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1

  我校的省“十一五”重點課題《小學優質教學的基本模式和研究》處在初步探索階段,我們組的子課題是《優質課堂基本模式研究》,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做簡單總結,請各位指導!

  一、實

  任何創新都離不開最基礎的工作,要想在課題研究中取得成績,必須從紮紮實實上課、備課開始。我們首先了解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擇適合課堂實際的教學模式,每個單元的課文我們都要反覆討論用哪種模式效果更好,而且提倡老師用自己個性化的模式。每次集體教研我們都會非常自然地說起來、論起來,經過一個學期的探索,嘗試,我們都發現“討論探究”這個環節應用的最多,效果最好。

  我們深知“學生是我們課題的最終受益者”,所以我們從學生入手,用“實”鋪路,開始我們的課題探索之路。

  二、鑽

  做好基礎的“實”,還要“鑽”,教學中有無數個可以研討的細節,如果把這些點泛泛而過,沒有多少收穫,我們針對細節深入鑽研。比如李金英老師參加區優質課評選的口語交際課,我們反覆聽課,評課,修改,研討超過10次,請侯校長,李主任,王主任親自指導,李金英老師在比賽中一舉奪冠,這個第一離不開金z的刻苦努力,紮實的基本功,更離不開我們集體鑽研的精神,“認真”是我們做一切工作的原則。

  三、思

  這個學期,學校領導把新教案改革的任務交給我們二年級,我們深知這是榮譽更是責任。

  新教案重模式研究,重反思,每課都有詳細的模式應用,我們設計的課堂思路都是按照預定模式的步驟,在實際教學中遇到問題和值得提煉的細節,在每課後的反思中詳細記錄,寫出每一篇珍貴的反思,又從反思總優中選特,寫成了優質教學札記,老師們說,透過寫新教案發現,其實教學過程處處有案例,點點可反思。

  四、新

  這學期在教導處的領導下,開展了特色作業活動,這也正與我們開學初的打算不謀而合,我們二年級語文組率先行動,以“童眼看世界”為主題,根據教材設計了五個專題系列:一、找春天。二、美麗的春天。三、愛祖國,愛家鄉。四、身邊的科學。五、神奇的大自然。

  “童眼看世界”鍛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完善了語文生活化,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五、積

  語文學習注重積累,課堂傳輸的是很小的點,我們要做的還有把點輻射到更大的面,給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為此我們開展各種各樣的閱讀模式,讀書推薦會,我愛讀書,課前讀書,每個班都有圖書角,每天下午學生到了教室都會先找出自己喜歡的書,八個班都做到了“老師不到,安靜讀書”.學生從書中收益也很明顯,寫話,造句,提筆即來。

  在家長會,我們八個班都向家長推薦閱讀書目,一是提供選擇的資訊,更重要的是讓家長感到閱讀的重要性,家長會後的週末,我去書店,欣喜地看到很多二年級的家長拿著記的書目給孩子選書。我們今天埋下閱讀的種子,明天孩子肯定會收穫閱讀的果實。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構建優質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老師們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全身心投入這份愛的事業。我們二年級語文組八位老師就是這樣做的,相信有了近一年的研究基礎,下學期我們組在課題研究中會繼續向前邁進!

  我們的教科研是一朵嬌嫩的花,需要我們共同呵護、澆灌,讓我們行動起來,早日實現我校優質教學的理想!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2

  這學期,我校語文教研組的工作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學期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全體語文教師團結協作,真抓實幹,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全面貫徹教研室對教研工作的要求,從規範入手,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組語文教學水平及語文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的,形式多樣地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打造研修團隊,開展了有效研修

  本學期,本教研組將結合學校工作計劃,繼續開展微型課題研究,原微型課題在已有經驗上繼續進行實踐和總結,提升課題質量層次。原微型課題《讓作業活起來的策略研究》在全校推廣,各年級繼續深入地研究,更好地完善課題,著實讓研修有實效,並於學期末上報了研修成果。

