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600字(精選10篇)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600字(精選10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6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1

  我的家鄉,留存著一座古樸的堤橋,這座堤橋已經服務家鄉人數百年。家鄉人對這座歷史悠遠的古橋,也懷有深厚的感情。還給這座橋取了個名字“碇步。”

  碇步是橋樑的最初形態,構造十分簡單,就是由石頭組成的。一塊塊石頭直接立於水中,字形的每一塊石,就是一“步”。每步相距0.6米,全長133米,公有石碇221級。普通的石頭直線排列,便成就了一件經久不衰的藝術品。在家鄉人眼中,碇步猶如凌波之巨琴,演奏流水之清音。每每到了深秋時節,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坐在碇步上,那時水勢緩和,琴音亦隨之平淡。迎著涼爽的秋風,品一段清雅的琴聲,放鬆身心,讓晚風驅走一切煩惱,好不愜意!

  在那孩童的眼中,碇步像個溫暖的母親,她那有力的臂彎,可以讓孩子安心休息。夏日,太陽的光芒讓人不敢直視,七八歲的孩子,淌著清涼的溪水,盡情的嬉笑打鬧。嬉戲玩鬧後,孩子們三三兩兩,坐在石碇上休息,腳丫子在溪水裡晃動,弄出嘩嘩的水聲,彷彿在與碇步和奏一曲。演奏的曲子,似乎有特殊的魔力,總能讓孩子開始新一輪的嬉鬧。是碇步是魔力,還是什麼呢?在綠意盎然的夏天,碇步彈奏幽幽琴聲,目送一個個孩子的成長,可琴聲中那細碎的,銀鈴版清脆笑聲從未間斷。

  家鄉的橋,碇步,還包含了家鄉人的智慧。家鄉在山裡,山裡的溪流隨處可見,流量較小,只有一些時候才會爆發山洪。如果造拱橋等橋,耗費人力,財力,時間。可是家鄉人發明的橋卻截然不同,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人力嘛,找一些年輕漢子,在石頭下用松木擺“井”字固定住就可以了。方法簡單,可以就地取材,與其他橋相比,優點顯而易見。想不到吧?從橋還可以看出一片土地人的智慧呢!

  我愛家鄉的橋,愛家鄉的人,更愛家鄉!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2

  我的家鄉是個山清水秀的小鎮。每年爸爸都會帶我回老家度假。

  一條清澈的小溪流淌在家鄉的懷抱裡。幾座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小橋橫臥在小溪上。有的像刻滿歲月滄桑的老人,有的像平淡無奇的手絹,有的像一彎新月,有的像一道彩虹……沿溪兩岸濃綠的垂柳、燦爛的山花點綴其間……小橋流水,宛如一幅淡淡的江南水墨畫。

  我喜愛家鄉的小橋。有次路過小溪,爸爸問我想知道小橋的過去嗎?“當然想。”爸爸指著近處橫排在小溪裡的一道石墩說:“這就是數百年前的橋,人們為了出行方便,在小溪裡相隔數尺豎起一塊塊石墩在上面跨越而行。”又指著上游幾十米處的一座一米多寬的石板橋說:“這是大躍進時期建造的,可是溪中央的橋墩抗不住洪水常垮塌。”他轉身過來指著下游的一座漫水橋說:“這是改革初期為了發展生產而建的,但夏季常被颱風、洪水阻斷。”他又指著幾十米處的一座石拱橋說:“這是幾年前建造的跨區公路大橋,你看川流不息的車流!”我順眼望去,好一座雄偉的大橋,像一道長虹飛跨兩岸,真是天塹變通途。他接著興奮地說:“據說上游的開發區將要建座橫跨兩岸的預應拉索橋。”

  我思緒萬千,依次望著眼前的幾座小橋,彷彿時光老人在述說小鎮遙遠的過去。想著、想著,我眼前一亮。哦!這大橋不正是家鄉小鎮在改革洪流中的縮影嗎?這大橋不正在承載著兩岸的希望,引領家鄉人民奔向幸福、和諧的康莊大道嗎?我更憧憬著未來拉索橋的雄姿……

  啊!我愛我家鄉的橋!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3

  這世上的橋種類繁多,四通八達的立交橋,古色古香的石板橋,樣式別緻的石拱橋……這些橋,如同紐帶,這頭連著你,那頭連著我。在許多文人墨客的筆下,橋是一幅美景,是一種情懷,更是一份濃濃的思鄉情!

