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400字> 杜甫作文400字8篇

杜甫作文400字

杜甫作文400字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杜甫作文400字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甫作文400字 篇1

  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側,頭是仰著的,狂放不羈。

  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側,頭是低著的,憂心忡忡。

  盛唐的兩位驕子,我獨愛杜甫。

  獨愛你的文字,你是我眼中的大文豪。

  你的詩句字字深入,字字錐心。那每一個字都是你眼裡的淚,心中的血。雖不及李白的清新飄逸,卻在人的心口深處深深的刺了一刀,讓人感同身受。如同看到盛唐輝煌表面下鏤空的核心,人民生活的疾苦。“車轔轔,馬蕭蕭”的戰場。

  你用紅寶石拼成的寶石眼中的大政治家。

  你如葵花向陽般,忠於唐王朝,愛於人民。在那個風雨如晦,既漸衰敗的唐王朝,你成了那個時代的座標!你用筆生墨諷刺殘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你用筆墨哀嘆民“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用筆墨心季百姓,心繫唐王朝“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如若太陽找不到方向,還有向日葵陪著。唐王朝落下了,杜甫也淒涼的消失了,可是你的忠心,讓百姓牢記你,讓我獨愛你!

  你低著頭向前走,我在低處抬頭靜靜仰望你!仰視你給的高度。

  獨愛你!

杜甫作文400字 篇2

  一個週末,我去參觀了杜甫草堂。

  一進大門,只見眼前一派生機,鬱鬱蔥蔥。有一根根高聳的翠竹,一顆顆挺拔的大樹,還有一簇簇五顏六色的花朵。耳邊迴盪著鳥兒清脆的鳴叫聲,還不時有著一兩隻蝴蝶停留在花朵上,我不禁想到杜甫的一句詩詞:“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草堂還很幽靜,進入草堂便遠離了城市的喧鬧,這裡只有鳥兒的鳴叫與風吹竹葉的“莎莎”聲。

  接下來便是草堂舊址,杜甫的很多著名詩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比如大家熟知的《春夜喜雨》、《絕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繼續往前走,就是杜甫曾經居住過的茅草屋了。看見茅草屋,我彷彿看見了當時的兵荒馬亂。杜甫為了躲避“安史之亂”來到了草堂,從此過著簡樸的生活,但就算是在這簡樸的生活裡,杜甫也一樣時時刻刻為了人民著想。

  來到了工部祠,我才知道杜甫曾是朝廷的.工布員外郎,所以這個地方才叫做工部祠。工部祠內有這三座雕象,中間的是杜甫的,兩旁的分別是陸游和黃庭堅的。在後院裡,有著臘梅、茶花等花卉。給工部祠添加了幾分幽雅。

  在回家的途中,我暗暗感嘆道:“杜甫不是也象歲寒三友中的梅花一樣嗎?一生都飽經風霜而又憂國憂民嗎?”

  是啊,杜甫是偉大的!是高風亮節的!

杜甫作文400字 篇3

  20xx年4月8日下午,我們子美小學五年級的全體師生和家長代表一起遊玩了杜甫故里,共同來探知歷史。

  我們班共有八個組,我們組是秋菊傲骨組,邀請的家長代表是白皓天的爸爸。我們一起坐校車去杜甫故里。在去的路上,我們車上一直是歡聲笑語,有歌聲陪伴,有古詩朗誦,我們一個個高興地像歡快的小鳥。

  到了杜甫故里,之前我們已經來參加了在這舉行的第二屆祭拜杜甫典禮。大門口有一個文人的雕像,雕像栩栩如生,詩聖杜甫一手拿書,神態嚴肅,精神飽滿,他就是偉大的詩聖—杜甫。杜甫一生創作了兩千多首詩,被後人儲存下的只有一千多首,一生創作這麼多首詩,怎能不讓人讚歎,稱他為詩聖呢?

