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我的好家風作文600字4篇

我的好家風作文600字

我的好家風作文600字4篇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家風就像一根標準線,把家裡的精神都融合在了一起,它影響了我們怎樣去做人、做事。下面給大家分享我的好家風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好家風作文1

  我的家鄉,位於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的馬村,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村落。在文化禮堂的旁邊圍牆上,寫著“勤儉節約,善良樸實”八個大字,是馬村的村訓,也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平時,我的奶奶常教導我要“勤儉節約”。有時,我洗手把水龍頭開得很大,她一聽見水在“嘩嘩譁”地流著,就會走過來對我說:“水不用開那麼大,夠用了就好,要節約用水!”說著,便走過來幫我把水龍頭關小。還有的時候,我總是把一些打印出來的資料用好之後就塞進垃圾桶,奶奶看見了總是會說:“這種紙,反面空白的地方,還是可以用來打草稿的,不要白白浪費了!”我一想到紙是用樹做的,便想到了現在很多地方由於樹木過度砍伐已經造成沙漠化,也覺得奶奶的話很有道理。“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們家的好家風,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也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覺得,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理所當然應該做到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用紙,珍惜糧食。

  我的媽媽和奶奶還教導我要善良待人,除非是一些不講理的人。我的奶奶總是喜歡幫助自己的鄰居、親戚、朋友,有的時候她做了糕點會送給鄰居分享。我們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善良其實並不難,我們只要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幫助了別人,不僅別人也會來幫助我們,自己心裡也會很開心。樸實,對我們來說,就是在平常不要太張揚,要有一顆平常心。

  “勤儉節約,善良樸實”,這不僅是一句簡單的話,而是一種我們家族流傳多年的好品格,我們要把這些好品格傳承下去,讓我們整個家族弘揚這種良好的品質!

  我的好家風作文2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雖然我們是一個平凡的家庭,可也有著讓人敬佩的家風。

  可每當有人問起家風是什麼時,我們都會張開結舌,一個家的家風,裡面包含的是規矩,是一個家族的文化。我們有著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的家風。因為父母有著這些習慣,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慢慢著也有了家風。

  因為爸爸很忙,所以我們去很多地方都要要坐公交車,我們登上了公交車,慢慢習慣公交車的喧譁與躁動,公交車上的人越來越多,空氣中瀰漫著一絲惡臭,有很多老人沒有座位,可別人好像沒看見一樣,可媽媽突然站起身對身旁一位公公說:“您來坐吧”。那位公公說:“不用,謝謝”。媽媽讓公公坐,公公只好坐了下來,感激地說著謝謝。

  我問起媽媽,“媽媽,你為什麼要把座位讓給別人呢?”媽媽說:“這些老人年紀都比較大了,車上又這麼顛簸,要是他們摔跤了可怎麼辦呢?”我聽了媽媽的話,深刻感受到了媽媽尊老愛幼的品質,我也站了起來,把座位讓了出來。

  不僅僅是媽媽有著這樣的好家風,爸爸也有著呢。

  每次爸爸吃飯都小心翼翼,不把一粒米弄掉,盛飯時也只盛一些,他從來就沒有浪費過。

  可有一次,爸爸看見了一個幫助貧窮地區的集團,立即捐出了三百元錢,我疑惑地想:為什麼爸爸平時省吃儉用,還捐出有幾百元呢!我把我的疑惑說了出來,爸爸笑著說:“有好多人都過著貧窮的生活,有些山區裡的孩子,他們都沒辦法上學,你說我們是不是也要對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這就是我們的好家風,雖然並不重要,可我卻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永遠記憶猶新。

  我的好家風作文3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家風就像一棵樹,一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廕庇之下。

  “百善孝為先,常存仁孝心。”沒錯,孝順就是我家的家風。

  我家的孝順可以在爺爺奶奶的身上發現。每次家裡有好吃的,爺爺奶奶總是先留給曾祖父。記得有一次,親戚從澳大利亞帶來了兩盒巧克力。爺爺奶奶一塊也捨不得吃都給了曾祖父。曾祖父最喜歡吃巧克力了,沒過幾天,曾祖父就津津有味的吃完了所有的巧克力。可是爺爺奶奶從沒抱怨自己沒吃過這種巧克力。

