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000字> 關於春節的記憶作文1000字(精選10篇)

春節的記憶作文

關於春節的記憶作文1000字(精選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春節的記憶作文1000字(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記憶作文1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著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裡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裡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裡,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著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的年畫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著大魚咧嘴笑,有身著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著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著兩條黑亮的辮子,穿著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裡神情專注的剪著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著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裡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著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裡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裡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春節供奉的家譜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裡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裡,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著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著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著堂哥們來家裡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裡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裡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裡,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著濃濃的親情,散發著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春節的記憶作文2

  春節馬上就要到了!

  從出生到現在,我已經過了十一次春節。記憶中的春節就是不用幹活、吃好的、穿新衣、逛廟會、看春晚、得到壓歲錢和出去旅遊,等等。我九歲過春節時,在我們小區門口有廟會。我剛一進去人群就快被擠趴下了,那真是人挨人,人擠人,揮汗如雨,揮袖成蔭,揮手成風啊。但我買到了很多糖,吃到嘴裡甜絲絲的。年,是甜味的。

  前年春節,我敢自己放很響的炮了,這樣,我放炮的花樣就全了。一到晚上,我就叫上朋友們去外邊放炮。

  我們先拿出“躥天猴”,這種炮只要一點著,就會“唰”一下飛到天上,然後一個閃光,“啪”一聲炸開,分出好多飄落的星星。我們找來一個啤酒瓶,把一根“躥天猴”放進去,小心翼翼地將打火機點著,然後就捂著耳朵,只聽“嗖”……“啪”,我們仰頭看著,心裡也樂開了花。隨後我又拿出“足球雷”,這種炮的威力十分強大,簡直就像一個小原子彈,“嗵”一聲炸開後,可以炸碎很多東西,我和爸爸就曾經找來一個陶瓷碗,被它輕鬆就炸碎了。我想換一種新的玩法。就去找來一個塑膠盒,放在水面上,點著“足球雷”,急忙扔進盒子裡,還沒有來得及捂耳朵,身後就“嗵”的一聲,水花四濺,弄了我一身。最後,我又把“煙幕彈”亮了出來,它不會響,只會冒煙,還會把靠近的物體染上色。我點著一個,放到礦泉水瓶裡,不一會就聽見“嘶…”,一縷紅色的煙霧就冒了出來,瓶子立即變成了紅色。

  在煙幕中穿來穿去,聞著那特別的氣味,心裡特別高興。那或許就是年味兒吧,年是帶有響聲的。

  過年不但能放炮,“小鋼炮”、“蝴蝶”、“萬子編”、“禮花彈”等,都給人們帶來了快樂——雖然也還有空氣汙染,還能玩雪,這可是純自然無汙染的快樂。

  去年的春節,鄭州就下雪了,下的大還不說,這一下就是好幾天。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也樂壞了包括我在內的小孩子們。有一天,我的兩個侄女來了,我的鄰居李垣辰的媽媽要上班,我們四個可以一起玩雪了。我們帶著滑雪的工具:兩個大塑膠板、一個塑膠袋、一個木板和兩條繩子。我們上到假山上,一起坐到“滑雪板”上,“嗖”地滑了下來,那感受簡直刺激透了,一個字形容就是“爽”。跑上去,滑下來,一會兒就饅頭大汗,個個頭上熱氣騰騰。有一次沒有控制好,我們一起滑到了樹叢裡,弄得脖子裡都是雪。

  結束後,我還總結了一個規律:塑膠袋滑得最快、最刺激,因為摩擦力小。其次就是滑板,最慢的就是木板,因為上面粗糙,摩擦力大。

  紅紅的春聯,白色的雪。年,是有顏色的。

  我的記憶中,年是甜的、帶著喜慶的聲音和顏色。年就是快樂的日子。

  春節的記憶作文3

  翻開相簿中的一張張照片,春節的記憶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現。從小到大,我已經經歷了12個春節,回顧往昔,不禁感慨時光竟流逝的如此悄無聲息。

  我的腦海中好似放起了一部電影,“電影”講述我去年春節的記憶,感興趣的話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還有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幹什麼?當然是到奶奶家去過年啦!一路上,我的腦子就沒停過,一直在“算計”著怎麼也得多賺點壓歲錢,可誰知,後面的問題更麻煩了……