  我們先看了杜甫出生時的洞穴,裡面十分簡陋,我們站在外面熱的滿頭大汗,一進到洞裡,頓時感到十分涼爽,聽了講解員的講解,我們知道了這種洞穴冬暖夏涼,這也是古代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還看了《兵馬行》的幻燈片,燈光裝置十分充足,杜甫這首詩寫了古代官府對勞動人民的殘忍和惡劣,體現了杜甫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古代官府的憎恨,也體現了杜甫的愛國主義精神。詩句中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我記憶十分的深刻。

  我們還觀看了其它地方,這次我們看的都很投入,同學們表現的特別好,講文明,紀律好,不打鬧。

  這真是一個愉快的下午呀,這次遊玩讓我們知道了古代文化,還讓我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詩聖—杜甫。

杜甫作文400字 篇4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唐朝,是詩歌的巔峰,著名的詩人不計其數,而杜甫無疑是唐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是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看到的景象。看到自己的國家由盛而衰,他憤怒,他沉鬱,他悲痛,他沒有想到在短短几年的戰亂中,盛世大唐會變得如此殘破不堪,這完全是因為唐玄宗李隆基貪圖享樂、不重用人才所致。杜甫努力了大半生,也只能“官應老病休”,就像“天地一沙鷗”,過起了漂泊無定的生活。

  47歲的杜甫帶著家人,從長安逃往四川成都躲避戰亂,一到這裡,他就去拜訪“武侯祠”:錦官城外,樹木茂盛,黃鸝鳥的歌聲優美動聽,但卻無人欣賞。想當年,諸葛丞相有那麼多的崇拜者,在他去世後,還專門修建祠堂紀念他,而現在呢?來拜訪他的人卻很少,臺階上雜草叢生、自顧自地青翠著,四季輪迴,斗轉星移,他的祠堂靜靜地掩映在蒼松翠柏中,無聲無息……

  想想自己,國難當頭,卻沒有孔明先生那樣的濟世之才,挽狂瀾於既倒,不禁潸然淚下……這就是杜甫寫的另一首千古名詩——歌頌偶像諸葛亮的《蜀相》。

  杜甫一輩子過得很不幸,雖然沒有得到皇帝重用,但他的理想始終是報效國家,他一直在努力,他用生花妙筆為我們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值得我們銘記。

杜甫作文400字 篇5

  放學回到家,心情有些鬱悶,今天的作業有點多,寫到現在一個多小時了,睏意襲來,我想還是先休息一下,再寫。

  等我醒來,伸了一個懶腰,準備寫接下來的作業。可是,我的作業呢?我的書桌呢?環顧四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這是哪裡?當下害怕起來,大喊:“老媽,老媽,你在哪裡呀?快出來吧!”可是,哪裡有老媽的影子。我只好站起身,向著遠處一個古樸的亭子走去。此時,藍天白雲,遍地是嫩綠的小草,頓時學過的古詩一首接一首地從我的腦海中蹦出來,我的恐懼感也隨之消失。走近亭子發現,亭子中站著一人,長長的頭髮,用布巾包裹束了一個髮髻,兩鬢斑白,穿著一身寬大的長袍。難道我穿越了?

  此時他正一臉喜悅又一臉愁容地正在大聲地念念有詞,走進一些只聽得:“…白日放歌需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沒等他說完,我不禁接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他一臉驚奇地看著我,說:“你怎麼會知道我剛做出來的詩?”“你的詩?難道…你是杜甫?”,他聽更是一臉疑惑,說:“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心想,原來我到了唐朝的四川,心裡有點興奮,我居然見到了詩聖。我說:“我還知道,你剛從劍門關外來。”和杜甫聊著聊著,我對他更加敬佩。