  1984年,我國著名畫家陳逸飛爺爺以周莊的雙橋為素材,創作了一幅題為《故鄉的回憶——雙橋》的油畫,轟動了世界。這幅畫是運用油畫和中國傳統水墨畫手法創作的作品,描繪了姑蘇的小橋流水、江南的田園風光。

  陳逸飛爺爺出生在浙江鎮海的一戶書香門第,1980年,他赴美國留學,海外生活讓身在他鄉的陳逸飛格外懷念故鄉。童年記憶中的故鄉美景,時常縈繞在他的心頭,可惜的是,隨著社會發展,陳逸飛爺爺的故鄉鎮海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這讓他感到非常惋惜。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陳逸飛爺爺透過朋友介紹,花了整整六個小時,從崑山擺渡來到當時還非常閉塞的江南小鎮——周莊。抵達周莊後,他深深沉醉。說道:“周莊和我的家鄉鎮海很像,也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他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生活過的地方,這裡的水、橋、人家無不透著熟悉,陳逸飛揮毫潑墨創造了那轟動世界的——《故鄉的回憶——雙橋》。

  陳逸飛爺爺一生最情有獨鍾的就是雙橋,從這幅畫裡我感受到了他對故鄉深深的思念之情。最是故鄉景迷人,陳爺爺的這幅畫讓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故鄉——揚州,二十四橋、五亭橋、大虹橋……故鄉的這些橋也陪伴著我的童年,即便以後我走到多遠,心中濃濃的鄉情總是不會忘記的。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4

  我的家鄉就在山區裡,在那裡有著一座玻璃做的橋。

  在家鄉里,我常常和奶奶一起去山裡種菜種花生,那時候我們經常要經過這一座玻璃做的橋。

  這一座玻璃橋很壯觀,但是走上去卻是另外一番感覺。我第一次走上去時心驚膽寒!因為玻璃是透明的,下面的溪水深不可測,使人有一種好像要墜入萬丈深淵的感覺。我又覺得,玻璃橋好像會撐不住我的體重。我的腿發軟了,身體輕飄飄的。我趕忙閉上眼睛,霎時間有種飄然欲仙的感覺。“哇!好……好……可怕呀!”我支支吾吾地說。“剛開始我也不敢走,像哈巴狗慢慢地爬了過去。”奶奶笑著說,“過了幾次,我也不害怕了!”

  常言道,時間是最好的老師。

  果不其然,這座橋我過了幾次,開始不怕了。站在玻璃橋上,我看到水裡有許許多多的小動物。有五顏六色的小魚在歡快地游來游去,有穿著鐵皮衣的龍蝦在那裡東張西望,還有青蛙士兵在那裡走來走去。真是熱鬧非凡!有一次,我從家裡拿了張魚網出來。我把魚網向溪裡一撒又拉了回來,啊!捉到了一隻熱帶魚。我連忙拿回家,放在魚缸裡養了起來。我覺得很好玩。

  過了兩週,我又跟奶奶來種菜了。咦!這一座玻璃橋怎麼斷了呢?聽我奶奶說,前幾天有幾個人在用石頭砸玻璃橋,有一個人用一塊大石頭砸向玻璃橋的中間,只聽見“砰!”的一聲,玻璃橋碎了。這幾個人見勢不妙,連忙逃走了。幾天後,工人叔叔又造起一座石拱橋。這石拱橋牢固無比,可我每次走在石拱橋上,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以前那座玻璃橋,真想再走一走那座玻璃橋。因為那座玻璃橋給我帶來了許多歡樂的時光。