  爸爸媽媽也是我孝敬長輩的示範:每次我們到奶奶家去,爸爸總是會忙著幫奶奶炒菜、做飯。媽媽幫助端碗、洗碗。媽媽每次帶我去看年邁的外曾祖父,總是帶著可口酥軟的美食,還給外曾祖父敲敲背,揉揉肩。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老師佈置作業要我們影印一份資料,家裡正好有一臺影印機,但是它“罷工”了,爸爸媽媽忙著修理它,可是一個電話打來,爸爸就匆匆忙忙地走出了家門。我心想:有什麼比修復印機更重要的呢?等到爸爸回來時,我便問他:“老爸,你去幹嘛了?”“我去藥店給你奶奶配藥,然後把藥送過去。”我開始很不解,奶奶的藥難道明天不能買嗎?去給奶奶買藥比修理好影印機完成我的作業更重要嗎?要知道,如果不及時交作業可是要受到老師批評的。後來媽媽告訴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才恍然大悟。我下定決心要向爸爸學習這種精神,好好孝敬長輩。

  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讓我發現自己的弊端。

  我的好家風作文4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好的家風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或缺的。好的家風成就好的習慣,我們家的家風關鍵詞是“誠信”。

  外公作為我們家的大家長,經常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守信,這是一種美德。所謂誠實,就是說老實話,不弄虛作假,不隱瞞欺騙,不自欺欺人,表裡如一。所謂守信,就是講信用,守諾言,言而有信。外公就是這麼一個很講誠信的人。

  一天,他去集市上買東西,看見了一個賣老花鏡的攤位,突然想起自己的老花鏡壞了,正好換一副。於是他在攤位上挑了一副,就向老闆詢問眼鏡的價格,老闆說:“50元!”外公向他討價還價了一番,最後老闆對他說:“一口價,35元!”外公沒有零錢,給了老闆一張100元,老闆找給了外公70元零錢。外公清點過後發現老闆多找給他錢了,於是又從裡面抽出了一張5元錢遞給了老闆,說道:“你找錯錢了,多給了我5元!”老闆看著外公笑著說:“老爺子,頭一次見有您這樣的,找多了錢還退給我!”外公也笑了,說:“咱們說好了嘛!誠信很重要。”

  還有一次,外公去買豆腐,因為著急給我做飯,匆忙間拿著找的零錢回家了,後來發現人家多找了1元錢,外婆說:“就1元錢,還不夠折騰呢!別去了。”外公一臉嚴肅的說:“說好了多少錢就應該給人家多少錢,人家疏忽找錯了錢,我們不應該不講誠信,一定要送回去!”吃完飯後他又穿好衣服給人家把錢送了回去。

  外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了我,讓我受益匪淺。我愛我的家,我一定會把家風好好的傳承下去,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我的好家風作文5

  陽光,像一隻安靜的貓悄悄爬上窗臺,我坐在窗臺邊,默默地想著那個困擾我的問題:家風是什麼?

  我想,我家的家風應該是隨和吧。從我幼兒園起,我的爸爸媽媽就為了生意到處奔波,每次一下課,就是我爺爺奶奶等各種親戚來接我,所以我與各家的親戚都很熟。可能因為這樣我的性格才比較外向吧。

  我的媽媽也很隨和。每次與她外出吃飯時,她不會再出發之前就說,我們一定要去什麼地方吃,因為,說不定會遇見更好的。

  我想,我家的家風應該是善良吧。每一次的學校自發捐款中,家裡的家長一定會讓我儘可能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某些時候,我因為某些事而不能參加集體活動,這時若是普通的活動,我媽媽一定不會讓我去,可如果是去福利院、孤兒院之類的,她一定會讓我去,這應該是我家人較善良的原因吧。

  我想,我家的家風應該是儉樸。在裝修家裡的時候,我父母儘可能地少裝使用電,使用水的傢俱,有一些在二年級搬家了之後就再也沒有換過,我想,這就是家風吧。

  我認為家長們也許不太懂得什麼是好的家風,只是希望我們能做一個善良,隨和,儉樸的好孩子。

  我想,愛無聲,好的家風亦無聲。它應該是春日的暖陽,溫暖、柔和,讓你純醉著,感染著,然後化在心裡,成為生命的底色。

  好的家風幫我成長,它隨著一月的臘梅,二月的復甦,三月的春風,四月的暖陽,伴隨著年輪愈來愈深,從此在心中深深地埋下“家風”的根。

  我的好家風作文6

  “賣帶魚——”

  騎著一輛老式的腳踏車,按著車鈴,車後馱著兩框沉重的帶魚,“咯吱咯吱”快要壓垮的車輪接觸著地面,這聲音在寂靜的小巷中顯得特別清晰。這是三十年前的爺爺。每天夜幕降臨,爺爺就騎著著自己心愛的老爺車,乘著夜色,沿著彎曲的小路,翻山越嶺去紹興城裡批發帶魚,然後又披星戴月往回趕。當東方微微泛白時,大家剛剛在睡夢中醒來,爺爺剛好回到村裡。再次出發,走街串巷,走過一個又一個村子,一路吆喝……

