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1
在鞭炮聲聲,辭舊迎新的新春佳節,似乎人們的心中都會醞釀著濃濃的情感,這情感中包含了對家長的關心,對家鄉的思念,對朋友的為問候。
在除夕之夜,孩子們是最快樂的,餐桌的美食應有盡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紅燒肉,美味可口的鯉魚,雞肉、紅燒茄子、超市的蛋餃?五個家庭組成的大家族齊聚一堂,看似是美好的景象,但你們未曾想過20雙筷子,將菜放入嘴中,將湖水帶出,一邊吃著菜,一邊又喝著的別人口水,豈不噁心。再則,敬酒時,孩子們不過只是恭維的說兩句卻沒有誠意也得到長輩的祝福和紅包,卻又拿壓歲錢出來攀比,大把大把揮霍。一頓看似普通的年夜飯卻讓人淚如雨下,大人們的白頭髮中又爬出了白髮,一年之中辛辛苦苦打工,能待在家裡的時間卻不長,乾脆沒有春節,沒有春節,沒有親人離別那一根根觸動人們心絃的哭聲,沒有因為春節而加班至深夜的工人,沒有在春節大吃大喝的X敗現象,沒有大人們出去打牌給孩子手機讓孩子成為了“屏奴”,春節不是我不愛你,等你改變了這些壞毛病,愛你也不遲。
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那些工作在崗位上的人們還在努力工作,爆竹燈火通宵,清潔工的背在一年一年的炮竹中駝了,警察也在車水馬龍的汽車中老了?春節,想愛你真的很難。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2
按照家鄉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冬至就開始了。
冬至前後,人們便把雞、鴨和鵝關到籠子裡,以減少他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餵養,到了過年時,家禽們就長得又大又肥。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灶臺打掃的乾乾淨淨,殺雞宰鵝來祭“灶神”。
臘月二十五前後,人們選擇吉日把家裡的灰塵打掃的一塵不染,然後包粽子,爆米花,備年貨,忙的不亦樂乎。
除夕更是熱鬧非凡。外出打工的人也必定會在這一天趕回來。家家戶戶趕做年夜飯,到處是酒肉飄香,男女老少都穿著新衣,門外貼上紅紅的對聯,有的人家還會掛上大大的紅燈籠。除此之外,大家還會在房間門口貼上“利市”,就是把錢放在紅色封套裡做成的小禮物。而且每一家都通宵燈火,看著每年必不可少的春晚,等待午夜鐘聲敲響,也就是所說的守歲。
大年初一是春節的高潮。這天人們杜絕殺生,早上要互相講吉利的話,大人們要給長輩們拜年,給小朋友們壓歲錢。
正月初二開始,人們便走親訪友互相串門,初三一起床便要把之前燃放的炮仗紙燒掉。“人日”“人勝節”“七元節”都指這一天——正月初七,傳說這一天是女媧造人的日子。
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近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這天晚上,到處張燈結綵,猜謎踏歌,突出一個“鬧”字。這一天,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快樂。過了這天,春節也就過完了。農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是大年三十兒,家家戶戶都來慶賀新年,但是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同一種祝福方式------傳送手機簡訊。我媽媽十幾分鍾就收到96條簡訊吶,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媽媽的手機都要爆炸了!其中有一條簡訊我很喜歡,開頭是這樣的:“昨天拜年早了點兒;明天拜年擠了點兒;後天拜年遲了點兒;現在拜年正是點兒!------”
今天還是去探親拜年的好日子,於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我姥姥家。當然,去那裡的人不光只有我們三個人,還有我的舅舅、舅媽、大姨和大姨父,以及我想念以久的兩個姐姐。吃完那頓豐盛的年夜飯,大院裡頓時熱鬧起來,大家開始放煙花了。我們穿好外衣,拿著兩大包的煙花爆竹向中心廣場走去……
“當,當……”12點的鐘聲剛剛敲響,無數的禮花騰空而起,又帶著滿身的光焰灑向大地,把大地映的光彩奪目。啊!煙花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爭奇鬥豔,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了美麗的大花園!人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縱情地歡笑、歌唱。變幻無窮的焰火映照著人們興奮的笑臉。這邊的“閃光雷”剛剛炸開;“躥天猴”又鳴叫著飛上高空;那邊緊追著“金龍狂舞”;這時一朵煙花又炸開了,裡面噴射出火花,越噴越高,越閃越大,慢慢呈現出一棵樹型,一朵朵金色的火花從“樹”上搖落下來。“噢------發財了!”人們望著“搖錢樹”歡呼雀躍起來。
啊!新年是多麼美好!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4
我的老家是金溪,今年我就在那兒過的年,可有意思啦!