  再見了,家鄉的玻璃橋!我魂牽夢繞的橋!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5

  地處江南,坐擁水鄉。說起這樣的江山,怎麼能少了家鄉的橋?古人常說“見字如面”,今朝我雲“見橋如面”。橋,就像一本厚厚的書,書寫著家鄉的歷史變遷。見了家鄉的橋,就瞧見了江山的貌。

  我家門口就有一座古橋,已經有147年曆史了。它像一個巨人,叉開有力的雙腿,擔負著守衛江河的重任。站在橋頭眺望,只見遠處青山如黛,近處綠水無痕,古橋把山山水水聯結一起,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盡展家鄉迷人風情。

  奶奶說,古橋就像水上的路,聯結著通往收穫的兩岸。挑水澆地,不管是雞鳴曉月,還是烈日高照,古橋都印下串串足跡、汗珠,古橋孕育了鄉親們豐年的希望。彎彎古橋,輕吟低唱著豐收之歌,露出舒心的笑容。

  叔叔說,古橋就像水上的虹,架起了通往富強的康莊。經過翻新,蛻變的古橋傳遞了家鄉進步的訊息,透露了家鄉富裕的聲音。聽!古橋敞開胸懷與汽車的呼嘯、摩托的笛音、腳踏車的叮鈴合奏著交響樂。古橋拉開了五彩斑斕的新時代,繪出了一幅交流歡悅圖。

  彎彎的橋橫跨江面,堅實的橋墩屹立江心,橋下是流不盡的江水,橋上是過不完的行人。我摸著古橋的石碑“名片”,和這個巨人輕聲對話。無數車輛從它身上駛過,腳下的流水一刻不停地衝擊著它。然而,它從未有過怨言,只是埋頭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行自己的職責。

  人們為達到終點而歡心鼓舞時,往往忘記了這曾經走過的橋,而橋卻一直記著他們,念著他們,把自己奉獻給他們。我仰望藍天,心底輕聲呼喊:“見橋如見家鄉。我的家鄉,我的橋!”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6

  “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橋,是一種跨越障礙的特殊建築物。遍佈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連線著祖國的四面八方。同長城一樣,我國古代橋樑的建築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家鄉的小橋,雖沒有趙州橋的奇特構造,也沒有盧溝橋的歷史偉績,但它們就著眼於那與房屋,小溪和花草樹木的映襯美。如果煞它風景,將石橋拆掉,雖綠水依舊繞人家,但心中總會落下莫名的空虛感。

  家鄉的橋大多是鋼筋混泥土的橋,一條條簡單而不失情調。在昔日裡匆匆走過的橋,又何嘗能體會到那橋之美的感受?如若駐足欣賞,便能發現一橋扣一橋,一溪通一溪的美感。“凌虛千尺架飛橋,勢控長虹掛碧霄。”橋下涓涓細流,拍打著沿岸的石縫傳出一陣陣交響曲,再配上岸邊樹上小鳥的合唱可謂是賞心悅目。

  橋一般可分為上部和下部,上部構造即為我們通常看到的橋身,常說的造型優美,曲線圓潤,形如玉帶,態似彩虹,富有動感就是對它的上部構造的讚美,一般而言拱橋橋身造型主要由上下兩條弧線決定,這類橋看上去更具曲線美。不過很可惜,大多數地方的人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幾乎到處都是平板橋了。

  橋樑的下部結構主要包括梁基,橋墩等,它們的作用是為了支承橋跨結構,奉承古橋等。儲存至今,這和它有堅實的地基,合理建造的橋墩和牢固的橋臺密切相關。

  我國橋樑事業正在飛躍發展,這些橋表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7

  我的家鄉有一座老橋,它比我爺爺的年齡還要大,它叫“定江橋”。它雖然比不上巍峨雄偉的現代立交橋,迴旋別緻的九曲橋,但它卻為家鄉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它曾經是我們家鄉通往都江堰的唯一的橋樑。