  突然,聽到熟悉的聲音,猛然睜開雙眼,看到了媽媽,這才知道,原來是我在做夢。

杜甫作文400字 篇6

  今天沒什麼事,就上街走走吧!我思索著。

  來到大街上,人來人往,突然,我撞見了一個身穿古裝的人。“小孩,你知道這是哪兒嗎?”他低下頭,詢問道。我一一地作了回答,不過我問道:“你是誰?”他答道:“杜甫,字子美。”我差點跳了起來,怎麼可能!怎麼是大詩人杜甫!見我不說話,他又說:“我見地上有條裂縫,就過去看了看,哪知一不小心就掉了下來,就到了這裡。有詩為證‘不知地縫何處來,杜甫不慎掉下來。無人知曉通何處,原是天宮讓人來。’”

  這時傳來“咕嚕、咕嚕”聲,“今日還不曾用餐,故肚中飢餓難耐”杜甫摸了摸肚子尷尬的說道。我把他拉進一家飯店,點了幾個菜,要了一瓶酒,一邊吃一邊談論詩文。杜甫提到,他最崇拜的詩人是他的朋友李白,我點頭會意,的確,李白詩文造詣極高,每個文字都出神入化,讓人讀著讀著便身臨其境。杜甫又問道:“現今是何朝代?”我便向他講述現代史,他聽著聽著,時而情緒低落,為中華民族遭受的災難而哀嘆;時而情緒高昂,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驕傲。

  我們就這樣聊著,突然,一陣頭暈目眩,杜甫消失了,我也清醒了,原來這是一場夢!雖然是夢,但杜甫的氣度跟才華,讓我深深的折服。

杜甫作文400字 篇7

  正月初十,我們和朋友一家一起遊覽了杜甫草堂。

  一提起大詩人杜甫,我就想起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景象。“杜甫草堂”是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攜帶家人來到成都居住的地方。他在這裡居住了近4年,創作了240餘首詩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詩句,體現了杜甫愛國憂民之心。每年初七人日,草堂都有“人日遊草堂”的民俗活動。

  草堂內,有湖有橋,翠竹掩映,梅意盎然。建築錯落有致,最重要的三座紀念性建築物是大廨、詩史堂、工部祠。大廨內佇立著一座杜甫銅像,他身體單薄,手握詩卷,表現出杜甫即使貧困交加,也不忘憂國憂民的偉大精神。杜甫留下1400多首詩歌,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歌被稱為“詩史”,“詩史堂”也因此得名。

  草堂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茅屋故居”。走進茅屋才能感受到當年杜甫居住環境的簡陋。茅草蓋頂,黃泥做牆,我不由得聯想,這樣的茅草房子可以抵擋大風大雪嗎?杜甫在這麼簡陋的環境下,繼續創作詩歌,不忘憂國憂民,我真的很佩服他!杜甫真不愧為唐朝偉大的詩人!

  草堂內,我還了解到其他詩人,如陶淵明、李白、白居易、李商隱、蘇軾、陸游、黃庭堅等,還有一位女詩人--李清照。

  游完了草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在我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愛國憂民的偉大詩人,讓我至深難忘!敬佩不已!

杜甫作文400字 篇8

  來到杜甫草堂,彷彿回到了杜甫的那個年代。杜甫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被後人譽為“詩聖”,詩作流傳至今。 坐落於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佔地近20萬平方米,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

  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來到成都,在風景秀麗的浣花溪畔營建茅屋而居,稱“成都草堂”。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4年,創作詩歌流傳至今有240餘首。“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這些不朽的詩篇賦予了杜甫草堂深厚的文化底蘊,使杜甫草堂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國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紀念遺址。在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有歷史的味道?。樹木都高大粗壯,看不見頂端。經重建的茅屋。重現了詩人故居的田園風貌,營造出濃厚的詩意氛圍。在萬拂樓上憑欄遠眺,美景盡收眼底,是杜甫草堂的一個標誌性建築。 游完草堂,裡面的景雖動人美麗,但不免多了一些現代的氣息,少了幾分寧靜樸實的田園的感覺。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儘量保護這些歷史遺產的原貌,讓人們更加真實地瞭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