  一下車,我便如一隻歡快的小兔一溜煙兒跑進了奶奶家,奶奶見我來了,趕忙掏出壓歲錢塞到我手裡,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著爺爺,本以為他也會興奮地拿出壓歲錢來,可誰知,他卻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詳,邊喝還邊說:“好茶,好茶。”根本沒有一點兒拿壓歲錢的動機。這下,我可急了,想給他點暗示。但還沒等我開口,爺爺便發話了:“這樣吧,想拿壓歲錢可以,但要答題,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爺爺真小氣,連拿壓歲錢都要答題。但經過一番思索,我還是答應了他的挑戰。

  比賽開始了,我們倆互不相讓,你追我趕,我一路過關斬將,終於艱難的熬到了第五題: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佔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這時糖與糖水的比是多少?聽完題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低下頭開始苦做,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了,草稿紙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寫滿了,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做出來了!

  我欣喜若狂,拿著我的“戰利品”——250元壓歲錢又蹦又跳。爺爺更是輸得心服口服,對我大加讚揚。

  晚上,我們進行了春節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放煙花。

  一走出家門,只見樹上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掛,樹枝上纏著各種各樣的氣球,五顏六色的氣球隨風搖曳,好似一個個美麗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始放煙花了,“彭~”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五彩繽紛的煙花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繼而又如天女散花般嫋嫋擴散開來,夜空立即被點綴的光彩奪目,讓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

  也許許多人忙忙碌碌了大半生,也只是為了像它那樣絢麗光彩的綻放吧!

  當煙花“飛舞”的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沸騰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令人欣喜的歡呼聲,如銀鈴般清脆的歡笑聲……全部匯聚升騰,共同來告訴人們:新的一年來到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吟誦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節的記憶便會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電影”結束了,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這就是我的節日記憶——春節!

  春節的記憶作文4

  記憶裡的春節,是濃濃的年味,是暖暖的親情。是兒時巴巴的盼望,忐忑的等待,饞涎欲滴的美味,還有雀躍無比的歡聲與笑語。

  記憶裡的春節,要辦年貨、吃年飯。香腸臘肉,雞鴨魚肉,糖果花生,做頭碗、蒸扣肉、燉雞湯、醃鹹菜,家家戶戶都要採買充足,提前準備。記得家裡每年的年夜飯,有兩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是白水青菜,一個是水煮鯽魚。媽媽說做人要清清白白,過日子要年年有餘。

  記憶裡的春節,要放鞭炮、看煙火。吃完年飯,爸爸會帶我到學校的操場上,陪著我放鞭炮和煙花。因為膽兒小,爸爸每年都會專門為我準備那種相對安全的“沖天炮”。每次我一點上火趕緊鬆手,只聽見嗖的一聲就衝上雲霄,在深邃的夜空中噼噼叭叭炸得聲聲作響,好玩極了。但是煙火就不一樣了,我可以從容地拿在手上,點燃一枝枝煙花,用手轉很多個圈,劃出一個個閃亮的光環,然後開心地看這些五彩繽紛的火花把夜幕點綴得無比美麗,彷彿看見來年的日子紅紅紅火、絢麗如畫。

  當除夕的鐘聲敲響的時候,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早已此起彼伏,千家萬戶都在迎接新年的到來。爸爸這時會無一例外地親自點燃一串勁爆無比的大紅鞭炮,除舊迎新。而我則躲在他的身後,捂著耳朵,用心地聽這個城市沸騰在爆竹聲中,淹沒在煙花的世界,淹沒在人們美好的祝福與期望中。

  記憶裡的春節,要穿新衣、拜新年。大年初一,小孩子是一定有新衣服穿的。記憶中的自己,穿著簇新的小棉襖,大紅的罩衣,小辮上扎著鮮豔的紅花,腳上還蹬著一雙讓小夥伴們羨慕嫉妒恨的小紅皮鞋,那個得瑟勁兒呀。

  初一的清早,總是聽著鞭炮聲響就起床了。張羅著跟媽媽到外婆家拜新年,吃外婆親手做的紅糖湯元。然後再討個大大的紅包,找個沒人的地兒,偷偷地抽出那些嶄新的五毛、兩毛的鈔票,聞一聞、數一數,盤算著買一本心怡已久的小人書,或者是一大包魚皮花生,心裡那個樂呀。

