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服務周總結(精選9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勞動服務周總結(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勞動服務周總結1
踏著晨曦去勞動,不管睡眼惺忪,不管揮汗如雨;忍著痠痛去勞動,每天早上八點到十點下午一點半到三點半,足足四個小時的時間,不管灰塵瀰漫,不管氣喘吁吁。從樓梯掃到走廊,從牆壁擦到玻璃,一週的勞動課,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苦中有樂,酸中有甜,留下不盡思索,同時讓我們體會到勞動者的艱辛。
勞動創造了美,它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完美結合。在我們的汗水澆灌下,一棟教學樓裡裡外外煥然一新——從垃圾散亂到窗明几淨,這凝聚了我們的無盡心血。
勞動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前的我,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太陽”。在家懶懶散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初上勞動課,感到新鮮。上完一天,腰痠背疼。第二天清晨,遲遲不願起床,結果誤了時間,造成惡性迴圈。經過幾天的磨練,我已有所改變了,變得不怕髒,不怕累,儼然一個勞動者了。
勞動使我們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次勞動課,我和七個男生負責打掃4號公寓的清潔衛生,可謂人少任務重。我們統籌兼顧、各負其責、配合默契、互幫互助,逐漸縮短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效率,提高勞動質量。
勞動啟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勞動如此,學習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認定目標,腳踏實地,才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我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發揚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正視一切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勞動培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它使我認識到:課本知識是不夠的,應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經風雨,見世面,豐富人生閱歷,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勞動還培養了我們的責任心,使我們樹立了要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的人生觀。它使我們認識到: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鞠躬盡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努力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
七天時間眨眼過去了,記得當初勞動周還沒到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抱怨為什麼我們班的勞動周在五一勞動節,別人回家和家人見面我們卻留校打掃衛生而且還沒有時間出去玩。但是現在這些想法我都覺得太可笑了,勞動周給我帶來了很多以前生活中所沒有的體會,使我真正感受到父母艱辛勞作的辛苦,讓我從睡夢中醒悟並逐漸長大。指導阿姨的諄諄教導,同學們之間的互幫互助,讓我感觸很深
七天的勞動如白駒過隙,但它使我的思想發生了質的飛躍,它促使我早日摒棄那些“小太陽”的思想,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將會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擔,銳意進取,不畏艱險,奮發有為!
勞動服務周總結2
學校每個學期都會開展勞動周活動。我們班的勞動周是這學期的第一班,七天的勞動帶來的收穫很多……
學校把校園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在勞動中有所啟示。在這一週裡我的任務是打掃校園衛生的。在第一天我們感受到勞動的艱辛,儘管上午是三個小時,下午也是三個小時,但是可以想到以前清潔阿姨、叔叔們的辛苦,他們是全天在勞作。雖然我們滿頭大汗,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心裡都有一股自豪感。當一週的勞動結束了,我們切切實實感受到作為一名普通的勞動者在揮灑汗水的同時,為校園營造的那一個個清潔的環境,望著那一條條幹淨的馬路,一個個被清空的垃圾桶,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這一刻那些汗水還有疲憊的身體都變得不值一提。我們不再是溫室裡的花朵,我們是名勞動者,辛勤付出,只為那一片片美麗的環境,只為營造一個美麗整潔的校園。
我們是大學生還沒有走向社會,對待一些人際關係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這次的勞動周,使我體會到了工人的艱辛,社會上的壓力。也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光榮感。不要向以前一樣輕視勞動。勞動周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創造世界的真理,避免了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勞動周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做人的態度。學校這次組織的勞動周讓我懂得了勞動不僅僅是為了金錢,
底層的勞動者並不讓人瞧不起,他們每天都付出辛勤的勞動,為我們營造了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讓我們每天有著一個好心情行走在校園裡。勞動創造財富,而我們的勞動就是營造了了美麗的校園環境相對於勞動成果我們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我還懂得了勞動需要互相幫助有合作精神。這樣才能發揮出每個人最大的特點和優點。
這一星期的勞動增強了我們對社會的認識。讓我們接觸、瞭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勞動周,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對於我們這些大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為以後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現在瞭解社會才能在今後順利的融入到社會里。
勞動服務周總結3
我們班為期一週的勞動周已經結束了,成為了過去,但這段時光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著不少深刻的體會!