  (二)建設骨幹隊伍,促進全體教師共同成長。

  1、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進一步把握好新課改的方向,繼續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深入的學習,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結合學校的骨幹教師讀書交流活動,認真地開展了《讀一本好書》的活動,並寫出讀後感,進行了讀書交流。

  3、組織組內老師認真學習了《小學語文教師》等文字材料,並與課堂觀摩相結合,理論聯絡實際,提高教學能力。

  4、組織全體語文老師學習第八屆全國語文教學比賽中《猴王出世》課堂教學實錄,並積極討論,將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在教學活動中。

  (三)以打造“魅力課堂教學”活動為重心,構建了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本組老師的專業水平。

  從學期初接到活動通知,教研組就及時組織全體語文教師學習活動精神,並結合教學進度,分年級確定校內魅力課堂教學展評課題,認真加強集體研課,透過試講,評課等方式加強魅力課堂教學研究。學校魅力課堂展示活動在3月26日按原計劃如期舉行,為了公平、公開、公正,推薦出優秀的教師賽課,學校特聘五名外校的區級骨幹、學帶教師擔當評委。在此次活動中,全體語文教師全程參與研課、議課。一至五年級的六位語文市、區級骨幹教師參賽。透過評委認真評選,評出了一二三等獎。透過此次活動,語文教研組已進一步形成了濃厚的課堂教學研究氛圍,為進一步提高學校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和語文教學質量,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在活動中,教研組配合教導處認真開展展評活動,收集整理魅力課堂展示資料。透過展評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形成濃厚的課堂教學研究氛圍。

  (四)堅持理論學習,認真撰寫教育教學隨筆

  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與時俱進,適應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我們認真組織學習了“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學”等雜誌上的成功教育理論,透過網路瞭解教研教改新資訊。不光如此,我們還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仍然堅持每個月認真撰寫一篇教育教學隨筆或論文。

  (五)繼續開展了“學科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培養與展示活動。

  本學期,繼續開展了“學科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展示活動,各年級組認真組織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形成一定的語文能力、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了,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使我校的語文教學質量更進一步。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3

  本學期,本教研組認真落實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實施課程改革,努力學習現代化教育理論,轉變觀念,與時俱進。

  本教研組是由二年級的語文教師組成的,共有教師11位。高階教師有4人,南通市教壇新秀1人,市語文骨幹教師1人。具有大專學歷的有4人,本科學歷7人。年輕老師佔90%。綜觀以上這些數字,就不難看出這是一支具有高素質、新觀念,充滿教學活力的隊伍。下面我們就從以下三方面作一個簡單的彙報。

  一、抓好常規工作,努力夯實基矗

  1、抓學習

  對於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教師,學習是很重要的,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努力提高理論水平。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全體語文教師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以指導教師的實踐工作。還採用分散、集中相結合的方法學習了《課程改革教育的新視角》,每月認真作好摘抄,以便在學科總結時使用。除此,年級組教師還根據自己班級特點學習一些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工作。本學期,我們積極開展課題:《小學生自由表達發展研究》,低段作為一個基礎段,個別新教師初學課題設計方案,以便操作時,能有一個理論依託。

  2、抓備課

  備課是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我組教師超周認真備課,儘量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出本班學生特點,備出新意。特別是曹老師,她認真備好每一堂課,重點與難點處,她還用紅筆標註出來,是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我組有四位新教師:卞閃霞、嚴濟蘇、倪曉麗、倪麗麗老師,她們虛心好學,經常請教經驗豐富的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備課,一學期下來,她們進步很大,備的課能做到板塊清晰,有些環節的設計也較有創意。

  我們教研組本學期加大了集體備課的力度,凝思集優,備出了一堂堂好課。同時也提高了備課水平。教研組教師還每課寫反思,每月寫好隨筆,及時總結教學經驗。

  3、抓上課

  上課是教學的關鍵環節。本組教師努力上好每一堂課,人人上先行課,且儘量自己做課件。本教研組倪麗麗老師平時不僅給自己做課件,還幫助其他老師做課件,她做的課件十分精緻,近乎達到專業水平。

