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精選6篇)

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

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精選6篇)

  光陰如水,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了,回顧一段時間以來的教學經歷,付出了汗水,也收穫了成果,一起好好總結過去這段努力的時間吧。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嗨型教學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1

  本著“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原則,體育學院張開媛老師所帶的《體育管理學》和《休閒與社會文化》兩門課程順利完成了線上授課第一週的教學任務。經過一週的線上教學實踐後,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思考什麼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最有效的,什麼樣的學法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是最有效的,相信其他老師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不僅是我們青年教師,還有很多資歷較深的年長教師。本人覺得,不管是面對面的課堂教學,還是藉助媒介的線上教學,“課前預習、課中講解、課後跟蹤”的教學流程不能變,這也是本人進行線上教學的重要標尺,同時要準備至少兩種教學平臺,本人使用的是學習通+QQ語音的方式。

  一、課前預習階段

  首先,教師要準備好教學所需要的材料,如教學課件(PPT)、教案、電子版教材等材料,前提用EV錄頻的方式錄製好教學影片(時間一定要控制在30分鐘以內),並提前至少兩天的時間(這點很重要喲)上傳至學習通相應的章節,同時提醒學生提前學習影片,這就是預習。與此同時,利用學習的平臺將上課所需要的章節測驗、討論話題、簽到方式等內容輸入到學習通;其次,在正式線上授課前一天,利用學習通或QQ釋出有關上課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包括任務點完成要求、簽到時間安排、線上答疑和討論環節設計、筆記等,再次提醒學生進行線上學習準備。

  二、課中講解階段

  本人採用了學習通+QQ語音的形式,由於教學影片提前傳入到了學習通中,在規定時間內,大多數學生已經完成了教學影片的學習(透過課程--統計—成績統計可以看出),學生對本次課的教學內容有了大致地瞭解,教師再利用QQ語音功能將本次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再次講解給學生,並提醒學生做好筆記。簽到環節採取了靈活的方式,即時間設定延遲、根據網路情況中途發籤到等方式。上課的最後30分鐘進行了答疑和探討環節,發現學生們提問題的積極性還是蠻高的,與老師的互動也不錯,對答題情況較優秀、表現突出的學生,採取了發小紅包獎勵的措施。

  三、課後跟蹤階段

  因個別同學網路問題沒有及時跟上進度,課後藉助學習的平臺幫這些同學重新梳理了本次課的重點內容,並對問題進行了答疑。同時,課後密切關注學習通通暢情況,將學習情況統計分數隨時發到班級群內,提醒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及時完成。

  四、總結

  從學習的平臺統計的資料來看,整體來說,第一週線上授課的情況還不錯,統計結果顯示,2019級休閒體育專業的《體育管理學》課程41位學生全部完成了本次課的任務要求,2017級休閒體育專業的《休閒與消費文化》課程共40人,37人完成了教學任務。在討論和答疑的互動環節中,學生們的積極性也挺高,整體的學習氛圍呈現出活躍的狀態。但是,應該認識到,畢竟線上授課不同於面授,我們很難捕捉到學生們真實的學習狀態,對學習效果的可控性較差,即使利用直播的形式,也會因為網路不穩定的問題,影響到學生學習的連貫性。所以,還是希望疫情趕快過去,讓我們能儘快重返校園、重返課堂!

  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2

  2020年的春節,與往年格外的不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襲,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是一刻也沒有放鬆過。

  從疫情開始我就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嚴格遵照上級指示居家自護。隨著疫情的發展,自大年初四開始,我主動報名參加社群黨員服務群,開始為社群群眾服務,盡一份綿薄之力。

  初七,響應黨組織號召,參加望江路社群的臨時黨支部,兼任宣傳委員,開始了入戶摸排從外返鄉人員,幫助從武漢返宜人員測體溫,對小區進行消毒,開展新聞宣傳,幫助不方便的居民人員購買日常用品等一系列相關工作。我所負責的疫情防控小區有110多戶,繁瑣事情多而雜,我一件件認真仔細完成。像我這樣的黨員,我們都認為,疫情當前,國家現在在緊急時刻,我們不能戰鬥在防疫的一線,但我們不能為抗戰一線的“白衣戰士”們增添麻煩,我們要為一線儘可能縮小“戰線”而努力。