其實勞動周不是可以不上課的“休息周”,更不是大玩一場的“娛樂周”,而應該是投身勞動的“實踐周”、“學習周”。這對每個大學生都是很有意義的。
我們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各個部門的協調工作。在各個崗位上,需要許多人做簡單而平凡的事。參加勞動的同學就被分到這些崗位,在這些崗位要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瑣碎,需要耐心和認真。
可能很多同學不屑於做這樣的小事,總想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其實做什麼事都需要腳踏實地,需要把每個細節做好。沒有在每件事情上的認真負責精神,任何事情都不會辦好。古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嗎?我們要培養的就是這種做事情幹工作的良好品質。這對我們以後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也正是學校安排勞動周的目的之一。
當我真正參加到勞動中才發現勞動周給我的遠遠不止這些。打掃衛生、掃地、撿垃圾、檢查上課情況等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事,做好並不容易。首先要服從老師的安排,還要和其他同學分工合作。這就需要有團隊精神、集體觀念,不能拈輕怕重。
可能所有的同學都有這種體會,打掃後的校園非常整潔,在這種環境裡會感覺很舒服。可到晚上,樓道、地板上就非常地髒亂。瓜子皮、水果皮、塑膠袋,甚至汙水、菸頭滿地都是。其實只要我們平時稍微注意一下,我們的生活環境就不至於此。在垃圾桶的附近每天都有很多塑膠袋,地上甚至會有殘羹冷炙。文明只離我們幾步之遙!在勞動期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種陋習給別人帶來的不便,對這種不文明行為深惡痛絕,並督促自己改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我們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是捧在手裡怕飛、含在嘴裡怕化,再加上父母對我們學習成績的重視,所以我們從小就很少有機會去真正的勞動一次,家長總是以“學習第一,你搞好學習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操心”為藉口讓我們成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主”、“王子”,即使是以前曾參加過一些植樹活動,也只留下了絲絲點點的印跡了。但是,實踐告訴我們,一個只是埋頭苦讀書而不參加到實踐中的人永遠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理論學家;只有勞動才會讓你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高尚品格,才會讓你明白什麼才是生活。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真正的毅力與耐力只有在卓越的勞動中才能形成。
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中國不久的將來的建設者,在我們埋首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走出書本,去感受一下真正的生活。儘管我們被稱為“象牙塔中的天之驕子”,但我們遲早有一天要走出人大的大門,走上工作崗位,獨立面對社會;而“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生活,不僅無法全面提升自身素質,而且我們的生活也是不完整的,我們不能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所以我們趁著這樣的機會,認真體驗,深刻總結,將來能更好的做事、做人,做好事、做好人。
這是一次成功的勞動實踐活動。我們小組衷心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難得的鍛鍊機會,我們學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在這次勞動活動中我們學會了如何與人和睦相處,指揮與聽從指揮和排程以及怎樣透過小組合作來完成一個共同任務、實現大家共同目標,並且瞭解到如何在實踐中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來更好地完成任務,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理論進一步昇華。這對我們來說是一次極佳的鍛鍊。
