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500字> 關於蚯蚓的作文500字

蚯蚓的作文500字

關於蚯蚓的作文500字

  篇一:找蚯蚓

  在一方荒涼的土地上,堆落著成千上萬乾枯的樹葉,在樹葉周圍都有些大小不同的石頭,其中有塊石頭的顏色是棕色的,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都有一些波浪線的紋路,彎彎曲曲的刻在正方體的石頭上,小石頭的邊緣凸不平,沾滿了黑乎乎的泥土和一些白色的粉沫。

  我看了看周圍,找到了一塊很髒的地方,我想:也許越髒的地方就越能找到蚯蚓吧!我就開始在這片髒兮兮的地方動起手來,我先到遠處找來一塊長方形的小竹板,小竹板的長有5釐米,寬有2釐米,頂部尖尖的,細細的,摸上去像針一般,很痛,木板的周圍很髒,全部都有泥土,把泥土弄淨就可以看到竹板上的條紋,雖說可以看到竹板的條紋了,但是竹板上仍然刻著髒兮兮的小石子,為了能找到蚯蚓,我豁出去了,我拿起小竹板的底部,把竹板尖尖細細的部分朝向黑乎乎的泥土中一個勁的往裡挖,我先挖出一個石頭,再挖出一片枯葉,我還是一個勁的往裡挖,可是沒挖到,我並沒有放棄,還是使勁挖。

  挖啊挖,一個勁一個勁的往裡挖,最終力氣沒白費,挖出了一條細細長長的小蚯蚓,它的長有四釐米,它的顏色是棕色的,小蚯蚓在泥土中柔動著,似乎在往土裡鑽,用手摸這根蚯蚓,它的身體軟軟的,它的頭和尾巴似乎都一個樣,有點尖,也有點圓,我想,這應該有原因的吧!這些蚯蚓能夠給大樹鬆土。

  找蚯蚓可真難啊!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這些地方很髒,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使我找到了蚯蚓。

  篇二:挖蚯蚓

  潮溼的泥土裡有一塊黑色的石頭,它是不規則的圖形,石頭的一半被泥土掩埋著,這黑黑的泥土很是堅硬,挖了很長時間也才挖出了個平平的淺坑,裡面除了一個白色的石塊,什麼也沒有。

  “譁——譁——”一陣微風吹過,樹葉沙沙地作響,好像在說:“這裡的土那麼硬,怎麼可能有蚯蚓呢?不然,土不可能這麼硬,一定會很”鬆軟“,你挖得就不會那麼費力了呀!”聽到這個,我心裡已經涼了一大半,心灰意冷了,起身一看,別的人還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有的用小石塊在挖;有的用一根較粗的圓圓的木棍在挖;有的還用很大的石塊、白色的磚在挖著、敲打著,發出“乒乒乓乓”的響聲;有的裝備更加齊全:手電筒、水筆、木管“三管齊下”。大家挖的坑大大小小的,都還有點成果。“挖到了!挖到了!我挖到蚯蚓了!”許慎一邊得意地笑著,一邊用胖乎乎的沾著泥土的手捉住了那條蚯蚓。這時,大家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蜂擁而上全部撲向許慎。有人拿起照相機一個勁地朝蚯蚓猛拍一陣,其他人也慌忙拿起照相機,著急地想拍,生怕它逃走似的。

  這條蚯蚓是棕色的,細細長長,兩端很尖,渾身光溜溜的,摸上去軟軟的、滑滑的,有一些噁心。它扭動著身體向前進,在桌上留下一條長長的水痕。蚯蚓在桌上動個不停,可能想回到它潮溼、陰暗的家了,捉到這條蚯蚓一定很不容易吧。

  篇三:觀蚯蚓

  今天,去廣場在園林對阿姨的幫助下捉了幾條蚯蚓,帶回家進行觀察。

  我準備了兩個紙杯,分別裝上土,捉了十條蚯蚓,那些蚯蚓一條比一條粗,彷彿是兩杯子小蛇一樣。它們像一條條波浪上下不停地起伏,一會兒鑽到土裡,一會兒又鑽出土來。

  我觀察了一會兒,發現蚯蚓的性格不同,有的很活躍,我把它們放在一個杯子裡,給它們起名叫“活躍分子”組,還有的死氣沉沉不願意的,我把它們放在另外一杯子裡,它們叫做“懶洋洋”組。