  記憶裡的春節,還要買年畫、貼對聯,還要掛燈籠、蒸年糕,還要走親戚、逛廟會。倒貼福字、除夕守歲,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這些曾經的記憶,兒時的幸福,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永遠也無法忘卻每當恍然回首的時候,暖暖的陽光就會從時空的縫隙中透進來,直射心扉。那些兒時的記憶,那些逝去的時光,便如潮水般湧來,讓人無比欣喜又無上懷想。想起那年那時,想起父親的笑,母親的愛,想起滿屋子的歡聲笑語。

  “今天所記憶的,就是明天會遺忘的。就是未來無從追憶的。”真希望這些春節的記憶,不再只是記憶。真希望我們的孩子們,也能喜歡充滿傳統年味的春節,把這份愛與溫暖,代代傳承下去。因為,我們所擁有的,只有當下。而過去,會成為一種信念和精神。

  春節的記憶作文5

  現在過春節,覺得沒有一點意思。

  而兒時的春節留在記憶裡卻永遠忘不了的。

  我對過春節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在城裡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日和走親戚的時候才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花,另一種叫糕。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係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灶火燻的黢黑的灶間裡,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裡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媽媽蒸的糕主要是用來祭祖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學考試,媽媽都要蒸個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媽媽說是為了讓兒子“高升”啊。

  棗花和糕,媽媽現在還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種東西現在已經沒有了,家鄉人叫“黃蒸”,具體是哪兩個字我也說不準,姑且就用這兩個字吧。它其實就是用玉米麵做的,只是在裡面包了點陷,有白菜,也有白蘿蔔什麼的,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在我離開家到縣城上學以前,我們家平時的主食就是玉米麵窩頭和玉米麵粥,吃的我經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到飯店吃飯,有人特別愛點貼餑餑熬小魚,我看著玉米麵做的餑餑從來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楊村鎮有一家貼餑餑熬小魚特別有名,市裡有人開車跑到那兒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從承德迴天津,他們要去吃楊村的貼餑餑熬小魚,那個餑餑貼的真好,但是我也沒有吃一口。童年的記憶裡對玉米麵特別的牴觸,這種牴觸持續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看,更沒有春節晚會了,只是等著三十晚上的餃子熟了,就該我放炮了。但是頭鍋煮熟的餃子是不,讓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媽媽在每個碗裡盛兩個餃子和一點湯,我和弟弟妹妹端著放在媽媽燒香的地方,有的在門口,有的在院子裡,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後就該放炮了,我是家裡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當然由我來,小我七歲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擔,但是我從來沒有讓過,直到我對放炮沒有了興趣。小時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記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誰,很多年以後我問媽媽,她笑笑說,其實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誰,只是從老人哪兒學來的,為了祈求來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這樣做的。只到現在媽媽每年還在重複著這樣的活動,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覺得心理安生。

  春節的記憶作文6

  “要說最特別的節日,可必定是春節啊。要說春節有趣的事,那可說都說不完啊……”一邊說著,媽媽臉上竟洋溢起了笑容,看著媽媽臉上的笑容,跟著媽媽的回憶來到了那過往的春節。

  剛過小年,家家戶戶都貼起了春聯,時不時地還有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熱鬧極了!裹上大棉襖,就去買好吃的嘍!坐上腳踏車,便急忙趕往集市。寒風凜冽,卻依然趕不走熱情。“走,先去買雞!”,爸爸一邊把車靠在路邊,一邊往集市買雞的那兒趕,攤位前早已擠滿了人群。牽著爸爸的手,順著人流一點點兒往裡蹭。踮起腳尖,跳起往雞籠裡瞧。“那隻,那隻好,爸爸,我們要那隻!”“好!好!”付完錢,提著雞,一蹦一跳地奔著。我拉著爸爸,“下來去買魚!”不一會兒,一條大魚也被爸爸拎在手中。“回家!”