  本學期,我教研組邱燕老師承擔了“新課改模範課”的上課任務。她精心設計教案,積極準備教材,放棄了大量的休息時間,一遍遍試教,一遍遍修改,她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心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這堂《鮮花與星星》取得了成功,為學校爭了光。

  4、抓聽課

  教研組教師重視聽課,只要有什麼公開課,就儘量調好課去聽,由於低段課較多,牽涉到的老師卻較少,因此往往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換課,但老師們還是很樂意。因為他們覺得聽課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決不能放棄。年級組老師每月都超額完成聽課任務。少則三十多節,多則一百多節。

  教研組不僅鼓勵教師聽語文課,還鼓勵教師聽數學課,甚至綜合、藝術課,多渠道,多方位,尋找教學的共性。

  5、抓輔導

  全年級組教師對於輔導工作非常重視,不僅對優生加以輔導,使之提高更快,對於後進生,也很認真的有針對性地輔導,使他們趕上班中同學前進的步伐。曹麗蘋老師、曹青薔老師、邱燕老師、嚴小燕老師很重視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常常見她們利用休息時間給後進生輔導。一遍又一遍,直到教懂為止。後進生們在老師們的精心指導下,學習成績提高很快。“不放棄一個學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低段語文教師的指導思想。

  她們是這樣想的,同樣也是這樣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工作的。

  二、提高教師素質,提升學校形象

  低段語文教研組教師有較高的教學、教育能力。他們虛心好學,不斷參加進修。教師的綜合形象就是學校的形象。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學校的形象才會不斷提高,知名度才會不斷擴大。

  以上即是二年級語文教研組總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相融在這個大家庭中各顯其能、各展所長,為通州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工作出力,在語文這塊希望的田野上不斷耕耘,不斷收穫。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4

  xx秋學期又過去了,回想這學期的教學工作,累伴隨著快樂。二年級語文備課組共有七位老師,大家在一起進行研究討論,不斷地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構建了一支年輕而有活力的備課組。

  一、紮紮實實地開展日常教學工作

  日常的教學工作是備課組活動之本,我們特別注重從每一節課中看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努力提高教研教學水平。對於教材,對於課堂,總是有一此自己不解的地方。所以平時我們小範圍內的交流很多,兩個人,三個人,遇到一起了就說一說自己的教學困惑,總能尋求到一些良方,讓自身的業務能力也有了不少的提高。特別是陳英和王莉兩位老師除了經常到別的班級聽課外,自己還開課邀請其他老師去聽課。

  二、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葉聖陶先生曾指出:“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閱讀習慣十分重要,一個人如果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終生受益。二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也掌握了初步的識字方法,所以本學期我們全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不僅在課內注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還拓展到了課外:

  1、給學生推薦好書如《十萬個為什麼》、《中華五千年》、《格林童話》等;

  2、在校利用進校閱讀的時間組織學生認真閱讀,與家長配合放學佈置每天20分鐘的閱讀作業;

  3、定期開展評比,比一比誰讀的書多、讀得好,並推薦為學校“閱讀小明星”。

  三、認真準備年段競賽

  這個學期二年級有百詞聽寫比賽,我們幾個人誰也不敢鬆懈。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爭取每課上完整理出所有生字組成的詞語,讓學生逐步積累,逐步訓練,而不是在比賽前臨時抱佛腳。11月份我們二年級400多名學生全部都參加了百詞聽寫比賽,比賽結束後我們全體老師還就本次比賽進行了細緻的分析,針對所出現的問題及時地商討解決對策。事實證明在此次比賽之後學生在字詞的讀寫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

  四、積極開展各類活動,搭設語文學習的`平臺。

  我們始終認為,語文教學應該是立足於課堂,延伸於課外的教學。所以,我們抓住了各種活動的契機,進行語文活動。例如:九月份我們除了教學生製作教師節賀卡外,還讓他們摘抄讚美老師的詩歌並在班級中開展詩歌誦讀比賽;10月份我們製作了《秋天》的手抄報,教學生收集有關秋天的詩歌、成語、節日、小知識、小作文等材料,培養學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學了課文中的童話故事,我們讓孩子續編故事和自己編童話故事;我們除此之外,我們還教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各類標誌,自己動手給課文配畫,堅持每週寫小練筆等等。

