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200字> 有關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彙編五篇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有關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彙編五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那年和秀才王去韓國,正趕上春節和元宵節期間,沒想到竟在異國他鄉吃到了“元宵”,甜蜜的異國元宵節。

  原來,與青島近在咫尺的韓國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春節和元宵節也是比較大的傳統節日。韓國的元宵節雖然沒有國內熱鬧華麗的燈會和喧囂的煙花鞭炮,卻以傳統的民俗表演來演繹著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農民們還在這一天祈禱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

  應韓國客人金老闆之邀,我們在一家江邊的小酒店小聚。

  那天夜晚天上的月亮很圓很圓,潔白的月光灑在江面上,我眺望著江心的圓月出神,微風吹來,不經意將浮在不斷晃動的波光上的圓月亮吹碎了,不由,一種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若有所失中,一鍋土豆元宵端了上來。我吃著韓國的元宵想起那一年飛雪中逛元宵節的情景。

  青島有個賣元宵的很出名,還被榮獲青島特色小吃和山東名小吃的稱號。這就是“元宵大老李”,青島人都知道。大老李湯圓的特點就是滑、軟、粘而不沾牙,爽、香,甜而不膩口,個小圓勻,皮薄餡大,開水下鍋,一漂就熟。在餡料的品種上,除了人們熟悉喜愛的黑芝麻、花生,黃豆,豆沙,棗泥,桂花。玫瑰,水果、八寶餡外,還有無糖系列的芝麻、花生、黃豆、豆沙餡,更結合青島的特色開發出海鮮、鮮肉、香菇油菜、藥膳型的雞腿蘑菇等,讓糖尿病者和肥胖者在元宵節都可以吃上這寓意吉祥的美味佳餚。所以,一般青島人逛元宵節都要品嚐大老李的元宵。

  紛紛揚揚的小雪飄著,我和愛人走在有些冷清的元宵山會里。一對戀人正巧在我倆的一旁邊走邊爭吵。

  “你不能不走嗎?”是男的聲音。

  “啊,我出去也不是不理你了,留完學就回來。”女的說。

  “那誰知道呀?在青島邊工作邊考研,不是一樣嗎?”男的勸道,元宵節簡訊《甜蜜的異國元宵節》。

  “啊、啊……”女的不說話了。

  這顯然是剛大學畢業的兩個年輕人,正為女的要出國留學在拌嘴呢。

  “瞧,前面就是大老李元宵了。”愛人提醒我。

  只見大老李的元宵大棚前仍有不少人在排隊。兩個戀人走在了我倆前面排在隊尾,我和愛人也走過去排在了他倆後面。大棚旁的高大松柏上落滿了潔白的雪花,寒風吹來,松柏的樹梢搖曳著,飄下一層淡淡的白雪落進煮元宵的那口大鍋裡。

  兩個戀人還在前面嘀咕著,只是聲音顯然放小了。

  大鍋上冒著濃濃的蒸汽,升騰的蒸汽裊裊上升,愈來愈淡薄,遇到冷空氣後便化為烏有。

  快排到兩個戀人了,正好煮熟的元宵買完了,只見大師傅又將一些雪白的元宵放進大鍋裡。一個個滾圓的元宵紛紛爭著跳進滾燙的沸水裡,慢悠悠沉到鍋底雪藏了,剛才還滾動著的熱水此時偃旗息鼓平靜下來。爐火很旺,不一會兒工夫,熱水微瀾的水面又“咕嘟咕嘟”沸騰起來。那些被雪藏的白精靈一個個奮勇爭先地冒出來,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轉眼間幾乎佈滿整個鍋面了。那一個個白色的元宵,在不斷滾動的沸水裡變換著隊形,像是在排兵佈陣等待著檢閱。

  “熟嘍,來,要多少?”大師傅問兩個戀人。

  兩個戀人開始坐在大棚裡的飯桌上吃元宵。我和愛人也坐在他倆旁的桌前吃起來。

  “你先吃!”男的用小勺小心翼翼盛了一個雪白的元宵,放在嘴邊吹吹,然後才放在了女朋友前面的小碟裡,並關照道:“先涼一下再吃,別燙著。”

  “好……”女的顯得有些激動。

  “啊,你如果真要去,可要經常給我打電話,越洋過海的,我在家鄉吃元宵時,一定想著你,替你多吃幾個。”男的說的很動情。

  “噢……”女的眼圈有些溼潤了,她輕輕咬了一口芝麻元宵,一股甜香的暖流溢入口中,頓時一種難以言表的濃郁鄉情湧上心頭,“噢,誰說一定要出國啦,到那裡我上哪兒吃這大老李元宵呢。”女的嘴裡一邊嚼著元宵一邊說,臉上帶著微笑。

