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溫馨》作文500字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溫馨》作文5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溫馨》作文500字 篇1
“清時插柳,端午插艾”。每年陰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端午節。前些日子,我就見到路邊擺放著一捆捆艾葉、菖蒲和包粽了的葦葉,這才猛然想起端午節已經臨近。此時,我的心裡不禁湧起了一陣暖暖的感覺。
每年端午節,母親便會早早地作好準備。她從集市上買回一些艾葉、菖蒲、葦葉和糯米,順便還買上幾斤瘦肉,用來做粽子的餡。等到端午節前一天,媽媽就用它來包粽子。她把艾葉插在門上,用菖蒲熬水洗澡。據說這些東西它們可以用來避邪、祛病。
包粽子前,媽媽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拿出來浸泡。泡上半晌後瀝乾,再把它倒在盆子裡,然後在糯米中加放一些適當的赤豆、香油、鹽、醬油、味精、茴香等佐料。這時候,用醬油醃漬過的切成條狀的肉也已經做好了,接下來便是媽媽包粽子的時候了。媽媽包粽子非常熟練,泡過的葦葉在媽媽手中變得那樣乖巧、柔順、折角、填米、下餡、包合、捆線、紮緊,媽媽幾乎一氣呵成。包成的粽子頓時就成了一座“小山”。
家鄉的粽子和如今在超市裡見到的粽子截然不同。家鄉的粽子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橢圓形的`,兩頭兩個角對稱呼應,結實好看。
家鄉的粽子好吃,蒸煮出來的香味到處飄溢,聞一聞,沁人心脾。我們幾個小頑皮總是先吃為快,盡情地享受粽子的芳香。
今年,媽媽還是按往年的習俗隆重地過了這個節日。而我在回味粽子的芳香時,也感到今年的端午節與往年不同,這給了我一種別樣的溫馨。我想:這一天我將過得快樂而感動。
《溫馨》作文500字 篇2
我和她緩緩走過早已退休的老院口,不約而同,駐足。向裡望去,一排排高樓佔滿了我們的雙眼。
視線漸漸模糊。
我和她掉進回憶的長河。
那模糊的小平房,一排排,那麼儼然。牆上鮮亮的“一,二,三”,地上不甚明顯的跳方格,現在看來是那麼的幼稚,但卻久久不能忘懷。那熟悉的灶臺上還遺留著沒吃盡的“泥土拌飯”。那一塊活動磚上的笑臉此時顯得如此刺眼,默默開啟,裡邊還藏著一疊紙片,默默放回。
牆上的箭頭是抹不去的回憶,“果果家入口→”。在每一場大雨之後,我們會不約而同,穿著雨鞋踩水花,拿著蠟筆描箭頭,排排坐在小凳上,摻著泥土的芳香,端著飯,一起分享。
小賣店還在,那時,我們騎著車,出去“採購”。其實也只捨得買一角錢一個的棒棒糖。
我彷彿又看到了那時的賽車,第一的寶座我是穩坐的,她們羨慕的目光是對我最好的讚賞。要是有人不幸掛了花,大夥都會帶藥來,給“倒黴蛋”用。
那昔日的大地鋪也不復存在。
我想,我將會是最後一批成長在大院的孩子了吧!想到這裡,我不禁潸然淚下。
我拭去眼角的淚珠。
再看看眼前的高樓,滿臉的冷漠。那無情的水泥與鋼筋將我們的回憶葬送,一扇扇冰冷的防盜門隔絕了鄰里友誼,原本絢麗多彩的牆壁也黯然失色。誰能說這不是無聲的悲劇?
那昔日的溫馨大院終究敵不過鐵面高樓,還是敗在了高樓的腳下。可那是我們成長的地方,誰能說不會有人去懷念那裡?那大院的一磚一瓦都是屬於我們的回憶,大院裡的那一份情,那份回憶,就讓他埋藏在地下吧。它不會發芽,可它會生根,它會把根深入到我內心最深處。就讓那一份記憶長眠於地下,永世長存吧!
《溫馨》作文500字 篇3
我們一家人常常在吃完晚飯後,出去散步,放鬆身心。到了週六,剛好有時間,我們便出去散步了。一路上,我左手牽爸爸,右手牽媽媽,悠閒地走在小區裡。我們手牽著手,我感到兩隻大手有點粗糙,又有點緊地握著我。夏夜裡,知了奏響著交響曲,蟋蟀拉著小提琴,那悠揚的樂聲沁人心脾。雖有樂曲,卻更反襯夜裡的清靜,真可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啊!媽媽笑著問我,今天怎麼樣,跟同學相處得好不好啊?我微笑著說,很好,相處得不錯。媽媽用微笑和皺紋來回應我。我們就這樣手牽著手,走到八點半,我們一家三口才走回家中。
蔡嘉興
記得,大年初一晚上,燈火通明,全家吃過團圓飯,各幹各喜歡的事兒去。大人們總喜歡湊在一起,喊道:“三缺一,三缺一!”當湊夠四個人之後,一場麻將就開始了,四五隻手在麻將桌上胡亂地摸著,等一片白——洗牌結束,便有序地四五成疊,一摞一摞堆成一堆,只留下花花綠綠的圖案給自己看,“碰!”“吃!”“我也碰!”喊聲一陣接著一陣,最後有人大喊一聲“胡啦!”攤開牌,大笑:“承讓,承讓啊。”再看小孩兒這,手裡拿著各式各樣的煙花炮竹,另一隻手拿著打火機,小兜裡又揣著些炮,而另一個小兜裡便是紅包了。一小孩三步並兩步衝出去,打火機“喀嚓”一聲,著了,立馬將炮甩到遠一點的地方,又捂著頭和耳朵,弓著腰竄回來,躲在門內,只聽一聲“啾”,五光十色,絢麗多彩,其他的小孩連叫:“好!好!好!”當鐘聲敲響,鞭炮點起,巷子內一片火紅,燃起了人們新一年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