  我將“懶洋洋”組倒在地上看它們有什麼變化,結果像它們的名字一樣,懶洋洋的,有極個別的稍稍蠕動了一下,也就不動了。我想它們不是死了吧,就搖晃了搖晃,正如我所料,它們沒有死,就是懶得動,還有的懶懶地翹了翹它的懶尾巴,好像不滿意的說:“幹嗎晃人家,睡得正香呢!還正在夢遊,好煩人。”我笑了笑不去管它們了,心想:這懶洋洋組也太噁心了吧!竟然裝死。

  沒想到“活躍分子”組的成員們,個個都是活躍分子,它們活力四射,來回擺動著身體,把土鬆了又松。有幾條特別活躍的竟然沿著杯子往上爬,我迅速將它們塞回杯子裡。心想:不愧是活躍組啊!果然是活力四射啊!比懶洋洋組強百倍,千倍呢!接著我把它們倒在地上,它們努力地去尋找更多的土,進它們最大的力量,來為人們做貢獻,我在心裡暗暗佩服它們的精神。

  多麼樸實的蚯蚓啊!你不享受榮華富貴,你不要奢侈的生活,你只要供你生活的土。你樸實而偉大,蚯蚓我讚美你!

  篇四:蚯蚓

  植樹節到來了,我們又可以植樹嘍!趁著陽光明媚,我們班幾個同學在家長的帶領下,一起參加義務植樹。

  大家都很賣力,不一會兒就挖好了樹坑。忽然,我發現土裡怎麼上下一動一動的,像是有東西在裡面,我覺得奇怪,不自主地用手扒開土瞧瞧,啊!一個軟軟的,長長的,一節一節的蟲子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好奇地自言自語:“嗯?這是什麼東東。”它趁我說話的功夫,一動身,又鑽到了泥土裡,我又把它扒出來,放在手裡仔細觀察。我想起了在書上看過的知識,我知道了,它是一條蚯蚓。蚯蚓為什麼總在土裡?它是在找吃的嗎?它吃什麼呢?

  我把小蚯蚓裝在小盒裡,帶著它和一串串的問題回到家上網查詢答案。原來是:蚯蚓有很多品種,生活環境各不相同,生活習性也略有差別,但是喜溫、喜溼、喜暗的特點卻是共同的,蚯蚓喜歡生活在溫暖的環境中,它怕冷也怕熱。蚯蚓喜歡黑暗處,一般是鑽在土層下或鑽在基料中覓食。蚯蚓每天靠吞食大量的泥土,將泥土中的腐葉和很小的生物吸收,然後將泥土排洩出來。這樣能使土壤變得疏鬆肥沃,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同時也利於自己的自長。

  我看著小小的蚯蚓,心想,它默默無聞地在地底鑽研,給大地鬆土,幫助植物生長,是我們的.好朋友。我不能傷害它,於是我把它送回土裡,讓它回到自己的家,繼續為大地奉獻吧!

  篇五:挖蚯蚓

  那個坑,歪歪斜斜的布著幾道我用樹枝劃出來的溝。坑的中間是挖的最深的,幾塊硬梆梆的土突出著,邊緣是直直的線,連轉折點也顯得有稜有角。那些突出的土看起來大多呈規則的三角形,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石頭的一角。坑呈不規則的圓形,邊緣也是坑坑窪窪的。正中間最深,之後便向四周慢慢延伸開來並越來越淺,直至和周圍的土地齊平。我劃出的溝也以最深的那點為中心,在坑內隨意的伸展著。坑裡除了中心,其他的地方都布著厚厚的一層土。那些土是一顆一顆的,大多呈不規則圓形,表面看起來不是很粗糙。它們密密麻麻的堆了幾層,鋪滿了坑的內壁。雖然如此,但因為它們是圓形的,會有空隙,所以給人一種乾燥而又蓬鬆的感覺。