  廚房裡傳來陣陣香味,“吃飯啦!”“哇!”望著滿桌的菜,興奮極了。“甑糕,甑糕,我要吃甑糕!”白白的糯米,蓋上厚厚一層的紅棗泥,迫不及待地舀上一勺,甜而不膩,糯而不粘牙,好吃!好吃!一條長長的紅燒魚擺在了眼前,用筷子夾上一口,外面的魚皮脆脆的,裡面的肉也入了味,一口又一口送進嘴裡。吃完飯,一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前,包起了餃子,這充實而又快樂的一天逐步進入了尾聲。

  夜晚,媽媽拖出縫紉機,來到我床邊,悄悄問我“今年想要件什麼樣的衣裳啊?”“要件夾克!”“嗯,好。”伴著縫紉機的聲音,進入了夢想。一早起來,一件嶄新的燈芯絨外套已經整整齊齊地疊在了枕邊。爸爸媽媽還沒醒來,我便輕手輕腳來到洗手間,迫不及待穿上新衣,左照照右照照。臥室傳來了腳步聲,我急忙奔回去,“好看嗎?好看嗎?”“嗯,不大不小正合身。”我跑出院子,想與鄰居朋友們分享這新年第一刻的喜悅。

  幾天過去,盼啊盼,可算盼到了元宵節,來到鄰居家一起做燈籠,先把框架搭好,再糊上一層紙,最後再上色,好啦!兩隻兔子燈籠便做好了。“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燈會上,我們盡情玩耍著……

  聽著媽媽的故事,又想起了現在的春節,各色形態的燈籠,飯店各種各樣高檔的山珍海味,塞滿了櫥櫃的各種花樣衣服,可卻再也體會不到媽媽那時的快樂。也許正是因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富裕的生活讓每一個有儀式感的日子變得不再有儀式感。所以,即使再華麗的行裝卻沒有一件自己做得夾克來得漂亮。

  春節的記憶作文7

  如果說生活,就是由一個又一個春節組成,會不會很可怕?

  記憶中的孩提時代,不懂得春節的概念。那時,春節在我心中的含義,就是全家人的團聚,豐盛美味的飯菜,還有那一沓厚厚的紅包。

  彼時曾祖父曾祖母尚在人世,所以每年的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家裡的所有人都會回家,祖孫四代人,吃飯時圍坐兩個大圓桌還不夠,可見這個“全家人”的概念有多大。而現在,曾祖父母過世多年以後才明白,每年都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的人,有一些只是“親戚”,而並非“家人”。

  曾祖父母住在一棟平房裡,三面房子圍成了一個小小的院落,靠牆的一面就種了一棵小樹,這棵樹從我記事開始就存在著,但應該是更早的時候,可是在我十多年來的記憶中,它似乎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冬去春來,依舊是那個樣子。堂屋後面還有個後院,比前院更加狹小,窄長的一條,種些蔬菜,也有一顆樹,樹下有蝸牛,或者是蝸牛殼。曾祖父母和小姑奶常年獨自居住在這裡,所以屋裡並沒有什麼適合孩子玩的玩意兒。我們每天吃罷早飯就往這兒趕,晚飯後大人們還要在敘會兒話再回家。所以這棟老氣沉沉的房子根本提不起我的興趣,更別提呆上一整天了。長輩們都在堂屋裡敘話,電視裡又只反覆播放著春晚,我們這群小孩子只好到後院去呆上一會兒,又往門口去消磨時光,再到廚房去看看飯好了沒有。往返的次數多了,大人們就有些煩了,再進進出出時,就會說外面下著雪,或是一開門屋裡的暖氣都跑了諸如此類的話。聽了只會讓我們更加厭煩,只盼望著開飯的時刻來臨。

  吃過午飯,長輩們通常會打撲克牌,或是搓麻將。年輕些的“孫子輩”和“重孫子輩”會去KTV玩樂,打發時光。待到晚飯,又是一頓豐盛的宴席。

  如今,曾祖父母已過世多年了,年夜飯也是各自吃各自的,初一各自去拜年。我爺爺一共有八個姊妹,除去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小姑奶,每個長輩接一次客。基本上每家都要去。還有奶奶的姊妹們,姥姥家的親戚們。比起往前,看似自由了些,又彷彿更加緊張了。春節回家去十來天,幾乎天天都在拜年,呆在自己家的時候,反而越來越少了。而不管再怎麼聚,再怎麼熱鬧,似乎都比不上曾祖父母在世時,大家一起吃年夜飯的氣氛了。

  忽然又憶起曾祖父去世後的一個大年三十,大家都聚在一起陪曾祖母過年,小叔叔讓我們幾個小輩一起給曾祖母敬酒拜年,我們幾個孩子有喚“太奶奶”的,也有喚“太姥姥”的,今時今日,彷彿又見曾祖母當時眉目慈祥,笑得合不攏嘴的情景……

  春節的'記憶作文8

  “懶蟲起床了!”