  隨著疫情的發展,學校接到教育主管部門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學校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於是我開始準備利用平臺和教育資訊化手段進行網路教學。面對這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我無從下手。但是疫情一線的“白衣勇士”們的精神鼓舞著我,我虛心向學校網路管理員學習,把自己全部的精力用在提升業務能力之上。怎樣進行網路教學?學生學習環境現狀怎樣?如何進行知識膠囊錄製?小盒子學生作業如何向家長反饋?這系列問題,我們學校老師們紛紛獻計獻策,經常三更半夜工作群裡面還在相互交流,共同分享自己的經驗,並一一把問題攻克,希望在特殊時期把教學工作開展好。

  透過一週的網路教學,我學會了,如何即批改時學生作業,如何在學生作業上留下批改的痕跡,及個性化的批改留言。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迎合學生興趣,激勵學生更好開展學習,利用課間休息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腦筋急轉和師生唱歌比賽,活躍了課堂氣氛,減輕了學生的視覺疲勞。課後,我把作業情況拍成抖影片,傳送給家長、學生,讓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深得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3

  本該熱鬧的校園悄靜孤寂,看不到操場上飄揚的國旗,感受不到老師們講課的慷慨激昂,聽不到孩子們在走廊上富有生氣的喧譁,恍然,是疫情讓這一切延期了。

  根據教體局檔案精神,切實落實停課不停學,從接到通知的那刻起,我們二年級就立即行動起來,投入到開展網路教學的準備工作之中。我們一邊通知每位家長為學生準備網路學習需要準備的硬體設施,一邊投入到平臺選用的準備工作之中,為了保證每位學生能夠參與到網上學習之中,不落下一名學生,我們就在微信群裡不止一次的傳送資訊,對沒回覆信息的也要單獨聯絡上,直到確定家長為孩子們做好聽課學習的準備。

  為了能夠順利開展網上教學,對於沒有接觸過此種方式的我們而言,是一種全新的挑戰。但是,面對困難,我們二年級六位數學老師沒有一人有怨言,透過多種方式進行集體教研。白衣天使們面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時,依然戰鬥在一線,給我們樹立了迎難而上的榜樣,也激勵我們加班加點的熱情與信心。我們六位老師分配任務,每人準備一節課,然後在一塊兒討論、交流,確定最後的方案。特別是我們組即將退休的劉春花大姐,也不甘落後,電子產品不熟練,沒關係,為了不影響孩子們上課,大姐讓她的孩子一點一點的教,直到自己學會,能應用……

  第一天,全體學生坐在了電視機或手機平板的面前,認真聽了本期的第一節課,但我們二年級的數學老師很快的就發現教材不同,我們的是人教版的教材,第一單元是《資料收集整理》,而課堂上講的是北師大版本的,第一節課就是《除法豎式》。透過微信群裡討論,我們慶幸我們二年級數學組準備的還算充分,不是隻有這一種方案。透過微信群,及時反饋給學生:還可以在優教信使上看與教材相關的電子教材、課件、例題講解以及老師們錄的微課,孩子們如果有問題,只要在微信群裡發問,我們隨時在群裡答疑解惑。總之,讓孩子們透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去學習到新知識。

  透過兩週的網上教學,我們也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熟練應用,孩子們也基本適應了這種學習方式。每天忙碌在教學一線,給學生髮影片課件,指導讀書,批改作業,提醒學生要認真學習,鼓勵學困生堅持完成各項作業。我們要做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看著手機一一統計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反饋學習的情況,指出學生錯誤的地方,針對多數人出現的錯誤,還要及時錄上一節講解的影片,讓孩子明白錯誤的原因,及時糾正。特殊時期,我們沒有上班,下班之分,在休息時間,只要學生有問題,家長有要求,我們馬上就要進行回覆。

  為了早日戰勝新型冠狀病毒,我們雖然上不了一線,不能像英雄白衣戰士們一樣衝鋒陷陣,與病毒作鬥爭,但是我們教師也在行動,共同為戰勝疫情這場戰鬥出一份力,盡一份責。停課不停學,我們在行動。抗病毒戰疫情,園丁們責無旁貸!