  很多年過去了,爺爺用這樣的勤勞責任養活了家,同樣也把勤勞和責任傳承給了爸爸。

  每天當第一縷陽光射進操場的時候,學校裡顯得那麼的寧靜,但總有一個身影沉浸在這份寧靜中,那是我的爸爸,一個小學的校長。每天第一個來到校園,視察校園一週,他正彎著腰著腰撿起地上的'廢紙,或許剛剛六點鐘,但誰也不知道他來了多久。東方的紅日剛露臉,校門口逐漸熱鬧起來,他又來到校門口,面帶微笑注視著學生們進入了學校。太陽漸漸身高,校園中飄揚起了鮮豔的五星紅旗,他循循善誘的講話迴盪在校園裡,迴盪在孩子們的心中。下課了,操場上,走廊中,又出現了他那熟悉的身影……

  爸爸一直用這份勤勞和責任工作著,把自己奉獻給了學校和孩子,有時卻忽視了我和媽媽。但我卻不會埋怨,因為我喜歡爸爸的勤勞和責任,我也想傳承下去。

  當視窗射進兩三方斜斜的陽光,我就會自己醒來,自己穿好衣摺好被子,做好自己該做的一切準備。早早來到校園開始我一天認真的學習。放學回家做好作業,幫助媽媽做一些家務,然後自己練琴,練字……

  今後我長大了了,我也依然會把我們家的勤勞和責任一直傳承下去……

  我的好家風作文7

  古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其實,我覺得,我們從父母長輩處得到的財富遠遠大於並超越了身體髮膚這些物質。那些財富會像血液一樣浸染我們的身體和靈魂。

  我的家算得上是一個大家庭——家庭成員有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和我。現在,我家由我的爸爸當家。但是,每逢處理重大事情,如買車呀,造新房啦,爸爸一定會徵求爺爺的意見。如果爺爺持否定態度,那事情多半會照著爺爺的意思辦。平常,爸爸媽媽總愛打電話給姥姥姥爺,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樣……空閒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帶上我去看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還會帶著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外出散步——走在如今風景秀麗的步行道上,到處能聽見我們一家快樂的笑聲。

  爺爺儘管年級大了點,可不服老。他常說的口頭禪是:活到老幹到老。只要天氣晴好,他就下菜地勞動,有時候還帶上奶奶。種種菜,除除草,反正忙的很。因此,無論是冬夏,還是春秋,我家的餐桌上永遠有天然的綠色蔬菜供我們大快朵頤。那個時候,我總能在其中聞到爺爺奶奶的心的溫度。

  我是一個12歲的少年,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家的大人們從不會按自己的情緒針對我,而是願意和我作朋友。媽媽常常跟我交流的一句話是:人無信,無以立。他們希望透過誠信地對待我,讓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誠信地對待他們以及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在學校,我學著誠信地對待我的同學,四年下來,我交到了許多的好朋友,許多能真心相待的好朋友。

  我的一家,不僅僅是一個大家庭,而且,也是和諧幸福,到處洋溢著“孝道、誠信、勤勞”味道的大家庭。我愛我家的這種味道。

  我的好家風作文8

  爸爸從小受出生環境和家庭條件限制,每天要翻山越嶺步行十幾裡的路程去上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下雨刮風從不間斷,造就了他堅毅,不輕言放棄的性格。媽媽也常說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她小時候跟著外公外婆收麥子,旱田裡的麥子都是靠雙手拔的,拔的兩隻小拇指起了血泡,纏上一點紗布繼續拔。

  在父母這種堅毅,不輕言放棄的生活氛圍中成長起來的我,自然一點也不遜色。

  從二年級開始,8歲的我便開始步行上下學了,這在同齡孩子中是少有的。一開始時,每天揹著幾斤重的書包來回4趟,衣服的後背總是溼的,尤其是夏天最熱的那段時間,好幾回看到同班同學被父母依次接走,心裡挺失落。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從學校往家走時腿實在痠痛的不行,每走一步腳上像有千斤巨石般沉重,我坐在路邊的石階上怨恨著爸爸:這麼熱的天氣怎麼不來接我一下呢?可我想起,爸爸小時候的境遇,不知道要比我苦多少倍呢!於是我站起來咬牙堅持著,終於回到了家。後來一走就是4年,這4年裡步行上學和放學回家對於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經過這幾年的鍛鍊,我的身體素質也好了許多,容易發炎的扁桃體也強大了。

  去年暑假我還去爬了泰山,一路上全是陡立的臺階,爸爸媽媽因為帶著年幼的弟弟,爬到半山腰就停下了,而我則和同去的兩個哥哥爬上了山頂,最後成功地看到了日出。當看到壯麗的日出景色時,一路所經歷的疲憊與艱辛瞬間化為烏有。

  我將這種堅毅,不輕言放棄的正能量定義為我家的家風,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它將繼續被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