  這座橋有150多米,寬10米,有6個橋墩,像大力士一樣撐著橋身。橋面設計很特別,中間的路面要矮一些,專供汽車行走,兩邊各有一條高出橋面的人行道。這樣就能更好地保證行人的安全。

  每天,不管是天寒地凍,還是烈日炎炎,它都默默無言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無數的行人匆匆地來去,無數的汽車從它身上駛過,但誰也沒有停下來關心過它,但它卻從來沒有過怨言。

  定江橋也是我們小孩子的樂園。最熱鬧的是夏天。白天,女孩在橋頭講故事、猜謎語;男孩子把橋當作跳水臺,比跳水本領,練膽量;大人們在橋邊釣魚。晚上,路燈照亮了橋上的道路,大人們搖著扇子在橋上散步,小孩子趴在橋欄上,看那調皮的星星泛眼睛,看月亮姐姐把那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碧波盪漾的河水裡,有時能看到魚兒在水遊玩。定江橋上留下了我童年的腳印。

  可惜的是,2008年5月12日的那震驚中外的大地震使橋面裂了,不能通行了。再加上夏天洪水的衝擊,它就像一個受傷的老人終於堅持不住了,倒塌了。那一天,全鎮的人都去看望它,人們驚呆了,有人流下了傷心的眼淚。想起它帶給我的歡樂,我的眼睛也溼潤了。

  我多麼希望定江橋能夠重新修建起來。新的定江橋會是什麼樣子呢?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8

  傍晚,我站在橋頭目送落日西下。那餘暉散落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水天合一。無論是晴天,亦或是雨天,在這個角度看落日都別有一番詩意。

  春天,晚風中夾雜著迷人的花香。這正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學校離家很近,回家路上最讓我為之沉醉的,正是這橋頭的落日。遠遠眺望,我甚至能夠看到遠處的馬路、村落和大樹。

  這座橋是爺爺年輕的時候和村裡人一起修建的',我覺得很有意義。當時,大家的生活條件都不是很好,為了方便勞作,一起建造了這座橋,橋上灌注的是辛勞的汗水,還有他們的毅力和希望。

  爸爸說,他小的時候,和這座橋也有些淵源。夏天的時候,總是和夥伴們相約出去玩耍。當時,沒有電腦,沒有電視,課餘生活卻依舊很充實。大多都是和朋友們一起捉蛐蛐、挖泥鰍、掏鳥窩……玩累了,就買上一根棒冰,在這橋上乘涼,在橋頭談說心事,仰望星空,憧憬著未來,也懷念著歡樂。說實話,我還真有些羨慕呢!如今,這座橋已拆建成一座寬闊平坦的公路橋。

  眼看著天色漸晚,我留戀地又望了一眼落日,頗有幾分“夕陽無限好”的感慨。小路上,耳邊是樹葉與微風的呢喃細語,腳下是鞋子與柏油路面組成的踢踏舞曲……靜謐而美妙。

  路過村口第一家的時候,我瞧見老太太坐在屋子前。她以年過八旬,視力不怎麼好,耳朵也不好使。但她每天都會到橋上走一趟,時而笑,時而感慨,或許在追思著以往在橋上留下的回憶吧,或者歡樂,或者哀傷,卻都是她生活的回味。

  我一直是個幸福的孩子,生活在地域遼闊的中國,風景秀麗的江蘇,與時俱進的無錫,欣欣向榮的新區;我一直是個快樂的孩子,快樂地學習著,快樂地成長著……家鄉橋見證著我成長的點滴。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9