  沒有哪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哪個春天不會到來!讓我們一起加油!

  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4

  這周是學生聽取網路直播課的第二週了,透過學生學習情況的監測,家長意見的反饋,科任教師課上作業的批改等情況可以瞭解到學生們正在適應著這樣一個新的模式。我校語、數、英三個教研組也在本週召開教研會議,針對目前的課程進行交流共享經驗。

  2020年2月18日,語文教研組利用釘釘視訊會議進行了一次特殊的教研活動。活動主題是藉助直播課資源提升我校教師教學能力。活動圍繞雄縣教師發展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彭秋峰老師的直播課《三月桃花水》及各年級觀看的直播課展開。各位教師將自己觀課的收穫與感悟進行了交流與分享。

  彭老師在直播課《三月桃花水》中運用輕鬆自然,簡練精準的語言指導學生學會理解詞語和理清文脈的方法給我們在今後教學中指明瞭方向——那就是立足語文要素對教材進行整體把握,要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對孩子進行語文能力的訓練與思維的提升。彭老師這節課的另一個讓我們感到印象深刻的環節就是彭老師將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與提升學生朗讀能力完美融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邊想象畫面,抓住關鍵詞,體會文章的情感的方法將文章有感情的朗讀出來,為我們今後在朗讀教學中樹立了典範。

  透過各位老師的交流與分享,大家達成共識:雖然當前疫情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與不便,但此次直播課程又給我們創造了一次學習與提升的良機,我們一定會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向優秀教師學習,從課程解讀,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策略,自身閱讀積累等多方面提升。我們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踏踏實實教學,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讓廣大學生受益,這也是我們學習與提升的根本目的。

  與此同時,數學教研組的會議也在進行。她們活動的主題是:《網上學習的利弊,針對其不足,將如何引導學生學習》。

  所有數學老師針對自開網課這一週內發現的各方面的不足研討有效的實施方案。各位老師把網上學習的利弊以文字上傳到教研群,然後針對提出的問題影片交流研討方案。組長進行整理,把研討結果應用到教學中去,有效的幫助學生更好的提高學習效果。

  網上學習的優勢是:教學資源都是優秀的教師們精心準備的課件,孩子們汲取到更好的學習資源;不足是部分孩子自制力差,教師無法更直觀地去檢驗學生,無法掌握孩子的學習效果,由於學習環境的改變,好多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

  而網上學習是在疫情的這種必要的條件下,唯一組織學生學習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必須有切合實際的、針對性的、有效合理的方案能夠最大化的保證孩子在推遲開學這段時間內能夠跟進網路課程,能夠紮紮實實認認真真的學習,能夠學有所獲。

  我們組經研討決定在今後推遲開學的這段時間一定多到:1.每堂課前佈置並督促孩子做好預習,有利於學生新知的理解掌握。2.課前叮囑家長陪聽,尤其是低年級學生,這樣有利於家長輔導。3.佈置適合自己學生的作業,不一味的按直播老師作業去做,有利於學生知識的逐步積累。4.截圖重難點知識的總結部分,發家長群或單獨輔導,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加深。5.針對學困生單獨和家長溝通,給予輔導,有助於進步。6.課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以微課形式直播講解,幫助學生對知識的掌握。7.進行單元小測,以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英語教研會議:今年是特殊的一年,雖然大家並沒有回到學校,可我們變成了特殊的教學方式,在家網路教學,保證學生“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英語組的各位老師們更忙碌了,在家認真落實教研組各項計劃,緊抓教學各項常規管理,每天按時佈置作業並一一評價、講解,各項任務井然有序完成。

  我們英語組採用視訊會議和微信聊天方式完成了第一次教研,教研主題是:聽三年級侯培培老師的《Lesson4 Horses and Rabbits》,針對這一課進行講評。