勞動服務周總結4
為期一週的勞動周結束了,然而在我的心裡他卻已經成為我大學三年期間十分珍貴的一段快樂時光。如果有人問及我大學裡的勞動周是什麼概念,我會語重心長的告訴他,這不僅僅是一次勞動,而是同學們對我們的大學的一份發自內心的感恩。四年的學習生活,四年的做人做事,我們的大學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我們這一週的勞動更多的是在回饋我們的校園,回報一直以來為我們服務的老師和後勤保潔人員。
雖然有的同學拖地手拖出的水泡,有的同學拎垃圾拎的手臂痠痛,有的同學勞動一天下來渾身痠軟。但是,這些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我們都不算什麼。在這裡我們不光學習了打掃,更懂得了保持清潔,不光學習了一起勞作,更懂得了怎麼團結,不光學會了勞動,更看透了勞動背後的艱酸。
勞動的過程必然會有辛苦作為調劑伴隨著我們,可是我們五名同學無論是男生或是女生都從未抱怨過,我們勞動在一起,就算活髒了些、累了些,我們邊勞動邊聊天,歡笑聲一直伴隨著我們,誰都不會感覺到累。值班老師很心疼我們,每天為我們安排的任務都不是很多,所以這一週的勞動,我們可謂收穫大於付出。
勞動服務周總結5
大一剛進到這個學校的時候,我就看到一群身著綠色馬甲的同學經常出現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教室門前,學校主幹道上,食堂裡,宿舍外……綠馬甲成了一群人的代號。在我們的勞動周之前,每次看到綠馬甲,我是什麼樣的感受?在經歷了勞動周之後,我真的記不清了。或許和現在的許多人一樣,會認為綠馬甲在校園裡打掃是理所當然的事,會認為所有人穿上了綠馬甲就像是高中時穿上校服一樣,千篇一律。
終於,我們等到了勞動周,既期待又恐懼的勞動周,期待不用上課,獲得行動自由的新鮮感,恐懼付出體力勞動的身心疲憊。綠馬甲,只看別人穿在身上,而當我們套上它,這意味著一份責任,意味著一份辛勞。
每天早晨,我們是這校園裡第一批醒來的人,頂著冬季的寒風,我們拿著勞動工具,早早來到校園的各個角落,在勞動中迎來新的一天,也迎來第一批上課的同學。當人漸漸多起來,垃圾也多起來,很高興也很欣慰,因為看到很多經過的同學會主動把垃圾扔到我的簸箕裡或者附近的垃圾桶裡,他們看到了我們的辛苦,他們瞭解我們的付出。
回想當初,每次看到綠馬甲,會不會覺得是理所當然?不小心將垃圾扔到了垃圾桶外,有沒有回過去撿起來?扔紙片時,有沒有為了某種目的將紙片撕碎再扔到地上?現在,知道了綠馬甲的苦惱。風起時,好不容易掃到一堆的樹葉被吹到四面八方;下雨了,撐著傘很難掃地,只能淋著雨打掃;已經掃乾淨的地方,回頭一看,又有一堆垃圾……
作為組長,可能我對這周的勞動有著更深的感受。從第一天開始,從任務分配不明確,到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再到小組之間出現矛盾,這些事情不斷為我製造著難題。我們組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人少區域多,一個人恨不能當兩個人用,而在這個全都是女生的組,任務就更不好分配。分配的多了,負擔太重,分配的少了,完不成任務。還要考慮到個人的具體情況,只能是能者多勞了,儘管我知道這並不公平。幾乎每一天,我都在調整任務分配方案,是為了讓他們不至於每天都負擔很重。
勞動,就意味著吃苦。可有些人不願意吃苦,或者說不甘心在這種情況下吃苦。但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這種機會。就像我,在上大學之前從來沒有拿大掃把掃過地,或許會有人覺得像我們這樣的人都是從小嬌生慣養的,但是我想用行動證明,我可以吃苦,提得起筆桿,拿得起掃把,身為組長,我必須以身作則,只有自己做得比別人多,別人才能信服聽從我。我可以掃一下午的地不抬頭,可以一人打掃兩人的區域,是為了證明我可以吃苦。
脫下綠馬甲時,有不捨,看到校園整潔的環境時,有欣慰。我的區域我做主,這一刻,我感覺我們是這個學校真正的.主人。
勞動服務周總結6
本週我班進行了為期5天的勞動,校園裡的保衛工作以及學院的各個角落的工作都交由我班同學負責,每名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而且勞動興趣濃厚,表現積極,不僅能夠認真的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能幫助其他同學完成,形成了一個團結的集體。在同學們的努力下順利完成了任務。同時也讓我們對校園衛生有了更深的感觸!