  正在夢中飛來飛去忙著拯救世界的我剛剛把怪獸打倒,還沒來的及接受群眾的歡呼,便被媽媽揪著耳朵叫醒了。

  呀!今日是大年初一!我很奇怪,怎麼一下子睡到了上午11點?以前在8點左右都會被外面的鞭炮聲吵醒,到處都是連綿不斷的鞭炮聲!

  可今年的鞭炮聲卻明顯少了很多,外面也清靜了許多。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像一朵鮮花,鞭炮、團圓、對聯、壓歲錢等便是襯托這朵鮮花上的綠葉,沒有鞭炮聲這綠葉的襯托,春節這朵鮮花便會顯得不飽滿,不美麗。

  記得每年回老家,叔叔都會買好幾箱的鞭炮和禮花來燃放。在我以往的春節記憶裡,那震耳的炮聲,絢麗的禮花一朵朵在空中綻放,好看極了。鞭炮燃放後的硝煙總是把我的眼睛嗆得紅紅的。家家戶戶院裡院外總能看到一層層厚厚的炮花紙屑,就像鋪了紅地毯。到處都是歡樂的氣氛,我們孩子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禮花般的笑顏。

  我起床後不解地問叔叔,咱們今年怎麼沒放鞭炮啊?叔叔笑著給我說:“小懶蟲,咱們已經放過了呀!”我嘟囔著,怎麼這麼少啊?我都沒聽到,往年不是很多嗎?叔叔說是為了減少霧霾啊,少放一點是那個意思就行了。他耐心地給我了這樣一組資料:你知道燃放一個鞭炮會產生多少霾汙染嗎?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燃燒與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上官文峰教授團隊的實驗結果,將一串千響鞭炮中的3只小鞭炮在30立方米的測試艙中燃放,產生的pm2.5濃度為1230微克/立方米,該資料為爆表值500微克/立方米的2.46倍,意味著每隻鞭炮燃放產生的pm2.5質量為12300微克。也就是說,燃放1個鞭炮足以讓10立方米內的pm2.5嚴重爆表。

  我聽了後十分震驚,燃放鞭炮竟然對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會造成這樣的危害。雖然我不能改變霧霾,但我會從自身做起不買鞭炮、不放鞭炮,低碳出行。另外,也會讓爸爸媽媽和身邊的同學少買、少放鞭炮和禮花。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要一起行動起來。為天更藍、水更清做出自己的努力。有些人說少了那一陣陣的鞭炮聲,好像少了一絲絲的年味。但我對於年的歡慶卻沒有一絲絲的減少。我陪著爺爺、奶奶去逛逛廟會、猜猜燈謎、拜年走親戚、玩遊戲、去公園裡呼吸新鮮空氣?

  雖然少了連綿不斷的鞭炮聲,少了這朵綠葉,但是減少了霧霾,使大家生活在藍天下。

  今年我度過了一個與往年不一樣的春節,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完美的春節記憶。

  春節的記憶作文9

  新春即將來臨,我不由得想起過去春節的情景。每逢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呈現喜慶熱鬧的氣氛。有人忙著貼春聯,有人忙著掛紅燈籠,有人忙著放煙花,還有的人忙著準備年夜飯,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

  買魚

  一大早,我們來到了超市。超市裡人山人海,特別是賣魚區,早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水缸裡的魚更是供不應求。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大家都搶著買魚呢?”媽媽笑著說:“孩子,因為大家都想圖個‘年年有魚(餘)’的好兆頭嘛!”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貼春聯

  吃完中飯,媽媽趕緊去準備年夜飯,而我和爸爸便忙著貼春聯。這貼春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我總是將春聯貼得歪歪扭扭、橫七豎八,實在很難讓人看清這貼的是什麼玩意兒。於是,我便讓爸爸貼,而自己在一旁當指揮。就這樣,過了半個小時後,我們終於將上聯、下聯以及橫批整齊地貼在大門上,現在就剩下貼“福”字了。

  這貼“福”字也是有講究的。要將“福”字倒著貼。正所謂“福”倒了就是“福”到了嘛!雖然現在許多年輕人都認為這是迷信,但這畢竟是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與祝願。

  吃年飯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到了晚上。隨著一聲“吃年夜飯啦!”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便陸續跳上了餐桌。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互相祝福著,吃起充滿暖意的年夜飯,一家人其樂融融。一會兒,湯圓小分隊挺著圓鼓鼓的肚皮閃亮登場,成為這次年夜飯的主角。媽媽告訴我,過年吃湯圓就是為了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團團圓圓的過年。“湯圓湯圓,團團圓圓”,是啊,團圓是我們千千萬萬個家庭始終追求的願望。隨後,爸爸媽媽給我送上了一份圓鼓鼓的紅包,並送上美好的祝福。我捧著這沉甸甸的新年禮物,心想:這不僅僅是一份厚重的禮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盼啊!