  “啊,真的?太好了!”男的說罷,一口吃進一個大大的元宵,興奮之情躍然面龐。

  棚外,雪花仍在飄著,棚內,熱氣騰騰,多情的元宵傳遞著濃郁鄉情。

  “喔,又出一鍋!”大師傅吆喝著。

  我看見,一旁的那兩個戀人已經在竊竊私語了,青春的臉上盪漾著幸福與甜蜜……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元宵節古時稱為上元節,中國民俗傳統,說的是一元復始、大地春回的節日夜晚,天高月懸,彩燈盞盞,老人孩子觀燈猜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夜幕降臨,燈市裡人流如潮,佳人執扇遮面,才子作畫賦詩。一路燈謎誰解,煙花誰讀,甚為遐意。天公作美,連日來陰雨綿綿,可到今天,麗日普照,是夜定為萬里無雲的好時光。

  考史知,元宵節源於漢代,說是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惠帝劉盈死,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而後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而元宵的起源據民間相傳,春秋楚昭王在某個正月十五日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昭王請教孔子,孔子道“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令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是寄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浮萍果這一說法很有意思。

  燃燈觀燈起源於中國三大教其一的道教“三元說”。其內容是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而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是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燃燈觀燈,漢時已有此事。到唐時,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風靡習俗。詩人盧照齡曾在《十五夜觀燈》中描述元宵節燃燈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何等壯觀啊。經歷朝歷代傳承,節日燈式漸漸繁多,燈的名目內容也目不暇接,鏡燈、鳳燈、琉璃燈等,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話,前些年上過央視的“恐龍之鄉”的四川省自貢市,燈節更為曠世。其採用各式材料製作各式精巧花燈並舉辦“恐龍燈會”而聞名遐邇。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燃放煙花爆竹助興。

  再說說“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新增活動,首現於宋時。南宋臨安每至元宵節制迷,猜謎。初始為把謎語寫於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她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天各一方的有情人會將思戀寫於紙箋折成船形,上著點燃的蠟燭,臨波放逐,寄託情愫。天各一方的有情人會將思戀寫於紙箋折成船形,上著點燃的蠟燭,臨波放逐,寄託情愫。不少地方節慶時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上元節,吃“五穀飯”、喝“聰耳酒”,以期五穀豐登,耳聰目明。上元節的主要活動是賞月,伴有各種遊戲,過去有“火炬戰”,比火炬亮的時間長短;“車戰”,兩臺車相撞,比哪輛結實;“石戰”,兩夥人互相扔石頭,看誰能抵得住。搞這些活動時,全村男女齊出動,或參加比賽,或敲鼓助威,或吹簫鼓勁。晚上進行“迎月”、“踏橋”等娛樂活動。迎月,大家紛紛舉火炬上山。山高處迎圓月,據說誰先登山望見初升的圓月,誰當年就最有福。迎月之後,男女老少伴著歡快的歌舞,在月光下踏橋。傳說,在上元月光下來回踏橋,可以康寧無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國對家的概念非常講究,雖然新年才過,很多人已奔赴異鄉打拼,在這節日裡,都會遙望故鄉祝願親人安康如意。家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忙碌人世,為的就是一個安穩和睦的家庭,老人孩子以及相伴終生的愛妻。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明代詩人唐寅的一首《元宵》,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正月十五元宵節美妙畫面。中國古代很多偉大的詩人也都留下過不朽篇章。

  在中國眾多的民俗節日裡面,元宵節可謂是內容最豐富的一個了。它的主題是什麼?恐怕有很多說法。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鼠年的元宵節了。可是,從凌晨到夜晚,我們這裡天空中響徹的就是鞭炮聲,好象是元宵節已經改成了“鞭炮節”。大街上少了很多人和車子,絕大多數商店都關門了,這些商店在大年三十和初一都是不關門的,但是正月十五是非關門不可,據說是上山祭祖去了。

  過去,夜又稱宵,元宵是指每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中國的很多地方把元宵節當成中國的狂歡節,情人節。過春節時,人們在家裡守歲,而元宵節就不同,不管男女老少都愛要出去看花燈,猜燈迷,所以有正月十五鬧花燈的說法;過去的女子很少出門的,很少能與心上人相見,元宵節為他們提供了相見的機會;如果沒有心上人呢,也可在元宵節出去,說不定能遇見中意的人呢,所以元宵節又稱是中國的情人節。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當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在正月十五吃湯圓以示一家和睦團圓。