  低年級的孩子特別生動活潑,低年級的語文學科活動也豐富多彩並別具特色。作為低年級的老師我們的工作很辛苦,也許我們的工作不是轟轟烈烈的,但一定是永遠充滿童心、童趣的。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5

  光陰似箭,歲月匆匆,我們又站在清點的站臺。回顧一學期來,我們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語文教研工作再上新臺階。我們以教研為先導,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按照省、市教研部門的要求,參照校教研室《xx—xx學年度第一學期研訓工作計劃》,認真抓好校本研訓、課題實驗以及常規教研活動,使我組教研教改工作紮實深入地開展。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規範常規教學行為,開展課堂教學研討

  堅持教研活動常規化。全組至少每月一次,備課組每月至少集中學習兩次,強化集體備課。認真進行集體研討、集體備課,確定每模組的教學內容及精神;及時發現問題,共同制定解決方案。備課組結合研究專題上好一節研究課。每位教師聽課不得少於16節,做到互相聽課、評課,特別是師徒之間新老教師之間。在新教師彙報課中,不少教師主動聽取其他學科的課,取長補短。

  本學期初舉行第五、六批師徒結對幫扶活動徒弟彙報課,授課教師是黃雲、陳曉萌。課後,我們在科組辦公室召開研討座談會,就在新課程模組教學背景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的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授課教師都自覺地實施了新課程理念。12月底教學開放周,吳淑立、吳金妹兩位老師上研究課,課堂教學都很好地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主體參與”、“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廣泛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較為熟練。老師們對語文教學真本的理念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增強了教師實施新課程能力。12月底,蔡怡老師參加海口市語文十佳能手比賽獲課堂教學(單項)二等獎。

  二、抓好課題研究,深化教研改革

  國家級課題――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點科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和市級課題《推進資訊科技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研究》進入總結推廣階段,要求參加實驗研究的老師認真總結。在xx年海口市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論文評比中吳淑梅、戴雕兩位老師獲一等獎,劉成、蔡怡兩位老師獲二等獎。xx年市級課題《推進資訊科技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研究》透過專家鑑定順利結題。

  三、發揮骨幹教師的指導作用,培養青年教師

  我們充分利用本組資源優勢,既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又放手重用青年教師讓他們當重任,唱“主角”。年輕老師要上滿兩節彙報課,做到上課教師有教案,有反思;全組老師聽課評課,聽課有記錄,評課有針對。更快促進年輕教師成長。同時,在學校的統一籌劃下,兩對新老教師開展師徒結對,開展一對一教研活動。師徒結對重過程,督促檢查青年教師的聽課學習,堅持重點檢查“徒弟”的課堂教學效果和各項規範的教學程式。

  四、重視語文學習環境的建設

  我們繼續走大語文路線,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

  9月,組織高一學生參加海口市“紀念抗日勝利65週年”徵文,高二學生參加省“我崇敬的科學家”徵文,並上送八篇到省市參評。

  11月,組織高二學生參加市級“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做文明使者”徵文,選送5篇優秀作品到市裡參評。

  12月7日舉辦高一年級“紀念一二九”演講比賽,360班的蒙亮獲一等獎

  10到12月期間,組織學校1400多名學生參加海南省首屆中學生語文閱讀與鑑賞能力大賽,並推出作品參加全省評比,338班的李平壯同學獲省一等獎,338班吳海波等三人獲省二等獎,另有四人獲三等獎。

  不斷學習,不斷更新,不斷進取,是語文科組永葆青春的法寶。一學期來,我們紮實工作,與時俱進,樹立以“學生為根本,以教研為龍頭,以教改為契機”新的教學觀念,特別是在新課改、課題研究和多媒體教學方面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績。展望未來,我們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帶著夢想和期待上路,去開創我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6

  本學期,本教研組認真落實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實施課程改革,努力學習現代化教育理論,轉變觀念,與時俱進。