  我的家鄉很美,最美的要數那條清澈的河上的石頭橋。

  水清澈見底,偶爾會游來許多小魚,當時的景象讓我想到《小石潭記》中的“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倏爾遠逝,往來翕乎。”在水中突出幾塊“巨”石,給河兩岸的人的往來帶來方便;給岸邊的孩子們帶來快樂;它就是我家鄉的橋——石頭橋。

  小時候,爸爸帶我過橋,一副堅實的臂膀,一雙粗糙的手叉進我的胳肢窩裡,一體,就把我舉得好高好高,在天空劃過一道弧,將小小的我從一塊石頭移到另一塊石頭上,就這樣,走過來石頭橋。

  孩提時,夥伴與我在橋上玩耍,雙腳站在一塊石頭上,小心翼翼的蹲下來,用手激起水花,一圈圈微波向下蕩去,流動的水經過兩指之間,好滑、好涼、好舒服;我和姐姐哥哥們把涼鞋脫下來,一腳踩在“橋”上,一腳插進水裡,身體一陣涼捒,最終兩腳都跳入波光粼粼的河水裡,站定,一躬,頭不斷搖來搖去,突然,雙手一插,一捏,從水中拿出一條跳動的小魚,哎喲!小魚溜走了,想去追,可河底凹凸不平的卵石硌得腳生疼,於是一屁股坐在“橋”上,兩腳激逬陣陣水珠,在陽光下十分晶瑩。有點冷了,站起來,回到“橋”上,看到每塊石頭上都有許多溼漉漉腳印,於是一手提著鞋,一邊哼著歌,追趕著叫道“等等我”。

  一會兒,“橋”又恢復了原來的潔淨乾燥。

  這,就是我家鄉的橋,我們可以玩青蛙跳,可以蹲在上面玩,還可以坐在上面“泡腳”。

  現在,石頭磨得光滑了,小河上面也架起了一座石拱橋,石頭橋也很少有人走了,但我永遠記得那座載滿童年記憶的石頭橋。

  描寫家鄉的橋優秀作文10

  我的家鄉在白崎,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小山村。屋前是一片碧綠的田野,屋後是綿綿起伏的山嶺,一條小溪從村旁靜靜地淌過,小溪上有一座浮橋,我們時常坐在橋上,聆聽溪水的低呤淺唱,在清澈的小溪裡打水仗,消磨快樂的時光。

  浮橋的結構很奇特:水上浮著一排木船,木船上鋪上木板,木板左右兩邊各有兩根圓木並排在一起通向不遠處的荷花池。夏天,荷花開得亭亭玉立,冰清玉潔;這座橋給整條小溪增添了許多光彩,我和它的故事怎麼說都說不完。

  記得一個有圓月的晚上,我和哥哥約了堂哥、堂弟一起到溪邊玩耍。夏夜涼風習習,令我們個個心曠神怡。我們坐在橋上,暢談心中的樂事。突然,我眼前一亮,發現了河水裡有個東西在晃動,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月亮。“糟糕,月亮怎麼掉進水裡呢?”我像熱鍋上的螞蟻焦急萬分。趕緊下到河裡,用手去撈。可是,當我手伸向月亮,手一晃動,月亮便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腦。月亮怎麼會和我們玩捉迷藏呢?我連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跑回家拿來了一個臉盆,把水中的月亮牢牢罩住了。

  “哇”我興奮地喊了起來:“我罩到了月亮了”。聽到了我的叫喊聲,堂哥、堂弟趕快跑來了,大家下到水邊,想摸摸月亮。當我們一起移動臉盆,月亮又消失了無影無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大家疑惑不解。忽然眼尖的妹妹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大叫一聲:“大家快看,月亮還在掛在天上呢?”大家仰望天空,只見月亮果然在天空中悠閒地散步。此時此刻,歡樂的回聲在小河上空。

  流逝的日子如一片片的落葉,漸去漸遠的是那天真無邪的童年,如今,我長大了,已步入金色的少年,然而,童年和哥哥、堂兄弟們一起在橋下撈月亮的趣事成了我生活中的記憶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