  燈謎、玩燈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於文字意義,常用的捲簾、鞦韆、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

  在元宵節中,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還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

  另外,在元宵節裡舞獅子也是我國的民間習俗。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子前來助興。這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以後就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民間,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而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因此,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裡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求生活吉祥,萬事如意。

  另外,元宵節是要鬧。為什麼要鬧呢,怎麼鬧呢?原來,在一年的四季以後,大地是沉睡的`,不鬧醒不了,春天也是要鬧才來的,為了求得一個豐收年,所以要鬧的。

  可是,具有悠久傳統和豐富內涵的元宵節,在很多地方都變成一種地方性和個異化、隨意化色彩的節日,有些地方政府也沒有去起一個導向作用,城市和農村已經很少有人組織有特色的民俗活動,一些特色的專案已經面臨失轉的危險;現在的小孩子,有很多沒有看見舞獅子、踩高蹺、猜燈謎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們只知道放鞭炮這樣比較危險的活動,很多年輕的家長也慢慢不知道元宵節是一個什麼節日,當然,吃湯圓和放鞭炮是知道的。

  因此,我們期待,一些地方政府應當承擔起責任,保護和弘揚具有傳統意義的民俗文化活動;積極引導、激勵、組織一些健康的民俗活動,讓我國的有悠久歷史的民俗活動不斷髮揚光大。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他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說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的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各民族的節日風俗不一樣,我們家鄉過元宵節熱鬧非凡,喜氣洋洋。這天的活動內容真是豐富多彩啊,似乎要把所有喜慶都融入這一天。

  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他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說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的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說舞龍精彩,還有根有意思的,這天人們都要走出戶外,到處遊玩,親戚們一起去遊玩,聽他們說,又完了以後一年都不會生病,不過我想人們出去走一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春節間吃的好,喝的好,人們出去活動活動,鍛鍊身體當然不會生病。過元宵節這天還有個最吸引人的節目——看煙花,6點鐘時廣場已經來了很多人了,都在那裡尋找好的位置,7:00了,到處人山人海,只聽見“呯”的一聲,禮花爆開,照亮了天空,接著又放了一個禮花,禮花爆開的時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接著把禮花爆到水面上,禮花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們聞到了許多火藥味,突然,一個禮花爆開了,綠色馬上變成紅色,又變成了黃色,隔了幾秒,又發出了幾發,精彩的時候到了,一個禮花爆開了,像一簾瀑布飛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覺。焰火晚會結束了,但是人們還留戀在晚會之中。

  家鄉的元宵節真是個快樂的節日。

  今天晚上(元宵節),爸爸帶我去萬綠園看花燈。萬綠園裡的人人山人海,有買玩具的、有賣風箏的、有買零食的花燈數不勝數,大大小小各有幾百多個,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十二生肖和有許多匹馬組成的花燈。...

  xx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題記元宵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孩童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我雖是女孩,卻如男孩般愛玩鞭炮,愛放煙花,為此父親總是說我投錯了胎、生錯了性別,並時時教導我,說是女孩不可如男...

  今天,是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準備了熱騰騰的湯圓,有:五彩湯圓、糖芯湯圓、花生湯圓、金沙湯圓、紅糖湯圓、紅棗湯圓這些湯圓美味極佳,散發出十分誘人的香氣,讓人止不住流口水。

  夜幕慢慢降臨,鞭炮聲越來越響。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團圓飯前放鞭炮便是我們家鄉的風俗之一,不過最熱鬧的還是放煙花。當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逐漸消失的時候,我知道一會兒要放煙花了,而我一般不會放煙花,而只會賞煙花。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南靖人民一年一度的元宵焰火晚會。我們來到中山橋,只見那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地等待著焰火晚會的開始,有的小朋友手裡還提著花燈。

  我第一眼看見的是一棵大樹,上邊開滿了花,樹幹裝扮的金光閃閃,我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是一棵許願樹,我要許願.因為它太像qq寵物裡邊的許願樹了!正月十五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燈展.天一黑,我們便迫不及待的來到了那裡.人可真多呀...