  本教研組是由二年級的語文教師組成的,共有教師11位。高階教師有4人,南通市教壇新秀1人,市語文骨幹教師1人。具有大專學歷的有4人,本科學歷7人。年輕老師佔90%。綜觀以上這些數字,就不難看出這是一支具有高素質、新觀念,充滿教學活力的隊伍。下面我們就從以下三方面作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抓好常規工作,努力夯實基矗

  1、抓學習

  對於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教師,學習是很重要的,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努力提高理論水平。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全體語文教師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以指導教師的實踐工作。還採用分散、集中相結合的方法學習了《課程改革教育的新視角》,每月認真作好摘抄,以便在學科總結時使用。除此,年級組教師還根據自己班級特點學習一些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工作。本學期,我們積極開展課題:《小學生自由表達發展研究》,低段作為一個基礎段,個別新教師初學課題設計方案,以便操作時,能有一個理論依託。

  2、抓備課

  備課是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我組教師超周認真備課,儘量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出本班學生特點,備出新意。特別是曹老師,她認真備好每一堂課,重點與難點處,她還用紅筆標註出來,是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我組有四位新教師:卞閃霞、嚴濟蘇、倪曉麗、倪麗麗老師,她們虛心好學,經常請教經驗豐富的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備課,一學期下來,她們進步很大,備的課能做到板塊清晰,有些環節的設計也較有創意。

  我們教研組本學期加大了集體備課的力度,凝思集優,備出了一堂堂好課。同時也提高了備課水平。教研組教師還每課寫反思,每月寫好隨筆,及時總結教學經驗。

  3、抓上課

  上課是教學的關鍵環節。本組教師努力上好每一堂課,人人上先行課,且儘量自己做課件。本教研組倪麗麗老師平時不僅給自己做課件,還幫助其他老師做課件,她做的課件十分精緻,近乎達到專業水平。

  本學期,我教研組邱燕老師承擔了“新課改模範課”的上課任務。她精心設計教案,積極準備教材,放棄了大量的休息時間,一遍遍試教,一遍遍修改,她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心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這堂《鮮花與星星》取得了成功,為學校爭了光。

  4、抓聽課

  教研組教師重視聽課,只要有什麼公開課,就儘量調好課去聽,由於低段課較多,牽涉到的老師卻較少,因此往往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換課,但老師們還是很樂意。因為他們覺得聽課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決不能放棄。年級組老師每月都超額完成聽課任務。少則三十多節,多則一百多節。

  教研組不僅鼓勵教師聽語文課,還鼓勵教師聽數學課,甚至綜合、藝術課,多渠道,多方位,尋找教學的共性。

  5、抓輔導

  全年級組教師對於輔導工作非常重視,不僅對優生加以輔導,使之提高更快,對於後進生,也很認真的有針對性地輔導,使他們趕上班中同學前進的步伐。曹麗蘋老師、曹青薔老師、邱燕老師、嚴小燕老師很重視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常常見她們利用休息時間給後進生輔導。一遍又一遍,直到教懂為止。後進生們在老師們的精心指導下,學習成績提高很快。“不放棄一個學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是低段語文教師的指導思想。

  她們是這樣想的,同樣也是這樣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工作的。

  二、提高教師素質,提升學校形象

  低段語文教研組教師有較高的教學、教育能力。他們虛心好學,不斷參加進修。教師的綜合形象就是學校的形象。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學校的形象才會不斷提高,知名度才會不斷擴大。

  以上即是二年級語文教研組總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相融在這個大家庭中各顯其能、各展所長,為通州小學低段語文教學工作出力,在語文這塊希望的田野上不斷耕耘,不斷收穫。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7

  春寒料峭的三月,我們拉開了課程改革的帷幕。起步踉蹌,但總是邁開了第一步。在學校領導的帶領和指導下,在“一三四”教學模式的實踐和運用上我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具體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研活動具體實施情況:

  1、認真學習和領會學校“一三四”教學模式的精髓即:一個準備、三個要素“導、學、創”和四個達到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養成習慣;學會應用。

  2、專研教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研究制定好導學方案准備課件,給學生提出具體的預習內容、方法和要求。

