑嗎?
餈粑作文600字 篇3
我叫餈粑,住在一個鄉下的農戶家,大家相依為命地生活在一起,過著平淡而簡樸的生活。快過年了,我被運到了超市的櫃檯上,每天我和我的兄弟姐姐,因為每天我都會看到穿著不同服飾的人們,欣賞著他們的美麗開心極了。有一天,我被一個陌生的叔叔裝進了一個大大的紙箱子裡。也不知待了多久,隨著“嘎吱”一聲,卡車停下了,我們被幾個叔叔搬下了車,帶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阿姨把箱子開啟,我趕緊張開嘴巴,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好舒服呀!我沐浴著燦爛的陽光,我和姐妹們在那裡唧唧喳喳地說過不停,馬路怎麼這麼寬,乾淨極了,兩邊栽了不知名字的樹,長得鬱鬱蔥蔥。抬頭望去,有許許多多的高樓大夏聳入雲霄。我們正欣賞著窗外的美景,被一個穿著白色衣服的叔叔搬進了一幢精緻的小房子裡,女主人是個漂亮的阿姨,她把我們扔進冒著熱氣的鍋裡,我在鍋待了一會兒,突然感到身體變得柔軟而且很粘,很快我們就被盛到兩個很別緻的小碗裡,於是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分開了,我被端上了餐桌,家裡的小主人,打扮得像白雪公主似的,看到我們十分的驚訝,看到我們圓圓的身子,細膩而好看,露出一張好奇的大眼睛,不停地問媽媽:“這是什麼呀?”媽媽說:“它的名字叫餈粑。”“餈粑是怎樣做成的?”於是我立馬從碗裡嘣了出來,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的父母叫糯米,先把它們洗乾淨,放在鍋裡蒸熟,把我們放在一個很大的缸裡,兩個力氣很大的叔叔用兩根較粗的木棒,把我們變成很小很小的分子,讓我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然後就拉成一個團團,這一天也是家裡人最快樂的一天,除了家裡人,鄰居們也來幫忙,把我們鋪成一個圓圓的、扁扁的形狀,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了。
小女孩也覺得很奇怪,不知道從哪裡嘣出來的聲音,若有所思的.樣子。就這樣我沒有被小女孩吞掉,我被她的媽媽放進一個潲水桶裡,於是又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餈粑作文600字 篇4
家鄉是我記憶深處美好又模糊的影象。寒假裡我回到了家鄉,那裡的房子都修築在水塘邊,只要站在家門口眺望,目光所及之處哪裡不是綠色?只要抬頭仰望,天空便會在你的瞳仁中滴上鮮亮的藍墨,或是俯身凝望水面,那真是好靜好美的一幅畫喲,是誰畫的呢?
畫中有山水,也有人物,我們的存在給這畫作添了不少生氣。我們親手製作了又香又糯的餈粑。打餈粑是個體力活,也是個細緻活,李伯伯用三輪車拉來了石頭缸,缸一著地,糯米就蒸好了,香噴噴冒著熱氣。木錘也洗淨了,就開始搗米,搗了一會兒,重頭戲來了,開始打餈粑。氣氛一瞬間活躍起來,一下一下地錘,一聲一聲地喊,糯米變得勁道起來,也更加有粘性,拉拽的時候就更費力了。“哎呀,不好!”不知誰喊了一聲,孩子們愣在原地,看見錘子上粘著一個白淨淨的東西,那不是餈粑嗎?李伯伯接住了差點“毀容”的餈粑,人群裡沒有責怪聲,反而傳來一陣陣清朗的笑聲。李伯伯笑著說:“打餈粑的確是一門手藝,你們幾個年輕人沒經驗,讓我來吧。”李伯伯一上場,餈粑像見了老朋友,乖乖聽話,任憑李伯伯給它按摩,捶背,李伯伯果真是好手藝啊!在幾個人的配合下,餈粑變得又軟又糯,捶了那麼久,依舊熱氣騰騰,香飄十里。幾個嘴饞的小孩兒沒等裹上面粉就掐下一小團,品嚐著香香甜甜的味道在嘴裡化開,大家笑得滿足極了。之後我們把蒸好的餈粑送進裡屋,郭奶奶給他裹上面粉,餈粑像穿上了新衣,姐姐還捏了一個餈粑小人,白白胖胖,樣子可愛極了。我吃著香噴噴的餈粑,心裡美滋滋的。
餈粑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鹹的,好比我們的人生,反覆捶打,反覆磨練。這門打餈粑的老手藝值得傳承,下次我也要去學一學這門手藝。
餈粑作文600字 篇5
外婆走了十多年,我的嘴裡像是缺了什麼東西。最近,吃什麼也吃不香,總缺了一個味,甚至有時嘴裡有些苦澀,但還是想不起來究竟是什麼,雖然有的時候很清楚。