大年三十一大早,一陣陣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便不由自主地吟誦起了王安石寫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吃過早飯,全家人忙著殺雞,殺鴨,準備年夜飯。最有趣的是公雞去毛之後,唯獨在雞尾巴上留下三根羽毛。我便懷著好奇的心情便去問奶奶:“奶奶,為什麼要在雞尾巴上留下三根羽毛呢?”
奶奶說:“這三根羽毛象徵著人們吉祥、幸福、美好的生活。包含這激情和對祖國的春節祝福。”
我若有所悟地說:“哦,原來是這樣。”
奶奶又說:“把這隻雞放進盆裡,再加上一根大蔥端著去廟裡祭拜,許上願望,希望來年的牲畜能夠更加興旺。”
到了下午,奶奶忙著蒸壽糕,爸爸在一旁幫忙碌著,並不斷地在糯米糕上用花生擺上一個“壽”字,這才知道這是為外公祝壽準備的。
晚上,家家戶戶包餃子,這種餃子的原料不是用麵粉做的,而是用糯米粉做的。餃子必須要包甜的或鹹的陷,放在鍋裡炸後才能吃,吃在嘴裡彈力十足,有嚼勁,回味無窮。
吃完餃子,過了一會兒,一顆煙花飛向空中,瞬間爆炸,那爆炸的煙花彷彿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的花瓣。看著這些美麗的煙花,我也情不自禁想去放一束。
正月到親朋好友家拜年時要喝糖水,我便去問爸爸:“到親朋好友家拜年時為什麼總要喝糖水?”爸爸說:“因為這樣可以讓親朋好友之間的友情更加甜蜜,使我們快快樂樂的過新年。”
這次回老家收穫很大,因為我瞭解了很多習俗,使我和家人的感情更加深入。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溝通,從中獲得快樂。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5
貼門神這是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的,關於貼門神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總想偷吃玉帝的貢品,玉帝發現後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於是,玉帝讓兩位身強力壯的天神看守大門,不讓龍王再來搗亂。可是兩位天神和我們一樣要睡覺休息。於是玉帝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表達了人們對更歲交子,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而南方人則喜歡在大年的早晨吃湯圓,意味著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圓圓滿滿,團團圓圓。人們還喜歡把一種叫“薺菜”的蔬菜和湯圓一塊吃,“薺菜”有被稱作“聚財”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財進寶,心想事成。
新春佳節裡,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新春佳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新春佳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後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新春佳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6
眼看著春節就要來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在度過了緊緊張張地臘月30日,終於迎來了20xx年的春節。對了,為什麼要過年呢?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從前,有一隻大怪物,名字叫“年”,“年”在除夕那天總是會出現,並欺負一些人家。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家都受到了“年”的襲擊,只有那些門上掛著紅窗簾和門前生著火,十分熱鬧的幾戶人家沒有受到襲擊,應此人們知道了“年”就怕這三樣東西,於是每到除夕人們便用這三樣東西把這隻大怪物趕走了,久而久之,便流傳下來成了習俗。
記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吃完了團圓飯,便和弟弟一起跑到了樓下的空地上放起鞭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老鼠炮。它一邊飛一邊還發出了“吱吱”地聲音,好像在上天之際還想呼喚同伴一起去天上偷東西,把我們逗得笑死了。
放完了鞭炮,我就和親戚朋友們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那精彩的表演讓我心情十分開朗,有相聲、有小品、還有魔術……十分好看。比如那一個叫“我忍不了”的相聲,這是講一些不文明的事,然後那個人看了連聲叫忍不了,可是他卻以不文明的形勢提醒別人,當時,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一個春節就這樣過去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7
春節時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熱鬧的日子了。
俗話說:“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雖是在濮陽過年,但是我們很快樂。