  3、開學初聽領導的示範課,學習研討“一三四”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和運用,展開評課議課活動。透過評課組內教師能夠及時吸取好的教學經驗,發現自己教學上的不足,並改正。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4、組內的備課活動在每週二有序進行。由一位教師主備,其他教師給予補充,提出不同的意見,然後修改。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毫無保留的提出了很多個人沒有想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真正做到了交流和資源共享,體現了集體的智慧。

  5、有三位組內的教師出了課,是三節令人耳目一新的課。體現了新的教學模式,給其他教師提供了參考依據。

  6、透過校園網進行了語文教研論壇活動。所有語文教師都能在繁忙的工作中,積極地參與到教研活動中,特別是各年組的組長,和一些年長的教師,都能率先垂範,他們的敬業精神讓人感動,他們地經典語錄值得學習。年輕教師的謙虛好學在論壇裡談了自己的想法。

  二、教研活動的收穫

  語文教研組的教師經過學習和實踐活動,更新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教學技能和教育水平都有了顯著地改變和提高。已初步掌握和實踐了“一三四”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班級學習氛圍濃厚,具備了初步的以組為單位的學習能力。

  三、存在問題

  加強教師的個人語文修養,學習教育的藝術。將模式更加靈活地運用於各個型別課文的教學。切實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

  以上就是語文教研活動的總結,在今後的教研活動中我們將團結協作,努力發揮集體的智慧,把工作做好。

二年級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8篇)8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根據本年級特點,確定了“關注語言訓練點,有效提高語言能力”這一研教主題。圍繞這一主題和教導處的工作任務,全體語文老師們兢兢業業地工作著,紮紮實實、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現將一學期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繼續學習課程理念,轉變教學觀念

  本學期,語文組利用每天的集體備課時間,結合業務學習,組織全體語文老師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標準及打造高效課堂的最新教育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1、抓好校級語文教學考核課。本學期我們組內教師人人上了一堂考核課。所有執教者認真備課、試教、修改。與會教師認真聽課、記錄、集體評議,透過這一系列的步驟,相互研討,共同促進,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每位語文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研究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促進了基礎性課程的研究,並能把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促進教研和科研結合,提升了教研活動質量。在評議中,我們對教學進行探討式評課,反思:假如我來教,這個環節會怎樣處理,怎樣去評價肯定學生,怎樣進行文字、學生、教師間的互動,怎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真正讓課堂充滿文化魅力、思想的魅力、藝術的魅力。你有什麼金點子,我有什麼好主意,他有什麼新創舉,都會在評課中各抒己見。這種聽課、評課活動,對教師都有促進;這種學術上的交流,教法上的切磋,對提高我們整個語文教師隊伍的水平和我校的語文教學質量起到了推動作用。

  2、圍繞研教主題,紮實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

  本學期,根據校教導處任務,結合本年級學生特點,經年級組老師討論確定了“關注語言訓練點,有效提高語言能力”這一研教主題。為了使活動落到實處,我們組內教師出謀劃策,積極參與,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開學初,我們進行分工,每人一個單元的主講任務。凡輪到者都得認真地挖掘本單元的語言訓練點,並思考用何種方式進行有效地訓練,然後在組內進行交流。因此,一學期下來,我們二年級的所有語文教師都熟識各單元的語言點,並在課堂上加以落實。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本學期中得以很大的提高。

  三、重視常規檢查,強化教學管理

  在鼓勵語文教師們創造性工作的同時,不放鬆對其教學常規的指導和監督。本學期,語文組配合教導處進行了兩次教學常規工作檢查,內容包括是否寫教案,教案是否切合實際,是否寫教學反思和教後記,學生作業的設計是否有創新,批改是否及時、認真等方面。從檢查的情況來看,全組教師備課都非常認真,教案完整,重點突出,有反思,作業設計科學合理,批改細緻準確。檢查結果令人滿意。

  走過了一個充實而忙碌的學期。回望語文教研這塊綠地,閃爍著的是全體語文教師智慧和汗水的結晶體。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身上肩負的重任,漫漫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地開拓進取,迎接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