校園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場所,校園衛生也時刻影響著學生的日常生活。透過這次勞動,讓學生們體會到了環境衛生的重要性,同時也體驗到了保潔人員勞動的艱辛,更深一步體會了“苦盡甘來”的涵義。經過這一週的勞動,我們知道了,現在我們的安心的學習是由其他同學辛勤工作作為保證的!所以我們要珍惜這種幸福的時光,好好學習。
校園文明離我們只有幾步之遙!在勞動週期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不愛護校園衛生那些種種陋習給別人帶來的不便,對這種不文明的行為深惡痛絕。並督促自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為了學校的美麗,勞動周是我們應該做的貢獻。度過難忘的一週後,我們的收穫也是同樣的難忘!
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一切美好東西的源泉。學校每年安排學生在學生進行勞動,讓我們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提升自身能力與素質。經過這次實踐,我們學到的不僅僅是勞動方法,更是為人處事之道,團結就是力量!同學們累著並快樂著,經歷過越多,理解的就越多,就長大一點。
透過勞動實踐周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勞動觀念,更增強我班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鍛鍊了學生的意志品格,讓我們懂得了應該珍惜每個人的勞動成果,尊重別人的勞動。並把這種觀念和思想帶到今後的學習和工作當中,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優良作風,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勞動周已經結束了,短短几日的勞動跟日後在工作崗位上的勞動是遠遠沒法比的,我們不能就此停住腳步,我們會把勞動當成一項長期的、必需的、自發性的任務和要求,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在學習上刻苦鑽研,更應該在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爭當國民表率,社會棟樑,真正做一個無愧於父母、無愧於祖國、無愧於時代的人!
在這忙碌而充實的七天裡,我們學會了很多,勞動不僅創造了美,也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完美結合。它啟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從自己做起。勞動如
此,學習如此,工作也亦如此。任何一個良好習慣、行為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需要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勞動中我們增近了對彼此間的認識,加深了相互之間的瞭解,也促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只有認定目標,腳踏實地,才能水滴石穿。讓我們把朝氣,活力,熱情灑滿校園,感動著你,也感動著我。
在這個過程中,在同學的努力下我們把經濟學院20xx級的名字留在校園的每一寸土地!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做到了!”當然,這是離不開各個同學的積極支援的,所以,最後要謝謝大家!謝謝各班積極參與的同學們,相信大家會懷念這個“勞動周”的,因為至少我們一起勞動過,我勞動,我快樂!
勞動服務周總結7
按照市勞發[20xx]xx號檔案《關於開展全市就業援助周活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工作。我局下上齊心,全力以赴,以“就業援助你我他,真情相助渡難關”為主題,逐戶家訪,提供即時崗位援助,量身訂製一對一跟蹤幫扶,開展主題活動,落實扶持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深入社群、擴大宣傳。
接到通知後,我局立刻召開會議,認真分析蓮湖區目前就業形勢和就業困難群體狀況,精心制定活動方案,並對援助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各街辦、社群結合《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充分利用宣傳欄、街道懸幅、交通站點等現有資源,發揮社會團體、已有就業援助典型等力量,設立宣傳點、諮詢點。並與報紙、電臺等媒體合作,廣泛宣傳“就業援助周活動”,宣傳政策,解答困惑,讓就業法律法規和援助政策家喻戶曉。
二、服務到戶,具體到人。
本著為“解難題,辦實事”的目的,我局開展對就業困難群體和“零就業家庭”的摸底調查工作,透過逐戶家訪,瞭解援助物件的困難與需求、失業原因、技能特長等,有針對性的提供政策諮詢與就業資訊。並對一些難以直接解決就業的援助物件,量身定製援助計劃,確定“一對一”的跟蹤幫扶人員。我們還專門建立了援助檔案,不僅將已經解決就業的援助物件登記造冊,對沒有解決就業的援助物件也進行了詳細的登記,為下一階段的後續服務工作和儘可能實現充分就業奠下基礎。
三、多措並舉,注重實效。