  大家一致認為,候老師這節課設計合理,目標明確,匯入方法新穎,利用聲音、動畫等方式,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單詞發音、句型結構方式多樣性,訓練由易到難,對教材的把握恰到好處。這節課值得我們所借鑑學習,以後運用到我們的英語課上。

  張振梅校長也參加了這次教研,並對英語組的所有老師表示肯定與鼓勵,英語組老師們都同時擔任兩科教學,批閱作業量相對較大,大家都積極工作,緊跟課程,並沒有因為疫情而耽誤教學。張校長並提出了:開學後第一件事進行基礎測驗,對孩子們的網路學習做個摸底,以方便老師們進一步教學,同時也對網路學習認真的孩子進行獎勵!老師們一致同意並告知孩子們特殊時期在家不能鬆懈。

  透過這次教研,英語組老師總結:

  1、特殊時期一定緊抓孩子對英語課文的讀、寫、背。

  2、充分利用好家長資源,做到切實監督好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3、教師根據網路課程,在自主學習時間透過直播及時補充一些重難點及易錯點。

  透過三個學科教研會議的召開,各任課教師教學經驗的分享,我們更加了解老師們網路課堂背後的付出,疫情期間,我們迎難而上,為的就是學生們能夠在家更加精準的完成學習任務,我們會繼續砥礪前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保障完成“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師”的教學任務,在正式開學的第一天,我校各年級各學科會準備進行一次小測,既是對網路課堂學習效果的檢測,又為我們正常教學安排指引方向,確保學生們在本學期有更好的學習收穫。

  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5

  由於疫情的影響,學生延遲開學。還沒有快樂地喘出氣,卻迎來一個新挑戰!“停課不停學”口號下誕生了網路直播教學活動,隨後釘釘這個軟體來到了我們面前,成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橋樑,成了知識傳播的“擺渡者”。新事物的接受總會有碰撞,感受和體會便多了起來。

  隔著一個機器,人和人的交流就少了融洽。組織的線上網路培訓由於不能和培訓老師一起演示,所以聽得是似懂非懂。好在有回放,我們可以跟著回放嘗試每個功能的應用。熟能生巧,摸索的多了就明白了。但是家長、學生對於軟體不太瞭解,一開始網上教學甚是混亂,多次重複操作依然不解決問題,最後一通電話、微信交流,才像破局和闖關一樣,我們“會師”了。

  直播課堂是陌生的,手機成了我和學生的交流媒介。其實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的心裡還是七上八下,像極了“道是無晴卻有晴”。還好,孫陽春老師的一節直播課及時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我潛伏其中,直至直播課結束,退出直播間。根據新城一小薛麗老師的教學影片、電子課本、電子教參,確定教學內容,在筆記本上整理提問的問題(針對教學影片中的教學目標),要強調的字詞(讀音、解釋、書寫易錯點),重點句子、段落,課文的朗讀情況等。

  萬事俱備,我和學生們就要在網上相見了。因為“線上”課畢竟不同於“線下”課,怎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怎樣才能使電子產品恰當地服務於教學?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合理地使用電子產品?這不得不成為執教教師在課前需考慮的問題。於是,我和家長私下約定,陪同孩子一起完成本次的學習過程,我相信有家長為伴,孩子的學習勁頭會“昂揚而上”,當然家長也會為孩子的眼睛操盡心。

  2月11日下午3點半,我進入了直播間,我和家長、孩子們做了一個簡短的影象、聲音測試,在確認一切順利後,我們隔空開始了這節課。

  此時,我的眼前沒有神采飛揚的學生,只有一部部手機,我知道這手機的背後是我親愛的學生和辛勞的家長。我先提問了教學影片課中的重點內容,然後對文中的易錯字的讀音、字形、組詞等進行了強調。雖然課前的準備時間很長,但課上的四十分鐘過得很快。當我對著螢幕那端的孩子們宣佈下課的一剎那,心中有種空落。究其原因,在這節直播課中,我沒有像平時線上下課堂中,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充滿童真的小臉,由學前“若有所惑”的眉頭微蹙到學後“若有所獲”的雙眉舒展。小小的螢幕,讓我們師徒之間少了“心心相印”。雖然攝像頭也可以讓孩子們看到老師熟悉的面容,但我卻無法看到孩子們那高高舉起的小手;雖然麥克風可以讓孩子們聽到老師親切的聲音,但無法讓老師聽到全班孩子嘰嘰喳喳的討論聲。課後,我與孫陽春老師進行了交流,誰聽課了?誰沒聽課?聽課專心程度怎樣?該怎樣讓全班學生按時聽課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最後一致認為在直播、影片時可以點學生的名字,學生們以回答學號的形式知道他們是否按時聽課。