  坑內除了那些土外,還有一些被我弄斷的白色的樹枝。或許正因為它的顏色與眾不同,它也比其它的樹枝更容易斷一些。它不是全白,身上也有些黑色或棕色的斑紋,那些一小點一小點的黑色幾乎佈滿了它的全身。再加上躺在泥土裡,沾上了土特有的那有些黃色又有些棕色的色彩,看起來更怪。一截長長的樹枝,在那個坑內一扒,樹枝像怕了土似的,剛觸到坑就斷了一截。“啪”,又斷了一截。斷了的樹枝胡亂的在坑內蹦跳著,有的甚至跳到了坑外。於是我只能用斷了的一小段來挖了。那段像鉛筆頭一樣的樹枝,使我的手觸到了泥土,有點涼,又溼溼的,感覺很舒服。

  於是,我的坑就成了這樣,有著凌亂的溝和坑坑窪窪的邊緣,裡面還散落著白色的樹枝。而蚯蚓,則和失蹤了一般。

  篇六:蚯蚓

  黑色中帶點深綠的蚯蚓,很光滑,燈光照在蚯蚓身上亮亮的,泛著淺淺的白光。有些像果凍,QQ的,軟綿綿的。深咖啡色的頭部往上伸,尾巴慢慢變尖,一節節肥嘟嘟的身體一彎,變成一個“L”形,真噁心!

  蚯蚓的身體往右移,深咖啡色的頭也往右移,成一個“S”形,尾巴往下塌,變扁了一點,像一塊小燒餅。用手輕輕撥動它,蚯蚓翻了一個身,在它腹部肉肉的兩邊有些凸起的,深黑色的小腳,上下搖晃。只感覺胃中有一些酸酸的、熱熱的、帶有顆粒的東西往上湧,真想吐!我使勁吞了下去!

  蚯蚓深綠偏黑的腹部一鼓,深黃色後背往後一翻,趴在桌上,它的全身都塌下來,好像被人踩了一樣,變成深棕黑色。

  一顆小小的土掉在蚯蚓身上,蚯蚓深咖啡色的頭猛得往回縮了一下,縮排去的部分,有一條條墨綠色的皺紋,像老爺爺一樣;蚯蚓的頸部變粗,顏色有些像黑色,越來越像一串抹茶果凍串,好惡心啊!

  那粒咖啡黑色的小土掉在桌上,呈粉狀,蚯蚓頸部的皺摺慢慢變少,露出一點半圓形的深咖啡色的半個頭,有些像個盲人,這條蚯蚓太噁心了,我再也不觀察蚯蚓了!

  篇七:找蚯蚓

  我一腳走到草地裡,腳底下往下一陷,潮溼的泥土把我的腳深深地印在了泥土裡。我剛要張嘴罵這土真噁心,身邊已經傳來了同學們的一群罵聲。

  我蹲下來,用右手拿起一塊石頭。這塊石頭上面有10個稜角,看上去好像被人打裂過,但我發現它的角度比較小,是一塊挖土的好石頭。上面沾滿了溼漉漉的泥土,摸上去就像水泥一樣,水水的,十分噁心!我出於無奈,拿起石頭,正當我要挖下去的時候,腳踝處忽然傳來一絲癢癢的感覺,我扭頭一看,發現一處小草正打在我的腳背上,我發現那些草非常短,非常小,顏色是與泥土不相稱的深綠色,這些草摸上去非常的毛,而且十分癢,我十分惱怒,一氣之下一把抓住草頭,就把草連根拔出,只見草的底部竟然沒有根,只有一段白色的莖,真讓我一時看上去還差一點當成了蔥。

  “哦”,我身邊傳來一聲歡呼,原來是他們發現了蚯蚓,只見這條蚯蚓長3釐米,全身細細的,是褐色的,只有一排鋼珠大小,全身滑滑的,表面上有很多的黏液。只見那個人空手把這條蚯蚓抓起來打了一個結,然後就放到盒子裡走了,真是太噁心了!

  我飛快的走出了那片有蚯蚓的草地,胃酸不斷地衝擊我的喉嚨,使我十分難過。那個人竟然將蚯蚓空手拿在手中玩弄,這真是噁心的令我反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