為使就業援助力度更大,受益人群更多,充分運用現有就業服務網路以及職業介紹系統,為援助物件和用工單位拉線牽媒。調整思路,發動社會職介力量,實現政府、社會職介機構優勢互補,實現資訊資源共享,各種渠道幫助援助物件儘快找到工作。落實用工補助和社保補貼政策,鼓勵用人單位積極吸納就業。對轄區積極響應政府倡議,承諾不裁員的企業搞好服務,提供更多幫助。動員街道、社群結合本轄區內各方面需求,開發各種公益性崗位,幫助一批援助物件實現就業再就業。連手多家企業,在區勞動力資源市場,以及轄區內主要商貿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段,開展“政策落實主題日”活動,現場宣傳、諮詢、解答就業再就業政策問題;進行職業指導;推行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就業崗位。各種形式的活動開展,不僅擴大了就業援助行動的影響,樹立勞動保障部門履行職責、促進就業的社會形象,更因覆蓋面積廣、援助力度大、受益人數多而得到了廣大就業困難人員的一致好評和全社會的普遍讚譽。
積極探索,完善機制。就業援助周活動開展以來,在政策宣傳上形式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真正解決了部分就業困難人員的實際困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局將繼續幫助尚未解決就業的困難人員樹立信心,確立目標,提高認識,儘快實現就業。並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積極探索,逐步建立完善的就業援助機制,把再就業援助工作作為關愛民心,維護社會穩定作為頭等大事掌抓不懈。
勞動服務周總結8
學校一直以來都開展著勞動周活動。上週是第十三週,是我們航空機務1121班的勞動周。學校把我們班的同學分派到校園的各個角落,讓我們在校園這個大區域,清潔衛生,美化校園。
人們常說,勞動是偉大的,是光榮的,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也就是說,只要是勞動,不論是什麼勞動,都是光榮偉大的。
勞動的日子裡,我們都很配合,掃走廊,拖地,倒垃圾,拖樓梯。大家都毫無怨言的做著,而且都是一絲不苟的幹著,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是我們這一週應該完成的任務,該我們做的事情,我們就得努力地把它們做好。樓上樓下,一天下來不知要爬多少次,雖然我們只有四個人,但是我們都爭著幹活,如果有誰幹的少了會感到很不好意思的。像我們的口號那樣“我的區域我負責”。這句口號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要有責任意識,在以後的校園裡,不管我們是在自己的宿舍還是在教室,我都要注意保持衛生。而且,我要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人,為創造良好校園學習環境做貢獻。
勞動實踐周活動中,當看到別人踐踏我們的勞動成果時,我就感到無比的氣憤,因此,這次勞動讓我懂得了應該珍惜每個人的勞動成果,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勞動也增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更增強我班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鍛鍊了學生的意志品格。我要把這種觀念和思想帶到今後的學習和工作當中,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優良作風,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比如我養成的早起的習慣,以後我要堅持早起晨讀,進一步提高能力。
勞動周已經結束了,短短几日的勞動跟日後在工作崗位上的勞動是遠遠沒法比的,我們不能就此停住腳步,我們會把勞動當成一項長期的、必需的、自發性的任務和要求。我們學校的勞動周也應夠一屆一屆的傳遞下去,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勞動活動中來。
勞動服務周總結9
此次活動不僅鍛鍊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更激發了幼兒愛勞動的強烈意識,,感受到了辛勤勞動者的光榮。
今天,我班充分挖掘潛在教育資源,開展了“勞動真快樂”的主題活動,為了讓幼兒瞭解“五一”國際勞動節的來歷,讓孩子們在“勞動真快樂”主題中親身體驗到“以辛勤勞動為榮”,體驗勞動的快樂,幫助孩子從小樹立良好的道德觀、榮辱觀,教育幼兒從小熱愛勞動,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同時能為他人、為集體服務,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在對孩子進行了“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相關知識介紹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透過勞動實踐,孩子們感受了勞動的辛勞,同時也體驗了勞動的樂趣。
此次活動不僅鍛鍊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更激發了幼兒愛勞動的強烈意識,重要的是孩子們瞭解到了“五一”勞動節真正的含義,感受到了辛勤勞動者的光榮,激發了孩子們對這些最可愛人的愛戴之情!此次活動的開展為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勞動節,增添了豐富的教育內涵,培養了孩子們認識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