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000字> 家鄉的風俗1000字作文

家鄉的風俗1000字作文

家鄉的風俗1000字作文

  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鄉愁,你的家鄉的風俗是怎樣的?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風俗1000字作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家鄉的風俗1000字作文篇一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裡,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裡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接著就要將家裡的被褥床單衣服什麼的全部洗乾淨,將屋前屋後也要收拾妥當,做到窗明几淨,乾乾淨淨迎接新年。二十五開始做饅頭,饅頭的面要發酵,發酵的時間就可以準備饅頭餡,餡有很多種,我家一般都喜歡坐糯米肉丁餡的,青菜肉丁餡的,豆沙餡的,平安菜餡的,還有芝麻餡的。現在想來家裡的饅頭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買的包子有嚼勁多了。

  二十八左右開始帖對聯和福字,不知幾何起,福字都是倒帖著了。好像以前媽媽解釋倒著帖,就是福到了。現在的對聯一般是買現成的,手寫的少了。記得小時候在家,每年的對聯都是自己寫的,別人一來,爸媽都會對別人炫耀那是我兒寫的對聯,自己好不得意。因此小時候是特盼著過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虛榮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

  大年三十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為晚上的年夜飯準備,殺雞宰羊,煨湯燉肉,冷盤熱菜準備一大桌,晚上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享用。我們家是一大家,每年我們兄弟姐妹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都是用一個大圓桌來吃飯,伴著晚會上的相聲小品的哈哈聲,年味氣氛十足。

  我們家一般在年夜飯中途的時候就去放煙花爆竹,我們兄妹幾個都會搶著放煙花,點著了放孩子手裡,看誰的煙花放得高,放得遠,好開心。晚上會一直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等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去放鞭炮,然後我們打牌,爸媽會去準備芝麻桿放在門邊,門檻那兒還會放一根木材。

  然後就是吃早點,一般就是棗茶加各色點心,去村裡給長輩拜年。

  從初二開始拎著禮物走親戚,親戚如果多的話,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節才能算結束。

  家鄉的風俗1000字作文篇二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蘊涵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各個地方的風俗不同,當然,過春節的方式也不一樣。

  我的家鄉在歙縣武陽鄉,我們這裡過春節和別的地方就不一樣,因為我們的習慣不同。

  除夕,也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我們這裡便改天換地了,到處都是喜氣洋洋。在這天裡,人們在自家門上貼上春聯,放上爆竹,一片熱鬧隆重的景象。大家一見面就互相道賀,樂得合不攏嘴。

  在別的地方,人們就是過年時,吃一頓好的,晚上再看一看春節晚會……而我們這卻是另一番天地——熱鬧非凡。

  我們這呀,白天一過,夜晚就更熱鬧了,到處是煙花,爆竹聲,天空上五彩斑斕,雖然比不上城市的煙花,但城市裡都是高樓大廈,就算放煙花也只能一個人欣賞,一點都沒意思,而我們這天高地闊,只要有一家放煙花,大家都能看到,這種快樂是城裡人所體會不到的。因為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到了晚上5點左右,家人就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那些在外打工的兒女們都已紛紛趕回家來和親人團聚,吃過年夜飯,大家歡聚一堂,說說笑笑,有講一年收穫的,有說對來年的願望的,有對老人孝順的,有對兒孫囑託的……而老人們高興極了,能和兒孫見面,聽一聽兒孫們叫他,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吃完了年夜飯,大家就在門前談天說地,我還經常讓外婆給我講故事,外婆給我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我書上也看到過:

  從前有兩個妖怪,一個叫“年”一個叫“夕”,他們每到春節就出來在人間搗亂,亂吃人家糧食,禍害別人房屋。後來人們知道了“年”怕紅色,“夕”怕響聲,於是人們在門前貼上紅對聯,“年”看見了就逃回了山上,“夕”還沒走呢,人們就製造了一種一點燃線就響的東西——爆竹,“夕”一聽到聲響就夾著尾巴逃命去嘍。從此,人們每到春節就貼紅對聯,放爆竹。

  講完了故事,外婆就說:“我最喜歡這天了,因為在這天可以看見兒女們,這是我最大的幸福。”