  元宵節人們張燈結綵,這有一個傳說,話還得從漢朝說起漢武帝有一個寵臣,名叫東方朔。有一天,東方朔閒來無事,去了後花園賞景。走著走著,看到一個宮女準備投井自盡。東方朔慌忙攔住了這個宮女,並且問她為什麼投井自盡。

元宵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我最喜歡的傳統新文化是做湯圓。有一天,奶奶說:“做湯圓了,做湯圓了。”我一聽到,就飛快地下樓了。 我一下樓就看見他們在做湯圓。我說:“我也要做湯圓。”媽媽說:“好啊。”我就很快地做了起來。我看他們怎麼作湯圓,我就學著怎麼做。我先把白麵粉放到桌上,然後把他揉起來,又把他敲扁。我發現自己做錯了,做成了扁扁的湯圓了。他們看見了,就哈哈大笑。我傷心極了,決定重心做。我又照著他們做。之後,終於做出來了。

  後來,我又多做了幾個,就這樣我學會了做湯圓了。做湯圓的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細心做,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關於元宵節作文:元宵的製作方法

  關於元宵節作文:元宵的製作方法 肉湯圓

  原料:適量的糯米、大米、瘦肉末、醬油、胡椒、料酒、薑末、冬菜末、蔥花。

  做法:

  1.將糯米與大米混合,浸1~2天,用磨磨細放入布袋內懸空吊漿,製成麵粉。

  2.在鍋中倒油少許,油七成熟時下肉末炒熟,加入醬油、胡椒、酒、薑末,入味後起鍋裝盤。

  3.熟肉末涼後,加入適量生肉末、冬菜末、蔥花,拌勻後放冰箱裡冷凍,切小塊為餡心。

  4.將麵粉加入適量冰水揉和,取一小塊捏扁,包入餡心揉圓。

  5.將湯圓下鍋煮,火不宜過旺,見湯圓浮上水面即撈出。

  6.在碗中放入適量的醬油、胡椒、味精、化豬油、蔥花等,衝入適量高湯,將撈出的湯圓放入即可食用。 核桃酪湯圓

  原料:幹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麵150克,麻仁100克,小棗50克,麵粉、桂花少許。

  做法:

  1.將白糖放入碗內,加桂花、麻仁、麵粉少許,再加開水少許拌勻,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見方的丁,即成湯圓餡。

  2.將江米麵放入簸箕裡。湯圓餡放在漏勺裡,用涼水浸過,倒入簸箕內,用雙手搖動,使湯圓餡沾滿江米麵,連續3次,即成湯圓。下入鍋內煮10分鐘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開水衝兩次,剝去外皮剁碎,小棗洗淨,用涼水浸泡12小時。

  4.把江米、核桃仁、小棗肉放人碗中,加清水200克拌勻,用小磨磨一遍,成為細漿。

  5.淨勺放開水,下入白糖,上火見開,撇去浮沫,迅速將核桃仁漿下入,攪勻成粥狀,至熟,盛於碗內,將煮熟湯圓撈入即成。

  橙羹小湯圓

  原料:糯米麵2500克,白糖750克,熟麵粉150克,豬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個,青紅絲、香精少許。

  做法:

  1.將熟麵粉100克、白糖500克及豬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勻,將用50克熟麵粉打成的漿糊倒入,搓成餡,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籮筐內放些糯米粉,將浸過水的餡塊放入滾動,滾成大小適中的湯圓。將橙子切成兩瓣,擠出汁。

  3.水煮沸時,倒入湯圓,湯圓浮上水面後,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後盛入碗內。

  拔絲小湯圓

  原料:糯米粉300

  克,綿白糖300克,豬板油25克,青紅絲、桂花、瓜子、芝麻少許,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實耗100克)。

  做法:

  1.將青紅絲切碎與豬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餡。

  2.將和好的餡砸成3毫米厚的片,切成3毫米見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搖晃,反覆3次即成生湯圓。

  3.在炒勺中倒入花生油,燒至六七成熟時,下入湯圓並用筷子撥開,漂浮後用漏勺撈起,用小勺拍開口。

  4.將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許清水,下入白糖150克,炒至金黃色時下入湯圓,離火顛勺,撒入青紅絲、芝麻等即成。

  酒鍋湯圓

  原料: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麵粉150克,豬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芝麻25克,瓜條25克,青紅絲、掛花醬、香精少許。 做法:

  1.將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紅絲、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醬、豬油、香精等,另外用50克麵粉打成漿糊,倒在一起搓成餡,拍緊成塊,再切成小方丁。

  2.在籮筐內放些糯米麵,把切好的小方丁進水浸一下,放在籮筐內的糯米麵上,用手搖動,使糯米麵掛在剩餡上,連續多次,搖成玻璃球大小的湯圓。

  3.待鍋內清水燒開後,將湯圓下鍋,湯圓浮起時,加入白糖,連湯一起倒入已備好燒酒的酒鍋內,將酒鍋端於桌上,再將鍋內酒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