多年來,每天早晨總是吃的一樣東西,是外婆親手做的。那麼香,那麼脆,裡面還有香香的、甜甜的黑芝麻,但我依舊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有一天,我和爸爸來到農村玩,無意間來到外婆以前住的房子。進了房屋,裡面的蜘蛛網和灰塵到處都是。我便和爸爸一起打掃房間。我到了臥室打掃,突然發現一張陳舊的老照片,我用雙手擦乾淨了,且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張照片。上面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我仔細一看,呀,這不是我和表妹在一起玩耍的照片嗎?再細看,那碗裡不是我以前最愛的餈粑嗎?“我要吃餈粑。”我對媽媽和爸爸說,他們覺得我餓了,就在鄰居家買了兩個給我。
我咬了一口,香香的,脆脆的。黑芝麻也是濃濃的,但愛,已不在了。不,不是這個這個味道。我終於明白了,並不是,每個餈粑都是那麼好吃的。只有自己親人親手做的才是美味。虧我以前還說她做的不好吃。我哭了,我瘋了,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我直奔家去,一邊平跑嘴裡還一邊喊:“外婆,給我做餈粑!給我做餈粑!”我又一次來到了熟悉的院子。剛進屋,我彷彿看見了外婆在做餈粑。“孫子,回來了。”我急忙向前看去,沒想到外婆真的在給我做餈粑。我衝過去,想擁抱一下外婆,卻一下子撲了個空。原來這些都是幻想呀。不,那不是幻想,一定是外婆在天有靈,讓我忘記過去,從現在起,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學生。我懷著感激的心情走出了小屋,見爸爸早已在門口等候多時了,我向爸爸說了我看到的一切,並承諾了我一定要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學生。
外婆的在天顯靈也時刻的激勵著我,讓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份愛真的很濃、很深。
餈粑作文600字 篇6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味覺,這些味覺停留在記憶中,成為生命的滋味。
是日,除夕。清晨,便被一股稻香喚醒了,樓下傳來忽大忽小的捶打聲,一入耳,就知道爺爺在做餈粑。
餈粑的工序並不複雜,但做起來卻很辛苦。將熟米醞釀成糯米,才到關鍵的一步。一大盆糯米傾盆匯入容器中,然後舉著木錘子反覆敲打,奶奶在一旁不斷地翻過餈粑,不僅要重,速度也要快。須臾,爺爺滿頭大汗,親戚們也輪流上陣,顆顆糯米才逐漸和在一起,宛如千萬個小人抱成一團,為這寒冬添上了些許溫暖。觀看著,自己也想試一試,剛舉一下,就丟回缸中,他們笑了。爺爺說,你個小孩哪來的力氣,樓下冷,等餈粑好了就叫你。說著,一手接過,往下張望時,只見爺爺穿著單薄的襯衫在捶打著。
隨著那聲劃破早晨的呼喊,我拔腿跑下樓。見到爺爺在將大團餈粑按個放到碗裡,順手端去一碗,仍還散著熱氣。夾起一大塊,吃上一口,第一口,是糯米的醇香,第二口,是紅糖的甜膩。這味道,既不硬固,也不失內溫,不粘齒,在口腔中來回撥動,最後才滑入肚中。貪吃的我怎會只吃這麼小點呢,再拿走一碗,狼吞虎嚥地吃了下去,香得我再想去吃上一碗時,爺爺攔在我面前,愛撫地摸摸頭,笑呵呵地說:”好不好吃啊?“”嗯!“看我點點頭,笑得更歡了,“不能多吃,午後也要吃。”“好嘞,”我應道,“那我中午再吃。”
白駒過隙,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去了外地讀書,遠離了家鄉。臨走的時候,爺爺奶奶臉上沒有絲毫憂愁,笑嘻嘻地提給了我一大袋熱騰騰的餈粑,還說,我孫子有出息啦,是城市人了。隨著最後一聲“再見”的消失,眼前的故鄉也模糊了,不知是這車速行駛的快,還是這熱氣朦朧了我的眼睛......
又是一個除夕夜,回家了。恍惚間,映入爺爺的幾根白髮,但是這捶勁卻依然不減。在蒸汽中,我彷彿又回到了當時,即便是父母帶我去吃過的種種餈粑,有炸的,有炒的,但這味道永遠彌蓋不了心中最深沉的那個香味。
細品一碗餈粑,願那味能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