“二十三 ,祭灶官”是因為傳說二十三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彙報人間情況的日子,要買來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後能粘住灶王爺的嘴,讓灶王爺只說好,不說壞。
“二十四,掃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間已經有幾個月沒有打掃了,得快點打掃乾淨利落才行,快點行動吧。
過了二十四,大人們都忙了起來,就連我們小孩子也忙了起來,大人們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燉肉肉,貼花花、蒸饅頭……我們小孩子就去買鞭炮、放鞭炮 。有的時候還幫幫大人在家裡裝飾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齊齊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來了,更使人們激動人心了,除夕,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熱熱鬧鬧,充滿了愛的氣息,大人們把早就準備好了的的年夜飯端出來,門外的鞭炮聲聲響震耳欲聾。吃完飯,好看的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這一夜,每家每戶的燈都亮著,都還沒有睡,鐘錶一分一秒的走動著,12點了,響起了一聲聲的鞭炮聲……大年初一,大家早早的就起了床,吃完飯,就去串門了,“噔噔噔”
家裡又來了一位客人,一進門,就互相說:“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們就回家了……過了這幾天,春節也就過完了,學生們就應該上學了,我們也該忙碌的生活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8
春節到了,每個地方的習俗又都不同。現在我就講一下我們老家的春節習俗吧。
我們的春節是指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與元宵節為高潮。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按風俗應該吃餃子。除此之外,在這一天我們還要吃灶糖。
而對於除夕,我們要在家門旁貼對聯,有時還會貼門神。到了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之後,除了小孩子與老人之外,我們都要守歲。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我們就要去拜年。對於同輩,我們要說“新年快樂”之類祝福的話語;而對於長輩,我們就應依次跪拜。拜年之後,也就是我們小孩子最愛的——發壓歲錢。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與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之後,可以在此逗留、玩耍。
接下來的幾天就不算高潮了,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這便是春節的最後高潮,也是春節的最後一天了。在這一天,我們可以聚在一起看燈會,吃元宵。而這元宵的寓意就是紅紅火火,團團圓圓。
這就是我們的春節習俗。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9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
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
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10
在我的家鄉,春節熱鬧非凡。按照家鄉的風俗,春節舞龍,一年四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於是,大人們舞黃龍、青龍,小孩舞草龍。今年,我們幾個小孩就來個“孫悟空帶領小猴舞草龍”。
正月初二上午,我們幾個小夥伴分工,有的用稻草做龍身,有的用彩色紙糊龍頭、龍鬚,有的用舊日曆貼龍珠,最後還安上礦燈,一條精緻的草龍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前。
初二晚上,夜幕降臨,小明穿著孫悟空的衣服握住龍頭神氣地說:“俺齊天大聖帶領猴子來舞龍了。”我們幾個扮演猴子的小夥伴披著黃衣服跟在孫悟空的後面舞草龍,在大街上游動著。剛走到軍屬張大媽的家門口,張大伯馬上點燃鞭炮,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孫悟空舞著草龍龍騰虎躍,小猴東東舉著“龍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引逗龍頭,孫悟空舞的龍身不停地扭動、翻騰,像海上的波浪翻滾著。看的人越來越多,不一會兒就圍得水洩不通。“齊天大聖的草龍舞得真妙!”喝彩聲響徹夜空。
孫悟空唱起了“軍屬張大媽,送兒參軍保國家,立功受獎戴紅花,光榮軍屬人人誇”的順口溜。張大媽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忽然,青年們舞來了一條青龍,草龍和青龍在一塊空坪上比舞,一個像騰雲駕霧,一個似興風作浪,各顯神通。一位老大爺蹺起大拇指誇獎說:“孫悟空的草龍與青龍比舞,真不賴。”孫悟空眨眨火眼金睛,高興地說:“謝謝鄉親們的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