  到了8點多,大家便看春節晚會,我家一共11人,我哥,我妹,我舅,我姨……都會來,他們對外婆外公都很孝順,大家其樂融融,一起看著春節晚會,心裡別提有多幸福了。

  看晚會時,大家要是餓了,我們便拿出家鄉的特色小吃——糯米餅、肉絲麵、甜酒糟,一邊吃一邊看。到了12:00時,也就是新年鐘聲一響起,大家都歡呼起來。一起到院子去放煙花,只要誰家先帶頭,那可是一個接一個呀,此起彼伏,那煙花在空中一現,可美了:有天女散花,有空中導彈,有牡丹盛開……如果你家的煙花放完了,不要緊,你還可以看別人家的煙花呢,這快樂的分享,心裡真愉快。

  放完煙花,大家還要出門去逛逛呢,大家互相恭賀,到處是“新年好,恭喜發財”……有說有笑,真溫暖。

  這就是我們過的春節,這種鄉村淳樸的美在城裡是沒有的!這種親情是珍貴的,是金錢無法買到的!這種快樂是幸福!春節,我們最喜歡的節日。

  家鄉的風俗1000字作文篇三

  瑞安的春節,在一片喧鬧而快樂的聲音中開始了。

  臘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便是冬至,也常被人們稱為冬節。在瑞安人的口中,冬至這個詞,既代表著春節的來臨,也代表著吃湯圓。一碗甜甜的白湯圓,撒上些桂花,再加些可口的佐料,令人聞著就忍不住要吃下一大碗。吃過湯圓當早飯,小孩們就迫不及待地出門了。大街上早早就擺滿了各種小攤子。賣什麼的都有:賣碗盤的、賣福字的、賣燈籠的……最吸引孩子們的還是那賣鞭炮、煙花的小攤。類似於圓錐形的煙花如一個可愛的不倒翁。捲起來如圓柱般的小鞭炮被孩子們買來提在手上,嚇唬著那些膽小的孩子。膽小的.也不甘示弱,買來一顆顆摔炮,假裝馬上就要扔到膽大的腳上。

  冬節過後,大人們也就無暇管孩子們了。他們正忙著擇吉日“撣新”,即準備大掃除,好掃去舊年的壞運氣,迎來新年的好運氣。

  在臘月二十五左右,有些人家就開始操辦分歲酒宴了。席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年糕,魚這幾樣了。年糕,象徵著“年年高升”,而魚則預祝著人們“年年有餘”。

  既然是過春節,除夕就是重頭戲。下午五時時分,大街小巷中開始瀰漫出酒菜的香味,人們都在忙著做年菜。天漸漸暗下來了,孩子們拎著前幾天買來的爆竹,陸陸續續地在開闊的空地上集合了。“砰!砰——”幾朵美麗的煙花在夜幕中飛上了天空。有單色的,也有多色的。深黑色的夜空中不斷地綻開著許許多多的“鮮花”,儼然成了一個巨大而美麗的大花園。底下的孩子們也玩得是不亦樂乎。你扔我一個小摔炮,我還你一個小爆竹。你來我往,一幅其樂融融的場面。

  在這鞭炮聲中,令人期待的春節聯歡晚會正式開始了。坐在電視機前的人們聽到來自祖國各地人民所送的新年祝福,不由感到無比溫馨與感動。晚會中,那一個個優美絕倫,動人心絃的節目,讓所有人都陶醉在其中了。

  正月初一到了,飄在空氣中的年味更濃了。走在大街上的人們都穿上了各色的新衣,戶戶人家的門上貼著火紅的福字,兩側粘著大紅的對聯。有些條件好的人家還在窗上貼起了剪得惟妙惟肖的剪紙,著實令人喜愛。將家中的一切準備妥當後,人們就開始走親戚拜年了。孩子們這時最開心,小手緊緊地拉著家人的大手,跟各位長輩拜年,每說一句:“新年快樂!”手中就會多了一個長輩遞來的大紅包。在這小小的紅包裡頭,裝著令人著迷的壓歲錢。孩子們總在拜年結束後,滿足地數著各自的“小金庫”。

  到了正月初三,店鋪就陸陸續續地開張了。賣年貨的小攤開始慢慢減少了。

  正月十五,正值元宵節,春節的最後一個高潮到了。晚上,馬嶼曹村就辦起花燈會來,各形各色,什麼樣的都有。有一龍騰雲的,也有虎躍為王的。有漁船破浪的,也有耕牛耘田的。人們看著,總覺得那龍即刻就要飛於青田之上,那虎立馬就要躍到九五至尊之位,那船就將滿載而歸,那牛快要耘好最後一畝田……

  一眨眼,春節就在正月十六結束了。小孩又要去上學,大人們也要去上班了。雖然春節是那樣使人吃力與操心,可它的熱鬧喜慶和溫馨永遠令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