  說了“得”,我想說說“失”。由於是隔著電腦遠端教育,因此線上的老師做不到普通老師那樣面對面地觀察孩子心理上和行為上的表現,對孩子的資訊掌握還顯得不是那麼全面。另外是師生互動性的問題,線上教育更多的是老師說學生回答,幾乎很少同學會主動發言,這麼多學生很少有機會可以提問,而關了電腦就直接宣告結束。而線下面對面的教學則不然,老師不僅可以更全面的接觸孩子的學習方式、學習態度,還可以透過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來獲知孩子一段時間以來的各種狀態、習慣、想法、喜好等等。最後是線下教育的侷限性,其中一點就是教學輸出的侷限性,我們知道教育不僅僅是隻教孩子知識的過程,它還包括道德的培養、價值觀的樹立、人際關係的交往、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文化傳統的薰陶等多種方面,而這些都是目前線上教育不具備的。

  以上是我個人這幾天的“網”事歷程,很匆忙也很充實,同時也看到了我們的老師為了學生也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行動、摸索,最後我想說教師行業也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強大的隊伍!

  停課不停學教學總結6

  網路教學工作並不容易,因為沒有了學生在眼前,很多時候都是把影片錄製好然後把影片傳送給學生,這就不能很好的與學生互動。這樣做的做法沒有了以前在課堂的方便,畢竟所有的學生都在影片的另一端,不方便管理。

  網路教學我是頭一次,對著攝像頭講課是一種新鮮的體會,但是要把一門課本教好,我們就必須要把教材講透,讓學生聽明白,為了能夠讓學生聽懂我講的課,我都努力的去做好工作,為了備課我都會提前做好工作,把PPT做好,哪怕前面沒有學生我也都會努力的把在三個時候用到的教學方式及時的用起來,當然為了讓學什麼學好,一些問題是必須的,比如讓學生學會自主的尋找問題。

  我把每個問題都放在一節課的前面,透過影片會把這些重要的問題讓學生們及時的透過上課從課堂中尋找答案,一般答案都在課堂中,只要努力還是可以找到的,著也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多學些東西,多動腦,如果一個學生只知道生硬的接受只是這和複製有什麼用,學生需要學習,更需要他們不斷的開拓思維,擴寬思路,不要被侷限也不要總是單純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讓他們學會舉一反三才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我每天都會把前一天的一些問題在第二天的課上及時的給學生送上答案,很多學生並不會主動的去學習,他們更多的是想著等待老師的解答,所以這些問題即成為了家庭作業也成為了他們上課思考的問題。對於遠端教學的方式,雖然不需要大家再在學校裡面學習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努力還是要保證的,我會在上完課只有在班級群裡裡面提問,如果學生沒有及時回到就會聯絡到他們的父母讓他們的父母監督他們學習,畢竟只有讓他們學習好努力去學習才能夠讓他們走的更遠。

  每天的教學不能多,畢竟缺少了約束,也缺少了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除了每天的教學任務,還要給學生布置迆考察學生,透過電話微信QQ等獲得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於學生在課堂上遇到的問題也要及時的去發現,主動聯絡,主動詢問,畢竟我得掌握學生的情況,還有每天學生的詞語默寫既然不能夠親自檢查和監督,只有透過學生的父母讓他們的父母監督和掌控,讓他們能夠不斷的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成為一個老師就要教導好,對於影片中的一些不足之處我自己也會看去發現遇到了就會解決去改正,畢竟影片可以讓學生反覆學習讓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但是想要他們學到更多的東西就要讓他們看影片,需要家長的默契配合。