  賞煙花

  吃完年夜飯,全家人緊挨著坐在電視機前,收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當新年鐘聲悠揚的響過十二下,頓時,寧靜的夜晚沸騰了起來。左鄰右舍、大街小巷響起了“噼噼啪啪”的爆竹聲,天空中也不斷地升起五彩繽紛、造型各異的煙花。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玩耍著,追逐著,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啊!整個天空彷彿是一個巨大的電視熒屏,上面正在播放萬家慶新春的精彩節目,這真是“燈火輝煌慶佳節,歡聲笑語迎新年”啦!

  春節已成為我記憶深處的一塊烙印,它所帶給我的歡樂,依舊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豬年即將過去,豬年即將來臨。在這辭舊迎新之際,你是否也跟我一樣迫不及待地盼望著春節的來臨呢?

  春節的記憶作文10

  記憶中小時候的春節總是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團聚在大姨姥姥家喜氣洋洋地過的。

  大年三十的中午,家人們便已然帶著各自準備的年貨紛紛來到了大姨姥姥家。午飯點已過,做年夜飯又太早。大家便圍在客廳,一邊吃著瓜果一邊嘮家常。這一天,家中年紀最長的太姥姥更是容光煥發,坐在沙發的一角享受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

  到了下午四五點鐘,人已差不多都到齊了。大姨姥姥最先退出聊天去和麵為包餃子做準備。我總愛去廚房搗亂,這時候偏要嘗試和麵。站在小板凳上剛剛能夠得到面盆,把小手塞進麵糊糊裡,也不懂什麼技巧,只是一頓亂攪。大姨姥姥瞧著廚房快被我掀了房頂,便接過手來,頑劣的麵粉在大姨姥姥手下瞬間變得乖巧,三下五除二就已然變成了一個大面團。而這時的我卻早已帶著沾滿面粉的手和臉不知道溜到哪裡去了。

  和好了面,春節最盛大的一項活動——包餃子就要開始了。幾乎是全員出動,大家有的站著有的坐著,總歸是擁擠地圍在了餐桌邊上。家人裡似乎個頂個都是做飯的好手:有的揉麵,有的切段,有的擀皮,有的和餡,有的包餃子。大家都各司其職,說說笑笑手裡卻不停,頃刻間便可以包出一大盤子餃子。

  那時,小孩子只有我一個也沒有人陪,電視看得厭煩了就又竄到餐廳去裹亂了。終於擠到了桌子旁邊,我便照貓畫虎,學著大人的樣子包餃子。先拿起一張擀得圓圓的餃子皮鋪在手心,用筷子在裝餡的大盆裡撈出一小塊餡盛在餃子皮中心,把兩邊窩起來,用另一隻手把兩邊的皮摁在一起,一隻醜兮兮的餃子便落成了。

  胡鬧了一會兒,又包了幾個不大成型的餃子,大人們便把又沾了一身麵粉的我轟出來了。走投無路,便一頭倒在沙發上睡了。再醒來,餃子已經煮好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擠在小小的盤子裡。幾個破了皮、露了餡的便是在其中濫竽充數的我的胡鬧餃子。拿起一個就吃,燙得我倒喘氣。等它稍微涼一些了再細嚼,只覺得比平日裡吃的餃子好吃許多。

  抬頭是黑漆漆的夜,沒有五彩的爆竹;電視裡是無趣的春晚,沒有家人們雜七雜八的交談聲;眼前是冰冷的群發祝福,沒有團聚的喜悅。又是一年,沒有親人,沒有團聚,沒有一點點的年味。能帶給我一絲慰藉的是桌上白花花的餃子和鮮少的親人們來的語音電話。

  我還是懷念小時候熱熱鬧鬧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