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2500字> 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論文

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論文

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論文

  網際網路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大的發明。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的內容,歡迎大家檢視。

  摘要: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指出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順利推進網路強國戰略,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產業的融合、創新創業的激勵是三個關鍵因素。

  關鍵詞:基礎性建設;融合;創新

  網際網路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大的發明。目前,很多學者有這樣的說法:我們已經開啟第四次科技革命。如果這是一個真命題的話,那麼網際網路就是這次革命的動力引擎。

  現今,在宏觀經濟下行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遭遇瓶頸,德國、美國等主要國家網際網路與產業更新的國家戰略的出臺所引發的新一輪緊迫感,我國網際網路的體量與地位的倒逼,以及網際網路對傳統產業的深度滲透不足的客觀現實,激發了“網際網路+”作為一項必需政策出臺。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

  隨著這場資訊化革命的推進,網路強國戰略到底該如何落地?本文從三個方面簡單闡述順利推進網路強國戰略的關鍵因素。

  一、網路強國的支點在基礎性建設

  建設和普及資訊基礎設施是從網路大國邁向網路強國的基本前提,只有建好資訊基礎設施,才能形成實力雄厚的資訊經濟。如今,我們已經深入融入資訊社會,資訊網路和服務已逐步滲入經濟、社會與生活的各個領域。基礎性建設已成為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關鍵要素和重要支撐。與交通運輸、水、電力等基礎設施相比,資訊基礎設施的戰略地位更顯重要。但由於多方面原因,我國的網路速度還比較慢,覆蓋面還不廣,特別是廣大農村 ,基礎性建設還非常薄弱。

  據Akamai(阿卡邁公司)資料顯示,中國大陸網路速度排名只有93名,遠遠落後於全球平均水平。更不用說,網際網路的使用費用。發達國家網際網路使用費用不到其收入水平的1%,而我國的比重超過10%,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面對新形勢,我們應該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方位互聯互通網路。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推進網路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指出,“寬頻網路是國家戰略性公共技術設施,建設高速暢通、覆蓋城鄉、質優價廉、服務便捷的寬頻網路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一舉多得……推動‘網際網路+’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對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網路強國戰略的深入推進要求政府必須修好“網路高速公路”,加強“寬頻中國”建設。

  作為基礎性建設的網際網路,其核心的最終指向仍是服務。建設網際網路的核心是服務,實施網路強國戰略的核心也是服務。任何一項行動計劃、戰略決策都是以服務為宗旨,最終目的是為政府、企業、公民更好地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網路強國戰略的實施將持續考驗政府的網際網路治理能力,要求政府必須從全域性式的管理者走向法制化的治理者的角色。

  二、網路強國的關鍵在融合

  “網際網路+”就像是形成了一個“黑洞”,將各類行業吸入其引力範圍之中,差別只是時間和程度問題。當然,網際網路不會席捲一切。但是在可預見範圍之內,網際網路作為網路強國戰略的動力引擎,必將與各主要行業結合,形成拉動力量。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網際網路產業將觸角伸向各個經濟領域。“網際網路+”的重要突破不僅在於智慧製造,還在於對傳統產業運作平臺和運作效率的極大提升。例如,金融領域是網際網路進入的第一個行業領域。“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高效撮合資金供需雙方,快速實現定價和資金配置。

  目前,儘管網際網路來勢洶洶,但是網際網路化仍處於初級階段。新型服務業尚在探索之中,對於製造業而言更是很難突破。這意味著“網際網路+”的消費概念遠遠大於其本身的發展實質,賺取眼球多過實際收益。產業融合成為實施網路強國戰略的現實難題。

  網路強國戰略不僅是一種行動計劃,還是一種新的理念和思想方法。政府和企業都應當具備網際網路思維,思考怎樣利用網際網路的技術和理念,更好地進行變革,更便利地服務大眾。在與網際網路融合時,企業需對自身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方式與程度有清晰的認知,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有明確的定位。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企業基本架構和生產流程,以更好地與網際網路技術融合。政府需要將注意力著重放在社會力量難以真正推動和促進的重量級製造業部門上。一方面用政府的指導力量推進改革,一方面促進市場導向,引入網際網路這一動力引擎。

  網際網路技術和理念仍處在不斷更新和發展之中,仍需要不斷評估和修正預期目標,不斷吸納新的網際網路觀念和方法,使這場革新成為一個動態過程。政府和企業要有勇氣探索與網際網路融合的新平臺新方式,也要能承受轉型帶來的成本和“陣痛”。

  三、網路強國的靈魂在創新

  技術創新,這對於正在建設網路強國、實施“網際網路+”行動的中國來說更為重要和關鍵。國家對於創新和創業的極大鼓勵,正是網路強國戰略的靈魂所在,與“網際網路+”的`政策相匹配。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稱為新常態之下的新引擎。在網路強國戰略的激勵之下,開放平臺將為更多人提供創造的新機會。公眾因為網際網路的開放性而有了更好地發揮個體創造力的平臺。網際網路時代下,80後、90後這樣的年輕創業團隊有很多。據阿里雲的內部資料顯示,在其平臺進行創業的團隊中,80後是絕對主力,90後正在成為不可忽視的創業力量迅速崛起。另外,微博、微信已經成為大家發表言論的主要陣地。社交網路和言論重心的下移,為更多人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機會和平臺。網際網路的開放平臺引爆的創業可能性。而在“萬眾”背後,協同創新的偶發事件,將可能會帶來“意外驚喜”。無疑,網際網路將助力這一切發展,創新則是網路強國戰略的精神實質和必備的社會氛圍。

  網路強國是一項符合未來趨勢的戰略,但是並不會天然地走向成功。順利推進網路強國戰略,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產業的融合、創新創業的激勵是三個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